向那些批評過我的人致敬!
杜洪毅/文
不知為什麼,藝術圈內人士大多有個怪病,那就是視批評如洪水猛獸,唯恐躲之不及。這或許是習慣了將讚美與鼓吹當著批評的原因吧!長久的習慣成自然,一旦聽到真正聽到批評聲音時,馬上就受不了,恨不得將其從這個世界徹底抹除掉。
記得,曾經有一次在中國美術館隨手拍了張正在展出的油畫發到朋友圈,並明確指出這樣的畫作抄襲了照片,因其廣角鏡頭的透視效果出賣了它。意想不到的,很快就有人找上門來讓刪除,可我並沒有點名批評誰,照片中也看不見作者信息呀!再說,有膽量放到國內最高級別的藝術殿堂里展示,怎麼就怕被批評了呢?很奇怪是,不只畫家,幾乎凡是樂於在公眾視野中露臉面的人物都害怕被批評被質疑(就不再舉例了),他們的身份可能是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知名教授。喜歡聽到溢美之詞是人之常情,但對於想要在公眾領域中撈取好處的人士來說,坦然接受批評也是理所應該的事。你不能因為批評或質疑的聲音有損自己完美無懈的包裝形象,就試圖將其徹底扼殺呀!
一直搞不明白「藝術批評」一詞該如何理解才好,有些所謂「批評家」寫的文章只見到讚美和鼓吹,卻硬說是「批評」。如果不願意批評的話,使用中性的評論一詞更為合適,而不是曲解詞意,明明是溢美之詞卻口口聲聲說是「批評」。比之批評這個含混不清的詞,我更喜歡批判,更願做一個文化上的批判者。當然,自己絕不會將讚美性的內容稱為批評或批判,要讚美大可坦坦蕩蕩的去讚美,又何別借「批評」的名義來自欺欺人呢?
不知道那些怕被別人批評的人物內心都懷著什麼樣的鬼胎,或許是他們那光輝的形象背後真有什麼不敢見人的東西。我到覺得,有人批評自己其實是件很不錯的事情,為什麼非得那麼抗拒呢?就像我們做文化批判,並不是要故意搗亂,並非是要破壞會秩序,而是揭示問題所在,促進其發展進歩。同理,有人批評你,並不是要傷害你,而是在幫助你。事實上,如果不經你自己允許,誰又能真正傷害到你呢?如果說讚揚者為你提供前進的動力,那麼批評者就是讓你更清楚的認識自身不足,讓你從中學會更好的成長。可是,現實中讚揚的聲音容易聽到,批評難覓,因此誠意批評者就更值得尊重。
想來,真應該感謝那些批評過自己的人,應該向他們致敬。即便有些批評是如此尖銳,讓人不舒服,即便有些批評中夾雜著辱罵和人身攻擊,那並不重要。事實上是,沒有一個批評者傷害到過自己,反而是他們讓自己變得更為理性,更加堅強。對於這樣一群在成長道路上用另一種方式幫助過自己的人,難道不應該向其表示敬意么?
下面這位朋友一針見血,直擊自身問題所在,非常感謝他的批評。雖然過去這麼多年,我一直不曾忘記其真誠的忠告:
這是最近收到一句批評,說我在無病呻吟,其實也是:
這位朋友說我寫東西沒經過大腦,其實他說對了,一直都覺得自己內心太貧乏太膚淺,所以才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填補內在的空缺:
「說了怎麼多,核心意思就是說讓我們都用心無規律的觸畫唄,但事實是除了你自己,沒人能看懂。也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自我滿足罷了。」這也是很直接很中肯的批評,直指人性的弱點:
這個批評有點讓人難受,不過自己有時的確很瘋狂:
曾經有一個叫做薛明德的美國華人,相信藝術界很多知名或不太知名的人物都被其點名批評過。薛明德的批評方式有點讓人難過,因為他常常將辱罵與言語攻擊當作批評。不過後來想想,或許那只是他獨有的方式吧,又何必去計較那麼多呢?重要的是,他曾以批評的方式幫助過自己,這仍是應該感謝的:
與薛明德不一樣的是,下面這位名叫郭蓋(截圖沒顯示完)的批評者更顯得冷靜和理性,是他提醒了我應該努力的去彌補自身的不足。
其實,還有更多的批評聲音,要麼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沒,要麼本來就不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的。但,正是這些姓名早已被我遺忘或根本就不知道姓名的人,以自己最真誠的聲音批評過我,才讓我懂得更好的去成為自己。在此,我要再次向那些批評過自己的人致敬,真誠的感謝他們!
2017年5月18日
提示:轉載文章署上原作者姓名體現一個文明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同時也是任何人必需遵守的法律底線,請各位媒體人多多合作!杜洪毅作者微信:xingli153
推薦閱讀:
※那些年,參加過的藝術展
※上海同豐文化藝術發展古玩文物藝術品鑒賞
※東坡屋後蛐蛐:你筆下的藝術家們都在哪裡?
※400元買的贗品畫,鑒定之後拍賣30億,卻為所有藏友敲響警鐘
※你把頭像畫成這樣,我還能說什麼呢?!。。。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