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待的「鋼琴夢」(家長篇)| 小故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是一種詩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音樂可以抒發人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綿綿情思,能激勵人們的意志,能凈化人們的心靈。然而,現實中的我們卻總是忽略音樂的這些作用,更在乎的是考級的證書和名校的才藝加分點,於是孩子們在家長的要求下開啟了日復一日的枯燥的技能操練,也開始磨滅孩子對於美的追求。然而,相比較考級,我覺得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才會是孩子努力的最大動力。

米寶2歲生日時,我買了一個mini小鋼琴送給她,她喜歡胡亂的猛按琴鍵,且時間不超過5分鐘就會走開。鋼琴對她而言,只是一個會發出聲音的玩具。米寶3歲開始上幼兒園,老師會彈著鋼琴教她們唱歌,於是她明白了鋼琴是歌曲的伴奏。她開始自己坐在小鋼琴前面,邊彈邊唱。雖然兩者完全無法聯繫在一起,但是看見她專註的表情,投入歌唱的樣子,我覺得一切甚好。

如今米寶4歲了,我開始給她看一些小朋友彈鋼琴的視頻了,讓她感受音樂獨奏之美。前兩天,她拉著我跑到小鋼琴前,按著小琴鍵上的一個高音鍵,問我像不像更鳥的叫聲。這一刻,我覺得我真的開始準備她的鋼琴課了,她需要一個老師,指導她用音樂去闡述她的世界。我希望這位老師不要求她去考級,不要求她的技能多麼高超,只需要帶著她體會音樂與情感的變化。人生總是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起起伏伏,我期盼音樂能成為她的夥伴,在她需要的時候,盡情抒發。

美,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存過程中,美育就是熏陶,就是通過感性的教育,對人的精神起激勵、凈化和升華的作用。幼兒的心田洋溢著美的旋律,才能成為全面發展、勇於創新的時代巨人。所以,讓我們慢慢來,陪孩子一起用心去感受音樂之美、世界之美。

家長在孩子學琴過程中

易現三個典型極端情況

? 包辦代替

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總是尋求父母的幫助,家長就連忙替他說出來。這種情況明顯是父母不輕易放手,導致孩子太依賴於父母。平時在家練琴的時候,一遇到問題家長並沒有引導孩子自己動腦筋思考,而是一味的將標準答案直接給了孩子,這樣不僅導致孩子在學習中不自己動腦筋想問題,自主能力差,還導致孩子依賴心理太強,不夠獨立。

? 過分施壓

在開始學琴時,家長就給孩子定位過高,期望也太高,造成重大的學習壓力。鋼琴才剛剛入門的他們就開始要求接觸考級曲目,一定要過八級、十級,從而忽略了學習鋼琴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形之中給孩子太多壓力,典型的拔苗助長型。在沒有足夠的接受能力時給他太多的知識點,只會讓他寸步難行,繁重的學習壓力,也抹殺了孩子天生好玩的天性,只會讓他們在學琴上起反感或厭惡的心理。

? 不管不問

學鋼琴的時候經常以不給孩子太多壓力,想讓孩子放鬆心情等理由,而沒有時間練琴或上課,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樣既給孩子在學琴方面一種鬆散的態度,可有可無,孩子內心也會留下做事憑興趣,不需要堅持到底的烙印。

推薦閱讀:

讀《拿破崙傳》——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為什麼有人說大冰寫的書很爛?
關於買書
如何從不同維度栽培自己?
亞丁灣護航圖書主要講述什麼?

TAG:鋼琴學習 | 兒童教育 | 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