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專業/技術,那就做管理?

燈塔社:你適合做管理嗎?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從事管理?如果不想從事現在的專業工作怎麼辦?

  • 作者:《MBTI 職業規劃燈塔》首席職業規劃師 陳功

我們一般說的專業技術性工作,是指除銷售工作外,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工作,簡稱「專業工作」。

PETER今年29歲,近半個月,他一直為跳還是不跳而苦惱,舉棋不定——有一家同行業的私營企業想挖他去做技術總監,薪水比以前增加20%。他現在這家公司是全球500強的IT企業,做了5年,一直都是從事技術工作。

「我們許多同事都意識到搞技術是吃青春飯,特別是編程,技術更新太快,年紀大了,精力比不上年輕的,技術也可能趕不上年輕的。」

「眼看星期一就要答覆他們,前天他們公司老總還打電話問我呢!我擔心搞技術的不好管,自己又內向,不知道是否適合做管理?弄不好總監做不成,自己的技術也丟了。」

你適合做管理嗎?

很多人經常想:我適合做管理嗎?特別是覺得自己性格內向的人。

其實,內向的人做高管的很多。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都是明顯內向的,從他們在公開場合的神情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

多數人都可以做管理,特別是年齡大了、業務熟練後,只是能管多少人的問題。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做不了管理?升不升得上去?也不要急於追求提升管理職位。

我們只需要關注的是——什麼時候開始從事管理?

眼前的問題就是:現在是做專業/技術還是管理?

「把專業放在第一位」是職業成功普遍的、基本的原則

企業領導大多是技術出身,由技術員、核心骨幹,晉陞為領導,很多大企業領導是技術和管理的綜合人才。你看世界500強的CEO,很多人在專業/技術上都很有造詣。美國infographic from CEO.com網站2015年調查發現,在《財富》世界500強上的CEO們,僅有7%沒有上過大學或從大學輟學,25%的CEO持有本科學歷,68%更是持有碩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學歷。

管理首先是管事、管業務,其次才是管人,尤其是在市場、技術急劇變化的今天。首先要告訴下屬做什麼,即使你不必告訴他們怎麼做,起碼要把握團隊業務的方向。所以,像馬化騰這樣很內向的人,也能管理像騰訊這樣幾萬人的大公司。像馬雲這樣應該是管理能力很強的人,多年來一直很努力地做社交平台,怎麼都做不過馬化騰;但馬化騰前些年很努力地做電商,卻始終做不過馬雲,最後不得不放棄做電商,只得把微信、QQ這麼大流量的社交平台交給京東做電商。

因為也許馬雲很懂社交平台,但他沒有馬化騰懂,馬化騰對社交平台的專業積累超過18年;馬化騰也許很懂電商,但他沒有馬雲懂,而現在互聯網時代,只要是做平台,都是「贏家通吃」——老大吃香的喝辣的、老二啃殘羹冷炙、老三沒得吃。

你可能會說:「馬雲可以聘請更懂社交平台的人啊?」

比馬化騰還懂社交平台的有幾個?即使馬雲聘請了比馬化騰還懂社交平台的頂尖高手,大方向、最終的決策一般都還是要老大定奪。更何況,很懂專業、又很會管理的高手非常之少,而且長期合作又非常之難。

「把專業放在第一位」是職業成功普遍的、基本的原則。專業技術水平越高,意味著其以後的成就越大。

如果你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不適合做管理,至少可以在自己的專業方向,就是一個業務模塊深耕,一直發展到這個業務模塊全國同行業前三名的公司的總監、副總裁。

如果你覺得自己適合做管理,同樣可以在一個專業方向深耕,以後再從事跨業務模塊、就是跨部門管理的工作,發展到副總裁、總裁。

如果你的專業技術處於當地的最高水平,你有機會成為一個當地企業的總裁;如果你的專業技術位列全國最高水平,很擅長某個業務模塊,你就有機會到全國最有實力的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以致成為全國龍頭企業的總裁。如果你只是管理型人才,要想從小公司跳去大公司——比較難。

即使你現在已經走上了管理崗位,也不要停止在專業技術上的積累和學習進步,也要跟上新的技術發展。

什麼時候開始從事管理?

所以,我們要長期深入鑽研專業/技術,就像一座建築,要想建得很高,地基就要打得夠深。

有太多走上技術管理線的人,因為太早做管理、停止鑽研專業技術,時間一長,由於技術不斷更新,以前的專業已經落伍,漸漸就變成外行了。雖然知道團隊的問題,但看不到問題的根源,甚至用管理的方法去解決技術的問題。其根源就在於他們的專業積累不夠,無法基於技術常識去科學管理,儘管他們接受了很多的管理培訓,學了很多管理知識。

所以,如果從事專業工作的時間不長,專業水平不是很高,就從事管理工作,職業很快就會發展到頭了,多數人30多歲就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到頂了——管理職位不僅很難提升,在年輕技術人員的競爭和挑戰中保住自己現在的職位也不容易,回頭再去搞技術?——自己技術已經生疏、年齡已經不小------

如果你現在提升不到管理崗位,不要急。升職當然也有機會的問題,機會也需要等待,但是機會也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專業積累不夠,即使機會來了,升了職,但是做不好,被撤職,可能以後就再也升不上去,因為公司已經驗證了你不行,你自己可能都信心不足,都不敢接棒。這樣的情況很普遍,管理理論中著名的「彼得原理」總結的就是這種現象。

我在《走技術路線、管理路線30歲後會怎麼樣?》中為英規划了兩條發展路線:

走技術路線,發展成為質量管理專家,從事質量管理諮詢/培訓,發展到自己做老闆。

走管理路線,由於性格限制,可能升到中國區質量總監的職位。

也就是,就算當時英升不了職,幾年後還是會升到她當時想要的職位。只是升為CEO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她可能不是很適合做管理。

其實,升得越快,可能越早遇到瓶頸,就像我在《多數人這樣跳槽,到後來無處可跳 》中總結的:雖然職位越跳越高,但公司越跳越小,到了30多、40歲,發現高職位的工作已經不容易找到,就算自己願意屈就普通職位的工作,別人也不願意給機會。

如果你適合做管理,那可以較早從事管理,如果你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不適合做管理,其實可以晚一些做管理,只要你的專業技術功底深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美國許多大企業選拔中高層管理人員有一個參考的年齡標準:34歲——44歲。

就是人需要到一定年齡,有了足夠的人生和職業閱歷,才可能做得好管理工作。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適合做管理,建議34歲以後再開始從事管理工作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適合做管理,可以30歲後開始從事管理。

前提都是——你在一個專業方向有了5年以上的積累。

可能有人會問:「那你怎麼看那些20多歲就創業做老闆的?」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發現了很好的機會,必須馬上全力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為了風口而不得不暫時放棄學業。創業最重要的是發現市場和進入市場的時機,進入市場晚了,做得再好也可能追不上已經佔領市場的先行者。

同時,雖然說他們是老闆,但主要是管理業務,帶領公司的產品、技術方向,一個人身兼數職。而且他們很多是技術高手,例如:都是哈佛大學輟學的比爾蓋茨、扎克伯格。

蓋茨13歲開始編程,到20歲創辦微軟,開發BASIC語言。

扎克伯格10歲就學會了編程,到20歲創辦Facebook。雖然指揮著一萬五千人的團隊,他多年來一直參加多個公司的黑客馬拉松,2012年還堅持每天寫代碼。16年他自己編了一個人工智慧管家系統:使用聲音控制房子里的一切,包括音樂、燈光和溫度。

「他們是特別的,那更多的年輕創業者呢?」

那要等他們創業成功了再說他們是不是過早做管理。不能說他們創辦了公司、融到了資就是成功,至少等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或上市了,才能說他們創業成功,而絕大多數創業公司都沒有走到這一步。

為什麼很多人放棄專業從事管理?

不僅是因為升職做管理,是被認可、被尊重、有面子,而且收入增加,是一種成功的標誌,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有從「被人管」到「管管人」的轉換衝動;

很多人也是因為不想繼續做專業/技術了。做技術4、5年後碰到瓶頸,並且精力和思想都跟不上了,一開始以為自己堅持幾年就能比較精通技術了,但很多人發現技術瓶頸很難突破,發展空間有限。現在年輕的技術強的人也不少見,公司當然願意少花錢雇年輕的。

也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喜歡跟人打交道,所以不想從事專業技術工作。

如果不想從事現在的專業工作怎麼辦?

如果你認定自己只能走現在的專業方向,就應該繼續鑽研下去,一點一點地進步,遲早會突破瓶頸。

如果你實在不願意繼續現在的專業工作,也要換一個專業方向,發展成為另一個專業的高手,哪怕是從頭學一個專業,而不是轉做管理。

如果沒有自己的專業就做管理,職業發展就會後勁不足。多數人中年失業,主要原因不是缺乏管理能力,而是業務能力不夠,跟不上快速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的步伐。

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不是一塊技術料,更喜歡與人打交道,你可以從生產技術支持、售前技術支持、售後技術支持、產品經理、市場、運營等專業工作做起,在有了足夠的專業積累後,再從事管理工作。

  • 作 者 簡 介

陳功 轉行專家

MBTI 識人與人際關係專家

CCC 中國職業規劃師培訓體系總設計師

中國職業規劃諮詢案例最多、成功案例最多

微信公眾號《MBTI 職業規劃燈塔》,ID:MBTI99

推薦閱讀:

未來找工作,你要注意什麼?
找工作:先想通3個問題
2016年為什麼工作越來越難找?
澳洲律所薪資狀況怎麼樣?
求職者如何避免倉促跳槽?

TAG:職業規劃 | 求職 | 職業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