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點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由英文Liberal Arts翻譯而來,也稱博雅教育,通才教育,通識教育……Liberal的意思是自由,人文教育被定義為「與自由及自由人相關」的教育。在現代社會中,人文教育被認為是一種基於社會中的人的通才素質教育,不同於專業教育、專才教育。
最近讀過的最觸動我的一本書,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書名是《為人文教育辯護》。
有段時間,一提到人文教育,我就變得很激動——我把我的各種焦慮統統歸結為從小到大在人文教育上的缺失。不過,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人文教育,更不知道我可以為想像中的缺失做點什麼。
《為人文教育辯護》回答了我的很多疑問,並且讓我找到了進一步探索人文教育的線索和思路。
書的作者法里德·扎卡利亞是一位印度裔美國人,現在是《時代》周刊特約編輯,《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他從自己的經歷講起,並且追溯到他的母親如何引領他來到美國追求自由的教育之路,讀來頗有共鳴。
雖然這是一本為美國人寫的書,主要梳理的也是人文教育在西方國家的發展脈絡,但是讀下來,無論是作者本身的經歷感受還是回溯人文教育的發展歷史,都非常值得每一位關心教育的中國人細細品讀。
什麼是人文教育?
讓思想自由的馳騁
在人類大部分的歷史上,教育不過就是職業培訓。獵人、農民和戰士教會年輕人怎麼狩獵、種莊稼和打仗。統治階級則接受戰爭和統治藝術方面的教導。所有這些教育都是為了年輕人將來在社會中要擔任的角色做準備,而不是為某種更廣泛的目的。
然而,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改變了這一切。
公元前五世紀,有些希臘城邦,尤其是雅典,開始嘗試一種新的政府形式。那時的雅典議員們提出,「我們的制度叫作民主。」「權力不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由於對政府的革新需要同時對教育進行革新,因此僅僅習得自我生存的技能已經遠遠不夠——公民必須接受適當的培訓,以便能夠治理自己的社會。為了向後世示範這個觀念,羅馬人專門發明了一個詞——「自由」(Liberal)教育。對希臘人來說,更廣泛的教育觀念和自由之間的關聯變得重要起來。
這大概就是人文教育在西方最早的起源。所以,從本質上說,人文教育就是「一個自由的城市公民應該學習的基本學科」,其本質就是「讓思想自由的馳騁」。
學習怎樣思考
在現代社會中,人文教育也稱博雅教育,通才教育,通識教育……它被認為是一種基於社會中的人的通才素質教育,不同於專業教育、專才教育。
1828年,耶魯大學發表的一篇報告指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有教授任何特定的職業所需,而是為所有職業的共同點奠基。它描述了兩種教育的目的:一種是訓練大腦怎樣思考(培養它的力量);一種則是為大腦灌輸特定內容(知識儲備)。然而前者也許更為重要。
因此,大學課程的主要目的乃是每天以嚴格的手段鍛煉學生的心智。所有課程的設計,教學的方法都應該圍繞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怎樣有序思考、怎麼分析事物、怎麼明辨是非,怎麼組織論據,怎麼平衡各方面的意見,怎麼喚醒、提升和控制想像力,怎麼安排記憶,怎麼激勵和引導自己的天分……歸根結底,人文教育學習的是怎樣思考,它比具體科目和書本知識更為重要。
耶魯大學的這份產生於將近200年前的報告,非但沒有過時,反而在今天顯得越來越有預見性。未來,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台智能手機和廣泛的網路聯繫。知識本身將越來越容易獲取,但是獲取什麼知識、以及這背後的思考才是關鍵。
哈佛校長德魯·福斯特曾說,人文教育的目的在於,為大家提供「第六份工作,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所以,如何用批判的眼光來閱讀和思考,如何陳述自己的想法,如何講自己的故事——這些知識背後的東西,才是知識存在的意義。
我們為信息所窒息,而渴求智慧。今後的世界,將屬於能總覽全局者,他們在恰當的時間運用恰當的信息,以獨立的思考來做出明智的選擇。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
(生物學家,社會生物學創始人)
"自發的選擇多樣化"
查爾斯·艾略特(1834-1926)是歷史上一位影響美國大學教育的大人物,他曾經提出了「自發的選擇多樣化」的概念。也就是說,在這個新的系統里,學生有很少的必修課和很多的選修課——這是他對於美國本科教育影響最為深遠的舉措。在此之前,美國的學院里大部分的課程表都是固定的,學生能選的課程,每年學習的進度都是事先決定好的。
艾略特是美國大學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校長,他在成為哈佛校長時年僅35歲。在這個位置上他通過四十年的努力,改造了美國大學和國家教育的面貌。艾略特在哈佛的種種革新舉不勝舉,可以說他一手創建了現代的美國大學。
十幾年前,我在讀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短文就是她講述第一次看到哈佛大學的課程清單時有多震撼。當時劉瑜所在機構的秘書隨手送給她一本1000多頁的課程介紹,注意,這1000多頁僅僅是本科和文理學院的課程表及課程的簡單介紹。
劉瑜說——
讓我震撼的不僅僅是哈佛所提供的課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課程之人性化,以及其中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精神,而這一精神,最集中地體現在它的「核心課程」上……哈佛的「核心課程」分成七個板塊:外國文化、歷史學、文學和藝術、道德倫理、定量推理、科學和社會分析。每一個板塊下面都有豐富的供本科生選課的「核心課程」。基本上,「核心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在開始研究樹木之前,能夠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夠把這個森林地圖印在大腦上,以後走到再細小的道路上,也不會迷路。
後來有一天,我讀到美國最著名的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對於教育的期望,他提到,年輕人應該有機會接觸到「知識的偉大輪廓」。在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心痛。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求學生涯,對於我所學習的眾多科目,老師們好像從來沒有告訴過我,我自己也好像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一些科目,這些科目之間的內在聯繫是什麼,除了這些科目,我是否可以了解一下其他的領域其他的科目?所有這些科目,是否可以用一條線將它們串起來……也許我確實曾經思考過這些問題,但我並沒有追究到底——因為思考這些對於我考好成績上好大學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後來,當我進入職場,當這個社會不以考試成績為唯一的衡量指標,當我們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找方向找快樂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缺少一種特別重要的能力——就是綜觀全局的能力,以及系統化的思維。或者我也把它理解為是一種方向感。這種方向感不僅影響了我的職業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我在人生中的很多重要選擇。
教育應該為我們在真實世界的職業生涯導航,但與此同時,年輕人也應該能夠接觸到知識的偉大輪廓。
——本傑明·富蘭克林
找到自己的聲音
說到查爾斯·艾略特,不得不提另外一位美國的大人物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他們二者的理念可謂一脈相承。對愛默生來說,任何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聲音,並學會用它來表達自己。在《自立》一文中愛默生寫道:「相信自己,每一顆心都隨著超靈的鐵弦顫動。」
我認為,艾默生所提出的這一理念道出了人文教育的本質。
我一直深信,未來世界中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來自於內在的驅動力。那些擁有自我驅動能力的人,那些最終有能力找到自己並且發出獨特聲音的人,將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影響更多的人。
就像《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所說的,我們的世界正在被「技術與全球化」重新定義,在未來的工作場所,「做個普通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你必須有創造性,你必須能夠適應非常規的工作,你必須發現你的優勢——你對組織、對他人帶來的獨一無二的貢獻才決定了你的價值。而這些,都是從你開始探索自己和發出聲音開始的。
Education(教育)這個單詞源於拉丁文educare,其中前綴「e」有「出」的意思,而詞根「ducare」則為「引導」,二者合起來就是「引導出」,意思是採用一定方法把潛藏於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並變成現實。
所以,教育產生之初其目的並不是灌輸給人們原本不知道的東西,而是引導出人們本身就有的獨特的東西。
為什麼要談人文教育?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人文教育呢?如果專業的學習能夠讓我們活得快樂而有尊嚴、自在而有成就,我們還需要人文教育嗎?飄在空中的總比不上落在地上的——這是我從小就被灌輸和一直接受的教育。
所以,一定是因為我們的人生出了些「問題」,才讓我們對人文教育「重視」起來。而這些「問題」,在我看來,也的確和人文教育的缺失有關。
對我個人來說,我對於人文教育真正的思考源自於我在生活中碰到的難題。
我從小學開始就總考第一,這成為我學生生涯的一種慣性目標,我也為此嘗到了甜頭,因為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以我為自豪……除了我的一位小學班主任。記得有一次我又考了第一,不過那次很險,有道題我是蒙對的。我的「驚魂未定」讓我的班主任覺察到了,她很認真地看著我,說了一句我永遠忘不了的話:「劉佳,總考第一可是不行的。」其實當時我覺得她說的是對的,但是我後來依舊還是總考第一。
二十年以後,我走入真正的社會,我開始四處碰壁、栽跟頭,開始茫然、不解,我開始找不到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我開始失去目標和努力工作的動力……人生的維度變得多元,我的快樂不再那麼簡單。也許我的班主任早就料到了,這個女孩子,她總有一天,要去修正她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人文教育不是風花雪月空中樓閣,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帶著挫折一路向前,用更寬的眼界去對待生命。
法里德·扎卡利亞的一段話可以說道出了我的心聲——
「人文教育的一個持久福利,是它拓寬了我們的心胸。
當汲取偉大文學的養分時,我們面對面地接觸到一些自身生活中可能永遠不可能接觸到的理念、經歷和情感。研讀歷史時,我們遇到從不同時代來的人,從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中汲取教訓。研習物理和生物,我們理解到宇宙和人類生命的奧秘。傾聽音樂時,我們常常被莫名地感動。這些不一定能幫助我們過上好日子,但它是生活的重要體驗。「
而體驗,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對於生命本身的體驗,才是我們永葆青春、永葆熱情的源動力。
法里德·扎卡利亞
我們可以為人文教育做些什麼?
教育是一個太大的話題。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身邊有了小孩的同學和朋友,好像都有一個教育夢想,這個夢想不僅為孩子,也是為自己。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可以為人文教育做點什麼,那也就是在為我們的孩子和我們自己創建更有人文關懷的世界。以下是我想到的我們可以自己努力做到的事情 :
不放棄嘗試和發現自己熱愛的事情
對於個體來說,我認為,人文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獲得穩定的幸福感。而穩定的幸福感往往來自於熱愛(Passion)和投入(Engagement),以及在實踐中收到的積極反饋。
如果你觀察一個三歲的小孩子,他們會旁若無人地反覆重複一個遊戲,有時還會自己製造遊戲中的場景,也就是創造積極反饋。這種沉浸其中的體驗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他們就是通過投入在遊戲中的體驗獲得快樂的。
我們是否也可以像小孩子一樣,嘗試並且堅持熱愛的事情——這份最珍貴的好奇心也許並不能為我們帶來成功,但卻會給我們帶來滿足感,進而形成穩定的幸福感。
相信功不唐捐,相信任何發自內心的嘗試和練習都是人生最寶貴的資產。
和更廣泛的人建立溝通
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要有多樣化的選擇。
我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一名戰略諮詢顧問,那份工作讓我有機會和不同行業的人打交道,了解不同行業獨特的地方,尤其是人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現在,我成為一名生涯規劃師,同樣的,我接觸的學員和客戶也來自於各行各業。
其實,行業的多樣化只是表象,吸收和學習多樣化的思維方式才是背後的重點。
這兩份工作讓我受益最大的就是不同的思維的方式和不同的思想的碰撞,讓我可以多角度地看世界。
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只有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才能不斷地鍛煉自己的心智,將潛力發揮到最大。
在終生學習的所有維度中,讀書永遠排在第一位。楊絳老先生曾經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讀書,是通往真正的知識的根本通道之一。
我是從30歲開始廣泛讀書的,也是從30歲才開始讀小說的。在這之前,我基本只讀與專業和工作有關的書籍。對我個人來說,通過讀書,尤其是閱讀更多的小說,我和故事建立了一段關係,並從中經歷了這些關係。讀書對於我的最大價值,就是體驗不同的人生。雖然我真正開始讀書有點晚,但是我總安慰自己,學習尤其是為自己學習這件事真的是永遠不晚,因為它應該永遠都是在進行時中,直到生命的盡頭。
當然,除了讀書,我們還有很多學習的途徑,比如MOOC,甚至是一段啟迪人心的談話,這些都幫助我們和更廣泛的世界建立連接。
用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評價個體與系統
回想自己在大學的生活,其實學校也為我們提供了不少選修課,同時,學校的社團生活其實也非常豐富,我們確實有很多機會去蹭不同學院的課程,參加不同的社團,認識不同的人。
不過那時的我,即便眼前擺著這些機會,也幾乎沒有意願投入地參與其中。
為什麼呢?因為在當時我的價值體系里,這些機會的選擇並不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前一段時間,我去一家非營利性機構,為一批極為優秀的本科生做幾個小時關於生涯規劃的培訓。不過,令我失望的是,這些聰明的孩子們對我的課一點都不感興趣,除了在「如何做一個行業訪談」部分和我有一些互動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低頭做自己的事情(當然確實不排除我的講課沒有吸引到他們)。後來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問他們,你們難道對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好奇嗎?你們難道對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性格不好奇嗎?(這些可都是我精心準備和設計的內容啊!)他們很誠懇地告訴我,「老師,這些並不能幫我們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提供選擇是一方面,我們的社會是否把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看得重要,才決定了人文教育的實際價值。
因為真正的人文教育,不是堆砌出來的豐富的課程清單,也不是高遠嘹亮的口號,而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無論是作為員工,作為管理者、還是作為父母……是否可以將人文素養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中。只有人文精神滲透到社會的評價體系,人文教育的魅力才會真正顯現出來。
我理想中的人文教育
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人文教育,也許並不適用所有人。
它適用於的是那些對生命有好奇、有敬畏、渴望了解「知識的輪廓」和渴望改變世界的人。我認為,只有那些苦苦求索和追求真理的人,才能理解人文教育的內涵。
所以,真的很難用一句話總結什麼是我理想中的人文教育。因為在我心裡——
人文教育是一種意識、一種可轉換的能力,這種意識和能力支撐我們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人文教育,是一種氛圍,一種文化,來自於對人內在品質的真正欣賞和深切關懷。
人文教育,是碰撞,是多元,是尊重自發的選擇,是學會批判性思考。
人文教育,是跳出圈子看世界,打開心胸和眼界。
人文教育,是摒棄對於權威的崇拜,實現自由和公平。
人文教育,是可以幫助我們活出真實的自己,多一些對於自己人生的真實的主宰,成為更好的人……
沒有好的人文教育的土壤,我們終有一天會發現,我們沒有能力去攻克人生的難題。因為所有有關生命的話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法里德·扎卡利亞在書的結尾這樣寫道——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所有的人,不論老幼,其實都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反思人生。我們沒有深深地反省自己的生命,並理解我們的長處和短處,我們對周圍的世界或是歷史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不能問出最深刻、最廣泛的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的答案是,我們都需要再來一點人文教育。」
推薦閱讀:
※這點小事都能上外媒新聞,中國近幾年太高調?
※中國孩子一代不如一代?這群「小不點」用行動打了很多人的臉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生活能力?
※看到徐小平的爆料,想知道有哪家比較完備的網站或者APP,可以學習區塊鏈開發技術?
※10歲女童自殺身亡,遺言:打我罵我,我知道一切都是對我好的。老師不讓我考試了,我活在世上也沒有意義了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