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零售的五個邏輯:無界無心,方能證得自己

不久前,聽說一個正在創業的朋友不到一年就把500萬燒光了。最近還看到一個「笑話」,連續創業者就是連續創業都失敗的人。無論如何,創業失敗概率這麼高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我指的不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是有過幾萬小時的專業訓練,曾經優秀甚至很資深的職業經理人,他們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準備,出來創業後,成功率一樣非常低。其實,即使像YC這樣頂尖的美國孵化器,真正孵化成功的項目也十分少。諾亞財富今年開春的論壇上,一個嘉賓說,美國矽谷投資人的投資成本的比例是千分之四。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不正常的背後,又一定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新零售的邏輯是少快好省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消費降級:繁榮周期里的反動暗流》。這篇文章似乎是對消費升級的觀點啪啪啪的打臉。其實周末隨便去一個人流涌動的購物中心看一看,就會發現除了親子、餐飲、健身等少數板塊,消費者在不斷的花錢,很多時候消費者是只看不買,以至於北京朝陽區大悅城的某個幾百平米的店,一年的利潤算下來只有幾萬元。消費升級中出現的新業態竟然是名創優品,而名創優品其實是對海瀾之家的一種拷貝。永旺夢樂城是以一批不知名、性價比高的品牌為核心的新購物中心,這讓消費者彷彿真正置身於國外,產生了強烈的購買慾。但這種購買慾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不能「直指人心」的零售其實仍然是換了包裝的舊零售。舊零售時間,正在暗流涌動。比如,美國沃爾瑪不再依賴利豐這樣的供應鏈管理公司,增加了直營的比例。沃爾瑪的金牌供應商也不再有全年穩定的訂單,而在走每季度招標的流程。舊零售意味著娃哈哈走進了苦哈哈陣營,這個陣營苛刻一點看還有京東和阿里。因為新零售的邏輯不再是多快好省,而是少快好省。少塊好省會強迫企業走向更高級的修鍊,或者被市場淘汰。

少快好省的第一波代表企業是ZARA。ZARA老闆阿曼西奧的個人財富2016年曾經達到795億美元,超越比爾蓋茨,成為首富。「Zara從產品設計到成品運抵店鋪,只需要12天左右。Zara對供應鏈進行高效整合,實現了對市場的快速反應,並使之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更重要的是,ZARA將顛覆了零售的一個最基本的邏輯「多快好省」改變成為了「少快好省」。但是ZARA僅僅做到了少批量生產,每年投入到市場的款式有12000種,優衣庫

每年投入的款式只有1000多種。

少快好省的第二波代表企業是蘋果。蘋果索性一年只推出一款手機,這在功能機時代是不可想像的。現在華為在犯錯誤,P系列、榮耀系列、Mate系列,看似清晰的劃分,實際上仍然是用力太多。蘋果發展出了一種產品極簡主義的邏輯,而背後是依靠喬布斯的禪修。值得指出的是,巴菲特在買蘋果的股票,但蘋果已無喬布斯。蘋果失去了極簡主義的原動力,這種原動力是和禪修有關的,禪修在美國西點大學、很多商學院盛行不是偶然的。

少快好省將出現第三波企業,誕生出一批獨角獸。很多偽獨角獸仍然是多快好省的商業邏輯,但是這種邏輯在現實中走不通了。少快好省的少,在於一種極致體驗的打造。既然是極致體驗,就註定是少而不是多,更不是長尾經濟。原因是消費者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因為經濟周期的因素,預算也不足。但是,消費者的品位卻因為互聯網而見多識廣,滿足消費者需求一開始就必需使用洪荒之力。

新零售是創業者的基本功

新零售並不只有「少快好省」這一個邏輯。第二個邏輯叫做「流動的商業綜合體」。「少快好省」由於要追求極致體驗,實際上付出的成本並不低。如果把成本分攤,並且做到盈利,「流動的商業綜合體」是多層次的商業模式設計,商業模式簡單,能看懂,只是投資者的外行話。高成本時代,商業模式的設計幾乎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事實上,除了技術型企業,幾乎多數創業企業都需要具備零售基因,否則成本高就擋住了消費者。解決成本高,比如需要商業模式創新。現在創業者不僅僅要有零售基因,還要有新零售的基因。格力、海爾、聯想代表著舊零售的一代。

新零售的第三個邏輯是「關係大於流量」。流量成本過去幾年快速達到了頂點,但是效果卻不如人意。80後、90後出來創業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有足夠的關係。而正如光線傳媒負責人王長田所言,只有具有行業的核心位置,才會接觸到行業的核心資源,了解到行業的核心趨勢,做出半年調整一次策略的重要決定(大意)。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新零售往往是足夠「老」的創業者才能做出來的。投資人血本無歸,在於投資了很多年輕的創業者。而事實證明,網易丁磊這樣的創業老兵,能夠一個個孵化出新項目,讓股價節節高。價值投資是不朽的,老兵不死!前提是老兵不能與時代脫節。

無界無心,方能證得自己

新零售的第四個邏輯是注重單兵作戰能力。網紅經濟是粉絲經濟的一個升級版,網紅意味著個體的單兵作戰能力在大幅提升,一個papi醬就秒殺了團隊作戰的羅振宇。

新零售的第五個邏輯是零售進入了網路叢林戰。這個邏輯可能是雕爺手下的大將波旬發明的。他是87年出生的,大一輟學,說過一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話。他說營銷就是「外無界,與時空競爭;內無心,以用戶之心為心」。無界無心,方能證得自己。

創業者已多如過江之鯽。實際上,創業的門檻非常高。老的企業,必需把自己從「功能機」變成「智能機」,操作系統、用戶體驗、運營效率做一次系統性的升級。新的企業,則需要有「老」的零售基本功,再轉化為新零售,更專註,也更穿越。

首發自iDoNews專欄

推薦閱讀:

解析小米之家:一天開出20家門店、平效高達27萬,它能成為中國的無印良品嗎?
新零售到底是場怎樣的遊戲?
新零售不只是概念,而是徹徹底底的改變
深度解析無人店----行業篇
馬雲最怕的敵人!一件商品10塊錢,一年賣出500億!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