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不是天使,吃一頓火鍋就知道。

我對吃,向來是沒有什麼研究的,也不只是吃,所有的事物,似乎都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偶爾人來瘋了,用三分鐘的熱情去探索一番。

對火鍋就是這樣。

自上次寫了《火鍋的狂歡》以後,我對它的熱情有增無減,一連好幾天都在吃。不同的鍋底,相似種類的涮菜。

冬日裡唯一能讓人感到心情沸騰的,對我而言,大抵就是吃一頓火鍋了。

時機恰好,參加服務過的甲方的活動,得到一張火鍋天使試吃券。

台式火鍋,呷哺的新品牌。

新店,在北京卻已是第二家。

上次說過,喜歡呷哺,緣於他家的蘸醬,說不出的細膩口感,味道中和了花生和芝麻的香味;現在細想,也不知道那具體是個什麼味道,但總之,就是讓人喜歡上了。

這家台式火鍋自然也要和呷哺一致。

註冊會員,醬料免費供應,且多了吃四川火鍋的香油拌蒜末的選擇。

匆匆趕到,門口已經排了長隊。

店裡古香古色的中式裝潢,與我印象中台灣的文藝氣息並不相襯,大概是希望迎合火鍋的濃烈氛圍,給相聚的歡愉一種以安靜的不甚叨擾的環境。

一行三人,坐在用兩塊玻璃似的屏風隔出的位置,說是封閉,卻又能看到其他食客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之間,是人與人之間熟絡不帶做作的關係。

冬日裡,每個人都在用盡辦法尋求一絲溫暖,以及那觸手不能及的安全感。

座位一側放了一隻精緻的大竹筐,經服務生提醒,才知道是供客人放置衣物所用,免去了衣物飯畢沾染上火鍋濃郁的氣味。

桌椅,餐具和店裡整體的風格一致,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典雅氣質。深棕色的桌椅,附帶抽屜,裡面放著乾濕紙巾,牙籤… 細微之處,很是周到。

三個人點了四五盤肉,一個蔬菜拼盤,一壺大紅袍奶茶,再想繼續點的時候,漂亮的服務生小聲提醒:這些你們就吃不了了。

於是作罷,便由她去下單備餐。通行的友人是個胖胖的男生,開玩笑似的對我老公說:這姑娘太小瞧咱們倆的食量…眾人大笑。

火鍋的前菜是店裡贈送的。

如同水果罐頭與糖葫蘆兩種口味疊加的兩顆小番茄,涼爽,絲絲甜味入口,想起了站在冬天的街頭吃一串即將融化了的糖葫蘆的情形。

切得均勻薄透的海帶絲,涼拌後擺盤,用三分之一顆小番茄做點綴,蘸酸甜之間,來不及細細品味,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夾下一筷子了。

還有晶瑩剔透的泡椒魚皮,彈性充滿嚼勁,和我之前在卷福吃的泡椒鳳爪有得一拼,對我這種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實屬最大的美味。

第一次吃新店,自然要試一下招牌的台式麻辣鍋底,鴛鴦鍋,又添一個自稱「表白」的番茄鍋,清新與文藝齊發,酸酸甜甜的感覺頓時湧上心頭,而明明,我們也還未品嘗一二。

但這也是我整頓飯最為懊惱的地方。

忘記了之前寫文案時對台式麻辣火鍋的介紹:溫潤,清新,適合喜歡辣但又不能吃太辣的消費者。

而我們三個人,都是喜歡火鍋重麻重辣的,再不濟,也要超市裡那種辣香濃郁,口感略差的鍋底;這次,兩種鍋底都是溫潤平淡的湯底,說是麻辣,卻一點不覺得有什麼,一邊吃一邊懊惱:應該要老四川麻辣鍋的!

邊說邊把服務員端上來的,擺盤精緻的肉片下到滾燙的鍋里,不出幾秒,肉片隨著上下翻滾的熱湯飄搖而上,雖然對重辣的口味仍舊念念不忘,但鍋里「咕嘟咕嘟」的聲音已經撩得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牛羊肉,每一種都講究薄厚均勻,入口柔韌,嚼勁十足,於我而言,這是最合適不過的口感,如果是軟塌塌的食物,吃起來實在沒什麼意思。

牛肚依循「七上八下」的方式,將附著在碎冰上的牛肚夾起,在鍋里燙涮,幾個人還互相調侃著:窮講究!

牛肚脆而嫩,相比市面上買到的,我總以為這是牛肚品質不好的表現,「明明應該有種「嚼不爛」的感覺才對!」惹得其他人一陣嘲笑。

蔬菜拼盤端上來,朋友立刻後悔:終於知道那姑娘的意思了,這拼盤的份量可真實在!

於是,朋友又開始誇讚店裡的服務員:態度好,服務周到,還漂亮!

我們翻翻白眼:最重要的是漂亮吧!

吃到最後,已經是一個半小時後。

幾個人癱坐在座位上,又點了三份大杯綠茶,油膩過後,涼茶剛好解膩。

「年底了,難得又在一起聚聚。」朋友說。

想來,這也實在難得,從相識到現在,已有8年的光景,從大學到畢業,生活突然在急匆匆的日子裡快步向前,就連坐下來吹牛互嘲的機會都少了很多。

對火鍋,我向來堅持「熟人之間的社交」,若是讓我在陌生人面前吃一頓火鍋,我大概只有悶頭吃菜,連吵著埋怨對方搶了我的肉的勇氣都沒有。

這也讓我想起了陳曉卿老師在《至味在人間》里寫的,「吃火鍋適合朋友之間,吃四川麻辣火鍋就更像交朋友:煮得愈久,口感愈醇厚,所有的鍋底湯料非經過整一個時辰的充分交融,味道無法得以徹底彰顯。」


推薦閱讀:

看完《前任3》吃火鍋,別去解放碑這家店,太容易碰到前任了
我借你10個膽子,你都不一定敢進的火鍋店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一起吃火鍋的某某

TAG:火鍋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