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不開始治療
05-14
版權聲明:此文章為快樂媽媽大本營(微信公眾號:ihappymama)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Maggie(微信:maggiezhang1982)
再透露給你們一個小秘密。
畢業五年後我想報考MBA,明明很久以前就了解了報名信息,但就是一直拖著沒去報名,最後過了截止日期,還特意找了關係把名給報上了,但是我的拖延症犯了居然又拖著不學習,沒有參加考試。第二年又繼續報名,報名後又總是因為各種忙沒有學習,於是又錯過了考試,再然後就放棄了。等我下定決心再次想考的時候又到了生娃的年齡了。如果你和身邊的人去聊天,你會發現絕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症,因為這就是人性啊。拖延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症。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症的時候,你任由你的生活反覆失控,你任性地生活在自己狹小的舒適區內,美其名曰這是小確幸的生活。哪些情況下我們會拖延呢?1、擔心自己做不好
因為我們不想看到那個沒做好的結果,不想去承受那個沒做好帶來的挫敗感,所以沒法開始行動。我們總想要等到時機更成熟一些,條件更完美一些再開始。就像一位媽媽在群里分享的那樣,曾經的她以為要焚香沐浴更衣萬事具備才能開始學英語,但是英語老師告訴自己,隨時隨地學起來,於是她就這樣開始了,拖延症也沒了。任何人第一次做一件事情就做的很好很完美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就連現在大家都熟知的滴滴打車,回到它創業的初期,第一個版本是用5萬塊錢外包開發出來的,叫車有50%的幾率因為系統bug掉單不響應的。所以永遠都沒有萬事俱備,現在立即開始行動才是最好的成長,只有先行動起來,看到了行動的結果,反思哪裡需要調整,哪裡需要優化,哪裡需要去學習,再去行動就好了。2、相信自己做不好
因為我們心裡已經給自己貼了一個大大的標籤:這件事情你做不好,所以沒有想過要去開始行動。比如上學的時候,語文一直是我的梗,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給自己貼了一個很大的標籤:我的語文很差,我不會寫作,我要遠離和寫作相關的事情。因為覺得自己寫作能力不行,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自己寫點原創的東西。以前一直很羨慕那些文采飛揚的才子才女們,覺得自己離他們好遠啊,根本不是一個星球的好嘛。經常心裏面憋著很多的感受,想要去表達,想要去寫的時候,內心就有一個聲音冒出來:你不會寫呀。然後就又拖著了。直到有一天,在分享育兒經驗給媽媽們的時候,幫助到了很多媽媽,才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去分享我真實的經驗,而寫文章是能夠讓更多媽媽受益的最好方式,於是嘗試去打開這種可能性。剛開始是想寫的時候就寫,沒有可以給自己一個規定的頻率,一直到今年九月份才開始對自己狠一點,工作日每天寫一篇,於是就寫到了現在,累計閱讀量破百萬了,早就超出了我預期的結果。3、不喜歡這件事情
誰能保證每件事情都是自己喜歡的呢?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好不好?不喜歡一件事情所以拖延,這太常見了。誰沒有過幾件,舉手!破這個局的唯一方式就是:面對現實。問自己三個問題:這件事情我可以不做嗎?這件事情可以授權給他人做嗎?
不做對我的目標會有影響嗎?如果結果是:沒法授權,必須自己親自去做,沒得商量,不做就會對我們的目標有很大影響,那沒得選擇啊。親愛的,你的面對現實啊。不做,這件事情永遠都在那裡等著你,而且越拖到最後,你花費的心神越大,在拖延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焦慮的情緒。所以下次遇到不喜歡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就給自己腦門上貼張紙:醒醒吧,面對現實。4、覺得這事兒太難
每個人都會下意識去做簡單有趣的事情,因為簡單的事情可以馬上看到成果。而難的事情,就是一直拖著。很多時候,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沒有結果,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是因為我們總是挑簡單的事情去做,而不是做對目標很重要的事情。而對目標很重要的事情往往都會有一些逃不掉的難事兒。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破:(1)看清自己的目標,那個難啃的骨頭是你完成目標必做的事情(2)告訴自己:越是難的事情,做完越有成就感。(3)對難的任務做拆分。比如昨晚我花了不到5分鐘做了一隻貓頭鷹。你猜我是怎麼拆分的?5、一直沒找到整塊的時間開始
想找整塊的時間去做,一直找不到整塊的時間,所以一直沒有開始。比如我們想要學習,總想要在沒有孩子打擾的時候,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待在房間學習。但現實是,當媽以後能完全屬於自己的不被打擾的時間太少了。一般這樣寶貴的時間我們還要用來啃一些難啃的必須要專註的骨頭。所以學習通常只能發生在碎片時間。比如這會兒老公在給娃洗澡,我趕緊看10分鐘書,這會兒在等地鐵,我趕緊看2分鐘書。這會兒排隊的人挺多的,我趕緊看2分鐘書。很多牛人的學習時間也是這樣一分一分攢起來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現實生活中太少,歲月蹉跎就是這麼來的。6、想做的事情太多
想做的事情太多,糾結該先做哪個,糾著糾著就拖延了其實我也有好多想做的事情,隨便列清單,都能列出四五十項出來。但我還是得面對現實,有多少時間做多少事兒。先想一想,我的時間能把這些事情都做完嗎。如果答案是否,那麼你可能需要做一些選擇,比如從10件事情裡面放棄7件事情,我知道很難,但是必須做出選擇。一旦確定了最後要做的事情,如果你還糾結,那就拿起哪件做哪件,因為一旦糾結,時間就過去了。不是每個人都能頭腦清晰到每一個判斷都百分百正確,也許你選擇的那件事情並不是最應該排在第一位去做的,那也沒有關係啊,做了這一次你就知道了,下一次你的判斷就會比上一次準確一些。7、習慣了外界的監督,沒有小鞭子就行動不了
你用布把要做的事情藏起來了,但是它還在那裡。我能說這是我曾經的狀態嗎?如果沒有小皮鞭天天抽著,就感覺這件事情好像不存在,好像我可以正大光明地去忽略它。這是因為過去的我們總是被別人提醒著去做事情,總是被別人安排著去做事情。一旦失去了外界的這些提醒和安排,自己內在的自律機制又還沒有建立,就會出現以上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不能去監督孩子寫作業,一定不能去反覆提醒孩子寫作業的原因。那怎麼破呢?很簡單,自己給自己一條小皮鞭,告訴自己,這件事兒今天必須得做了。不要相信所謂的「把要做的事兒醒目地貼在工作台上」這樣的建議,因為如果你是習慣了外界監督的狀態,一切都是你的心說了算。你的心告訴你必須要做,你就得做,你的心告訴你沒有人監督不需要做你就不會去做。再或者,就找個群交押金打卡唄。其實拖延症還有很多情況,但是我相信以上7點已經覆蓋了絕大部分情況。如果你的情況不符合以上任意一條,那麼有極大的可能是:你很滿足於你當下的舒適區,你根本覺得沒有必要去成長。
一位媽媽可以走的很快,只有一群有共同價值觀,能夠相互學習的媽媽才能走得更遠。快樂媽媽大本營,幫助媽媽提升快樂力和行動力的學習型媽媽社群,在這裡,遇見更好更加快樂的自己。
http://weixin.qq.com/r/nnU1LS3EUnAtrWlO9yC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兒童時間管理之準備工作
※努力,有什麼意義?(這是一個「有肉」的故事)
※斯坦福大學經典演講:為什麼你一直優秀,最終卻淪為平庸?
※如何掌握雙贏思維的原則?讓你在人際關係中做到遊刃有餘
※如何走出「三分鐘熱度」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