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差異帶來大問題—出國應該如何克服文化差異?(三)

作者:路遠。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授權。

在留學的心態方面,我們的父母也好、孩子們也好,必須要清晰這樣的幾個角度的思考,就是當我們走到一個新的環境裡面之後,一定要記得入鄉隨俗,入境問禁,入門問諱。入鄉隨俗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學校他都有它們的規則。實際上我們到了一個新的空間裡面首先要學他們的規則,這就是入鄉隨俗。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明白,生活,社會,宗教,政治這些方面是沒有好壞,沒有對錯的。而是首先你要設法去參與去行動去熟悉去接受去適應。

當然我們在鼓勵孩子們去行動、去參與、去積極的交流溝通、去積累自己的能力點知識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兩個大的問題。這也是經常我們告誡孩子們的就是所有的行為所有的交流,所有的生活的細節,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積極的去嘗試、去參與,但是一定要注意兩個前提:第一個,確保自己的安全,有了安全才有你的將來,所以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紅線不要碰,就是犯法的事兒不要做,入境問禁,這就是一個紅線,就知道這個國家是講規則,這個家庭是怎樣規定,這個學校怎樣規定,都有紅線,那麼這個紅線對我們的孩子們來講有一些可能會比較熟悉,甚至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小細節,但是你不注意,很可能就碰了紅線。比如說,對於我們十四到十九歲之間的孩子們來說。在國內開個生日party或者是跟朋友聚一下、親戚聚一下喝點兒酒,甚至抽支煙都很常見的,很正常。但是你到了美國,美國大部分的州在二十一周歲之前抽煙和喝酒是犯法的!所以這些方面是要控制的,所以我們鼓勵孩子們嘗試任何的行為,但是第一注意安全!第二一定不能碰紅線。那麼交流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有一句古話叫入門問諱,其實交流的時候可能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宗教環境、不同的這個生活背景不同的社會群體,他們都有一些他們自己忌諱的東西,所以這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孩子們都一定要知道在孩子們出國留學的時候,有一些點上面我們要掌握其中的度。譬如說我們出去到國外,希望有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這個期望值可以有,因為無論是這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地,我們都把國外叫做大農村,自然環境非常好,所以這個期望值是可以有的

但也經常有家長說我們讓我們的孩子們出國,其實是就希望他們幸福一點,開心一點!快樂一些!但是這個幸福感的期望值,我們一般會告誡我們的孩子真正的幸福是屬於你自己創造的幸福,而不是父母給予你的。真正的幸福、幸福感其實是有兩種的,一種就是在你爸爸媽媽懷抱裡面哪兒也不想去,過的肯定是最幸福的日子,我們把這個叫做寵物式的幸福。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出國?我們出國的目的是追求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但這種幸福跟快樂不是時時刻刻跟著你的,這個是需要你去創造、需要你去行動、需要你去參與、學習、積累。慢慢找到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擁有自己的幸福感,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和價值。

那麼所有出國的孩子們,最直接的、最基礎的生活體驗可能是來自於餐飲,但是餐飲這方面的期望值我們從來都不鼓勵孩子們說,你到國外多少多少美食。所有的美食、真正的美食恐怕都是在中國八大菜系,東西南北都有非常多的好吃的。但到了國外之後你會發現西方人他的生活非常的簡樸,他們飲食非常的簡單。如果在餐飲方面想要達到期望值,那麼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自己出國之前或者出國過程當中,學會做一些基礎的中餐,譬如說怎麼樣去做土豆,炒土豆、炸土豆、煎土豆、怎麼樣去做西紅柿炒雞蛋?怎麼樣去做蛋炒飯?等等等等。這些基礎的東西是要靠自己去學,才能掌握、擁有。

我們出國的孩子們往往會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我終於離開中國了,我終於離開這個壓力巨大的課堂了,我終於離開我的爸爸媽媽了我終於獲得自由了,尤其是去到美國的。孩子們他們總是會想美國的立國的根本就是一個英文單詞就是Freedom,自由。但是我們告誡我們所有的孩子們不要在自由這兩個字上面栽跟頭。為什麼呢?因為美國的真正的自由,包括其他國家的自由都是建立在規則下的自由,如果你不懂規則,你不熟悉規則,你不懂當地的法律法規,不知道這樣的學校的規定,不知道家庭的規定,不知道這一切的規則你是沒有自由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並不鼓勵孩子們對自由有太大的期望值

當孩子們的能力逐步的成長,閱歷逐步地積累。自己清晰和熟悉自己的目標,有了一定的工作和社會經驗的時候,這些自由度才會慢慢增加。那麼在十四歲到十九歲之間尤其在十八歲以下在中學階段,這個自由度還跟法律法規有關係,在國外十八歲以內,是不允許自己出去的

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孩子們剛出去的時候實際上是會有一段比較鬱悶的時期,所有的行動、所有的周末、所有假期、所有的旅行都是會跟成人在一起,甚至跟家庭在一起,必須要有別人帶隊。相對的生活上的自由度只有到大學本科到研究生,到你自己開了車之後你才會發現相對自由的空間出現了。否則的話基本上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土面積比較大,地廣人稀,基本上你不大可能隨便自己一個人走到哪裡去,所以出於安全也好,出於法律法規也好,出於監護也好,你在中學階段自由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所有的旅行,包括節假日的旅行,在假期裡面的旅行,都得要提前做計劃,做規劃,跟監護人跟家庭請假跟學校請假獲得認可獲得批准之後,你才可以去安排做這樣的旅行,最這個也是我們非常注重,非常需要重視的一些細節點。

那麼在適應的過程當中的我們經常會具體化的會遇到你譬如說,家庭文化的差異和宗教的差異,這可能是最常見的,大部分我們的寄宿家庭都是宗教背景的家庭,他們的生活裡邊兒宗教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必不可少的元素。比如說有些家庭吃飯之前他可能要做禱告「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食物」,每個家庭、宗教家庭幾乎都會在周末去教堂做禮拜。而這些跟我們平時在國內的生活習慣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我們很多孩子們可能在這方面是會有所抗拒的,但這些,我們都建議孩子們去接受去嘗試去參與。其實國外的宗教對我們將來的生存發展有非常重大的價值。

當然這個價值並不是鼓勵我們的孩子去信教,其實我們真正出國的孩子們,在信教的這個問題上,他們的比率其實並不高。大概每年會有百分之一二的學生在境外受洗了。當然我們出國的孩子們裡面本身也會有百分之一二本來就是信教,那麼這種情況下可能出去適應會非常簡單,但是不信宗教的孩子們一定要明白地球上除了中國之外,所有的西方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群是信教的。宗教文化是他們骨子裡面的文化,我們必須要去接受去參與,去認同,去在這個平台上跟他們產生一些文化交流。你可以不信,但是你不能不接受。

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不信教的人群,在中國。其實宗教對於自己的修身養性,對於自己的心態的平衡,心靈的寧靜這些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我們不去宣揚宗教。因為尤其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他是一個世界的跨文化的跨宗教的集合體。宗教政治生活智慧永遠沒有對錯沒有好壞,我們在境外發展的時候,在國外生存發展的時候,整合好對自己有價值的資源就好了,裡面有用的東西,你就吸收,你就累積你就嘗試,你就去交流溝通,裡面有一些對於你的發展成長沒有價值的東西。你就可以少去關注,把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行為用在有價值的目標實現上。

推薦閱讀:

2018留學德國必帶行李2——上課用品篇
一枚理工男在圖盧茲三大的血淚史
麥吉爾、多大能否跟「常春藤」名校相提並論?
海外租房常見問題——房型
你沒見過的窮人的世界

TAG:文化差異 | 留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