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應該怎樣和2歲的溝通?
作者:老伍
編輯:2018.5.8
備註:圖片來自網路
昨天從一爸爸這邊,接到這個倍受他關注的提問,我就想這是一個對孩子很愛的爸爸,因為孩子2歲不到。但總的來說,年輕的爸爸如何與寶寶階段的孩子溝通,是一個共性的問題。所以決定寫一篇小文章,來把這個問題,從一個專業的角度,通俗的講清楚,以便讓多一些的年輕爸爸看到,有一些啟發。
與上述這個孩子的爸爸所提問題相關的,還有以下這些問題,比如:還有孩子多大的時候,父親參與與孩子的溝通是比較合適的?以什麼方式切入溝通會很好?父親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如何平衡與母親的溝通?如果還有老人參與帶孩子的,如何平衡與老人的溝通?等等,諸如此類,都是涉及到父子溝通的問題。
下面我們從一個比較系統的層面上,以父子溝通為重點,並涉及上述相關的問題。讓年輕的爸爸,從一個時間連續性、家庭整體的角度來看到如何把握親子溝通的原則和相關方法。
在提及原則和方法之前,有一些基本的早期教育理論或教育理念,需要藉助一下做一些鋪墊,以便能更好的理解這些原則和方法。
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有一些發展關鍵期和階段性的核心需求。3歲以前的孩子,安全感的獲得至關重要。另外,2歲前後,孩子會開始逐步出現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首先,我們討論一下安全感。所謂安全感,是孩子在出生後,面對陌生的生存環境,所必需的一種心理需要。在媽媽與孩子哺育、換尿布等日常養育行為中,孩子逐漸建立起對外在陌生環境的熟悉感,以及規律。孩子感受到媽媽對其照料中的情感。當媽媽的情緒穩定,持續的給予孩子需求上的關注和滿足時,孩子的安全感會逐步開始建立。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孩子對媽媽會比較依賴。但是,當媽媽的情緒不是很穩定、對孩子的需求關注不敏感、或者有其他人介入撫養(比如老人),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會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當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好後,孩子對他人、以及這個世界才會產生基本的信任,才會進一步有興趣、有膽量去探索,才能在以後與社會各方面有深度、靈活的融入。
其次,是叛逆期的出現。這是在安全感比較好的建立之後,自然出現的。一般1歲半到2歲階段開始進入叛逆期。叛逆期的出現,有一個前提,就是孩子有心理能量對外在的對象表達叛逆行為,實質上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產生的。所以,進入叛逆期的孩子,會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表現出不聽話、與家長對著干、一不如意就哭鬧等行為。
當叛逆期順利度過之後,孩子的自我意識會得到充分的發展。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明顯的感受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有自己鮮明的主見、喜好、脾氣等。
第三,叛逆期之後,孩子就進入一個全新的心理發展時期,即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建立,是隨著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當孩子在養育中,家長過於包辦,比如生活自理,或直接教孩子答案太多,孩子就難以形成真正的自信心。孩子自信心的獲得,一定是孩子親自體驗,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並最後實現願望的過程,這個過程孩子經歷多種歷練,獲得多項能力,以及面對問題時知道如何思考去解決,這個時候孩子才是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自信心。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很想自己獨立做事情的,但需要父母關注孩子需要哪些支持,以幫助孩子順利克服困難、積累能力。
之所以將以上2歲前後的孩子心理發展階段和核心羅列和分析,是跟親子之間進行科學、有效的溝通密切相關的。如果沒有上述安全感、自我意識、自信心三個方面的理解,在實施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上,很容易走偏甚至導致損害親子關係的結果。
回到這個不到2歲的孩子的爸爸提出的問題上。既然孩子2歲不到,那麼孩子當前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是建立安全感之後的自我意識形成時期。這個年齡,是媽媽和孩子還沒有完全完成對孩子的心理建設的年齡點,爸爸的參與,孩子會非常敏感。所以從整體原則上來看,當前孩子的溝通需求是以媽媽為主、爸爸為輔的。這個時候,爸爸在孩子面前所留下的印象,應該是支持媽媽來養育自己。比如幫助媽媽拿奶瓶、在家做飯等間接的方式出現在孩子的世界裡,以便為後面當孩子進入自信心發展時期時參與進去,打下基礎(孩子會對以前經常因為支持媽媽而出現的爸爸有熟悉感,容易在過渡之後建立良好關係)。
但是這個時期,爸爸並不是什麼實質性的親子溝通都不能有。在以下情況下,爸爸是可以嘗試參與和孩子的溝通的。
第一,媽媽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比如媽媽要去買菜,留孩子和爸爸在家。這個時候,孩子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爸爸,因為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的安全感會差一些,需要有熟悉的其他人陪伴在身邊保護或關注自己。但是,以陪伴為主,不一定要做什麼事情。
第二,當媽媽情緒不是很穩定的時候,比如媽媽累了很不耐煩,對孩子發脾氣了,孩子這個時候很容易接受態度溫和的爸爸。這個時候,孩子會感受到,爸爸對自己的情感關注。爸爸可以過來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頭,或者帶孩子去一個他熟悉的另外一個地方,比如他經常去的陽台、大廳等,即可以嘗試性的與媽媽短暫的分離一定空間。但是,爸爸要把握住一個原則,即等到媽媽情緒平復後,要把孩子親自、溫和的交給媽媽。孩子會很信任這個前後的過程,對與爸爸與自己相伴有很好的體驗。
第三,當媽媽不擅長於孩子做一些遊戲的時候,比如踢球、舉高高等。但是有一個前提,是孩子很喜歡這些遊戲。孩子發現和媽媽在一起,玩這些遊戲得不到充分的喜悅體驗,但可能發現和爸爸在一起,可以獲得。這個時候,爸爸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就來了。當然,這個難得的機會來了之後,爸爸要注意尺度,即孩子還小,對動作幅度巨大的遊戲,可能會產生害怕,比如舉高高或者球踢得過快、力度大等。總之,爸爸前期要稍微以溫和的方式來和孩子玩遊戲。
以上是父母和孩子三個人為基礎的核心家庭的原則和方法陳述。但是,如果有老人介入養育了,會複雜一些,爸爸參與孩子的溝通可能會困難一些。但總體上,可以和媽媽、老人商量,每天專門安排一小段孩子和爸爸單獨相處的時間,比如老人在做飯了,媽媽洗衣服了,爸爸可以嘗試性參與陪伴孩子。但如果是媽媽、老人都離開家裡去外面有事,爸爸的機會時最好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爸爸在參與和孩子的溝通時,特別是自己的孩子2歲不到,要充分了解和運用符合孩子的溝通方式(孩子2歲不到,與周圍環境、他人交互的方式,更多的是觀察、觸摸等,語言是他的短板),即溫和的看孩子(有眼神交流),有較多的撫摸、擁抱等觸覺溝通方式,減少或避免以語言溝通的親子互動方式。所以,在比如帶孩子參與玩球的時候,可以採取示範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即踢給孩子看或者把球丟到籃筐給孩子看,這樣作為不到2歲的孩子,是更容易模仿學習的。
最後,孩子因為小,安全感未充分建立,爸爸的出現方式,可以盡量低下身,比如蹲下來,眼睛與孩子平視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在說話的語氣上,盡量溫和。特彆強調的是,在一個家庭中,情緒的出現和流動,即發脾氣、爭吵等,對於不到2歲的孩子影響是很大的。孩子大多聽不懂大人在吵什麼,但對情感氛圍的感受是很敏感的,這對上述文中提到的安全感的充分建立,影響巨大。所以,如果確實有問題需要爭執的方式來溝通,最好避開孩子,比如孩子老人帶,父母單獨約一個時間去外面餐廳來溝通。當然,最和諧的方式,是心平氣和的討論問題來尋求解決方案,避免發脾氣。而這,也正是每個父母在養孩子中,需要自我不斷去修鍊的。
留言條:如有更多兒童心理教育方面相關發展問題,可加微信號 jblzksyy(一同兒童心理教育諮詢服務中心)諮詢……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未來?
※弟子規家教學習系列四 原創 專欄設計4號 設計margaret 編輯作者wndht
※你經常問孩子的這幾句話真的不對!趕快改
※《為孩子做出1%的改變》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