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贏在起跑線都是短跑,長跑拼的是持續的努力!
最近,綜藝節目《極限挑戰》里有一個遊戲環節令人印象深刻。節目組給一群六月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劃定起跑線,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嘉賓們提6個問題,如果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和問題描述的一樣,就向前走6步到下一條線;如果實際情況不是,請留在原地。
嘉賓提的第一個問題是:
你的父母是否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
一部分孩子前進了6步,與在原地的孩子拉開了差距。
嘉賓提的第二個問題:
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
又有一部分孩子往前邁步。
嘉賓提的第三個問題:
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且你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
孩子思索之後,又作出了回答。
只是,三道題已過,還有孩子依然停在原點。他們看著離自己越來越遠的同學,神情嚴肅。
嘉賓提的第四個問題:
你是否有過一次出國旅行的經歷?
孩子們繼續選擇前行或不前行。此時已經出現了目前唯一的領先者。
這時嘉賓提出第五個問題:
父母是否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
孩子們思考之後做了選擇。
第五題過後,仍然有孩子留在原地。
嘉賓提出第六個問題:
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這一題過後,有個女孩反超並領先。
6題全部提問完畢,少數(數了一下,應該剩下4個孩子)始終停留在原地。
嘉賓讓孩子們回頭看看,自己的身後還有多少人。
剛剛站成一排的孩子,現在已經烏壓壓地佔領了一片。
轉身看過之後,才發現,同一起跑線的夥伴,已經有了如此大的差距。
很快,孩子們就明白了,之所以站在現在這個位置,跟自己的努力沒有多大的關係,都是父母給的。
遊戲還沒有結束。遊戲規定,從此刻起,腳下的線就是新的起跑線,前20名到達目的地的孩子才能拿到禮物。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開始起跑,站在前面的同學有父母努力創造的領先優勢。但是在抵達終點之前,並不意味著別人不會超過你。父母儘力送你到這兒,跑進前20名,你自己必須全力以赴。
哨音剛落,孩子們為了20個名額,奮力往前奔跑。
雖然起點不盡相同,但20個名額很快就被搶完了。
沒跑進前20名的孩子,只能看著大門緊閉,被拒在門外。
經過激烈的競爭,二十名同學來到了主會場。主會場里20個孩子的家長興奮地尋找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
幸運的第二十名,正巧是在6題里遙遙領先的姑娘。她也是20人團里唯一的女孩。
因為男女體能差異,男孩跑步要快很多。但由於父母給的起點優勢,加上自己拚命奔跑的努力,她成功跑進前20名。
嘉賓黃渤採訪第一名,起跑時他在第二領先梯隊,最後順利跑進了前二十,並拿到了第一。
第二名的男孩起點不太理想,站在第四條線,但也奮力跑進了前二十名,並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黃渤總結,起點重新被定義,帶著父母的努力往前沖,你也可以做到逆襲。
那麼剩下的被拒之門外的孩子呢?
儘管這只是個活動,不是高考成績。但門外的孩子的家長坐在座位上,看著眼前歡聚一起的其他家庭,神情嚴肅,臉上沒有笑意,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而我看到這裡,可能進入情境太深,眼淚啪啪的流下。我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沒能進入到這前20,我可能有些許自責,沒有給孩子最好的,可是轉而一想,這只是一個遊戲,真實的人生比這複雜多了……好吧,總之當時真的感慨萬千。)
另一個場景里,嘉賓問門外的孩子「你們才18歲,未來的路還很長,難道就被一扇門擋住了嗎?」
孩子們高呼「不能」。
然後一齊推開那堵「牆」,衝進了主會場,和他們的父母團聚。
會場里,等待已久的父母們也站起來尋找自己的孩子。
可能有很多父母和我一樣,在看到這六道題時,內心是有很多疑問的,其實父母給孩子的「起跑線」遠不止如此,這六點也沒有觸碰到一個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但又不可否認,這些東西,也的確存在差距。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六道問題:
1、父母是否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父母的知識與文化修養)
2、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對孩子學習的關心與投入)
3、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且你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綜合能力的培養)
4、你是否有過一次出國旅行的經歷?(經濟條件,以及是否重視孩子的經歷豐富與拓展)
5、父母是否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父母對教育的投資程度)
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父母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與影響)
這6道題,孩子自己都完全無法掌控和選擇,大部分和父母的經濟條件和文化修養,父母本身的眼界與格局息息相關。
真的非常現實,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作為父母,本身也帶著原生家庭的限制,這太正常了,但天下父母之心,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總會在「沒能給到孩子最好的」那一刻,有些許失落和遺憾。
節目到此並未結束,而是掀起了另一輪更深刻的思考。6位常駐嘉賓和5位素人嘉賓也打算接受挑戰,走一下孩子們走的老路。
6位常駐嘉賓的身份是演員/歌手/導演。5位素人嘉賓分別有:在NASA工作的人工智慧學者、現代五項運動員亞運會冠軍、武警特種兵、計算機產業從業者、野外生存探險家。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他們算是「成功人士」。
測試開始,經過前5道題目測驗,4位素人嘉賓或多或少邁出了自己的步伐。在回答第五題「父母是否承諾過18歲送你出國留學」時,三位素人嘉賓毫不猶豫地邁出了步伐,自信而從容。
此時6位常駐嘉賓和運動員仍待在原地不動,差距已不是一星半點兒了。
在回答第六題「18歲時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時,孫紅雷、羅志祥和運動員終於邁出了各自的第一步,與剩下來的三人拉開了差距。
測試結束,結果不言而喻。相對於素人嘉賓,6位常駐嘉賓其實並沒有贏在起跑線上。當然即便就事業成功這一點,倒也並非說他們就贏在了終點,但是一定可以說,他們跑出來自己相當不錯的成績!
其中最明顯的是孫紅雷,眾所周知,孫紅雷是大器晚成型的男演員。孫紅雷說,他很感謝父母一直以來對自己的鼓勵,讓他從小就很自信地面對一切。在他還沒成功的那些日子裡,我相信,父母對他的鼓勵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有多大的作用!我想,如果我是主辦方,我會將第六道題的賦分加到最大,凡是得到父母鼓勵的孩子,我會讓他們前進3大步。對於是否承諾出國留學的比重,我倒覺得沒那麼大的影響,在賦分上我反而會減低權重。
回到這項測試,一直留在原地沒跨出一步的黃磊說:「人生不是短跑,它是一場馬拉松。這世界上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跑線上贏的。」
最初領先的6步,在漫漫人生長途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毫米。
回歸現實,我們已經為人父母了,如果按照今天的六道題,我相信,其實很多人已經落後於其它父母了,那麼該怎麼辦?當然是努力減少差距啊!
誠然,這個社會存在著天然差距,比如資源分配不均,個人天賦有差異。但差距很大、差距有點大、差距小、差距一點點之間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這場人生的比賽,要贏在堅持、努力和恆心上,要有不斷突破自我的決心。
我想,除了自己要不斷學習,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更重要的是努力給孩子贏在未來的能力。正如黃磊所說,人生是馬拉松,我們要成為孩子馬拉松長跑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我們勢必要學會堅持、努力和恆心,學會不放棄。如此,人生才有無限的可能,孩子才不會被父母的「天花板」所局限。
當然,往往懂得這些道理的父母,一般自己已經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學識,擁有了較大的格局和眼界。從這一點看,拼孩子,不如拼自己!逼迫孩子努力,就要先問問自己努力了沒有。如果你完全不作為,孩子只能在所謂的「起跑線」眼巴巴地看著同伴漸行漸遠。他未來路上若遭遇凄風苦雨,你不但不能幫忙分擔,可能還會給他添堵,加劇情況惡劣發展。
最後,牢記最重要的一點——「鼓勵、給孩子自信」。哪怕物質條件再欠缺,精神層面的陪伴、鼓勵、欣賞也一定要有所作為。
-----------------------------------------------------------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原創親子漫畫作者,哥哥是小學二年級的哥哥,妹妹是三歲的妹妹,這裡記錄的是我和孩子們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從孩子的行為心理、餵養、陪伴、讀書等方面,原創了500多篇漫畫文章,在過去的一年,有近2千萬次閱讀,與幾十萬媽媽在育兒路上溫暖同行。遇見孩子,發現更好的自己,很榮幸,在這條修行路上,我們同行!
推薦閱讀:
※幼兒園招生:當家長在挑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在挑什麼?
※民辦幼兒園面臨競爭該如何選擇?
※哪部科幻小說可以說是神作?
※這100句話,濃縮了於永正老師一生的教育智慧!讓人尊敬,也讓人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