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七絕評選(中)
西宮秋怨(唐·王昌齡)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卻恨含情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評註:
《升庵詩話》:
司馬相如《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此用其語,如李光弼將子儀之師,精神十倍矣。
《唐詩正聲》:
吳逸一曰:「水殿」映帶「芙蓉」,「香」字亦從「芙蓉」生意。
《批點唐音》:
句好。
《唐詩選》:
如泣如訴,令人慾絕。
《唐詩歸》:
鍾云:語意渾稚。妙悟求諸言外。
《唐詩解》:
此宮人自借其貌也。「香」字跟著「芙蓉」來,語意渾雅。不當解以膚淺穿鑿,俟妙悟者求諸言外。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徐充曰:此詩奮輪轅徒飾之意。高柄曰:聲俊而婉,句麗而沉。周啟琦曰:元瑞謂江寧「言情造極」,最窺其微。
《唐賢三昧集箋注》:
袁石公云:思時不怨,棄而待用,雄厚之情可想。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二詩(按指《西宮春怨》與本詩)極婉極麗,極沉極響,言情寫景,入微造極。「奉帚平明」差覺格峻耳、二詩較勝之。
《唐詩箋注》:
芙蓉寂寞,團扇凄涼,偏借美人珠翠伴說,相形亦以自況。含情相待、明月空懸。用《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徂清夜於洞房」語。「水殿風來珠翠香」、承明上「不及」意,艷極。下接「卻恨」、「含情」二句,怨意割露;「卻恨」一作「誰分」,尤怨而不怒。
《詩式》:
四句言明月正好,而君王不至,亦屬空懸,然猶且有待,仍不忘於君王,此詩人敦厚之至也。前兩句開,後兩句合,開與合相關,須知章法之妙[品]凄麗。
《詩境淺說續編》:
首句言其色之艷也,次句言其服之華也,三句見獨處之經時,四句言今正月華如水。大好秋光,君王未必果來,猶勞凝望。春花秋月,皆入怨詞。
從軍行七首 其一(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評註:
《唐詩絕句類選》:
桂天祥曰:起處壯逸,斷句傷神。
《唐詩鏡》:
「烽火城西百尺樓」一絕,「黃昏獨坐」一絕,「海風秋」一絕,「更吹羌笛關山月」一絕,「無那金閨萬里愁」一絕,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 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唐詩摘鈔》:
當黃昏蝕坐之時,鄉思已自「無那」,豈意羌笛更吹山《關山月》之曲,聞之使人倍難為情矣。
《增訂唐詩摘鈔》:
已之愁從金閨之愁襯出,便為情深。
《唐詩箋注》:
曰「更吹」,曰「無那」,形出黃昏獨七之情,極纏綿悱惻。
《詩法易簡錄》:
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無以慰閨中之思已,正深于思家者。
《唐賢清雅集》:
氣骨高古,末轉從金閨說邊思,兩面俱到,妙。只有輕筆,便有餘味。
《養一齋詩話》:
詩之妙,全以先天神運,不在後天跡象。如王龍標「烽火城西百尺樓」云云。此詩前二句便是笛聲之神,不至「更吹羌笛」句矣。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
高響,是絕句正格。
《詩境淺說續編》:
詩之佳處,在末句「無那」二字,用提筆以結全篇。海風山月,都化綺愁矣。
從軍行七首 其二(唐·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評註: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
「總是」二字轉接得有力。忽說月妙。
《唐詩解》:
末句景中含情,更慘。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奇想層出。周敬曰:意調酸楚。
《唐詩摘鈔》:
前首以「海風」為景,以「羌笛」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為事,以「秋月」為景,景在事後。當觀其變調。
《增訂唐詩摘鈔》:
首句言琵琶當起舞時換新聲也,是縮脈句法。下「總是」字,見得非獨於琵琶也,故三句雲「聽不盡」。聽已不堪,況所見又是秋月,其愁為何如乎?末句是進步法。
《唐賢三昧集箋注》:
有凄絕之音。
《唐詩箋注》:
跟上首來,故曰「換」、曰「總是關山離別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說。「繚亂邊愁」而結之以「聽不盡」三字,下無語可續,言情已到盡頭處矣。「高高秋月照氏城」,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詩之最上乘也。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此首第二句已斬絕矣,第三句轉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嘆其妙。
《湘綺樓說詩》:
此篇聲調高響,明七子皆為之時不厭人意者。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
以「新」、「舊」二字相起,有無限情韻,俗本作「離別」,便索然矣。
《唐人絕句精華》:
第二首琵琶之新聲,亦撩人之怨曲,滿腹離緒之人何堪聽此,故有第三句。末句忽接寫月,正以見邊愁不盡者,對此「高高秋月」但「照長城」,愈覺難堪也。句似不接,而意實相連,此之謂暗接。
從軍行七首 其五(唐·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捲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評註:
《唐詩解》:
江寧《從軍》諸首,大都戍卒旅情,獨此有獻凱意。亦樂府所不可少。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戰捷凱歌之詞。末即殲厥巨魁之意,謂大寇既擒,餘不足論矣。橫逸之氣,壯烈之志,合併而出。旲山民曰:健。陸士鈮曰:跌宕。
《詩式》:
首句大漠之鄉,風塵迷霾,日色慾昏,蓋已近暮天。先寫塞外情境,此為凌空盤旋起法。二句言風起塵揚,紅旗難以全張,故半卷也。出轅門,出戰也。前軍所指,連夜接戰,地在洮河以北,先已擒得吐谷渾。曰「前軍」,則全軍尚未齊至。曰「已報」、有不待全軍至而己獲勝者。「夜」字應上「昏」字,「已報」應上「前軍」二字。
《詩境淺說續編》:
此詩總結前數章,故言掃老上之庭,飲黃龍之府,以告武成。為塞下曲之凄調悲歌別開面目也。
《唐人絕句精華》:
第四首但寫邊軍戰勝之事。
以下總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龍標《從軍》諸篇,靜摹動勘,順吐逆吸,真有脈可按、無跡可象者。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從軍》諸作,皆盛唐高調,極爽朗,卻無一直致語。
《詩式》:
自第一至第四章(按即此所選四首),章法要自井然。[品]雄渾。
春宮曲(唐·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按:① 一作承新
評註:
《唐詩訓解》:
睹得意之人,望 而不妒,有渾厚意。敖子發曰:唐人作宮詞,或賦事,或抒怨,或寓風刺,或其人負才抱志不得於君,流落無聊,托此以自況。如此詩末二句,是言官家又別用一番人,其特恩異數類如此。
《唐詩鏡》:
人說賜錦袍,決不疊上「春寒」二字,即說「春寒」,決不疊上「簾外」二字,只四字便備極情色。
《唐詩歸》:
鍾云:就事寫情寫景,合來來無痕,亦在言外,不曾說破,譚云:寵麗語蓄意悲涼,此真悲涼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古今談宮體詩,輒歸仲初,謂括盡內象情景,賦極百篇爾。至機迅不逝,氣至不溢,拘縱伸縮,肖像傳神,少伯直臻微妙。仲安裝如在其範圍,終可倪其出沒矣。
《唐詩摘鈔》:
「昨夜」二字,直貫到底。此比人君寵用新進,恩數過隆,而寓意於平陽新寵。前二句又比中比也,著「昨夜」二字,便知出望幸者之口,語脈深婉,不露怨意。
《增訂唐詩摘鈔》:
憶寫彼之恩幸,絕不道己愁思,只用「前殿」字,微為逗明耳。末七字刻畫承寵精甚,然毒只在一「新」字。
《古唐詩合解》:
不寒而賜,賜非所賜,失寵者思得寵之榮,而愈加愁恨。
《唐詩箋要》:
蓄意悲涼,真麗真悲。
《說詩晬語》:
王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昨夜風開露井桃」一章,只說他人之承寵,而己之失寵,悠然可思,此求響於弦指外也。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
桃開不寒,而特有賜,宜為人妒。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只直寫去,時嘆羨怨妒,一齊俱見於此。
渭城曲(唐·王維)
題註:一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一曰《陽關》,王維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詩,後遂被於歌。劉禹錫《與歌者詩》雲「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對酒詩》雲「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渭城、陽關之名,蓋因辭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楊柳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評註:
《王孟詩評》:
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顧云:後人所謂《陽關三疊》,名下不虛。
《箋注唐賢絕句三體詩法》:
首句藏行塵,次句藏折柳。兩面皆畫出,妙不露骨。從休文「莫言一杯酒,明日難重持」變來。
《麓堂詩話》:
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意。辭能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謂之達耳。
《批點唐詩正聲》:
《陽關三疊》,唐人以為送行之曲,雖歌調已亡,而音節自爾悲暢。
《唐詩絕句類選》:
唐人別詩,此為絕唱。
《詩藪》: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豈不一唱三嘆,而氣韻衰颯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語,而千載如新。此論盛唐、晚唐三昧。
《唐詩正聲》:
吳逸一曰:語由信筆,千古擅長,既謝光芒,兼空追琢,太白、少伯,何遽勝之!
《唐詩鏡》:
語老情深,遂為千古絕調。
《唐詩解》:
唐人餞別之詩以億計,獨《陽關》擅名,非為其真切有情乎?鑿混沌者皆下風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謝枋得曰:意味悠長。唐汝洵曰:信手拈出,乃為送別絕唱。作意者正不能佳。蔣一梅曰:片言之悲,令人魂斷。
《唐風定》:
風韻超凡,聲情刺骨,自爾百代如新,更無繼者。
《唐詩摘鈔》:
先點別景,次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首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味雋永,諸作無出其右故也。失粘須將一二倒過,然畢竟移動不得,由作者一時天機湊泊,寧可失粘而語勢不可倒轉。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
《唐音審體》:
劉夢得詩云「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詩云「聽唱陽關第四聲」,皆謂此曲也,相傳其調最高,倚歌者笛為之裂。
《此木軒論詩彙編》:
古今絕調。「渭城朝雨浥輕塵」下面決不是遇著個高僧,遇著個處士,此鉤魂攝魄之說。第三、第四句不可連讀。落句冷水一涕,卻只是衝口道出,不費尋思。
《唐詩箋要》:
不作深語,聲情沁骨。
《而庵說唐詩》:
人皆知此詩後二句妙,而不知虧煞前二句提頓得好。此詩之妙只是一個真,真則能動人。後維偶於路旁,聞人唱詩,為之落淚。
《唐賢三昧集箋注》:
惜別意悠長不露。《陽關三疊》艷稱今古,音節最高者。按「三疊」為度曲者疊第三句也。相傳倚笛亦為之裂。
《唐詩別裁》:
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言陽關已無故人矣,況安西乎?此意須微參。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
《甌北詩話》:
人人意中所有,卻未有人道過,一經說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於流播,遂足傳當時而名後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王摩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猶膾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唐詩真趣編》:
只體貼友心,而傷別之情不言自喻。用筆曲折。劉仲肩曰:是故人親厚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評註:
《批點唐音》:
真意所發,切實故難。
《王孟詩評》:
顧云:真意所發,忠厚藹然。
《唐詩正聲》:
吳逸一曰:口角邊說話,故能真得妙絕,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唐詩廣選》:
蔣仲舒曰:在兄弟處想來,便遠。
《唐詩直解》:
詩不深苦,情自藹然,敘得真率,不用雕琢。
《唐詩解》:
摩詰作此,時年十七,詞義之美,雖《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稱維,不虛哉!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自有一種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應「獨」字。
《唐賢三昧集箋注》:
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學《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唐詩箋要》:
右丞七絕,飄逸處如釋仙仗履,古藻處如軒昊衣冠,其所養者深矣。
《唐詩別裁》:
即《陟岵》詩意,誰謂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繭齋詩談》:
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凄涼。
《網師園唐詩箋》:
至情流露,豈是尋常流連光景者?
《唐詩真趣編》:
從對面說來,己之情自已,此避實擊虛法。起二語拙,直是童年之作。
《詩式》:
三四句與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意境相似。
《磧砂唐詩》:
謙曰:聖嘆曾言,唐人作詩每用「遙」字,如「遙知遠林際」、「遙知兄弟登高處」,皆用倩女離魂法也,極有遠致。
《詩境淺說續編》:
杜少陵詩「憶弟看雲白日眠」、白樂天詩「一夜鄉心五處同」、皆寄懷群季之作,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
送沈子歸江東(一作送沈子福之)(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評註:
《唐詩直解》:
相送之情隨春色所至,何其濃至!末二語情中生景,幻甚。
《唐詩解》:
蓋相思無不通之地,春色無不到之鄉,想像及此,語亦神矣。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別景落寞,別思悠遠,造意自慰,抒盡離情。周敬曰:造出情致,自不落套,作苦思何由得?
《唐賢三昧集箋注》:
樂府音節。顧云:別景寥落,情殊悵然。
《唐詩別裁》:
春光無所不到,送人之心猶春光也。
《網師園唐詩箋》:
援擬入情,樂府神髓(末二句下)。
《唐絕詩鈔注略》:
妙攝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處相隨,遂寫得淋漓盡致。「春色」跟首句,襯墊渲染法。
贈花卿(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評註:
《升庵詩話》:
(花卿)蜀之勇將電,恃功驕恣。杜公此詩譏其僭用天子禮樂也,時含蓄不露。有風人言之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絕句打餘首,此為之冠。唐世樂府、多取當時名人之詩、唱之、而音調名題各異。杜公此詩,在樂府為人破第二疊。
《詩藪》:
(杜甫七絕)惟「錦城絲管」一首近太白。楊復以措大語釋之,何杜之不幸也!
《唐詩解》:
少陵語不輕造,意必有托。若以「天上」一聯為目前語,有何意味耶?元瑞復以閈修解為「措大」語,是不知解者。漢人敘《三百篇》。作諷刺者十居七,孰非「措大」語乎?
《唐風懷》:
南村曰:少陵篇詠,感事固多,然亦未必皆有所指也。楊用修以花卿為敬定,頗似博會,元瑞雲是「歌妓」。於埋或然。
《杜臆》:
胡元瑞云:「花卿蓋歌妓之姓。」……余謂此詩非一歌妓所能當,公原有《花卿歌》,今正相同,其為花敬定無疑。
《杜詩詳註》:
此詩風華流麗,頓挫抑揚,雖太白、少伯。無以過之。
《唐宋詩醇》:
絕句獨主風神,此則音韻鏗然矣。
《杜詩鏡銓》:
似諛似諷,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此等絕句,亦復何減龍標、供奉!
《古唐詩合解》:
杜工部詩稱詩史,於此一絕便見。
《網師園唐詩箋》:
不必果有諷刺,而含蘊無盡。
《峴佣說詩》:
少陵七絕,槎枒粗硬,獨《贈花卿》一首,最為婉而多諷。
《唐宋詩舉要》:
杜子美以涵天負地之才,區區四句之作未能盡其所長,有時遁為瘦硬牙杈,別饒風韻。宋之江西派往往祖之。然觀「錦城絲管」之篇,「岐王宅里」之詠,較之太白、龍標,殊無愧色。
《石遺室詩話》:
《花卿》、《龜年》諸作,在老杜正是變調,偶效當時體。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岐王(范)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按:① 原註:殿中監崔滌,中書令湜之弟
評註:
《雲溪友議》:
明皇帝幸岷山,百官皆竄辱,積屍滿中原,士族隨車駕也。伶官:張野狐觱栗、雷海青琵琶、李龜年唱歌、公孫大娘舞劍……唯李龜年奔泊江潭,杜甫以詩贈之曰:「岐王宅里尋常見……落花時節又逢君。」
《木天禁語》:
絕句篇法:藏詠。
《杜詩說》:
此詩與《劍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然欲絕。見風韻於行間,寓感慨於字里,即使龍標、供奉操筆,亦無以過。乃知公於此體,非不能為正聲,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絕句為別調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李杜詩選》:
劉曰:興來感舊,不覺真率自然。
《義門讀書記》:
四句渾渾說去,而世運之盛衰,年華之遲暮,兩人之流落,俱在言表。
《唐詩摘鈔》:
一、二總藏一「歌」字。「江南」字見地,「落花時節」見時,四字將「好風景」三字襯潤一層。「正是」字、「又」字緊醒前二句,明「岐宅」、「崔堂」聽歌之時,無非「好風景」之時也。今風景不殊,而回思天寶之盛,已如隔世,流離異地,舊人相見,亦復何堪?無限深情,俱藏於數虛字之內。杜有此七言絕而選者多忽之,信識真者之少也。
《唐宋詩醇》:
言情在筆墨之外,悄然數語,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休唱貞元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劉禹錫之婉情;「鈿蟬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溫庭筠之哀調。以彼方此,何其超妙!此千秋絕調也。
《唐詩別裁》:
含意未伸,有案無斷。
《杜詩鏡銓》:
邵云:子美七絕,此為壓卷。
《唐詩箋注》:
「落花時節又逢君」,多少盛衰今昔之思!上二句是追舊,下二句是感今,卻不說盡,偏著「好風景」三字,而意含在「正是」字、「又」字內。
《唐詩從繩》:
無限深情,俱藏裹於數虛字之內,真妙作也。
《詩法易簡錄》:
少陵七絕多類《竹枝》體,殊失正宗。此詩純用止鋒、藏鋒,深得絕句之味。
《唐詩近體》:
含意未伸,有案無斷;而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
《唐詩評註讀本》:
王文濡曰:上二句極言其寵遇之隆,下二句陡然一轉,以見盛衰不同,傷龜年亦所以自傷也。
《詩境淺說續編》:
少陵為詩家泰斗,人無間言,而皆謂其不長於七絕。今觀此詩,餘味深長,神韻獨絕,雖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劉禹錫之「潮打空城」,群推絕唱者,不能過是。此詩以多少盛衰之感,千萬語無從*起,皆於「又逢君」三字之中,蘊無窮酸淚。
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評註:
《註解選唐詩》: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客中除夕聞此兩句,誰不凄然?
《批點唐音》:
此篇音律稍似中唐,但四句中意態圓足自別。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
郭云:婉轉在數虛字。
《唐詩絕句類選》:
「獨」者,他人不然;「轉」者,比常尤甚。二字為詩眼。
《唐詩廣選》:
敖子發曰:首句已自凄然。後二句又說出「轉凄然」之情,客邊除夜怕誦此詩。胡濟鼎曰:「轉」字喚起後二句。唐絕謹嚴,一字不亂下如此。
《唐詩歸》:
譚云:故鄉親友,思千里外霜鬢,其味無窮。若兩句開說,便索然矣。
《唐風定》:
以中晚《除夜》二律(按指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方之,更見此詩之高。對結意盡(末句下)。
《姜齋詩話》:
七言絕句有對偶,如「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亦流動不羈。
《唐詩箋注》:
「故鄉今夜」承首句,「霜鬢明朝」承次句,意有兩層,故用「獨」字、「轉」字。詩律甚細。
《網師園唐詩箋》:
不直說己之思鄉,而推到故鄉親友之思我,此與摩詰《九月九日》詩同是勘進一層法。
《唐詩選勝直解》:
首二句自問之詞,末二句從上生出。
《詩法易簡錄》:
後二句寓流走於整對之中,又恰好結得住,令人讀之,幾不覺其為整對也。末句醒出「除夜」。
《挑燈詩話》:
隻眼前景,口邊語,一倒轉來說,便曲折有餘味。
《詩境淺說續編》:
絕句以不說盡為佳,此詩三四句將第二句「凄然」之意說盡,而亦耐人尋味。以流水對句作收筆,尤為自然。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唐·高適)
題註:一作塞上聞笛)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評註:
《唐詩正聲》:
吳逸一評:因「牧馬還」而有此笛聲,摹寫得妙。
《唐詩訓解》:
此篇卻似中唐。
《唐詩解》:
落梅足起遊客之思,故聞笛者每興味。
《唐詩摘鈔》:
「間」讀作「閑」始妙。因大雪胡馬遠去,故戍樓得閑,二語始喚應有情。同用落梅事,太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說硬說,此二句是婉說巧說,彼老此趣。
《歷代詩法》:
聞笛用落梅,如《子夜歌》之喻蓮子已成習套,而供奉、常侍詩至今猶新脆,固其氣厚,亦洗髮不同也。
《詩式》:
題為「聽吹笛」,首句從吹笛者起,則「聽」字方有根。二句樓上自蕭條,海月自閑,故聽得吹笛之聲。而「聽」字又有春落。(按此詩首聯作「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三句從聽字轉,四句發之,純寫聽字之神。凡下字最要斟酌,如末句下「關山」二字,並上「借問落梅凡幾曲」,句亦切題矣,若易以「江城」二字,便是黃鶴樓聽吹笛詩。
別董大二首 其一(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評註:
《唐詩廣選》:
蔣仲舒曰:適律詩:「莫怨他鄉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即此意。
《唐詩直解》:
慷慨悲壯。落句太直。
《唐詩解》:
雲有將雪之色,雁起離群之思,於此分別,殆難為情,故以莫愁慰之。言君才易知,所如必有合者。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上聯具景物凄慘,分別難以為情。下聯見美才易知,所如必多契合;至知滿天下,何必依依爾我分手!就董君身上想出贈別至情。妙,妙。
《唐風定》:
雄快(末句下)。
《而庵說唐詩》:
此詩妙在粗豪。
《葵青居七絕詩三百纂釋》:
身分佔得高,眼界放得闊:「早有文章驚海內,何妨車馬走天涯?」
虢州後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得秋字)(唐·岑參)
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紅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秋。
評註:
《唐詩品彙》:
謝疊山云:此詩為去國者作,末句隱然富貴不足道。漢公卿往來汾陰,不知幾人在,唯白雲似漢時秋耳,所以開廣其襟胸鬱抑也。
《批點唐詩正聲》:
謝注佳,然只論理致,若此詩清思逸音,獨不及一言,是未足與論正聲矣。
《唐賢三昧集箋注》:
鍾云:於到日用事生意。「猶」字用力。
《唐詩訓解》:
末二句以洞觀千古之意寬之。
《唐詩箋要》:
李嶠《汾陰》長篇,較此首詞繁而意反狹。
《網師園唐詩箋》:
切定晉絳生情(末二句下)。
《唐賢清雅集》:
借題發揮,足見胸襟高曠。今人送行肯作此否?
《批唐賢三昧集》:
高視闊步,二十八字牢籠一切言語,此詩高邁可見,其深思不可見也。
《詩式》:
以「去」對上「散」,以「汾水」對上「江亭」,以「雲」對上「雨」,須知詩律之細也。
山房春事二首 其二(唐·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評註:
《唐詩廣選》:
雖氣格甲索,卻自流麗。
《唐詩訓解》:
人去花在,情景凄然。
《唐詩解》:
余謂「庭樹」一聯本嘉州絕調,後人為優孟者,家竊而戶攘之,遂以此為套語,惜哉!
《唐賢三昧集箋注》:
鍾云:「不知」、「還發」,多少宛轉。
《增訂唐詩摘鈔》:
此調開中唐幾許法度。
《唐詩別裁》:
後人襲用者多,然嘉州實為絕調。
《網師園唐詩箋》:
神韻天然。
《精選評註五朝詩學津梁》:
「庭樹」二句極意翻新,作詩皆當如是。
《詩式》:
「還發」二字與上「不知」二字,一呼一應、開合相關。此首前兩句就題起,實寫法,後兩句從題外另生一意,虛寫法。凡落筆總宜子虛處摩盪,所謂「意翻空而易奇,語徵實而難巧」也。[品]悲慨。
《唐人絕句精華》:
此詩從蕭條中想見繁盛,不言人之感慨,似寫樹之無情,使人誦之,自然生感。
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評註:
《唐詩絕句類選》:
丘文庄公嘗言:眼前景緻、口頭語,便是詩家絕妙間,以上三詩(按指本詩與賀知章《回鄉偶書》賈島《渡桑乾》)良然。
《唐詩廣選》:
直不著意。
《唐詩歸》:
譚云:人人有此事,從來不曾寫出,後人蹈襲不得,所以可久。
《唐詩解》:
敘事真切,自是客中絕唱。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家常話,人人卻說不來,妙處只是真。
《古唐詩合解》:
此詩以真率人情。
《唐詩箋要》:
俚情真語,都極老橫。
《而庵說唐詩》:
「馬上相逢無紙筆」,此句人人道好,惟在玉關故妙,若在近處則不為妙矣。
《唐詩別裁》:
人人胸臆中語,卻成絕唱。
《網師園唐詩箋》:
不必用意,只寫得情景真耳。
桃花溪(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評註:
《唐詩歸》:
鍾云:境深,語不須深。
《彙編唐詩十集》:
唐云:閑雅有致,初不見淺。
《唐詩摘鈔》:
長史不以詩名,然三絕恬雅秀潤,盛唐高手無以過也。高適贈張詩云:「世上漫相識,此翁殊不然」,又「白髮老閑事,青雲在目前」,必高閑靜退之士。今觀數詩,其襟次可想矣。
《唐賢三昧集箋注》:
詩中有畫。
《唐詩三百首》:
四句抵得一篇《祧花源記》。
山行留客(唐·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儗歸。級使晴明無雨色,入工深處亦沾衣。
評註:
《唐詩解》:
響調未嘗不佳。
《唐詩歸》:
譚云:極有趣諳練語。
《唐詩摘鈔》:
「入雲深處亦沾衣」,非熟識游趣者不能道。
《此木軒論詩彙編》:
「縱使晴明無雨色」,不工死句。
《唐賢三昧集箋注》:
巧穩可誦(「縱使晴明」句下)。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清詞妙意,令人低徊不止。
《唐詩真趣編》:
恐客未諳山中事,誤認將雨也。「留」字意雅甚。身在雲中,不見雲也,濕氣濛濛而已,結語信然。
《詩境淺說續編》:
凡游名山,每遇雲起,咫尺外不辨途徑,襟袖盡濕,知此詩寫山景甚確。
《唐人絕句精華》:
此詩末句,最能寫出深山雲霧溟濛景色。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評註:
《唐詩品彙》:
歐陽子云:滁州城西乃是豐山,無西澗,獨城北有一澗水極淺不勝舟,又江潮不到。豈詩人務在佳句而實無此景耶?謝疊山云:「幽草」、「黃鸝」,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帶雨晚來急」,乃季世危難多,如日之已晚,不復光明也。末句謂寬閑寂莫之濱,必有賢人如孤舟之橫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詩人感時多故而作,又何必滁之果如是也。劉云:此語自好,但韋公體出,數字神情又別,故貴知言,不然不免為野人語矣。好詩必是拾得,此絕先得後半,起更難似,故知作者用心。
《批點唐詩正聲》:
沉密中寓意閑雅,如獨坐看山,澹然忘歸,詩之絕佳者。謝公曲意取譬、何必乃爾!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
郭云:冷處著眼,妙。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一段天趣,分明寫出畫意。
《帶經堂詩話》:
西澗在滁州城西……昔人或謂西澗潮所不至,指為今六合縣之芳草澗,謂此澗亦以韋公詩而名,滁人爭之。余謂詩人但論興象,豈必以潮之至與不至為據?真痴人前不得說夢耳!
《唐詩別裁》:
起二句與下半無關。下半即景好句,元人謂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此輩難與言詩。
《唐絕詩鈔注略》:
《詩人玉屑》以「春潮」二句為入畫句法。
《唐詩箋注》:
閑淡心胸,方能領略此野趣。所難尤在此種筆墨,分明是一幅畫圖。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絕唱也。
《唐詩評註讀本》:
先以「澗邊幽草」、「深樹黃鸝」引起,寫西澗之景,歷歷如繪。
選者按:首句造化全篇。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評註:
《唐詩選》:
兩「自」字,有情、無情之別,最佳。
《唐詩歸折衷》:
唐云:又從「遠」字中生出。吳敬夫云:最是佳境,點入愁中,卻又凄絕。
《大曆詩略》:
只如說話,始見真情。
《網師園唐詩箋》:
同病相憐,情詞愷切。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唐·劉長卿)
萬里辭家事鼓鼙,今陵驛路楚雲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評註:
《批點唐音》:
首句調好。末二句意雖佳,效之恐墮晚唐。太白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與此末句同格,其氣韻自別。
《唐詩直解》:
春江不留,草色又送,殆難為情。「送」字佳。
《唐詩解》:
不言行客不留,而言「江春不留」,正絕句中翻弄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不肯留」三字妙。
《詩境淺說續編》:
起二句敘別意,題之本意也。後言草色青青,無情送客,就詩句論之,有「春草碧色,送君南浦」之思。但觀其首句雲「萬里辭家」,則客游殊有苦衷,故三句言江春不留行客,蓋有所指也。
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唐·韓翃)
七言絕句 押麻韻 顯示自動注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評註:
《本事詩》:
韓已遲暮,……邑邑殊不得意,多辭疾在家。唯末職韋巡官者,亦知名士,與韓獨善。一日,夜將半,韋叩門急,韓出見之,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韓大愕然,曰:「必無此事,定誤矣。」韋就座,曰:「留邸狀報制誥闕人,中書兩進名,御筆不點出。又請之,且求聖旨所與。德宗批曰:『與韓翃』。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進,御筆復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又批曰:『與此韓栩』」韋又賀曰:「此非員外詩耶?」韓曰:「是也」。是知不誤也。
《批點唐音》:
大家語。
《批點唐詩正聲》:
禁體不事雕琢語,富貴閑雅自見。
《載酒園詩話又編》:
君平以《寒食》詩得名,宋亡而天下不復禁煙,今人不知鑽燧,又不深習唐事,因不解此詩立言之妙。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二語,猶只淡寫。至「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上句言新火,下句言賜火也。此詩作於天寶中,其時揚氏擅寵,國忠、銛與秦、虢、韓三姨號為五家,豪貴榮盛,莫之能比,故借漢王氏五侯喻之。即賜火一事,而恩澤先沾於戚畹,非他人可望,其餘錫予之濫,又不待言矣。寓意遠,托興微,真得風人之遺。
《圍爐詩話》:
唐之亡國,由於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於《春秋》者也。
《唐詩別裁》:
「五侯」或指王氏五侯,或指宦官滅梁冀之五侯,總之先及貴近家也。
《唐詩箋注》:
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線,下「漢宮傳蠟燭」便不突。「散入五侯家」,謂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諷意。
《而庵說唐詩》:
「不飛花」,「飛」字窺作者之意,初欲用「開」字,「開」字不妙,故用「飛」字;「開」字呆,「飛」字靈,與下句「風」字有情。「東」字與「春」字有情,「柳」字與「花」字有情,「御」字與「宮」字有情,「斜」字與「飛」字有情,「蠟燭」字與「日暮」字有情,「煙」字與「風」字有情,「青」字與「柳」字有情,「五侯」字與「漢」字有情,「散」字與「傳」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裝疊得妙。其用心細密,如一匹蜀錦,無一絲跳梭,真正能手。
《網師園唐詩箋》:
不用禁火而用賜火,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氣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諷更微。
《大曆詩略》:
氣象詞調,居然江寧、嘉州。
《讀雪山房雜著》:
韓君平「春城何處不飛花」,只說侯家富貴,而對面之寥落可知,與少伯「昨夜風開露井桃」一例,所謂怨而不怒也。
《詩境淺說續編》:
二十八字中,想見五劇春濃,八荒無事,宮廷之閑暇,貴族之沾恩,皆在詩境之內。以輕麗之筆,寫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時傳誦也。
雜曲歌辭 婆羅門(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按:峰一作烽;下一作上,一作外;管一作笛
評註:
《藝苑卮言》:
絕句李益為勝,韓翃次之。……「回樂烽前」一寧,何必王龍標、李供奉?
《唐詩訓解》:
起語雄壯悲切,末接便。
《全唐風雅》:
此首顯說。
《增訂唐詩摘鈔》:
沙飛月皎,舉目凄其,下此而聞笳聲,安有不思鄉念切者。
《唐詩箋注》:
李君虞絕句,專以此擅場,所謂率真語,天然畫也。
《歷代詩法》:
如空谷流泉,調高響逸。
《網師園唐詩箋》:
蘊藉宛轉,樂府絕唱。
《詩法易簡錄》:
徵人望鄉,只加一「盡」字,耐征戍之苦,離鄉之久,胥包孕在內矣。
《唐絕詩鈔注略》:
首二句寫景,已為「望鄉」二字鉤魂攝魄,是爭上流法,亦倒裝法。
《越縵堂讀書簡端記》:
高格、高韻、高調,司空侍郎所謂「反虛入渾」者。下「天山雪後海風寒」一首,佳處正同。
《詩境淺說續編》:
對蒼茫之夜月,登絕塞之孤城,沙明訝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涼之境!起句以對句寫之,彌見雄厚。後二句申足上意,言荒沙萬靜中,聞蘆管之聲,隨朔風而起,防秋多少徵人,鄉愁齊赴,則己之鬱伊善感,不待言矣。李詩又有《從軍北行》……意境略同。但前詩有夷宕之音,北征詩用抗爽之筆,均佳構也。
從軍北征(唐·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評註:
《唐詩歸》:
鍾云:全是王龍標氣調。
《唐詩訓解》:
詞意俱足。
《全唐風雅》:
此首隱說。
《詩辯坻》:
七絕,李益、韓翃足稱勁敵。李華逸稍遜君平,氣骨過之,至《從軍北征》,便不減盛唐高手。
《唐詩摘鈔》:
「回首」,望鄉也,卻藏一「鄉」字。聞笛思鄉,詩中常事,硬說三十萬人一時回首,便使常意變新。
《唐詩箋注》:
「磧里徵人」,妙在不說著自己,而己在其中。
《網師園唐詩箋》:
描寫入神(末二句下)。
《詩法易簡錄》:
即「一夜徵人盡望鄉」之意,而措語又別。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情景兩絕。
《峴佣說詩》:
「天山雪後」一首、「回樂峰前」一首,皆邊塞名作,意態絕健,音節高亮,情思悱惻,百讀不厭也。
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評註:
《優古堂詩話》:
唐朱放《贈魏校書》詩云:「長恨江南足別離,兒回相送復相隨。楊花撩亂撲流水,愁殺行人知不知?」李益《隋堤》詩……蓋學朱也,然二詩皆佳。
《唐詩直解》:
說得亡隋景象,令人不敢為樂矣。
《唐詩訓解》:
前以侈貶,後可為鑒。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情格絕勝,那得不推高調!
征(一本下有人字)怨(唐·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評註:
《大曆詩略》:
工對不板。洗髮「怨」字偏壯麗。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直寫得出,氣格亦好。
《詩境淺說續編》:
四句皆作對語,格調雄厚。前二句言情;後二句寫景,嵌「白」、「青」、「黃」、「黑」四字,句法渾成。
選者按:比兩個黃鸝鳴翠柳如何?
楓橋夜泊(一作夜泊楓江)(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評註:
《庚溪詩話》:
六一居士《詩話》謂:「句則佳矣,奈半夜非鳴鐘時。」然余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也。後觀於鵠詩云:「定知別後家中伴,遙聽緱山半夜鍾。」白樂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溫庭筠云:「悠然旅榜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鍾。」則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
《批點唐詩正聲》:
詩佳,效之恐傷氣。
《詩藪》:
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談者紛紛,皆為昔人愚弄。詩流借景立言,惟在聲律之調,興象之合,區區事實,彼豈暇計?無論夜半是非,即鐘聲聞否,未可知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目未交睫而齋鐘聲遽至,則客夜恨懷,何假名言?周珽曰:看似口頭機鋒,卻作口頭機鋒看不得。
《唐風懷》:
南村曰:此詩蒼涼欲絕,或多辨夜半鐘聲有無,亦太拘矣。且釋家名幽賓鍾者,嘗徹夜鳴之。如於鵠「遙聽緱山半夜鍾」,溫庭筠「無復松窗半夜鍾」之類,不止此也。
《唐詩三集合編》:
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
《唐詩摘鈔》:
三句承上起下,深而有力,從夜半無眠至曉,故怨鐘聲太早,攪人魂夢耳。語脈深深,只「對愁眠」三字略露意。夜半鐘聲或謂其誤,或謂此地故有半夜鍾,俱非解人。要之,詩人興象所至,不可執著。必曰執著者,則「晨鐘雲外濕」、「鐘聲和白雲」、「落葉滿疏鍾」皆不可通矣。
《箋注唐賢三體詩法》:
何焯評:愁人自不能寐,卻咎曉鍾,詩人語妙,往往乃爾。
《磧砂唐詩》:
「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轉輾反側之意自見。
《唐詩別裁》:
塵市喧闐之處,只聞鐘聲,荒涼寥寂可知。
《古唐詩合解》:
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大曆詩略》:
高亮殊特,青蓮遺響。
《網師園唐詩箋》:
寫野景夜景,即不必作離亂荒涼解,亦妙。
《詩境淺說續編》:
作者不過夜行記事之詩,隨手寫來,得自然趣味。詩非不佳,然唐人七絕佳作如林,獨此詩流傳日本,幾婦稚皆習誦之。詩之傳與不傳,亦有幸有不幸耶!
《唐人絕句精華》:
此詩所寫楓橋泊舟一夜之景,詩中除所見所聞外,只一「愁」字透露心情。半夜鐘聲,非有旅愁者未必便能聽到。後人紛紛辨夜半有無鐘聲,殊覺可笑。
丹陽送韋參軍(唐·嚴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評註:
《唐詩正聲》:
吳逸一評:離情縹渺。
《批點唐詩正聲》:
作詩妙處,正不在多道,如「日晚」二句,多少相思,都在此隱括內。
《唐詩選勝直解》:
首一句完題面,後三句遞生出一江之隔,故曰「兩地」,曰「南」「北」。「悠悠」則實寫江水,送別之意漸探漸遠,有味。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只一「望」字見意,末句轉入空際,卻自佳。
《詩境淺說續編》:
臨水寄懷,不落邊際,自有渺渺予懷之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其一(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評註: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天街小雨潤如酥……」此退之《早春》詩也。「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此子瞻《初冬》詩也。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
選者按:蘇子瞻詩不如韓退之此詩遠矣。
《隱居通義》:
「天街小雨潤如酥……」此韓詩也。荊公早年悟其機軸,平生絕句實得於此。雖殊欠骨力,而流麗閑婉,自成一家,宜乎足以名世。其後學荊公而不至者為「四靈」,又其後卑淺者落「江湖」,風斯下矣。
《批韓詩》:
朱彝尊曰:景絕妙,寫得也絕妙。
《唐詩箋注》:
「草色遙看近卻無」,寫照工甚。正如畫家設色,在有意無意之間。「最是」二句,言春之好處,正在此時,絕勝於煙柳全盛時也。
《增評韓蘇詩鈔》:
三溪曰:"草色」七字,舂草傳神。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象縣,柳州縣名)(唐·柳宗元)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評註:
《?溪詩話》:
(王)臨川「蕭蕭出屋千尋衛、靄靄當窗一炷雲」,皆不名其物。然子厚「破額山前碧玉流」,已有此格。
《唐詩絕句類選》:
顧東橋云:意活所以難及。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弼曰:為實接體。何仲德曰:為警策體。周珽曰:葉夢得詞:「誰采蘋花寄取,但目送蘭舟容與。」語意本此。
《唐三體詩評》:
「碧長流」三字,暗藏「溝水東西流」意。三、四用柳渾之語,自嘆獨滯遠外,而止以相近而不得相逢為言。蘊蓄有餘味。
《唐詩摘鈔》:
意言己為職事所系,不得自由,特托「采蘋」寓興。
《唐詩別裁》:
欲釆蘋花相贈,尚牽制不能自由,何以為情乎?言外有欲以忠心獻之於君而未由意,與《上蕭翰林書》同意,而詞特微婉。
《說詩晬語》:
李滄溟推王昌齡「秦時明月」為壓卷,王鳳洲推王翰「蒲萄美酒」為壓卷,本朝王阮亭則云:「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滄溟、鳳洲主氣,阮亭主神,各自有見。愚謂:李益之「回樂峰前」、柳宗元之「破額山前」……氣象稍殊,亦堪接武。
《網師園唐詩箋》:
寄託微妙。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風人騷思,百讀而味不窮,真絕作也。
《葵青居上絕詩三百纂釋》:
些些小事,尚不自由,胸中之老大不然,可知柳何婉而多諷也。
《詩境淺說續編》:
柳州之文,清剛獨造,詩亦如之。此詩獨澹蕩多姿,可入唐人三昧集中。《楚辭》云:「折芳馨兮遺所思。」柳州此作,其靈均嗣響乎?集中近體皆生峭之筆,不類此詩之含蓄也。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唐·劉禹錫)
平章宅里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評註:
《註解選唐詩》:
此言人臣不可恃聖眷。朝承恩,暮嶺海,一去君側,寵辱轉移,特頃刻間耳。「春明門外即天涯」一句絕妙。
《唐詩絕句類選》:
落句遂為千古孤臣去國故實,此即《管子》所謂「君門遠於萬重」。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平調中轉覺警策,含意深遠。作詩信不必以險仄為了工。
《唐詩別裁》:
吳梅村《拙政園山荼歌》,胎源於此。
《唐詩箋注》:
此種詩可稱大雅。
《網師園唐詩箋》:
「別」字寫得緊。
《唐賢小三昧集》:
賓客絕句,風調綿麗,與李尚書的是對手,白太傅遠不逮也。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從無意味處說出情味,又絕不從題外起意,此等詩真不厭百回讀也。
堤上行三首 其二(唐·劉禹錫)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評註: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蘇子由晚年多令人學劉禹錫詩,以為用意深遠,有曲折處。余讀其絕句,如「桃葉傳情」二語,何等婉轉含蓄。陸時雍曰:末句剩一「多」字。周珽曰:第三句根次句「相應歌」來,末句應首句,亦承第二句說。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景象深,意致遠,婉轉流麗,真名作也。落句情語,尤堪叫絕。
《葚原詩說》:
劉禹錫「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一呼四應,二呼三應,此錯應法。
金陵五題(並引) 其一 石頭城(唐·劉禹錫)
序: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後為歷陽守,跂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剡然有得。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且曰:「〈石頭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辭矣。餘四詠雖不及此,亦不孤樂天之言耳。」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評註:
《吳船錄》:
金陵山本止三面,至此(按指伏黽樓)則形勢回互,江南諸山與淮水團欒應接,無復空闕。唐人詩所謂「山圍故國周遭在」者,惟此處所見為然。
《唐詩品彙》:
謝云:山無異東晉之山,潮無異東晉之潮,月尤異東晉之月也。求東晉之宗廟、宮室、英雄豪傑,俱不可見矣。意在言外,寄有於無。
《震澤長語》:
「潮打空城寂寞回」,不言興亡,時興亡之感溢於言外,得風人之旨。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何仲德(列)為清新體。郭溶曰:只賦景,自難為懷。
《增訂唐詩摘鈔》:
寓炎涼之情在景中。
《唐詩別裁》:
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華,俱歸烏有,令人於言外思之。
《而庵說唐詩》:
此亦是夢得寓意。夢得雖召回,但在朝之士皆新進,與夢得定不相莫逆,而夢得又牢騷不平,於詩中往往露出,不免傷時,風人之旨失矣。
《唐詩箋注》:
「山圍」二句,真白描高手。「淮水」二句,亦太白《蘇台覽古》意。
《網師園唐詩箋》:
盛唐遺響。
《詩法易簡錄》:
六朝建都之地,山水依然,惟有舊時之月,還來相照而已,傷前朝所以垂後鑒也。
《唐詩近體》:
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華俱歸烏有,今人於言外思之。樂天謂後之詩人不復措詞。
《唐賢小三昧集》:
凄絕。興亡百感集於毫端,乃有此種佳制。
《唐絕詩鈔注略》:
《詩鐸》:三、四語轉而意不轉,只愈添一倍寂寞景象,筆妙絕倫。
《歷代詩法》:
憔悴婉篤,令人心折,白樂天謂「潮打空城」語,後之詩人不復措詞矣,誠哉是言!
《詩境淺說續編》:
石頭城前枕大江,後倚鍾嶺,前一句「潮打」、「山圍」,確定為石城之地,兼懷古之思,非特用對句起,筆勢渾厚也。後二句謂六代繁華,灰飛煙滅,惟淮水畔無情明月,夜深冉冉兩行,過女牆而下,清輝依舊,而人事全非。
《唐人絕句精華》:
但寫今昔之山水明月,而人情興衰之感即寓其中。
金陵五題(並引) 其二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評註:
《註解選唐詩》:
王、謝之第宅今皆變為尋常百姓之室廬矣,乃雲「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風人遺韻。兩詩(按指《石頭城》)皆用「舊時」二字,絕妙。
《歸田詩話》:
予為童子時……又在薦橋舊居,春日新燕飛繞檐間,先姑誦劉夢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之句,至今每見紅葉與飛燕,輒思之。不但二詩寫景詠物之妙,亦先入之言為主也。
《批點唐詩正聲》:
有感慨,有風刺,味之自當淚下。
《唐詩解》:
不言王、謝堂為百姓家,而借言於燕,正詩人托興玄妙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何仲德(列)為警策體。周敬曰:緣物寓意,弔古高手。顧璘曰:有感慨。唐汝詢曰:筆意自是高華。周明傑曰:後二句,詩人托興玄妙處。
《唐詩摘鈔》:
本意只言王侯第宅變為百姓人家耳,如此措詞遣調,方可言詩,方是唐人之詩。
《增訂唐詩摘鈔》:
野草夕陽,滿目皆非舊時之勝,堂前則百姓家矣,而燕飛猶是也。借燕為言、妙甚。
《唐詩別裁》:
言王、謝家成民居耳,用筆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歷代詩話考索》:
劉禹錫詩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妙處全在「舊」字及「尋常」字。
《網師園唐詩箋》:
意在言外。
《峴佣說詩》:
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歷代詩評註讀本》:
王、謝既衰,則舊時燕子,亦無所棲托,故飛入百姓家。只「舊時」、「尋常」四字,便有無限今昔之感。
《精選評註五朝詩學津梁》:
今日之燕即昔日之燕,何以不屬王、謝之堂而入民家?感傷之意,自在言外。
《歷代詩法》:
總見世異時殊,人更物換,而造語妙。
《詩境淺說續編》:
朱雀橋、烏衣巷皆當日畫舸雕鞍、花月沉酣之地,桑海幾經,剩有野草閑花,與夕陽相嫵媚耳。茅檐白屋中,春來燕子,依舊營巢,憐此紅襟俊羽,即皆時王、謝堂前杏梁棲宿者,對語呢喃,當亦有華屋山丘之感矣。此作托思蒼涼,與《石頭城》詩皆膾炙詞壇。
《唐人絕句精華》:
三四兩句詩意甚明,蓋從燕子身上表現今昔之不同。而《峴佣說詩》乃謂「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為尋常百姓。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其說真曲,詩人不如此也。說詩者每曲解詩人之意,舉此一例,以概其餘。
與歌者何戡(唐·劉禹錫)
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
評註:
《註解選唐詩》:
「不勝情」三字有味,舊人唯有何戡在,見得舊時公卿大夫與己為仇者,今無一存,惟歌妓何戡尚在。
《歸田詩話》:
(劉禹錫)晚始得還,同輩零落殆盡。有詩云:「昔年意氣伍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二十年來零落盡,兩人相遇洛陽城。」又云:「休唱貞元供奉曲,光時朝士已無多。」又云:「舊人惟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蓋自德宗後,歷順、憲、穆、敬、文、武、宣、凡八朝。
《唐詩絕句類選》:
蔣仲舒曰:苦於言情。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郭浚曰:《穆氏》、《何戡》二詩同法,追想間極是婉轉。陸時雍曰:深衷痛語。胡次焱云:前二句,頗有戀君之意。因「唱渭城」句推之,乃知幸怨家仇人之無存也。舊人惟有何戡,更與唱曲,欣幸快意之詞,與「前度劉郎今又來」同意。
《唐詩別裁》:
王維《渭城》詩,唐人以為送別之曲。夢得重來京師,舊人惟一樂工,為唱《渭城》送別,何以為情也?
《唐詩箋注》:
念舊人而止存何戡,乃更與殷勤歌唱,繚繞「不勝情」三字,倍多婉曲。「渭城朝雨」,別離之曲,又與上「別帝京」相映。
《詩法易簡錄》:
無一舊人能唱舊曲,情固可傷,猶若可以忘情;惟尚有舊人能唱舊曲,則感觸更何以堪!
《歷代詩法》:
撫今思昔,可泣可歌。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前二首(按指《與歌者米嘉榮》、《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題外轉意,此首兜里得好,敘而不議,神味覺更悠然。深情高調,三首未易區分高下也。
《詩境淺說續編》:
詩謂觚稜前夢,悠悠二十餘年,家令重來,春婆夢醒,重聞天樂,不禁淚濕青衫。後二句謂甫惘惘之相看,又匆匆之錄別,同調無多,為唱一曲《渭城》殷勤致意,耆舊凋零,因何郎而重有感矣。
《唐人絕句精華》:
此三詩皆聽歌有感之作。米嘉榮乃長慶間歌人,及今已老,故感其不為新進少年所重,而以「好染髭鬚」戲之。穆氏乃宮中歌者,故有「織女」、「天河」、「雲間第一歌」等語,而感於貞元朝士無多,以見朝政反覆,與《再游玄都觀》詩同意。何戡則二十年前舊人之僅存者,亦以感時世滄桑也。禹錫詩多感慨,亦由其身世多故使然也。
雜曲歌辭 其二 竹枝(唐·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評註:
《詩境淺說續編》:
前二句言仰望則紅滿山桃,俯視則緣浮江水,亦言夔峽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花而言,郎情如花發旋凋,更無餘戀。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斷,獨轉迴腸。隔句作對偶相承,別成一格,《詩經》比而兼興之體也。
雜曲歌辭 其十 竹枝(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評註:
《苕溪漁隱叢話》:
《竹枝歌》云:「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爾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也有情。」予嘗舟行苕溪,夜聞舟人唱吳歌,歌中有此後兩句,餘皆雜以俚語。豈非夢得之歌,自巴渝流傳至此乎?
《四溟詩話》:
李義山「江上晴雲雜雨雲」,不如劉夢得「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又:劉禹錫曰:「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措詞流麗,酷似六朝。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陸時雍曰:《子夜》遺情。周珽曰:起興於楊柳、江水,而借景於東日、西雨,隱然見唱歌、聞歌無非情之所流注也。
《唐風定》:
六朝《讀曲歌》體,如此方妙。「長恨人心不如水」,淺而俚矣。
《唐詩摘鈔》:
此以「晴」字雙關「情」字,其源出於《子夜》、《讀曲》。
《唐詩箋注》:
「道是無晴卻有晴」,與「只應同楚水,長短入淮流」,同一敏妙。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詩中諧隱始於古《槁砧》詩,唐賢間師此意。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溫飛卿「玲瓏骰子安紅豆,人骨相思知不知」,古趣盎然,勿病其俚與纖也。
《唐賢小三昧集》:
雙關語妙絕千古,宋元人作者極多似此,母音杳不可得。
《詩境淺說》:
此首起二句,則以風韻搖曳見長。後二句言東西晴雨不同,以「晴」字借作「情」字,無情而有情,言郎踏歌之情費人猜想。雙關巧語,妙手偶得之。
選者按:可以和太白爭勝。
推薦閱讀:
※蘇軾詩選(上)
※曹操的《觀滄海》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煤氣燈一個接一個地亮——懶散的第一季度與十數首詩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