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血統純正的印度電影,印度電影靠它征服了全球

近兩年,面對印度電影的大肆入侵,我們終於面見到了寶萊塢造夢機器的超強實力。

阿米爾·汗是撕開印度社會問題創口的先驅者,在人口數量同樣眾多的國情下,我們在他的兩部高質量大作《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中感受到了極具衝擊力的普世情感。

薩爾曼·汗也不甘示弱,一部《小蘿莉與猴神大叔》以小博大,在已出資源的情況下憑藉超高口碑撬動票房,狂賺15億盧比。

接著又來了一部諷刺教育制度的《起跑線》,又戳中了國人從小到大在教育上吃過的苦頭,再次收割了大波好評。

最近又出了一部反映房價飆升、年輕人買房難的《方寸之愛》,瞄準的就是在大城市拼死拼活卻沒有能力得到一磚一瓦的你我了。

綜上來看,印度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配得上「膽大心細」4個字,題材敢於揭露社會醜陋現實,製作精良,野心十足,可以說是業界良心了。

可你知道嗎?在印度,所有這些在我國攬獲超高票房的現實主義電影,全都被一部戰爭史詩大片踩在了腳下。

它就是印度影史票房冠軍——

巴霍巴利王2:終結

Baahubali 2: The Conclusion

聽這名字,大家可能還有點陌生,但對院線片有點了解的觀眾可能知道,《巴霍巴利王》的第一部曾經在內地上映過。

當時它的成績並不怎麼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故事只講了一半,看的觀眾雲里霧裡。

此番《巴霍巴利王2:終結》在今年5月4日的照例引進,正是彌補了這個空缺。

劇情上,它延續了第一部堪稱「印度指環王」的宏大世界觀。

故事發生在古老的恆河流域,有一天,河邊的居民發現了河水中央有一個僵直的手,徑直地托舉著一個嬰兒。

△講道理,我一開始以為它是漢江怪物的雛形

村落的女首領膝下無子女,認為這是濕婆神給她的禮物,決意撫養孩子長大。

但在20多年後,嬰兒長成了健壯的青年,也牽扯出了他龐大而驚人的身世。

原來他的父親巴霍巴利本是摩西施末底(一個王國的名稱)的王儲,在與哥哥巴拉德瓦爭奪王位之時,蠻族大敵突然入侵。

治國王后決定根據兩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決定誰能立為國王。

而巴霍巴利無論是在戰爭策略治政理念,都展現了碾壓的姿態。

在冷兵器數量比巴拉德瓦少的情況下,他想出了火燒幕布的禦敵之法,藉助風勢讓野火燎原,高效又徹底。

而在蠻族人拿出老幼病殘當擋箭牌,企圖緩解摩西施末底進攻腳步時,巴拉德瓦選擇用戰車碾壓而過,不顧百姓安危進行無差別殺害。

而巴霍巴利則選擇設法讓百姓蹲下,再對敵人進行範圍打擊。

一個仁義,一個暴戾,這些舉動都被作為太后的嬸嬸看在了眼裡。

雖然是巴拉德瓦最終砍下了敵將的人頭,但戰爭結束後,其親生母后卻當場選擇了自己的堂兄弟巴霍巴利為國王,擇良日加封。

然而歷代王位之爭,總是危機四伏,哥哥巴拉德瓦顯然不服氣,暗殺弟弟巴霍巴利,成了他逆轉局勢的唯一選擇。

《巴霍巴利王2:終結》講的就是巴霍巴利是如何被陷害至死,他與小國公主的兒子小巴霍巴利如何向叔叔巴拉德瓦挑戰,為父親報仇雪恨的故事。

其實影片去年就有傳出過引進計劃,但整整遲到了一年還是讓這部戰爭史詩大片充滿了神秘色彩。

這次的引進宣告了印度影史排名前5的電影,全部都引進過中國。

在印度,影史排名前十的影片,有8部都被「三大汗」佔領,而正是奪下頭兩把交椅的《巴霍巴利王》系列,成為了三汗的絕緣體。

請注意看《巴霍巴利王2:終結》票房的誇張數量級 ↓↓↓

更誇張的是《巴霍巴利王2:終結》在海外的成績,全球票房超過了160億盧比(約2.84億美元),主要貢獻地區是北美、英國、中東等地,而《摔跤吧!爸爸》的150億盧比,票倉主要是中國。

不可思議的是,《巴霍巴利王》每一部的時長都超過了2個半小時(國內上映版本141分鐘),如果你上下兩部連著看,就要預留5個小時的觀影空間,這無疑是有點反市場的。

△同樣時長超長的台灣影片《賽德克巴萊》,也取得過票房冠軍,難道這是戰爭史詩大片獨有的體質?

既然沒有大牌明星的加持,時長又很誇張,為何能取得如此出眾的成績?

歸根結底,就是民族認同感五個大字。

區別於新時代印度的現實主義電影革命,這是一部真·血統純正的印度電影。

在這裡,巴塞君就要帶大家來翻翻歷史課本了。

古印度(記住啊!不加古字不得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存在於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

印度有兩大史詩著作,一是《羅摩衍那》,二就是《摩訶婆羅多》,《巴霍巴利王》的故事正是脫胎於後者。

書中描繪了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鬥爭,這個故事在印度人盡皆知,影像化的改編自然也得到了觀眾歡迎。(就像我們的《西遊記》,無論翻拍多少次,都還是有人看)

而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對神話史詩的高質量呈現。

片中,我們看到了古印度的各色風貌。

器宇軒昂的巨大宮殿彰顯尊貴,遺世獨立的白色城堡自成一派,相映成趣。

再加上印度河、恆河流域瑰麗壯美的風情盡收眼底,令人嘆為觀止。

無論是主要角色還是小嘍啰,服飾都具有典型的印度風情

男頭巾、女紗麗,眉心一點紅,髮髻額間戴,王室胸前再搭以大串金銀珠寶粉飾,盡顯雍容華貴。

傳統習俗自然也是要原封不動保留的。

加封之日,皇室女眷必須頭頂煤盆步行至叢林深處,才可消除施加於王國身上的魔咒,換取現世太平。

而勇士降服印度的象徵之一黃金象時,則徒手推出了古印度神話中的破除障礙之神——象頭神犍尼薩

到今天,它依舊是印度教的五大主神之一,接受眾人朝拜。

這些極具神聖感的儀式和細節,都給影片增添了古印度傳統莊嚴肅穆的色彩。

當然了,我們印象中對印度傳統文化的理解,都只片面地停留在歌舞上,縱觀現在寫實的印度電影,歌舞也是越來越少。

歌舞越來越沒有魅力了?《巴霍巴利王2:終結》就用最正統、最壯觀的歌舞場面征服你的眼球。

從道具、布景、服飾到排場,無一不是印度商業片的最高水準,編曲和調度也承擔了推進敘事和抒發情感的功能,可配得上影片史詩級別這四個大字了。

歌舞本就是印度的傳統特色,《巴霍巴利王2:終結》沒有將其刻意放大,而是把其精華濃縮在有限的空間之內,所以每一場歌舞質量都很高,看起來十分享受。

△連雕像感覺都在跳舞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以《摔跤吧!爸爸》為首的印度電影如何真實地刺痛了我們的生活時,《巴霍巴利王》系列用它對上千年傳統的極致展現,正式與各國電影產生角力,並在票房上征服了全球。

這才是印度電影,真正的榮光。

 文/巴塞君

「巴塞電影」微信公眾號(ID:MovieBase)


推薦閱讀:

《我的個神啊》這部阿三版的「來自星星的你」比棒子版的強10倍
《我罩袍下的口紅》被自己國家禁掉的片子,終於出來了
誤殺瞞天記-誰說電影看多了沒用
《起跑線》好看嗎
為什麼印度電影一直在跳舞?

TAG:印度電影 | 影視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