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為而治」?

老子「無為而治」思想作為一種治國之術,對後世治國安邦影響很大。如唐初推行垂拱而治,出現「貞觀之治」;明初力推「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仁宣之治」......中國歷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直接或間接在「無為而治」的理論指導下取得的。

01

「無為而治」是老子治國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國方略都是圍繞這一思想展開的。

老子主張:「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無為」去處事,用「不言」去教導百姓。「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不可妄為,不可強為,要順其自然、「自然無為」。做君王的須知民意、順民心,讓百姓自然發展。「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極端的、偏激的、奢侈的為政態度,也就是要求君王為政不要對百姓太苛刻,不把個人意志強加給百姓。「聖人」就是得「道」的君王,他是沒有固定意志的,他以百姓的意志為意志,百姓意志好的要善待,不好的也要善待,這樣就得到了大善;百姓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誠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誠信,這樣就得到大信。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通過「無為」而達到了最積極的「有為」。

02

「無為而治」是一種高明的治國藝術。

老子認為最好的統治者是「太上不知有之」,不知道有你的存在,是「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好的統治者是悠閑地治理自己的國家,很少向百姓發號施令,事情成功了,百姓未受任何侵擾,百姓都說自己本來就是這樣。這樣的帝王便可「無為而無不為」了。

03

「無為而治」也是古代帝王統治術的總結。

老子指出:「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國家是非常神聖的東西,是不能勉強去治理的,誰去人為地治理天下,誰就會把天下搞亂;誰要用心地把持天下,誰就會失去天下,帝王應「以無事取天下」。

「無為而治」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子呢?老子設想一個「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沒有階級,沒有戰爭,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這樣的社會理想為後代中外哲學家所借鑒,影響深遠。

04

「無為而治」是為了達到「無不為」的頂峰。

有些人覺得《老子》這個「無為」跟市場經濟是不吻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無為」是消極的,而市場經濟講的是積極有為。這些人是把「無為」理解錯了,把「無為」理解為無所作為,理解為什麼都不做。

實際上,《老子》這個無為不是不做,而是不要人為地去做,就是不要妄為,不要強為,就是要順其自然,就是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地去做,當然也指不要違背市場規律去做。我們說在市場經濟大潮當中,一個企業家,如果你去妄為,你強行去為,你違背市場的規律,這樣做的話,你肯定會失敗。所以《老子》的無為不是消極的,他是最深層次的,就是說不要為了一個外在的利益、一個所謂的經濟指標、一個個人的需求而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了市場規律,尤其是違背了整個企業的人心,這樣去做,一達不到目標,二就是達到了目標也很快就會垮掉,這才是《老子》「無為」的真正意思。

《老子》講無為的目的是什麼?是無不為,最後的目的就是什麼都為了,什麼都成功了,這是他的核心思想。這就是「為」和「無為」的辯證關係,從「無為」入手,最後要達到一個「無不為」的頂峰。

推薦閱讀:

一天一章《道德經》(12)
如何評價王力平先生關於內丹功法的解讀?
先秦諸子有哪些很有意思的觀點?
庖丁解牛的技藝如此高,為什麼沒有形成科學方法呢?
「無用之用」是莊子的處身之道

TAG:諸子百家 | 道家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