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

最近,我從一些哲學家和作家的思想中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即外界的環境我們無法把握,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客觀的環境並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我們唯一能選擇的就是我們主觀的看法。

叔本華說,「生存環境不過是對我們產生一種間接影響,每個人的心靈也並不合乎他周圍的環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靈世界中。至於所處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們以什麼方式來看待。」

濟群法師說,「世界由心和物構成,物是被動的,而心具有能動性。但人們因為無明,往往放棄了選擇權,放棄了心的能動性。」

畢淑敏說,「幸福是一種內心的穩定。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內心的狀態。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世界,我們把能改變的那部分盡我所能,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加以改變。」

我們會發現在生活中,面對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以及結果卻是大相徑庭。我們也常說人與人的命運不同。外界的大環境我們確實是無能為力的,但我們可以掌握自己擁有的那部分主動權,只要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就可以從隨波逐流到把握方向,從不能自主到當家做主。

近日讀到最讓人感動與震撼的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納粹時期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親人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了,但最終倖存的他超越了煉獄般的痛苦,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並開創了意義療法,將他心中的世界與大家分享。我想,對於我上述的理論,弗蘭克爾是最好的證明者。或許對於遭遇厄運的人來說只有少數人可以做到像他這樣重拾希望,但我們是要聽信真理,而不是陷入絕望的境地不願走出來。

就像書中所呼籲的: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我們唯一能決定的就是我們對事物的想法和看法,這樣,即使外界再怎麼變,我們擁有了核心的東西,也就擁有了應對變化時的主動權。

人生總是不盡如人意,許多事情都不會向著我們想的方向發展,但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心境,培養一顆平常心。這樣,在春風得意時可以超然物外,坐看雲起;在遭遇逆境時可以處變不驚,安然接納。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最高的本領就是適應客觀世界的能力。可見,使自己的內心與環境協調一致是很重要的,或者說,我們終其一生都應該學習如何適應環境,如何獻身於社會。


推薦閱讀:

命運的脈搏
獨步天下唐藝昕悲劇命運 ,反諷瑪麗蘇夢?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各自的命運如何?
命運的迷魂陣
再好的馬前卒,也逃不過被棄的命運?

TAG:命運 | 哲學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