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不孕,B超監測排卵的方法解讀
排卵監測是評估女性卵巢功能的常用指標。排卵監測的方法主要有:基礎體溫的測定、宮頸粘液的評估、B超監測、激素的測定,包括尿及血中激素的測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配合尿LH測定和陰道B超監測及同步監測卵泡生長發育情況,觀察是否排卵。通常來說,有排卵的正常女性,一般每月發育一枚優勢卵泡,並排出一枚成熟的卵細胞。對於需要門診促排卵後指導受孕或人工授精的患者,我們一般採用微刺激的促排卵方案,目的是獲得1-2枚發育良好的成熟卵泡及同步發育的內膜。英國皇家生殖學會規定,該周期若有≥4枚優勢卵泡發育(卵泡平均直徑≥14mm),為避免卵巢過度刺激及多胎的發生,需嚴格避孕,並取消人工授精。
卵泡監測的一般方案
對於月經周期28-30天的女性,優勢卵泡從月經周期的第6-8天開始發育,您可以在月經周期第11-12天初次監測之後根據優勢卵泡的大小來決定下一次的監測時間,通常每個周期B超監測的時間為3-4次,具體時間為:
最大的卵泡直徑<10mm< span="">時,下次監測時間間隔為6-7天;
優勢卵泡直徑10-12mm,下次監測的時間間隔為3-4天;
優勢卵泡直徑13-15mm,下次監測的時間間隔為2-3天;
當優勢卵泡直徑16mm以上時,下次監測時間間隔為1-2天;
自然周期基礎體溫上升後,B超監測卵泡消失或塌陷,表明已經排卵。促排卵周期,在卵泡直徑>18-20mm時,表明卵泡已經成熟,可以注射HCG,48小時後觀察是否排卵。
卵泡監測的個體化方案
1)月經周期不規則的患者,應該根據月經周期的長短,適當調整初次監測的時間,月經周期較長者適當推後,月經周期較短者適當提前。
2)根據以往卵泡發育的速度,相應地調整本次監測的時間間隔;對於以往優勢卵泡提早排卵的患者,當卵泡發育至14mm以上,就會增加監測頻次。當優勢排卵發育成熟至直徑18-23mm,自然周期可以自測基礎體溫,升高>0.5°C(大約36.7°C以上)後複查B超,觀察是否已經發生排卵。
3)如果到周期的第20-25天左右,仍然沒有觀察到優勢卵泡,可以視為無排卵周期,需諮詢醫生明確進一步的處理。
促排卵周期的患者,為確保排卵、更好地把握受孕時間、同時增強黃體功能,常規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誘發排卵,指導患者夫婦受孕。HCG注射後48小時複查B超,如成熟卵泡已消失或塌陷,則可適當的給予孕酮進行黃體支持14天,14天後月經未來潮,結合尿HCG進一步判斷。判斷有無懷孕,如HCG陽性,則繼續黃體支持,至排卵後5周左右行陰道B超監測。如本周期未受孕,則可停葯等待月經來潮,需要從下次月經周期的第1-4天,開始新的周期的促排卵治療。
推薦閱讀:
※排卵期內這36小時啥都不做,懷上寶寶自然不成問題
※用促排卵來「懷孕」,會有多高几率?
※靜醫生說備孕:測排卵都測成神經病了,為什麼就是測不出?
※備孕吃排卵葯真能有助於懷孕?能孕育上多胎寶寶?
※卵泡長得好不好?來看看卵泡監測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