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四個人的「真實」來看人格成熟度 | 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無問西東》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無問東西》,需要你有那麼一點點耐性,文章很長,作者的用心可見一斑,感性的電影與理性的文字結合在一起,呈現出的是另一番「真實」......

文章標題:從這四個人的「真實」來看人格成熟度 | 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無問西東》

文:孫倩

「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養出沈光耀(王力宏飾)這樣的兒子。編導的各種功底都很深厚,包括對人性的理解和心理學功底,一邊看一邊覺得,滿滿的動力學啊。

影片的核心主題是真實,對自己內心的真實,但對自己內心的真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甚至是很難做到的,能夠經過一番努力做到對自己真實的,都是為數不多的人格成熟度很高的人,相比於芸芸眾生,他們是極少數的幸運者。

1. 沈光耀——人格成熟度最高的主角

沈光耀,自信而篤定,對自己有極高的自我認同,不自大也不自卑,以自己內心的準則為道德原則,不會去迂腐的遵守一些規則(比如陳納德(暫且稱那個教官陳納德吧)說他每次空投食物飛同一條路線可能會吸引敵機時,他以陳納德「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那番話進行反駁,堅持繼續空投食物;他為了那些孩子拿食物時不在乎別人訝異的眼光甚至不作解釋),為了自己內心的理想信念敢於「背叛」父母。能有如此高的人格成熟度,當然與他的家庭是分不開的。

從他的養育環境看,首先,他的父母人格獨立,有著足夠的分化,所以也允許他人格獨立(沈母那番話真是深有精神分析的色彩),他不用背負父母的人格和束縛,他可以放手做他自己,正因如此,也因為他了解父母的人格足夠分化,所以才敢於「背叛」父母去當兵。

米雪飾演的沈母

(從影片看,假如他的父母了解當時中國大陸的現狀,即便再不舍,也會允許他去當兵的)其次,他的家族是「三代五將」,(「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極為榮耀,所以他不用有常人的俄狄浦斯衝突(簡單的說,俄狄浦斯衝突的含義之一就是,如果你超越了你的父母,你將受到很大的懲罰,或者會有極大的內疚),或者說他即使有俄狄浦斯衝突,閾限值也極高,常人超越父母便會有的內疚和恐懼,與他則不是問題,一個「三代五將」的家庭,他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功高蓋祖」而受到懲罰,所以不會因俄狄浦斯衝突而自我設限,可以更自由更真實的做他自己。

另外,作為將門之後的他,最終選擇去當兵,也可以說是對他「三代五將」的祖先的一種認同。

順帶提一句,影片關於他父母阻止他去當兵的那一段,安排的非常好,沈母表面上以他去當兵是為了追名逐利為由阻止他去當兵,實質上是害怕他因當兵而丟了性命。即使他的父母人格再獨立,人格分化再好,作為父母也難以承受對喪失兒子的恐懼和徹底的被拋棄感(若兒子死亡則意味著父母被兒子徹底的永遠的拋棄),這實在是人之常情,這就是人性。

沈光耀與其歷史原型沈崇誨對比。

2. 承受不起幸福的孤兒

從動力學上講,影片中的三個孤兒從側面展現了他們承受不起幸福的殘酷現實。聖經上說,人是有原罪的,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可以說,人是有原始內疚感的,就是對父母的原始內疚感,尤其是當父母不幸福的情況下,孩子會更有內疚感。孤兒,幼時便父母雙亡,他們的內心會有這樣一種內疚感:父母都已經死了,而且那麼早就死了,我又怎麼能如此幸福?我不敢如此幸福而背叛父母(的苦難)。從俄狄浦斯衝突的角度來說,就是:我也因害怕而不敢得到幸福,因為如果我太幸福,我就會遭到更大的懲罰。

陳鵬

陳鵬(黃曉明飾),三個孤兒中人格成熟度最高的一個,可能跟他幼兒時在村子裡受到了比較多的關愛有關吧。雖然在校長讓他去九所時他敢於說自己有要照顧的人,在九所工作時感受到一些異樣也敢於請假去找王敏佳,甚至敢於把當時是敵特分子的王敏佳安排在曾經照顧自己的村子,這些都是他忠於自我忠於內心真實的表現。

但是,他仍然不敢讓自己過於幸福,體現在他只看到一眼李想握著王敏佳的手臂,就迅速的跑到校長那裡說,他個人的事情了了他可以去九所了,甚至完全沒有去探究和確認李想和王敏佳關係的意圖和努力,彷彿他終於找到了可以讓自己不幸福的依據,可以迅速的去九所遠離塵世的幸福了。

王敏佳(章子怡飾),當她知道自己被選為向毛主席獻花的人時,她是承受不起這巨大的榮耀的,所以她生病了。但是她又不能接受自己因為生病而失去這個機會所造成的缺憾,所以她一直對自己、也對所有人撒謊說與毛主席合影向毛主席獻花的那個人是她。而之所以不能接受這個缺憾,也是因為她內心的卑微,為了防禦(掩蓋)她內心的卑微,她需要以此證明自己的榮耀和尊貴,所以她才撒了這個謊,並且每年在天安門前與毛主席相合影並向所有人炫耀以延續這個謊言。

另外,她在給劉淑芬寫信時,在意識層面是想掩蓋自己身份的,所以找了不同的字體來拓字,但在潛意識層面,她可能是希望自己被發現的,以此來破壞自己的幸福,所以她和小時候一樣,一逗到底並加三個感嘆號。一個工人出身的劉淑芬都那麼容易就發現了她這個獨有的特徵,若說她自己完全不能察覺是不可能的,她之所以不能察覺,是因為潛意識層面不想察覺。

李想,主動申請去支邊,當然是明顯的不敢讓自己幸福。當時對於他和陳鵬,王敏佳應該是更傾向於他的,從她教他扎針灸,到他告訴她他要去支邊時她眼底流露出的落寞,他潛意識裡是應該知道王敏佳喜歡她的,但他在意識層面卻不敢發現這一點,而毫無顧慮地要去支邊。

縱然在那個年代,支邊也被普遍認為是艱苦的,所以才會被作為先進典型,同時,既然陳鵬都知道去九所意味著放棄個人幸福,去支邊同樣也意味著放棄個人幸福,這點李想不會不知道。所以在他應該知道王敏佳喜歡他卻不敢讓自己知道而要主動申請去支邊的情況下,他是逃避了讓自己幸福的機會。

然後他意識層面又為了支邊而不敢承認那封信是他和王敏佳一起寫的,並且說要和王敏佳劃清界限,讓王敏佳如此絕望才以至於被「打死」,完全不給自己和王敏佳任何機會,全是他一手炮製。

最後,他為了救張果果的父母而犧牲,他死的真正原因並不是聽了陳鵬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而依然是因為對王敏佳的內疚。過於強烈的內疚,他此生也無法解脫,他救人並且死亡其實是以這種方式來贖罪。

3. 有著相同恐懼的夫妻

許伯常和劉淑芬,表面上看完全不同,但實質上他們是同一類人,它們的核心問題都是有著極強的對被拋棄的恐懼。

先說劉淑芬(她表現的比較明顯),她顯然人格不夠分化,並且許伯常對她而言,就是她原始客體的象徵,失去原始客體是她承受不起的。

其實對大多數人而言,其愛戀的對象就是其原始客體的象徵,如果人格較為獨立、分化程度較高,則其潛意識層面更容易區分象徵和真實的原始客體,而若人格不夠分化(意思就是,在其潛意識層面其自身和原始客體如父母還是一體的,若失去原始客體其自己就不再完整、甚至不再能夠成為一個「人」),其則難以區分原始客體的象徵和真實的原始客體,被戀人拋棄就如同嬰兒被母親拋棄一般。

在其潛意識層面是毀滅性的(因為嬰兒是不能獨立生存的,被母親拋棄就意味著毀滅和死亡),所以雖然失戀對大多數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是有些人能夠承受這個打擊,而有些人承受不住,會自殺或者出現別的問題。劉淑芬也顯然是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的,所以當許伯常提出分手時,她會跑到學校用刀逼著他結婚。

在這裡,促使劉淑芬這樣行動的,更深層的是她潛意識層面她所承受不起的被許伯常這樣一個高度象徵原始客體的人所拋棄的毀滅性的恐懼,而不只是表面上對許伯常「忘恩負義」背叛她的羞恥和憤怒。而婚後許伯常再怎麼冷落她不理她,她也不會離開許伯常,反而會變本加厲地咄咄相逼,與前面是一個道理,因為失去許伯常在她潛意識層面就意味著毀滅和死亡。

劉淑芬對王敏佳的憤怒和報復,其實是她把對許伯常的憤怒和報復轉移到了王敏佳身上。她對許伯常那麼多年的積怨終於有了一個出口,她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恣意的發泄。

但當最後她發現王敏佳死了的時候,她知道了她真正憤怒和報復的對象並不是王敏佳,所以她承受不起王敏佳的死帶給她的極大的內疚,加之她對許伯常的絕望,她最終選擇了自殺。可以說,對許伯常的絕望是促使她選擇自殺的根本動因,而其承受不起的對王敏佳的內疚是直接的促成因素。

再說許伯常,表面看許伯常比劉淑芬要正常,但實質上許伯常的問題可能比劉淑芬還要嚴重,雖然他的社會功能顯得比劉淑芬更好一些。對影片的主題「對自己內心的真實」而言,劉淑芬反倒對自己內心更真實一些、離自己內心的真實更近,而許伯常則根本不敢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其實他和劉淑芬一樣,對被拋棄有著強烈的恐懼。

許伯常會盡心的給鄰居的兒子輔導功課,會給三個孤兒的學生以特殊的關愛,對除了劉淑芬以外的所有人都極好,顯然是迎合型的投射性認同的類型。對於迎合型的人而言,之所以迎合他人,無非是害怕被拋棄,其在迎合他人時潛意識層面傳遞的信息就是,我都對你這麼好了、我都這麼迎合你了,你不要拋棄我。

所以迎合型的投射性認同背後是對被拋棄的極大的恐懼。而許伯常反過來又把這種被拋棄的恐懼投射在了劉淑芬身上,並且被劉淑芬所認同。他即便與劉淑芬結婚,卻在生活中與劉樹芬劃清界限,甚至從不共用一個杯子,這顯然傳遞的是一種我拋棄你的信息。這樣在他們兩個人之間,被拋棄的就是劉淑芬而不是他自己。

同時,迎合型的人因委屈自己迎合他人,必然會有著羞恥和憤怒,他又把這種羞恥和憤怒投射在劉淑芬身上,讓劉淑芬處於持續的羞恥和憤怒之中,這樣他的羞恥和憤怒便有了出口。

為什麼說這一切都是他投射在劉淑芬身上呢?如果他真的不愛劉淑芬、對劉淑芬沒有感情,可能還真的很難說是他把被拋棄的恐懼以及迎合他人的羞恥和憤怒投射在劉淑芬身上,但是當劉淑芬跳井時他像瘋了一樣,顯然直到他看到劉淑芬跳井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他是愛她的,但他一直不敢承認和面對自己對劉淑芬的愛和難以割捨的感情。

當一個人內心深處愛另一個人卻完全意識不到對她的愛反而如此去傷害她的時候,就顯然不是單純的報復問題,而是深層的心理問題了,所以是許伯常把上述種種投射在了劉淑芬身上,而劉淑芬這樣的人格會極其容易的接受這種投射性認同。

而許伯常為什麼不敢面對和承認自己對劉淑芬的愛呢?因為他的自我不夠強大,自我價值感其實很低。劉淑芬用刀逼著他結婚,對他而言是非常損害他自尊的一件事情,所以他要用報復劉淑芬的方式來維繫自己的尊嚴。但是他之所以在意識層面過於強調自己的尊嚴而不敢面對和不敢發現自己對劉淑芬的愛,是因為在他內心深處他的尊嚴實在是少的可憐。

試想一個時時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的人,能有多少自己的尊嚴,這對他來說又是極為羞恥的,他不敢面對他真實的尊嚴極低的內心真實,不敢體會到這種羞恥感,所以才要用維繫表面尊嚴的方式來防禦(掩蓋)其低自尊和羞恥感(當然其防禦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投射到劉淑芬身上),而如果他發現和承認了自己對劉淑芬的愛,這意味著他表面上維繫的那份尊嚴也沒有了(居然愛上這樣一個讓自己尊嚴盡失的女人),這對於他的人格成熟度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影片關於他們兩個人結局的安排與現實契合度很高。

4. 言行存在矛盾的父母

張果果

再說一說張果果(張震飾)的父母。先說他們對李想的感情吧。對於他們的救命恩人李想,他們一定是有著恨意的,這個恨意應該還不小,所以才需要非得在清明節那一天去掃墓這樣刻板的形式來掩蓋。李想救了他們,自己卻犧牲了,所以他們對李想必然有著極大的內疚,並且因為李想已經死了,所以這種內疚他們這輩子都擺脫不掉了。

背著如此大的內疚感生活一輩子,必會產生極大的恨意,但是這種恨意卻是不被道德允許的(怎麼能對自己的救命恩人心懷恨意呢),所以他們只能在潛意識裡把這種恨意壓抑下去,並且為了掩蓋這種恨意,還要用過於注重形式的方式(比如必須在清明節那天去掃墓)來防禦。

如果真的把一個人放在心裡而完全沒有恨意,則根本無需注重這種形式,就像我的一個朋友,他與他的父親感情極好,也非常認同他的父親,但卻很少為他父親掃墓,當別人問起時,他很放鬆的說我跟我爸不用,因為他在我心裡。

張果果的父母表面上說只希望他健康和快樂,但實際上他們的做法卻不是這樣的,影片在這裡也處理的極好。所以張果果在遇到四胞胎的事情和被上司陷害的事情時,內心充滿了衝突,也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

因為雖然他的父母嘴上說希望他健康和快樂,但是在行為中卻傳遞了相反的信息,所以張果果在遇到事情時很容易有內心衝突。比如張果果回家時,他媽媽很不開心,(她說知道張果果要回家,特地買了最好的肉要包餃子,但是賣肉的卻趁她不注意往裡面放了很多肥肉,這讓她很不開心且自己無力解決)。

這裡傳遞了至少兩個信息:一個是「我們不可以這麼開心和幸福」,這與他們對李想的內疚有關;另一個是對張果果的,就是「我已經對你這麼好了,你回來我給你買最好的肉,而且我這麼不高興都是因為你,所以你要對我負責」,所以張果果顯然也表現出了對他母親的情緒負責,安撫他母親說我們出去吃並且特意回身把那盆肉給扔了。

而他們在去清明節掃墓的路上,張果果說可以不用非得清明節這一天去掃墓,他父親的反應是立刻勃然大怒,訓斥張果果說「要是沒有你李想叔叔,我和你媽媽早就死了,哪還有你呀」,也顯然是把一頂道德的大帽子壓下來戴在張果果的頭上,讓他無從反駁更無從反抗,只能順從。

所以張果果不敢有過於獨立的人格,因為如果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處事,他的父母將有承受不起的被拋棄感,張果果是不敢衝破這層束縛的。而影片的最後,張果果選擇義無反顧的照顧四胞胎一家人和選擇不報復他的上司,也有著替他父母的內疚贖罪的意味。

每一代人都有這一代人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而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格成熟度直接相關。影片的主題是內心的真實,但現實的殘酷在於,對於有些人而言,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自己內心的真實,而對於另一些人而言,找到內心的真實、與真實的自己相處卻極為艱難甚至不可能實現。

那時的西南聯大人才輩出,當時的清華大學那麼多偉人,在那個年代能考上清華大學的,應該絕大多數也都是有著一定家世背景的。成功不是一代人的事,這些天縱奇才的人二三十歲就能當清華大學的教授,也絕不僅僅是天縱奇才,而必然與成長環境有著很大關係。

影片虛構的人物沈光耀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父母人格獨立,家世顯赫,或者至少家庭有幾代人的積澱,家庭允許他們人格獨立,允許他們做自己,他們沒有常人的俄狄浦斯衝突,或者他們俄狄浦斯衝突的閾限值比普通人高很多。他們是自我實現了的人,或者像吳嶺瀾和沈光耀一樣,聽君一席話就可以醍醐灌頂找到自己做自己。

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那個教授冒著槍林彈雨帶回了好幾副恐龍化石,並且在敵機在頭頂上空盤旋隨時可能被轟炸的情況下一群師生仍在嚴謹地進行著恐龍化石的教學。你說在那個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在槍林彈雨中帶回幾個恐龍化石到底有什麼用?而在槍林彈雨中去學那些恐龍化石又有什麼用?而他們卻如此堅守自己內心的摯愛,真的是一群自我實現了的人,令我輩羨慕不已卻望塵莫及。可能正是因為有這麼一群自我實現了的人,西南聯大才出了那麼多偉大的人物吧。

而另一些人在心理層面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比如像王敏佳、李想那樣的孤兒和許伯常、劉淑芬夫婦,如果在今天,他們就是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人(當然當時那個時代是沒有心理治療的)。

對於他們而言,找到內心的真實、打破束縛做自己是極其艱難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專業的心理治療的幫助,完全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即使聽再多梅貽琦(能起出這樣的名字,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家庭,又豈是從17個女字旁的字里選字起名所能比的)或者陳納德的話,對他們而言也是無用的,或者即便對他們有觸動,即使他們也想要找到自己,他們也是很難或者根本找不到的。

最後再感嘆一句,這部影片的編導真的是各方面都功底深厚,一部成功的影片在於可以讓不同的人在影片中看到他們自己不同的投射,而這部影片處處都是人性,也處處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刻關懷,甚至很多細節都體現了人性的厚度。對於這樣一部影片,如盲人摸象,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精神分析者滿眼所見儘是動力學分析。

文章的末尾,也和電影片尾「獻給最珍貴的你」一句話,「願你早日找到真實的自己,並,敢於做你自己。」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才是真實的你,可以參考梅貽琦的經典台詞「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作者 孫倩,法學碩士、律師、心理諮詢師,一個在陽光下漫步的深思者。(文章轉載自楊鳳池心理工作室)

—The End—


—「電影美學與心理學」創辦者簡介—

梁明霞/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講師

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理工科碩士

熱愛心理學,喜歡精神分析

正在以「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走在心理諮詢的路上……

公眾號:梁明霞與精神分析

收藏文章?不如關注我——想更多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學,請持續關注「梁明霞與精神分析」,我在這裡,一直在這裡……

微信原文:從這四個人的「真實」來看人格成熟度 | 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無問西東》


往期內容:

【文章合集4】周三電影推薦 | 影評文章匯總 | 電影美學與心理學


推薦閱讀:

如何尋找長程的心理諮詢師?(二)
如何尋找合適的心理諮詢師?以及如何判斷是否匹配呢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看待分手、親人逝去、友盡的關係終結?
自由人的不自由 | 諮詢師手記 03
共情:福禍相依的諮詢師行業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