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身陷囹圄:風口迎面相撞的傳統與新興模式如何破局?

大概是在國務院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人們的健身熱情日益高漲,龐大的健身人口為健身行業帶來了巨大需求,體育產業成為絕對風口。也正是在此風口之下,健身市場呈穩健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已達900億元。據預測,2020年將有望達到1230億元。

在整個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健身房也正歷經轉型變革。許是消費升級對於健身行業提出更高要求,原本就飽受詬病的傳統健身房更加弊端凸顯,而重新定義健身行業的智能健身房逐漸成為市場新寵。

橫行數年的舊模式竟輕易被新興事物擊潰,未來又是否會走向凋亡直至取而代之?全民健身正熱,健身房卻危機四伏。

互聯網衝擊下的傳統模式面臨大考

這些年來,健身行業陷入了怪圈,各種差強人意的消費體驗步步瓦解著用戶殘存的信賴,同時也將潛在消費者無情地拒之門外。年卡會員、私教推銷、到店關門、跑路風險…每一點都直指傳統健身房的差勁與不堪,但這些似乎又不能完全構成傳統健身房遭受威脅的理由。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智能化」概念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讓人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包括在健身行業的應用。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曾公開表示,要通過科技創新提高體育產業發展質量,顯然,傳統健身房並不具備。

首先,獲客層面。提到健身房,耳邊總響起熟悉的吆喝聲——「帥哥美女,游泳健身瑜伽了解一下啊」,這就是傳統健身房慣有的推銷手法,扎堆的推銷人員佔領地鐵站、公交站等公共場所,洗腦式瘋狂輸出,但笑臉相迎得到的卻多是置之不理,抑或敷衍了事。如此高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最終收效甚微。現如今,我們身處互聯網時代,流量都在線上,有效地利用互聯網優勢實現高頻低成本獲客才能事半功倍。這一戰,傳統模式完敗。

再者,約課方式。傳統健身房一般晚間設有團課,瑜伽、舞蹈、基訓等等,遇上稀缺課程則需要和健身房端提前聯繫預定,這裡就涉及到約課程序。不同於新型智能健身房的線上系統一鍵搞定,傳統健身房多仰賴於微信、QQ等社交軟體,如此方式一方面不能確保是否遺漏,另一方面用戶不能直觀的看到課程,造成不便體驗。

另外,管理缺失。傳統健身房的年卡一經售出,服務質量及體驗感受都會大大下降,基本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純粹依靠自主練習,而以互聯網玩法為基礎的新型健身房以基本實現全程數據跟蹤,包括進店次數、體測報告、卡路里消耗等等,形成用戶專屬健身檔案,以供隨時監測,加強自我管理。

還有,功能不便。傳統健身房多採用前台「簽到」的方式進店,會員需要亮出健身卡,服務人員刷卡繼而拿上更衣櫃鑰匙才可進入。在新型健身房大可不必如此大費周章,用戶只需到店「刷臉」,使用佩戴健身手環便可按需解鎖任一設備、隨意挑選心儀位置的更衣櫃、智能控制淋浴,專人專屬,安全可靠。

當然,兩者之間的優劣遠不止此。與其說傳統健身房是受限於自己,不如理解為其已被時代所拋棄,可以預見的是,變革之路勢在必行。

線上平台轉攻線下也並非坦途

傳統大軍正積極突破局限,尋求智能化轉型的同時,還有另一撥依託互聯網的流量平台也在大舉進軍線下,比如Keep。

就在日前,keep在北京華貿開啟了首家線下門店Keepland,其定位是跳脫出對傳統健身房的認知和限制,希望構建一個全新、更酷的運動交互的空間。比如當你在商場等女朋友逛街的時候,不是去星巴克喝杯咖啡,而是去Keepland訓練一個小時。Keepland採用按次售課的方式,包括燃脂、塑形、瑜伽等課程,每節課1個小時,售價59元或79元。

其實說白了Keepland就是一線下健身房,但Keep內部不允許說「健身房」三個字,如果誰說了就會罰微信紅包。如此介懷,keep對於線下轉型似乎並不是那麼胸有成竹。

毫無疑問,Keep算是國內健身運動工具類產品中的佼佼者,無論是知名度還是體量。去年8月,Keep高調宣稱註冊用戶數突破1億,這也是國內首個用戶數破億的運動app。時至今日,累計用戶已突破1.2億。

細思Keep尋求轉型背後,無非是當下互聯網公司們的共同歸宿,在經歷了流量長跑後面臨變現,但是用戶留存較差導致黏性過低,線上盈利難題倒逼它往線下走,可帶著大流量進場的Keep轉型路似乎並不會順暢。

再加上2017年是健身市場爆發的一年,以覓跑、公園盒子等為代表的共享健身倉隨著共享經濟大潮席捲而來,以樂刻、光豬圈等為代表的智能健身房也在「互聯網+」的風口下接踵而至。眼下,Keepland的開局就面臨前有餓狼後有猛虎的境地,想要突圍實屬不易。

而從健身房本質來說,線下健身房是一個重資產行業,成本極高,動輒數十萬一台的健身設備,成本比例擴大。Keep的線上是比較容易聚合用戶,而到了線下用戶則比較分散,從線上切入線下究竟能獲取多少份額還是得看資金投入,否則盈利也成空談。

論跳出亂象的正確解決方案

顯然,無論是傳統模式面對智能化的責難,或是互聯網品牌轉型線下的盈利難題,這兩個細分模式都存在一定問題,健身行業究竟該如何發展才能跳出亂象,走向規範有序?

這裡其實和零售業是共通的,新零售概念當道的今天,各大電商都在發力線上線下打通,然而線上平台起家的京東沒有選擇從零開始著手線下門店,而是在去年與沃爾瑪共同啟動線上線下聯動的促銷活動「8.8購物節」,實現包括聯合促銷打通雙方用戶群體,通過線上線下門店的相互滲透實現互通,試點部分庫存商品共享,在供應鏈和後台技術方面進行了更深度的融合。如此一來,京東與沃爾瑪的合作實現了業務落地,接力沃爾瑪的資源快速全球化,還有利於強化供應鏈,強化商超類產品的價格優勢;而對於沃爾瑪來說,此前在中國市場的電商發展並不順利,通過京東借力發展了中國區電商業務,這筆賬怎麼算都是雙贏。

試想當初京東若憑一己之力發展線下,開店、擴張、下沉…何時才能與蘇寧之類擁有線下優勢的對手相抗衡。健身行業也一樣,因其重資產屬性,需要大筆資金投入,線上平台轉型也不可能替代傳統健身房,最現實的來說,開一個門店需要多少錢,覆蓋一條街道需要多少錢,擴張新的城市又得多少錢。

如今的健身房越來越強調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便利性。類似於一兆韋德、威爾士這樣的大型健身房是擁有了足夠的品牌知名度,但多為動輒幾層樓的大型場館,散布密度卻是遠遠不夠的,試想作為用戶你是否願意花大把時間往返於健身房和家之間?這裡就凸顯了新興模式的優勢所在,主攻高密度小型健身場地,讓健身房如便利店一樣隨時隨地可見。可惜的是,對於很多新興品牌來說還是卡在了資金上。

與其從無到有,不如互相借力。未來健身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應再是互相對抗、勢不兩立,而取長補短,走向傳統和新興的融合才是正道。

「時代在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張泉靈的這句話用在當下的健身行業一樣合適,未來已來,變革刻不容緩。


推薦閱讀:

對話盈方CEO | 媒體、賽事、國際體育組織……體育產業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光景?
丹麥體育賽事、馬來西亞大型活動簽約成為SAC2018黃金合作夥伴
國際體育大會2018媒體論壇議程簡介
如何優雅地談論那些小眾運動? ——(1)棍網球/長曲棍球
草根賽事招商如雜誌賣廣告

TAG:健身房 | 體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