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長者溝通的技巧

(下述內容,誠實地講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但我希望朝此方向努力,望大家對我監督指正,對於能夠做到者我自刮目相看,無法做到也不必太過勉強,畢竟使生命超越了純粹利己、

狹小自我之邊界者皆可為我師。)

不論是商場還是家堂,一個如魚得水的人未必是一能言善辯的人,但往往具有善於聆聽的素質。要做交流中出色的敘述者,常需先成為一個出色的聆聽者。這種素質既容易使你與朝夕相處的年長者形成更和諧的關係,也可能有利於幫您建立起更好的家庭、職場、社交環境。這雖未必是人人天生具有,卻可以後天培養增強的能力。

談話中如何以少勝多;以無勝有——用他的鑰匙,開他心靈之鎖

很多志願者擔心不知道如何與老人溝通,覺得無話可聊,或難以獲得老年人接納、好感。對此我們有時可逆向思維:自己在陌生人中,一般喜歡和怎樣的人聊天,結果常發現是那些願意聽我們分享而不是總打斷我們話語、或者與自己(至少在面上)有共同興趣點或各類相似點的人溝通。因之如擔心自己無話可講不妨引導、捕捉老人講他想聊的問題(這既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對老人的尊重,又給了他傾訴解悶的渠道(或許這已經在幫助老人滿足他的需要了),甚至可能有讓人獲得知音感)。

打開老人話匣的鑰匙往往是其自感自豪之事(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的交流對象與我們保持完全一致的價值觀念,請允許你和他對於什麼東西值得個人自豪保持差異哦,其實有此心胸你會更易理解他人,也更易漸漸被他人作為「你自己」而理解、接受。這把開「心」的鑰匙或許是老人以前的工作、或許是他看似簡單的手工勞動作品、或許是他的某張照片、他的子女、或許是他良好的健康狀態或他自己視為成就的各種事情(按:走向生命晚年、生理功能退化並被送入敬老院等待終了的老年人中更易自尊感和人生價值感降低,因此某些方面會有更強的需求:如希望自己以往所做被社會接受、潛意識地存在被他人肯定、記住的更強烈需要。不忘這一點,對你如何成為敬老志願達人頗有助益。)

學會幫助別人開發他想講的東西,使她可能對你無形中增加親切感,縮小距離感。如試探問他是否會表演樂器或唱戲,在不影響周圍老人的情況下請他唱一番(也為未來的敬老聯歡活動儲備就地取「材」)。

有些老人會對抱怨當下生活,不論其是否可笑(或者您覺得對他的駁斥有多合理的論據),在第一次見他談話時未必要立馬反駁,或許她就像很多母親一樣需要的只是宣洩、同感而非解決其字面上的問題,否則一見面他就可能和你產生一種心理距離感(除非您認為您的勸教法更適合她)。不過一般而論,要想別人接受你的具體觀點,先在態度上尊重甚至接受別人作為他自己擁有獨特感受的權利,否則即使你贏得了辯論,卻可能失去他人對你的親近感和內心的認同。

附:當談話時他眼神中突然流露出光彩時,可能對於他而言談到了某段值得誇耀的經歷,此時或許可以問他是否有這方面的照片可以欣賞(看照片又可以帶出很多話題,但如果老人行動不便或需要翻箱倒櫃尋找則免)。

溝通雷區:

1)與老人初次聊天時避免敏感的話題,如幾歲(尤其對女性,除非老人主動講)、配偶子女(因為有些喪偶喪子,相反,若他主動講也可就此問題多交流),也不要輕易談論其白髮、老年斑或某些疾病的臉部表徵,因為有些老人怕別人關注自己的老病。

2)如果你問一個問題或說一個東西,不管你自己覺得多重要或有趣、或老人曾經的職業多讓人羨慕,如果老人不願深談,面露不悅或打斷你話題,說明這個事可能對他而言並不意味著高興,甚至勾起某些我們未知的不愉快回憶,那就盡量即時終止這個話題,默記打斷點就是了,以後如果條件成熟或感到需要由此切入解開心結,則待彼此或熟悉、或投緣、或達到能敞開心扉暢談時巧妙問之,抑或旁敲側擊(如問護工)了解他心結所在。

3)即使知曉老人病情且自己或許能幫助他,勿隨意高聲高談之(若欲向老人推薦藥方之類請提前告訴組織者),因為有些老人不願同寢室的人知道他的病,但可以先直接或側面了解老人是否罹患某些疾病。

敬老溝通之道的高級培訓:

對於可以說話的老人,問詢對方貴姓,例如對方姓李,如果對方面貌較老進而詢問可否稱呼您李奶奶(有些老人不願顯老希望只被成為阿姨、叔叔,對此可以從表情觀察,改口稱阿姨叔叔使自己更易被接受)而且稱呼她的姓可以減少陌生感。可以問對方「你身體還挺好噢」(前提是對方看上去身體不錯),如果得到確認回答可以向他請教養身方法,如果一看對方身體就不好可以問我和你講話是否影響您?如果他不介意可以問您看上去氣色不太好之類?如果他不願意談他疾病的名稱就不要刨根問底(因為有些老人不好意思講自己有泌尿系統疾病之類),說一些健康方面泛泛而談的關心話,甚至於問他陪他聊聊最近新鮮事或笑話之類,陪你開心開心怎樣,或講一下自己做過的其他好事(讓他放下戒心感到人間還有溫暖在),如果對方報出了自己疾病,不要隨意講述這種病的嚴重性以免嚇到老人(有些老人不知道自己疾病的嚴重後果),也盡量不要在老人面前流露出焦慮恐懼的神色以免老人多想(附:癌症是一種絕不會通過空氣接觸傳染的疾病,得癌症的老人非常害怕被人排斥,如遇上這樣的老人表現要既自然又關心)。對於有些老人在不問年齡的前提下可以問其屬相,由此間接了解其認知能力是否能夠接受語言關懷,否則把有限時間用在更需要的老人身上。

敬老志願者常見的一個誤區是在陪伴中,老人能夠、且堅持自理的小事情顯得過於熱情,包辦代替,但善心未必等於善行,有些老人脆弱的自尊心會因此受次打擊,認為別人視自己老而無用,如果不慎弄傷老人、弄壞物品則更不利於雙方,另一方面在護工面前顯得對老人特別無微不至未必有利於老人與真正長期照料他的護工之間的情感友誼。您可以將這份可貴的能量寄存在心理,將其紅利用在日常所親的身邊之人上。要付出絕不僅意味著主觀的熱情,還要換位理解別人真正想要的東西,將其借鑒於家庭關係,愛並非把自己認為該給別人的東西塞得越多越好,而應當能夠接受、區別他人與自己所理解之需要的不同,否則的話就如孔子所言「過猶不及」。

有些時候,相比你具體表現給他人的行動,你的姿態、表情、口吻等非直接因素更多表現你對他人是否存在理解、尊重,而這恰恰是很多「被關心者」一直渴望卻難以得到的。感恩您盡量避免嘴上說關心的話,但站在老人的角度卻容易感到是高高在上的領導來慰問群眾,反之,即使是已經無法說話躺在床上的老人,有時即便你因為無法與之交流而話語不多,但做得到位依舊能讓他感受他寶貴的溫暖感,如近距離彎下腰去問候卧床老人,老人更易覺得得到平等看待與重視,說話時即使知道他無法反饋也關切地駐足一會兒而不是念完「台詞」就走。此處僅為舉例而非操作標準,具體操作還要根據老人不同情況等因素,然而敬老離不開給老人帶去關懷感這一樸素而又偉大的技巧,這依賴於溫暖她的內心而非強求某種外在的形式,只要效果到了就是無價的支持,故而盡量不讓她感到自卑無用或欠你人情。當然,無話可說也未必無事可做,對於還能溝通的老人,可以在老人無反感情況下適時為老人梳頭增加親密感和溫情(不強求、我帶著梳子)或利用手機放優美音樂或老人愛聽老歌戲劇等,若了解到老人愛聽哪方面的音樂請告訴組織者以便我針對性為其收集,因此也可以適時詢問一下老人住在這裡有些什麼其他需要。

對志願者雜類培訓內容:

訓練其他志願者為老人講笑話、給其猜謎語等訓練志願者各種小幅運動操、按摩。如上海話繞口令:

有家人家姓楊,有家人家姓強。

楊家養只羊,強家造座牆。

楊家合羊要過強家合牆,強家合牆擋牢楊家合羊。

楊家合羊撞倒強家合牆,強家合牆壓殺楊家合羊。

楊家要問強家賠羊,強家要問楊家賠牆。

到底應該是楊家賠強家合牆,還是強家賠楊家合羊?


推薦閱讀:

請不要逼我暴力溝通
【提升影響力】你連自己都影響不了,又能影響別人什麼?
當眾講話的4個階段以及其四大技巧
大叔分享:實用的社交口才技巧
如果堅持自己就會傷害別人,我們該如何自我實現?

TAG:敬老院 | 老年人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