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2.10 傑菲特 職業與業餘的差距有多大?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走進這一行其實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甚至現在交友的過程中,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人對我有天然的吸引力。

隨著時間的流淌,我發現無論是傳統財經媒體還是新媒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隨波逐流,一開始廣受追捧,到最後被市場證偽,因為他代表了總量思維和一致預期。還有一類獨立媒體,一開始廣受爭議,被懟,後來大家漸漸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在絕望中重生,在爭議中上漲,他代表了邊際思維和超預期。

其實縱觀信息產生的過程,引領時代的人不大會關注媒體說了什麼。

因為在這部分人看來,90%以上的媒體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在一個成熟投資人的信息體系中,消息應該是可以做到預判和掌控的。

但對於大多數業餘投資者來說了解信息的最佳渠道還是新聞媒體。職業投資人也看新聞,但為什麼投資結果天壤之別?

獨立審慎的思考是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之一。當經歷過縝密的深度思考後再回過頭來看這些新聞,就會發現真的很小兒科。

真正提高自己認知的信息渠道還是書。相對而言,一本書的系統性,邏輯性,信息量永遠≥絕大多數網路文章。(你可以這麼理解,網路文章誰都可以寫,書可不是誰都可以出。)

之前我也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圈子,尋求業內人士行業交流,畢竟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嘛。接觸了一些後才發現,首先如果聊天對象認知層次和自己不在相鄰的級別,是無法展開深入溝通的。其次,高手之間過招往往都是畫龍點睛,點到為止,真正的悟性還是依靠自身的積累。

知乎上有個有趣的問題:職業與業餘的差距有多大?

就好比下象棋,業餘選手落子前只能想到接下來的三步以內;

而職業投資者更像是個獵人,每一步決策的背後,對標的資質的歷史回顧、當下的走勢、未來題材時間表、行業所處的周期、系統性風險大小等等考慮,對行情的短期,中期,長期走勢本能性地有著清晰的邏輯。

所以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在瞄準,等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出手機會果斷扣下扳機。

業餘選手因為對自己的操作遠期心裡沒底,投後管理容易不理性決策,儘管當初思路很有可能是對的。交易其實是在執行自己的認知,所以才會有投資是認知變現的的過程這句諺語。做這一行,知行合一,至關重要,關乎成敗!

其實職業選手也是人,這類人的心理素質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剛韌強大,只是相對於業餘投資者懂得靈活運用以下幾個工具:

1.與市場保持合適的距離。

2.提前下功夫,不在盤中做決定。

3.跨市場投資。

這一切都要基於認真嚴謹的態度,和接納新事物的胸懷。當你覺得A股很爛的時候,怎麼不放眼美股八年牛市隔幾天就創新高?黑色金屬近期集體跌停,是機會嗎?比特幣又雙叒叒新高了,而你還不清楚這是什麼領域?再不看書你就真來不及了。?傑菲特投資書單(私享)

在這行做久了,適不適合自己心裡最清楚。很榮幸我熱愛交易,與此同時能不斷將自己的看世界水平更新在時代的前沿,無論我是在北上廣深,還是在深山老林。

我想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斷精進,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一種自由了吧。


推薦閱讀:

英偉達 ——華爾街的下一個蘋果
監管整改大刀之下,投資人繞不過的三個問題
熊貓金庫測評:兄弟公司被收購,還安全嗎?
能消費又能理財,馬化騰劉強東都有吊打餘額寶的神器

TAG: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