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藝術節
下午路過肯尼迪公園,偶遇本土藝術節(Arte Nativa),出於好奇心,轉了一圈。拍了一些好玩的照片,貼出來以供留念。
平面圖,藝術節除了傳統服飾展銷,在肯尼迪中間的小廣場還搭了舞台,有音樂和舞蹈表演。後來走過幾家店,發現服飾很像,問了才知道他們那一片都來自雨林深處,其他片區是來自其他地區的。想想應該有高原區。秘魯大部分的傳統文化和器物多在雨林,以及南部和北部的臨海城市。反而首都利馬應該是作為大都會所在更加國際化了吧。
遇到很多店主穿著傳統服飾,徵得他們同意,拍了一些照片。
轉了一小圈看到有個展台前面圍了一堆人,還有音樂傳出來。跑過去一看裡面滿滿當當的全是秘魯的傳統樂器,店主在吹奏。我趴在展台前拿著手機錄像,拿起來一種樂器店主就接過去吹奏,我變身「十萬個為什麼」,把好奇的樂器問個遍。店主一直耐心的給我講解。
從音樂展台離開後亂了方向(在利馬就不停的迷路),在公園中間轉了幾圈確定了一下方向,看到一個展台里的東西特別好玩,走了過去,於是一頭扎進了「雨林」展銷區。
這裡要多說一下,秘魯很多傳統的服飾顏色鮮艷,但並未化學染色劑染色而成,而是利用天然植物的汁液染制。去年去庫斯科(Cusco)是時候,導遊拉著我們去當地賣羊駝製品的地方參觀,當地人現場給我們展示並講解紡織和染色。另外,我們所熟知的羊駝毛製品,一般都未經過染色,而是羊駝毛本身的顏色,要知道,在國內外學者將羊駝毛分為22種自然色。
一個小哥告訴我,像上面這種天然植物染色劑的顏色有幾十種。我覺得很多秘魯這邊很多的衣服、包和飾品的款式很符合國內現在流行的波西米亞風、日系性冷淡風。服飾都是天然植物製作而成,綠色環保,寬鬆舒適,張揚個性。
寫到一半去喝水,想起來自己去雨林的時候參觀一個野人部落,順手買了一副耳環和一個黑臉掛飾(長得太丑,放屋子裡辟邪)。
白色橢圓形的叫Semilla,也是一種種子,到處都是這個種子做的飾品。還有一個店主穿的裙子下擺綴滿了Semilla,走起路來種子互相碰撞發出來「叮叮咚咚」的聲音,特別好聽。走了好幾家問了好多次才記住名字,後來跑去另一家炫技。買了一個右下角的小小人掛在了包上,回來給樓下保安炫,結果忘了名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秘魯人,練就了一身從自然中獲取自身所需的本領,並且將這種技能運用的純熟宛如天成。
我覺得秘魯是一個特別重視本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國家。這一次碰到本土藝術展,還有每年一次的秘魯傳統舞蹈節,不知道外面怎麼慶祝,我們學校這一天有舞蹈演出,從安第斯山脈到太平洋,從北部雨林到南部山區,每一個地區的傳統舞蹈有要展示一遍,伴奏和服飾完全各有特色。這次展銷會,參展的店家大部分都來自外省,比如雨林深處的一個地方,或者庫斯科。我覺得通過這種形式,將傳統的技藝以商品的形式展現出來,既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們,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形態,也可以鼓勵當地人作為技藝的生產者和傳承者,更加積極地留存這些技藝。
說起來,秘魯人好像天然的對自己傳統的東西有著一種喜愛和熱情。在我開來,這些東西,和義烏商品市場上的哪些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無論在質量、做工、款式上都差了很大一截。但是他們就是喜歡,也願意拿出時間、精力去展示、去分享,非常歡迎你去拍照、記錄,而不是擔心所謂的「侵犯原創權」。即使這些東西被當做商量來出售,相比於流失或失傳,也是一種延續的方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我高中政治課本上背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也希望我們國家的傳統藝術和文化能以更得當的方式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讓未來的孩子了解和認識,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推薦閱讀:
※揭子建盞中看到宋代油滴應有的樣子
※中國古代的占卜,不是迷信
※十二生肖的由來原來是這樣,真是長見識了!
※不滿工作分配,他一路懟到萬歲爺,最終創造出《千里江山圖》
※劉邦封了多少異姓王?這些異姓王的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