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藝術節

下午路過肯尼迪公園,偶遇本土藝術節(Arte Nativa),出於好奇心,轉了一圈。拍了一些好玩的照片,貼出來以供留念。

藝術節的宣傳海報。原來已經持續了一周多,今天最後一天,才想起來昨天坐車的時候看到了路燈上掛著的宣傳海報,當時沒有留意,後悔來晚了。

平面圖,藝術節除了傳統服飾展銷,在肯尼迪中間的小廣場還搭了舞台,有音樂和舞蹈表演。後來走過幾家店,發現服飾很像,問了才知道他們那一片都來自雨林深處,其他片區是來自其他地區的。想想應該有高原區。秘魯大部分的傳統文化和器物多在雨林,以及南部和北部的臨海城市。反而首都利馬應該是作為大都會所在更加國際化了吧。

遇到很多店主穿著傳統服飾,徵得他們同意,拍了一些照片。

雨林區的服裝

這個也是雨林區。衣服顏色特別鮮明,上面有掛了很多裝飾物,我說我喜歡她們的衣服,黃色衣服的阿姨撩開背包給我看胸前的一大片手繪。後來紅色衣服的阿姨叫我們他們當地的語言,叫yanoshe,「謝謝」說「parasyos」,「晚上好」說「sapoy」,黃色衣服阿姨給我寫在紙上,走的時候我還是說了「gracias」。

這個奶奶是顧客,我經過的時候她手裡拿著這件衣服在看,我一直在旁邊看。衣服是兩塊一樣大小的布拼起來的,只在肩膀和腋窩的地方縫了一點。肩膀上還裝飾了動物牙齒形狀的東西。我說想拍照,奶奶特別高興的穿上衣服當模特,衣服有點肥。拍完她要看照片,還謝謝我給她拍照。

不知道是哪個地區的服飾,很喜歡這個帽子,全是手工縫製的團案,下面墜滿珠子。

轉了一小圈看到有個展台前面圍了一堆人,還有音樂傳出來。跑過去一看裡面滿滿當當的全是秘魯的傳統樂器,店主在吹奏。我趴在展台前拿著手機錄像,拿起來一種樂器店主就接過去吹奏,我變身「十萬個為什麼」,把好奇的樂器問個遍。店主一直耐心的給我講解。

傳統樂器Flota,竹子做的(好奇秘魯哪裡來的竹子),聲音像蕭,音色更高。

店主在演奏的這個名字簡單粗暴,就叫笛子(Quena),和中國的笛子聲音很像,聲音悠揚。白的的部分木頭做的,白色的部分是骨頭。

拍了笛子的特寫,個別笛子上面有上面的圖案,不是畫上去的,是拿骨頭嵌進去的。去年去馬丘比丘前差攻略,說馬丘比丘上很多這種圖案,據說每個角代表一個神,一共代表秘魯傳統文化信仰的十二個神。

這個樂器很特別,店主告訴去該樂器起源於非洲,半圓形,中空,後面好像是南瓜殼。彈奏的時候就是拿手指按下上面的十跟「鐵條」,每一根音色都不同,聲音清脆悅耳,有點像小孩子敲的一種玩具琴。我試了一下,不好按。

這個很像我們的陶笛,上面是納斯卡地線圖。

魚形狀的樂器,還有海豚形狀的,聲音也很像陶笛。另外桌子上還白了各種顏色的小鳥形狀的樂器,吹出來聲音真的是鳥在叫。

這個小短笛,超級萌。像倒置的打氣筒,底下可以拉出來,一邊吹一邊拉底下,聲音就有了變化。

從音樂展台離開後亂了方向(在利馬就不停的迷路),在公園中間轉了幾圈確定了一下方向,看到一個展台里的東西特別好玩,走了過去,於是一頭扎進了「雨林」展銷區。

我就是被這個吸引過去的。傳統紡織。左邊那個娃娃頭上戴著印加特色的羽毛。

這裡要多說一下,秘魯很多傳統的服飾顏色鮮艷,但並未化學染色劑染色而成,而是利用天然植物的汁液染制。去年去庫斯科(Cusco)是時候,導遊拉著我們去當地賣羊駝製品的地方參觀,當地人現場給我們展示並講解紡織和染色。另外,我們所熟知的羊駝毛製品,一般都未經過染色,而是羊駝毛本身的顏色,要知道,在國內外學者將羊駝毛分為22種自然色。

各種款式的包包,顏色就是利用天然植物的顏色染制而成。

一個小哥告訴我,像上面這種天然植物染色劑的顏色有幾十種。我覺得很多秘魯這邊很多的衣服、包和飾品的款式很符合國內現在流行的波西米亞風、日系性冷淡風。服飾都是天然植物製作而成,綠色環保,寬鬆舒適,張揚個性。

手工製作的鑰匙扣和耳環,材料多是植物種子、萃取的植物纖維、木頭、羽毛等。

手工綉制的圖案。我拿著左下角的那個問店主可以拿來做什麼用,店主告訴我可以縫在褲子的膝蓋上或者上衣的肩膀處。我以為只是用來做杯墊或者餐具墊來用,吃了一驚,想起來小時候,老家的縫紉鋪子提供衣服縫補,破了洞了,高級點的,拿繡花機在破洞處織一朵花;手藝不精湛的,拿來現成的繡花補貼,縫在破洞處。

寫到一半去喝水,想起來自己去雨林的時候參觀一個野人部落,順手買了一副耳環和一個黑臉掛飾(長得太丑,放屋子裡辟邪)。

耳環上面圓圓是是一種植物的種子,下面紫色的是魚鱗,特別大的魚,魚鱗拿來做耳環、項鏈等裝飾物。紫色是染上去的,買回來興奮的帶了一下午,天氣熱,後來發現因為出汗臉上染了好大一塊紫。那個黑臉怪物是拿木頭雕的,黑色感覺是拿木炭燒黑了塗上去的,抓一下一手黑。

白色橢圓形的叫Semilla,也是一種種子,到處都是這個種子做的飾品。還有一個店主穿的裙子下擺綴滿了Semilla,走起路來種子互相碰撞發出來「叮叮咚咚」的聲音,特別好聽。走了好幾家問了好多次才記住名字,後來跑去另一家炫技。買了一個右下角的小小人掛在了包上,回來給樓下保安炫,結果忘了名字。:(

陶罐,特大一隻。感覺很像河姆渡彩陶。問店主這個有什麼用,答「喝咖啡」,我嚇了一跳,這一罐子咖啡幹下去可以幾個不用睡覺啊。後來告訴我還可以用來吃飯,我稍微平靜了一下。摸了一把,連灰帶油蹭了一手。我恐怕不敢拿來當食具。

雨林里的動物。我問店主問什麼喜歡做貓頭鷹和猴子。答,因為我們生活在雨林深處,他們是我們的鄰居。不過貓頭鷹很少見。我記得有人告訴我貓頭鷹是保護神,因為晚上可以看得見。像店主求證,店主說並沒有。

拿藤子編的燈罩。我看了一眼不知道用來做什麼的,第一感覺很像奶奶家夏天用來蓋放菜的罩子,後來店主告訴我是燈罩。各種形狀的,真的很好看。感覺家裡安一個設計感提升好幾倍。

創意無極限。還可以做鐘錶。

各種娃娃,看他們可愛拍了兩張。我覺得又要被同事說「堪比我那隻丑逼的猴子」了。

捕夢網。

這個手包是我看到的全場製作最精良的一款。

這個包是從一種植物中萃取的纖維編製成的。很結實,伸縮性也好,一扯扯好大。

這種塑料珠子串的飾品幾乎遍布整個公園。右下角的那個圖裡,模特戴了一串綠色的項鏈,細細看來透著一絲野性和不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秘魯人,練就了一身從自然中獲取自身所需的本領,並且將這種技能運用的純熟宛如天成。

我覺得秘魯是一個特別重視本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國家。這一次碰到本土藝術展,還有每年一次的秘魯傳統舞蹈節,不知道外面怎麼慶祝,我們學校這一天有舞蹈演出,從安第斯山脈到太平洋,從北部雨林到南部山區,每一個地區的傳統舞蹈有要展示一遍,伴奏和服飾完全各有特色。這次展銷會,參展的店家大部分都來自外省,比如雨林深處的一個地方,或者庫斯科。我覺得通過這種形式,將傳統的技藝以商品的形式展現出來,既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們,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形態,也可以鼓勵當地人作為技藝的生產者和傳承者,更加積極地留存這些技藝。

說起來,秘魯人好像天然的對自己傳統的東西有著一種喜愛和熱情。在我開來,這些東西,和義烏商品市場上的哪些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無論在質量、做工、款式上都差了很大一截。但是他們就是喜歡,也願意拿出時間、精力去展示、去分享,非常歡迎你去拍照、記錄,而不是擔心所謂的「侵犯原創權」。即使這些東西被當做商量來出售,相比於流失或失傳,也是一種延續的方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我高中政治課本上背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也希望我們國家的傳統藝術和文化能以更得當的方式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讓未來的孩子了解和認識,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推薦閱讀:

揭子建盞中看到宋代油滴應有的樣子
中國古代的占卜,不是迷信
十二生肖的由來原來是這樣,真是長見識了!
不滿工作分配,他一路懟到萬歲爺,最終創造出《千里江山圖》
劉邦封了多少異姓王?這些異姓王的結局是什麼?

TAG:秘魯 | 南美文化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