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羅斯大分裂(中)
5.11 梁贊公國的崛起
公元1129年,時為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二世(莫洛馬赫)在位時期。莫洛馬赫之叔父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子孫的留里克王朝奧利戈維奇系分成兩支-切爾尼戈夫系和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系,奧利戈維奇系是切爾尼戈夫公國的統治家族,在順序制下統治該公國。在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幼子雅羅斯拉夫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死後,他死前按諸子均分制分封了此地給二位幼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和羅斯季斯拉夫,並讓梁贊公國獨立,此為梁贊公國之始。
在梁贊國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我們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古梁贊丶第一梁贊大公國丶第二梁贊大公國。古梁贊指的是梁贊稱大公前的梁贊國,第一梁贊大公國是指由弗拉基米爾一世創建的大公國,第二梁贊大公國是指由佩列亞斯拉夫爾支系統治的梁贊國,是前者的繼承國。
梁贊-穆羅姆公弗拉基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通過內戰和一連串陰謀奪得了梁贊的大權。弗拉基米爾扶助侄子格列布一世,擔任攝政,並在遺囑內戰中左右逢迎,使梁贊不受兵災。1153年,弗拉基米爾在沒有基輔大公授權下自己加冕為梁贊-穆羅姆王公,稱弗拉基米爾一世,遷都穆羅姆。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年歲較長,因此是老王公,格列布一世·羅斯季斯拉維奇是少王公。早期的梁贊公國和切爾尼戈夫公國都是斯摩棱斯克公國的附庸,因此與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公國作戰。弗拉基米爾一世決定和尤里·多爾戈魯基在1153年和談,脫離斯摩棱斯克的控制,並協助尤里·多爾戈魯基攻打基輔 。
梁贊公國很少參與各王公間的戰爭,而是向東南拓展公國領土,由於領土被蠻族半包圍,比較方便擴張。尤里·多爾戈魯基死後,繼承人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侵略性更強,兩位梁贊王公與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保持同盟。
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平定內亂期間,梁贊公國發展內政,並加強引入更多移民開墾,充實國力。弗拉基米爾一世重用拜占庭僧侶瓦萊涅烏斯,協助建設梁贊城,加固城防,疏通河道。瓦萊涅烏斯是弗拉基米爾一世中期最重要的謀臣,梁贊公國處於四戰之地,很長的時間內都是受到周圍大型公國的威脅。瓦萊涅烏斯針對此情況,提出拉攏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公國,抗衡切爾尼戈夫公國的戰略,同時吞併周邊小國的計略。同時應該向莫爾多瓦地區和南俄草原進兵,掠奪土地和人口,充實國力。
此一提案為弗拉基米爾一世接受,並成為未來三十多年梁贊的國策。
瓦萊涅烏斯在死前促成了羅斯托夫-蘇茲達爾-梁贊同盟,1153年兩公國和解,結成同盟。弗拉基米爾一世發動對莫爾多瓦人丶波洛維茨人的戰爭,並在1158年切爾尼戈夫內亂時圍困切爾尼戈夫。對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弗拉基米爾一世保持同盟關係,重點蠶食切爾尼戈夫公國。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在1158年壓迫梁贊臣服,但弗拉基米爾一世主動進貢錢糧。
弗拉基米爾一世對安德烈維持不臣服也不對抗的方式。而是注重內政,改善貨幣成色丶修正道路,鼓勵農耕。梁贊也出兵協助安德烈一世征戰。弗拉基米爾一世和共治王公格列布一世用了27年時間,將梁贊公國由八座城的小國,經營得更為強大。在弗拉基米爾統治的未期,梁贊領土與另一強大公國斯摩棱斯克公國接壤,兩者之間也爆發了戰爭。
弗拉基米爾一世晚年寵信奸臣布熱厄斯基,授以大權。布爾厄斯基作為臣下,事事揣摩老王公的意見,並假借老王公名義斂財,把持政治。做事模稜兩可,為人圓滑,巴結封臣。他當權才三年,公國內民不聊生,稅吏貪狠凶暴,梁贊公國陷入了混亂。
弗拉基米爾一世在當時享有高壽,在莫洛馬霍維奇支系傳到第四代時,與偉大者姆斯季斯拉夫 同輩的弗拉基米爾一世仍然在世。因為他的高壽,梁贊才可以在20多年來一直奉行改革強國的方針,打下了強盛的基石。他是第一位擁有大公稱號的梁贊公,目前已難以考據到底是格列布一世後來追尊大公號,還是他在世時便如此自稱。
1161年或1162年弗拉基米爾一世病逝,梁贊共治王公格列布一世下令將布爾厄斯基斬首。格列布一世改革熱厄斯基的弊政,重新任命新的行政人員,整治稅吏,處決犯罪情節嚴重的並充公財產。為了感謝伯叔父(一說為堂兄)弗拉基米爾一世的貢獻,格列布一世任命其子尤里世襲穆羅姆一地,獨立成穆羅姆公國。格列布一世遷都回梁贊,他勤政愛民,重視軍備,梁贊的國力更上一層樓,最後擠身主要公國之列。
5.12 第二次梁贊-切爾尼戈夫戰爭
梁贊在弗拉基米爾一世和的格列布一世共同理下,國力日盛,在長手尤里死後,羅斯季斯拉夫一世扶助侄兒姆斯季斯拉夫二世登基輔大公之位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拉攏梁贊加入戰局,由梁贊攻打切爾尼戈夫,被稱為第二次切爾尼戈夫-梁贊戰爭。
弗拉基米爾一世因為年老,任命兒子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擔任前鋒,受表叔格列布一世指揮。布熱厄斯基則擔任軍監,作為弗拉基米爾一世在軍隊的代理人監察軍隊,但受格列布一世節制。格列布一世尊敬布熱厄斯基,行軍讓他騎馬並行,而相對年輕的尤里則公開表示不滿布熱厄斯基。布熱厄斯基向弗拉基米爾一世進讒,弗拉基米爾一世氣得要召回兒子,格列布一世從中解釋勸慰,化解了爭端。布熱厄斯基善於聚斂財富,但從來沒帶過兵。由於在七月底出兵,南俄草原陽光曝晒,布熱厄斯基受不了在野外日晒雨淋的生活。格列布一世安排他乘運糧的蓬車前進,不用行軍。
其堂侄尤里則身材魁梧,力大無比,格列布一世時常勸告尤里不要冒進。尤里大敗給切爾尼戈夫軍,切爾尼戈夫王公伊賈斯拉夫三世·達維多維奇幾乎將他俘虜。格列布一世出兵援救尤里,並且分兵三路攻入切爾尼戈夫軍中,大敗切爾尼戈夫軍,尤里從此服從堂弟領導。1159年格列布一世命堂兄仍然擔任前鋒,與奧利戈維奇系王公和談,北上侵略斯摩棱斯克。
時任基輔大公的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從基輔出兵,反擊西軍入侵斯摩棱斯克的行為。格列布一世寫信給親家羅斯季斯拉夫一世,表示不想與親家開戰。格列布一世之子伊戈爾娶羅斯季斯拉夫一世三女,兩家是親家,而羅斯季斯拉夫一世也是格列布一世之遠房表親。梁贊軍在開戰前便一直後撤,斯摩棱斯克軍窮追不捨。而格列布一世安排兒子伊戈爾丶表侄尤里伏兵兩路。
斯摩棱斯克軍被引入包圍圈中圍剿,三路並發,弓兵向戰陣中央射箭,步騎混合推進擊潰基輔-斯摩棱斯克聯軍。梁贊軍並不追趕,但是次戰役梁贊軍成功證明了他們已再不僅僅是偏安一角的小公國,而有能力擊敗主要公國。之後梁贊撤兵,回國過冬。1160年農忙時節後再出兵,攻打斯摩棱斯克的維利茨城。
是次出兵仍是原來的人馬,不過格列布一世讓侄子斯維亞托斯拉夫也上戰場,他的侄子在攻陷一座城塞後被一支冷箭射殺。格列布一世聞知侄子死訊後大哭,將頭埋在泥地內。後來兵士們找到那個弓箭手,格列布一世寬恕了他,條件是他在梁贊軍中效力。
格列布一世因侄子之死決定終結戰爭,與斯摩棱斯克和切爾尼戈夫兩公國分別談判,重新投靠東軍一方,割取切爾尼戈夫東部的領地,雙方結束戰爭。格列布一世將新獲得的維利茨城封給長子伊戈爾。而羅斯季斯拉夫一世亦專註向東,擊敗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第二次切爾尼戈夫-梁贊戰爭勝利為梁贊公國帶來了巨大的威望,但是國力仍然略遜於主要公國,因此繼續偏安一隅。
5.13 老加利奇再現人間
加利奇的強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只見於史書,卻在現實中甚少實證支撐。這是因為這座「基督榮寵之下,聖西里爾庇佑下的金色圓頂之城」,在後來的幾世紀長眠德涅斯特河畔。卡齊米日大帝丶盧德維克大帝兩代波蘭國王先後征服加利奇,加利奇在1392年失敗的反抗後被雅蓋沃國王下令夷平。波蘭-立陶宛聯軍在加利奇的摧毀非常徹底,徹底到強遷城民到北方,進而將城市燒毀,摧毀城牆,最後再覆土掩埋。十五世紀在加利奇舊址以北三十公里的地方重建了加利奇,但是在21世紀的今日,加利奇城人口仍然不到一萬人。
因此本文提及的加利奇是被稱為老加利奇的基輔羅斯加利奇城,作為基輔羅斯未期三大公國的首都的那一座。
1929年12月初,在大蕭條籠罩全球之際,蘇聯也正在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任利沃夫大學歷史學講師的波蘭俄裔考古學家雅羅斯拉夫·帕斯捷爾納克(Ярослав. И. Пастернак)向蘇聯和波蘭兩國申請對加利奇公國進行考古。
蘇聯方對此起初並不認同,認為並不是進行這種考古工作的時機,而波蘭文化廳則對在波蘭國內發掘不置可否,因此雅羅斯拉夫·帕斯捷爾納克在起初遇上阻礙,他和好友西班牙考古學家卡洛斯·斯比利茲(Carlos Stabiliz)兩人自行前去勘察。在觀看了地形和地貌後,兩人研判埋在地底數百年的加利奇城的大約方位。
1930年1月22日,當時的波蘭文化廳最終批核了境內的挖掘許可,但費用由帕斯捷爾納克自行籌措。帕斯捷爾納克在起初只有5個學生和他一起進行挖掘工作,他們鑽探土壤,判斷古城大小,就用了半年時間。在半年的時間內帕斯捷爾納克得出結論,古城的大小比當時地表上的加利奇城更大。在1933年,帕斯捷爾納克在莫斯科丶基輔丶明斯克丶華沙丶克拉科夫等地說明他的研究成果,促請俄波兩國學者加入考古。
這一件事引起了當時人在基輔的歷史學家亞歷山大·舍甫琴科(Алекса?ндр Андре?евич Шевченко)重視,他寫信給蘇聯文化部,要求協助發掘波蘭的加利奇城,以及在蘇聯境內的沃里尼亞遺址。蘇聯文化部對於認為發掘遺址有一定宣傳價值,因此批准執行,並且提供人力和物資。而兩國也分別派出自己的專家組,前去現場考察發掘情況。
1934年6月12日,加利奇的城牆遺址的出土引起了考古學界的注目,城牆南北長9公里,東西長5公里,顯示出此處曾經有過輝煌歷史。人在蘇聯的舍甫琴科也趕到了加利奇,看到了出土的生活器具和武器後,斷定這隻能是老加利奇的遺址。此時這場考古行動進一步升級為加利奇-沃里尼亞考古行動,全面發掘蒙古征服以前的這座古都。
由於各基輔羅斯古都中只有諾夫哥羅德保留了下來,其他古都都曾經被敵人(如此:伊凡大帝算自家人(笑))夷平過。老加利奇的發現成為一時熱話。在加利奇的不少地方仍然保留著1392年波蘭毀城時的痕迹,陶器和壁畫仍然穿越時空留存下來。
在居住區有明顯的木炭和燒焦痕迹,並且找到了不少骸骨,部分已經亂得難以辨認。
1936年6月4日,加利奇考古組終於找到了聖母升天大教堂的遺址,並在7月25日掘開地下室遺址。地下室門後以石頭抵住,後方有幾具遺骸,考古人員在清除了門內的碎石後,見到了教堂地下室的器物。如燭台和銀碗,還有聖像畫,帕斯捷爾納克認為以他們的技術,要完整保留該處相當困難。因為在地下室門打開才幾分鐘,放置用於聖像畫和洗禮的白袍都褪了色或是散碎了。
帕斯捷爾納克決定不再往下挖,找來舍甫琴科及其父安德烈來看看。最早參與挖掘的卡洛斯·斯比利茲也辭去在西班牙的教職,參加老加利奇的考古工作。後來格列科夫也到了現場,二十幾位學者開會討論如何開挖教堂地下室的事宜。
舍甫琴科父子看了看炭化了的衣服,推斷應該是14世紀晚期的產物。各人對於是否繼續往下挖有不同的意見,以投票決定是否繼續,結果支持者占多數。
身為古羅斯史泰斗老安德烈獨排眾議,認為技術不足會導致文物損毀,不可開掘,於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
幾個月之後,考古隊想到用硅膠來解決碳化問題,由於當年不像現在使用液化薄荷醇。他們想的是將文物固定起來,並維持在一定狀態,因此在文物提取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殘留物。
由於當時歐洲局勢緊張,考古隊員們決定趁早搶救挖掘各王公和國王的棺木。
1937年8月22日,加利奇的丹尼爾及其妻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之女安娜的石棺。在捷爾諾波爾州舒姆西克泰諾波爾區的丹尼洛夫山被發現,由於考慮到保存不易,蘇聯考古隊員並沒有開棺,而是繼續保護起來,並且封閉了這座鑿山而建的墓地。在波蘭,帕斯捷爾納克卻進入了封閉多年的教堂聖墓,並打開了偉大者諾曼的石棺。結果出人意料的是,棺內什麼也沒有,空的。由於偉大者諾曼空棺下葬,所有史書都沒有記載另外的葬地,他的葬地現在已無從考據。
接下來要找的就是歷代加利奇王公的棺木,由於聖母升天大教堂建於1157年,第一位埋葬的王公就是大智者雅羅斯拉夫,按譯法不同又可稱為奧斯莫梅斯爾或是有八個人智慧的人。由於底層墓室的木製結構隨著時間過去而朽壞,導致墓室天花崩塌,砸下來打中奧斯莫梅斯爾的棺木。
因此奧斯莫梅斯爾的石棺受損,而他的遺體也只剩下骨頭,骨質也已經酥化。
考古隊員將他的遺骨撿走,並重新復原了他的面貌,判斷他去世時年約52~57歲。
由奧斯莫梅斯爾起,各加利奇的各王公都葬在一起,直至加利奇的丹尼爾遷都丹尼諾夫(現在波蘭的海烏姆Хелм,不是雅羅斯拉夫爾那個)。
由於密封數百年,沒有地下水滲漏的情形,因此地下室內的東西保存良好,更出土了眾多的宗教文物。墓中最珍貴的是加利奇編年史的手抄本,是加利奇-沃里尼亞編年史的底本,經過修復後成功讓這套編年史重見天日。
二次大戰後,帕斯捷爾納克流亡加拿大,而加利奇-沃里尼亞的遺址也因為蘇聯衛國戰爭而受損嚴重。舍甫琴科與其父投入餘生在加利奇-沃里尼亞的考古上,並且一直持續到1977年舍甫琴科去世。在舍甫琴科父子一生髮掘了63座加利奇-沃里尼亞古城,將這個被遺忘了數百年的國家的強盛重現世間。
到底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又為何能迅速崛起,征服老牌大國?
最終能和各羅斯公國分庭抗禮?
請讓筆者為您講述,這個古羅斯王國的故事。
奧斯莫梅斯爾的治世之初
雅羅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奧斯莫梅斯爾是早期加利奇最著名的王公,其父弗拉基米爾科遭到匈牙利人殺害。奧斯莫梅斯爾年少時參與遺囑內戰,但他接任時南軍已經攻佔了大半的公國領土,他只得投靠丈人長手尤里。
1154年,他潛回加利奇,起兵反抗基輔大公伊賈斯拉夫二世以報父仇,結果在特雷博夫列夫之戰慘敗。在長手尤里入主基輔後,承認他對加利奇公位的繼承,由於在遺囑內戰中加利奇孤軍奮戰,受災嚴重。奧斯莫梅斯爾受封公國後,立即開始進行重建,並且整軍經武,以應對來自匈牙利的威脅。
長手尤里再次就任大公不滿兩年即去世,斯摩棱斯克的羅斯季斯拉夫一世與奧利戈維奇諸王公不和。奧斯莫梅斯爾受到羅斯季斯拉夫一世支持,堂弟伊凡·羅斯季斯拉維奇·貝拉德里克在奧利戈維奇諸公的擁戴下挑戰奧斯莫梅斯爾的地位。這便是加利奇公位繼承戰爭,戰爭最終由羅斯季斯拉夫一世為首的東軍完勝,而奧斯莫梅斯爾也受到了他的重用。
相比在軍事上的成就,奧斯莫梅斯爾在內政上的成就影響更深遠,如本帖開始所述,位於喀爾巴阡山脈上的加利奇不適合耕作,因此奧斯莫梅斯爾便拓展商貿,金錢乃是加利奇最重要之物。在基輔羅斯各公國中,如此愛錢的公國人民只有諾夫哥羅德人可比。愛錢愛到什麼程度?就是將成色較好的公國貨幣,如梁贊幣和斯摩棱斯克幣重新熔鑄。
將銀提煉出來再重新鑄成貨幣,一般認為可以套利20%-30%不等,幾乎穩賺不賠。梁贊大公格列布一世在市場上注意到加利奇商人的騙術,雖然那個年代沒有貨幣戰的概念。但他抓住了五個在市場上以私鑄幣交易的商人,判決他們犯詐騙罪,砍去他們的右手以示懲戒。從此梁贊國內在每座城的市場上都設立秤錘官,以判斷商人是否有貨幣欺詐之行為。
從前我們曾經多次提到,農業才是基輔羅斯的經濟基礎,基本上對大部分公國來說是合理的。撇開以牧業為主的梁贊先不論,以商業為主的公國只有諾夫哥羅德和加利奇兩公國。加利奇除了加利奇平原(加利西亞平原)外沒有任何可耕地,而且公國也不是佔領了整個平原。但受益於盛產喀爾巴阡地區的銅丶鐵等礦物,加利奇公國聚集了不少高技術工匠,也產出大量武器。武器是加利奇在貿易中的大宗商品,因為大分裂時代無休止的戰爭帶來了大量需求。
與諾夫哥羅德不同的是,加利奇不會設立一堆同業行會,也不會批准任何壟斷權。加利奇歡迎任何三教九流的人丶流放者丶乞丐丶猶太人等任何人都可以來開業。加利奇只有在工匠和農事上才准許設立行會,目的是為了防止商人取巧造假,會由王公設立幾位檢察監督產品質量。但由於沒有壟斷權,部分貪婪和有野心的商人會深入鄉郊直接向農民和商人採購,這在加利奇是合法的。個體生產在加利奇是主流,由於公國人口相對較少,因此他們會盡量使用奴隸,或是畜力代勞。
加利奇商人除了愛錢不惜投機取巧,以及海納百川外,還有一點與諾夫哥羅德人不同。那就是,他們沒有太多管理,連通行費也分毫不收,採取自由貿易。不像諾夫哥羅德的維徹,加利奇沒有任何可以稱得上立法組織的存在,因此人民喜歡幹啥就幹啥。加利奇並沒有一本法典,本質上是人治社會,由各級官僚主觀地判決。針對加利奇商人唯一的管理是,倘若詐騙行為被發現,只要超過一定數額即會處死。
奧斯莫梅斯爾是大分裂時期在位最長的王公之一,他開啟了加利奇的強盛時代。他的治世在基輔時代只是開端,在下一個時代,他更令加利奇擠身主要公國。在加利奇崛起之後,這個時代也即將終結,基輔羅斯將進入到下一個時代。
5.12 基輔陷落
1161年,基輔羅斯陷入大混亂,同時發生了五場戰爭。
1.加利奇公位承繼戰爭(1158—1161)
2.第一次沃里尼亞-圖羅夫戰爭(1161-1163)
3.第二次切爾尼戈夫-梁贊戰爭(1158-1161)
4.斯盧茨基戰爭(1161)Слуцкий поход
5.第三次波羅茲克-諾夫哥羅德戰爭(1160-1161)
在1160年代初期,基輔羅斯非常混亂,雖然羅斯季斯拉夫一世穩定了局勢長達5年時間。但他並沒有建立一套制度,而是七拼八湊組成一個團隊,再以武力威逼各公國不得內戰。1167年羅斯季斯拉夫一世逝世,一度以莫洛馬霍維奇-斯摩棱斯克支係為核心的體系崩潰。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遺命將大公位由姪子姆斯季斯拉夫二世繼承。而五子勇者姆斯季斯夫也擁戴長兄諾曼一世,維持了斯摩棱斯克公國的穩定。基輔大公伊賈斯拉夫二世之子姆斯季斯拉夫二世再次繼位,加利奇編年史載他喜怒無常丶賞罰不公。切爾尼戈夫王公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是最接近宗支宣稱權的王公。
此時順序制已經幾乎崩潰,多位旁支僭主已經證明基輔大公位是根據拳頭大小決定,已經亳無章法可言。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認為他才是大公,他以莫洛馬霍維奇系輩分最高的王公自許。
因此羅斯季斯拉夫一世死後,共有三位王公對宗支地位有爭議:
一丶姆斯季斯拉夫二世:根據羅斯法典莫洛馬赫法典宗支的定義和血緣。
二丶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根據順序制丶年長者身份和血緣。
三丶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根據輩分及父親曾任基輔大公。
由於傳統順序制已在1097年柳別奇會議被廢,但是斯維亞托斯拉夫在血緣上仍有宣稱。
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之父長手尤里本身就是僭主,宣稱理論上是最弱的,在血緣上更是非常疏遠。
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二世表示自己已老,公開表示不介入紛爭,轉而南征對抗波洛維茨人。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之長子諾曼一世·羅斯季斯拉維奇挺身而出阻止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挑釁。1168年,姆斯季斯拉夫二世也安排自己的兒子諾曼前去諾夫哥羅德任大公,就是後來被稱為偉大者諾曼的那位。梁贊的格列布一世表示對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擁戴,梁贊公國正忙於開墾南部黑土地,因此沒有與弗拉基米爾敵對。
因此斯摩棱斯克王公諾曼一世的立場是權力平衡的關鍵,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拉攏斯摩棱斯克加入自己一方。因為斯摩棱斯克夾在諾夫哥羅德和基輔中間,加上姆斯季斯拉夫二世與對基輔大公位有宣稱權的諾曼一世不和。同年,諾曼一世表示擁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斯摩棱斯克倒戈至弗拉基米爾方。因此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發動1169年基輔羅斯內戰,集合十一個獨立公國的王公圍攻基輔-諾夫哥羅德-加利奇同盟。切爾尼戈夫在去年已經表示除了對外族戰爭外,雙方進行任何戰爭都不參與,因此中立。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五子勇者姆斯季斯拉夫不信任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多次勸告兄長提防。因此諾曼一世安排他率軍12,000征伐諾夫哥羅德,而諾曼一世本人率軍南下基輔。勇者姆斯季斯拉夫決定接受,帶著士兵前去北方進入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會師。
他以使者身份前去進見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卻把他當作臣下羞辱之。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堅持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是盟友,雙方屬於平等關係,因此拒絕行下位王公的禮儀,維護了斯摩棱斯克公的體面。他在宴席上更公然與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並排而坐,暗示絕對不屈從於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之下。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撥給他3,000軍隊,隨他一同入侵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過程中安德烈授與他全權,轉而南下攻打基輔城。
自伊賈斯拉夫一世引外兵攻陷基輔以來,基輔就一直被各王公以武力爭奪,已經破敗不堪。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此次的圍攻,集合了十多個公國的兵力同時集中在基輔城下,基輔守軍與之相比實力懸殊 。
1169年3月9日,聯軍前鋒進抵基輔城外,開始圍城。幾萬軍隊陸續趕到,不停地進攻基輔城牆。眾多編年史家都提及此戰兵力極為懸殊,聯軍兵力可以將基輔圍好幾圈。
3月13日,聯軍挖地道使城牆坍塌,大軍湧入城中,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下令焚掠。
自弗拉基米爾大帝開始記述的基輔編年史也於此時焚毀,金門附近的弗拉基米爾圖書館六萬卷藏書盡數燒毀。導致後來研究古代基輔公國只能依靠涅斯托爾私修的《往年紀事》,以及其他地區的編年史重整出基輔大公國的歷史。在20世紀考古技術出現革新之前,甚至連智者雅羅斯拉夫以前的基輔史都是破碎殘缺的。基輔的失陷標誌著基輔羅斯諸王公的共主的基輔大公不再具有共主地位,此後各王公獨立建國。
而基輔羅斯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弗拉基米爾時代
1169年基輔的陷落標誌著基輔羅斯失去了名義上的共主,從此各王公間各自為政,分裂成二十多個公國。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雖然聲稱共主之位,事實上並不具備共主名分。但在史學上,基輔羅斯的共主為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承繼基輔大公法統。而基輔羅斯亦分成南北兩部,各自開始了新一輪的封建混戰。
北方以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丶第一梁贊大公國丶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丶斯摩棱斯克公國為主。
南方以加利奇公國丶切爾尼戈夫公國丶基輔大公國丶沃里尼亞公國丶圖羅夫-平斯克公國為主。
本時代加利奇與沃里尼亞王公偉大者諾曼更公然稱王,聲稱基輔羅斯統治者之位。波洛茲克公國仍陷入長期內戰,最終被強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一世統一。
本時期封建混戰開始進入新的時代,除諾夫哥羅德外,各公國領土較為固定。羅斯社會已經不像從前遵守封建禮儀,叛盟毀約丶弒主求榮之事屢見不鮮。當中較大的公國已經可以常常動員上萬兵力,封建制亦已經在各公國逐步發展。而公國之間也因長期的分裂衍生出不同的方言,起初各方言間仍然可以互通。在幾個世紀後再統一時,羅斯語的衍生方言已經不能再相通。在本時代未期,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命令大將速不台丶哲別西征欽察。在迦勒迦河一戰中,擊潰羅斯-欽察聯軍,蒙古軍戰後東返,並在下一個時代回歸。
5.13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征戰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如同其父長手尤里,是一個傳統秩序的破壞者。
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征戰方式,已不僅僅是打敗敵人那麼簡單,而是一種征服。在弗拉基米爾時代以前,即便一個王公征服了另一個公國,他也不能摧毀那個公國,而是兼領王公頭銜。羅斯傳統觀念中,王公只是公國的管理者,他以德行和能力管治公國,以換取臣民的忠誠。
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和其父長手尤里則是統治者,他們是自上而下管治公國。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通過摧毀公國丶吞併疆土丶夷平城市,將城民俘虜為奴實行統治。他把羅斯自從在城邦聯盟轉型的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社會契約一掃而光。從此時開始,基輔羅斯的各公國不再局限於傳統貴族戰爭,而是國與國的戰爭。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自稱大公,完全忽視了血統為主的封建律法,標誌了誰拳頭硬就有理。按羅斯傳統,王公是城民的管理者,而安德烈則把自己當作統治者,並不需要對城鎮大會負責。按稅收傳統來說,民眾上繳稅收而讓王公更有效運用,而安德烈是以王公名義徵稅,錢從此是王公個人的不是大家的。一個公國理論上來說應該是任何留里克王公都有權分一塊領土,現在整個公國是由安德烈大公一人管轄,所有王公都是臣下。而軍隊方面,安德烈將其父留下的軍隊更進一步改良。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在整頓了內政後,出兵征伐偉大者諾曼堅守的諾夫哥羅德。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名義上是討伐諾夫哥羅德的共和體系,使它恢復君主統治。筆者認為偉大者諾曼作為偉大者姆斯季斯拉夫的嫡長曾孫,其血統本身就是個威脅,加上他掌握了強大的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形成了對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雙重威脅。
(再三強調,在法理上此時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仍然只是個王公,
其弟大窩在1185年才正式加冕為大公。
但基於統一稱號方便記憶,我們從1169年起的弗拉基米爾君主都稱為大公。)
5.13.1 諾夫哥羅德征伐
諾夫哥羅德征伐是一場史詩式的圍城戰,很多頌歌都以此為題材。諾夫哥羅德市民對於共和制的保護,以及王公們貪婪地覬覦諾夫哥羅德財富是本戰主旨。此戰也是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此戰前哨為一隊七千人的弗拉基米爾軍入侵諾夫哥羅德,並在白湖戰役中被打敗。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決定親征諾夫哥羅德,以恢復那裡的傳統君主制。1170年初,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軍召集各公國征伐諾夫哥羅德。
諾夫哥羅德此時也正在和南方的斯摩棱斯克為首的聯軍圍攻之中,並且互有勝負。諾夫哥羅德維徹也探知到敵方將會有援軍,因此也召集城民一同守城。而被後世稱為大帝的王公諾曼一世,常常出軍突擊勇者姆斯季斯拉夫的營地。兩人都是那種親自領兵衝鋒陷陣的王公,因此此戰早期就是純粹的戰鬥。
雙方列陣,勇士互報姓名,展示騎術和弓術,由輕騎兵作試探性攻擊,弓兵排射,步兵列方陣推進。每天都打一場,打完後各自撤軍,不偷襲,不用攻城武器,也不會殺俘。只要對方軍隊不投降,便不會強攻城池,對百姓也秋毫無犯。
這是一場傳統的古羅斯戰鬥,從此以後,這種戰鬥方式越來越少。
2月22日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到來做這場戰役變得非常不同,他領著各公國的大軍抵達,大軍人數不同編年史有不同說法,一般在23,000~45,000人的區間。並且在抵達之初,即製造攻城塔和扭力弩,他打算強攻諾夫哥羅德城牆。諾夫哥羅德人也在城內建造牽引拋石機,架在城牆上以防上攻城塔靠近。他們去了聖伊琳娜救主聖堂(今日的救世主顯聖容教堂)找來了聖母像,並將它立在大門上方。
六個小時後,大軍開始攻城,由聯軍弓兵丶弓騎兵向城上射箭射擊,諾夫哥羅德第一編年史形容箭如雨下。幾個波耶出去請戰,率輕騎兵突襲聯軍弓兵,但他們還未沖至,即全部被射殺。諾夫哥羅德人見到此情此景,緊閉城門,由於諾夫哥羅德是少數有完整石牆的羅斯城池,因此聯軍難以攻克。
諾夫哥羅德的古城牆是以泥結法將石頭堆疊,做成牆基,並且在其上夯土,接下來石匠在上方堆疊片狀石塊。片狀石塊中間以別的小石塊填塞空隙,並且確保石塊之間不易鬆動,完整地鋪上一層後再鋪下一層。在石層與石層之間也採用泥結的方式層層堆疊,並在城樓上以大石頭固定整面城牆。而城牆後方的石樓梯也有支撐城牆的作用。由於城牆高18米~19.25米,相當於5-7層樓房的高度,加上其堅固性,要強攻非常困難。
博戈柳布斯基以扭力弩射擊牆身,結果完好無損。他下令以攻城塔攻入城內,被城內的投石機阻攔。偉大者諾曼以有基督保守為由,將聖子像也就是耶穌像也搬了出來,鼓勵人們守城。接下來三日就是雙方互丟石頭互射弓箭,偉大者諾曼出城衝殺一陣,殺傷敵人後回城。
2月25日,諾夫哥羅德大主教聖約翰(即伊凡二世大主教 ,或以拜占庭風的名稱約翰二世·塞米列洛斯)。聲稱上帝報夢,要在俄羅斯釋放衪的憤怒,如同摩西驅除黑暗一般,當以色列人渡過紅海之時,法老的軍隊便被淹死。
由於俄國傳統史料很多東西都強行扯到聖經故事上去,筆者認為可以解釋為:
法老的軍隊=聯軍,諾夫哥羅德人=以色列人,紅海=遠程武器或箭雨什麼的。
諾夫哥羅德人決定夜襲,采數個梯次突破聯軍防線,在聖米迦勒的護佑下,成功打敗聯軍。
諾夫哥羅德人俘虜了大量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人,並將他們以2諾加塔的價錢售出(當年約等於1/18個諾夫哥羅德庫納)。由於兩位筆者皆非專精古羅斯貨幣之人,因此去請教專家1諾夫哥羅德庫納當年的作用。在1170年,一把劍值 4.25個庫納,一頭小羊的價錢是1/3庫納,吃一西納(33.582克)黑麥需要1/125庫納。不過無論如何,以奴隸來說,這價格非常便宜。可能暗示抓到大量俘虜供過於求,以及羞辱敵人兩層意思。
最終,諾夫哥羅德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和解,諾夫哥羅德維徹送走了偉大者諾曼,迎接安德烈幼子尤里任大公。偉大者諾曼前往沃里尼亞接受其父的領地,並且附庸於加利奇的奧斯莫梅斯爾公之下。
5.13.2 征討勇者姆斯季斯拉夫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在平定諾夫哥羅德後,將矛頭指向羅斯季斯拉夫一世諸子,或者形象點說-過河拆橋。斯摩棱斯克系的諸公本身即具有相當實力,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為了拉攏他們,將基輔大公國交給他們兄弟。伊帕齊耶夫編年史中記載,自諾夫哥羅德征伐結束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屢次挑釁並對這些王公惡言相向。
斯摩棱斯克系的諸王公沒有反抗博戈柳布斯基的威壓,但勇者姆斯季斯拉夫例外,他剃光了博戈柳布斯基使者的毛髮,並驅逐使者,勇者姆斯季斯拉夫指要讓上帝來評理,也就是說,向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宣戰。
這一件事代表了觀念上的改變,從前各王公基本平等,由大公管轄,一位大公倘若沒有上位王公的頭銜,他便不能控制另一王公。但是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作為大公,去管另一位大公的下位王公,本身就很奇怪,更不要說他大公位是他自稱的而己。克柳切夫斯基對此也有他自已的看法,筆者們也贊同這種看法,王公之間確實不再平等相待了。
下位王公(克柳切夫斯基的幼系王公),變成了上位王公(長系王公)的附庸,未來甚至出現上位王公,也淪為了下位王公。與傳統順序制不同的是,這個排行是基於政治和軍事實力,與輩分和年齡已經不那麼相關。
勇者姆斯季斯拉夫的反擊,令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得到口實征伐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其長兄諾曼一世不敢反抗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因此加入聯軍征伐兄弟。其兄達維德一世留下了維什哥羅德給勇者姆斯季斯拉夫,自己回到斯摩棱斯克。
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另外找了些盟友,包括前大公伊賈斯拉夫二世之子雅羅斯拉夫,奧利戈維奇系的米哈伊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等人。主要公國幾乎都響應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號召前來,而加利奇的奧斯莫梅斯爾公一開始中立。
由於本戰爭本身沒有太大的歷史意義,雖然是英雄史詩的良好素材,但筆者們簡單帶過。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先行攻打先行的切爾尼戈夫諸公,在北方的軍隊南下前消耗敵軍實力。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認為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就在別爾哥羅德,因此分兵攻之。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反而進入其兄達維德一世留下的維什哥羅德,並且在那堅守。勇者姆斯季斯拉夫之弟別爾哥羅德王公留里克被攻破城池,投降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1173年9月28日,聯軍40,000多人攻至維什哥羅德,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困守孤城9周。直到聯軍兵力耗損得差不多時,奧斯莫梅斯爾公與偉大者諾曼率兵支援勇者姆斯季斯拉夫。並且在城外大敗聯軍,解救了勇者姆斯季斯拉夫,而在鄰近的各公國也先後撤兵。這件事對於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名聲有很大損害,圍困一座小城兩個多月不陷。而且被傳統的幼系城池加利奇的軍隊打敗,就更是多了一層恥辱。
事情還有後續,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出戰追擊聯軍,與加利奇軍協同將聯軍趕到第聶伯河中淹死。11月10日,戰爭結束,勇者姆斯季斯拉夫挫敗了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統一基輔羅斯的行動。他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榮耀,從此他成為了保守派王公的領袖。
5.13.3 征討伏爾加保加利亞
自從980年起,弗拉基米爾大帝征伐伏爾加保加利亞人,與他們簽訂100年和約開始,羅斯人和伏爾加保加利亞人的戰爭就沒斷過,一直打了一個多世紀。
1107年,伏爾加保加利亞人更圍攻蘇茲達爾城,被擊退,長手尤里後來反攻,日期有多種說法。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在1164年和弟弟亞羅波爾克入侵伏爾加保加利亞,因補給不足被擊敗。1171年,他再入侵,又被保加爾人打敗,退回弗拉基米爾城。
本節討論的是他最後一次的征戰,也就是1174年的那次。
1174年的這次遠征,在編年史上就三句話,用漢語來說便是:
安德烈大公率領親兵(德沃希納)以及民兵前去征討保加爾人,他擄掠了一個保加爾女人為妻。這個女人要報復大公對她同袍的殘害,而加入廷臣們的刺殺密謀,最終刺殺了大公。
因此我們從史書上了解這場遠征是不可能的,但這場遠征有它的意義。
原因是,這場戰爭令羅斯和保加爾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且他們也更像羅斯人了。
根據同時期的考古出土發現,他們學羅斯人在鎖子甲外穿的鱗甲或胸甲,且防具型制非常像羅斯人。而且他們用的斧頭和一體式頭盔,都是羅斯制的產物,這就證明了他們的確有向羅斯人學習或貿易。
而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之前,他們的著裝有很濃厚的突厥風格,而現在則偏向羅斯化。另外,征伐保加爾人的時間也大幅縮短,相比長手尤里時代穿山越林去征伐保加爾人,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是經過道路,進入草原去與這些漁獵民作戰,弗拉基米爾軍有系統地掠奪保加爾人的各個城池,將他們的勢力範圍縮小,這導致了日後1186年保加爾城被羅斯軍隊攻陷,汗國遷都比利亞爾打下了基礎。其弟大窩後來對伏爾加保加利亞的征伐成功,其兄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可說有一定貢獻。
同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遇刺身亡,接下來介紹其弟大窩弗謝沃洛德。
5.15 第一次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內戰
1174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被刺身亡後,幕後黑手到底是誰眾說紛紜,他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導致弗拉基米爾系的各王公紛紛爭位。
當中宣稱者中以其弟蘇茲達爾王公米哈伊爾丶安德烈之長孫姆斯季斯拉夫丶科洛姆納王公大窩弗謝沃洛德三人為主。米哈伊爾是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之長弟,長手尤里之子,也是順序制下最高順位繼承者。安德烈長子和次子比他更早去世,因此按繼承法,繼承權歸其長孫姆斯季斯拉夫·羅斯季斯拉維奇。大窩弗謝沃洛德此前曾任基輔大公,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生前已經被重用,是尤里耶維奇支系(弗拉基米爾支系)的優秀王公。
三方勢力各自有支援者,梁贊則是三面下注,那方強就聯合其他兩方打壓以牟利。
因此,第一次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內戰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弗拉基米爾公國國內戰爭部分,二是弗拉基米爾-梁贊部分。
5.15.1 弗拉基米爾公國國內戰爭部分
弗拉基米爾公國國內戰爭主要分成兩派,一派以切爾尼戈夫支援的米哈伊爾和大窩弗謝沃洛德為核心的蘇茲達爾派。另一派是受斯摩棱斯克支援的姆斯季斯拉夫和亞羅波爾克兄弟的羅斯托夫派。以下簡稱為蘇派和羅派,大窩在內戰中期才加入蘇派,前期蘇派的主要人物是米哈伊爾一世。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死後因沒有繼承人,因此蘇派和羅斯托夫派同時宣稱為繼承者,且指責對方篡弒君主。由於在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支援下,蘇派的米哈伊爾進入弗拉基米爾加冕為大公,稱米哈伊爾一世。因姨丈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對於米哈伊爾一世也表達認同,因此米哈伊爾順利加冕。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嫡孫姆斯季斯拉夫和雅羅波爾克對此不滿,表示公位應該歸於弗拉基米爾宗系長支。
他們因此找上樑贊大公格列布一世和大窩弗謝沃洛德協助,希望他們協助奪取公位。兩人入據舊都羅斯托夫,並挾東北部諸城獨立,成立第二羅斯托夫公國。兩人前去請求姻親的斯摩棱斯克王公幫忙,抺黑米哈伊爾一世。加上勇者姆斯季斯拉夫對外甥米哈伊爾一世拒絕守諾割讓貝列利洛地區感到憤怒,令諾夫哥羅德丶斯摩棱斯克丶梁贊都加入了弗拉基米爾內戰。
1175年6月初,羅斯托夫與其他三大公國聯軍圍攻弗拉基米爾城,米哈伊爾一世逃出,返回蘇茲達爾城。6月11日,聯軍攻破弗拉基米爾,擁戴亞羅波爾克為大公,稱亞羅波爾克三世。長兄姆斯季斯拉夫按傳統據守舊都羅斯托夫,讓弟弟管理幼城弗拉基米爾。各公國就開始瓜分戰利品,格列布一世割取弗拉基米爾南方的大片領土退出戰爭。而斯摩棱斯克和諾夫哥羅德也各自割取了領土,勇者姆斯季斯拉夫更協助圍攻蘇茲達爾城。
大窩弗謝沃洛德在戰爭之初嚴守中立,但由於梁贊的入侵,使他前往切爾尼戈夫公國。在切爾尼戈夫,他向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借兵,希望能回軍拯救蘇茲達爾城。大窩弗謝沃洛德帶著軍隊北返,大敗勇者姆斯季斯拉夫,解除了蘇茲達爾的圍困。6月15日,大窩弗謝沃洛德率軍潛入弗拉基米爾並奪取城堡,米哈伊爾一世重新登位大公。米哈伊爾一世流放在位僅四日左右的亞羅波爾克三世,接下來雙方正式分成兩個陣營。
大窩指出勸告米哈伊爾一世先攻陷羅斯托夫,回頭再想辦法奪回失去的領土。米哈伊爾一世請求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出兵牽制斯摩棱斯克和梁贊,並命大窩弗謝沃洛德出兵羅斯托夫公國,蘇派和羅派在接下來兩年的戰爭中互有勝負。
1176年6月27日,兩派在利佩齊河畔進行決定性的利佩齊會戰,雙方弓箭手對射,接下來大窩弗謝沃洛德命令德沃希納重騎兵衝擊羅派軍的右翼,打開戰線缺口,最終重步兵推進擊潰敵人。大窩弗謝沃洛德乘勝攻陷羅斯托夫,國內戰爭部分完結。姆斯季斯拉夫和亞羅波爾克兄弟流亡梁贊,受到大公格列布一世庇護。
5.15.2 第二次弗拉基米爾-梁贊戰爭
而在過往的戰爭中,梁贊公國一向擔任騎牆派,它一直謹慎小心,確保謀取最大利益。在叛變時以武力為後盾,訴說人情道理或以利誘,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梁贊公國不遵守誓言承諾,只要利益合適一律反叛,因此大窩斥責梁贊為騙子國度。因為兩代梁贊公的冒險投機,使梁贊成為主要公國,從中謀取極大利潤,在40年間暴富起來。自弗拉基米爾一世以來,梁贊成為一個強大的政治丶商業和軍事強國。雖然道義和名聲上有虧,卻靠實利獲得了彌補,有時,沒有原則到佔了便宜。大窩弗謝沃洛德可不吃這一套,他堅持要教訓梁贊,讓梁贊付出代價。
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內戰中蘇派接近勝利之時,梁贊提出雙方再度同盟的提議。大窩弗謝沃洛德在接見使者時怒斥梁贊王公格列布一世是個老匪徒,統領一幫流氓波耶,管治一個騙子國度。米哈伊爾一世本來打算接受,好言相勸,不希望對抗格列布一世。大窩弗謝沃洛德向兄長進言,梁贊乘人之危入侵,現在又想以財物和解,絕對不可答應。他打了一個比方,指貪求匪徒的財寶而原諒一個匪徒,恐怕財寶未到手,自已就被殺害。大窩弗謝沃洛德力排眾議,決定南征梁贊,第二次弗拉基米爾-梁贊戰爭爆發。第二次弗拉基米爾-梁贊戰爭是大分裂時期兩大公國的直接衝突,相關研究非常多。
一般認為,雙方並沒有太多不可調和的矛盾,戰爭的爆發反而是超出預想的。因為當時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已經進行了兩年多內戰,不是一個適合出兵的時機。但大窩弗謝沃洛德卻立即攻打梁贊大公國,勞民傷財不可能只為出一口惡氣。筆者認為,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是壓制梁贊的崛起,以消除來自公國南方的威脅。
格列布一世馬上扶植姆斯季斯拉夫宣稱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位,率軍北伐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並聯絡斯摩棱斯克和諾夫哥羅德等公國圍攻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大窩弗謝沃洛德也派人前往各公國,指責梁贊的罪惡和壞處,用比梁贊加倍的財貨收買其他公國。各公國因此嚴守中立,切爾尼戈夫和佩列亞斯拉夫爾支持大窩弗謝沃洛德的行動。同月米哈伊爾一世逝,諸波耶一致擁戴大窩弗謝沃洛德繼任大公,稱弗謝沃洛德三世。
1177年,格列布一世北伐,用了5天就攻下了弗拉基米爾西部的雪爾茨基堡,大窩弗謝沃洛德率軍迎戰,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命兒子奧列格和弗拉基米爾共率10,000兵馬協助大窩弗謝沃洛德。是次戰爭編年史載大窩弗謝沃洛德動員20,000軍隊,而北侵的梁贊軍動員約25,000人。根據科洛克沙古戰場考古發現,現代估計兩方兵力實際約在4,500至14,000人的區間。梁贊軍在克利亞濟馬河兩岸迂迴,攻陷茲韋尼哥羅德,繼續向蘇茲達爾進軍。
大窩弗謝沃洛德在克利亞濟馬河的科洛克沙渡口追上樑贊軍,雙方開戰。
科洛克沙戰役是基輔羅斯決定性戰役,這一戰決定了兩大公國的國運。
弗拉基米爾方有4,000騎兵
(含500名環甲軍,1,000位波耶騎兵,2,500切爾尼戈夫騎兵以及若干游牧騎兵。)
梁贊方亦有4,500騎兵
(1,000名梁贊重騎,1,500位波耶騎兵,2,000欽察騎兵。)
雙方農兵數目有不同說法,區間分布在2,000~13,000之間。
步兵以各級波耶和市民階層為主,雙方步兵都在10,000人上下。
本戰役規模在同時期基輔羅斯戰爭中罕見,兩公國都投放大量兵力於此役。
雙方將騎兵都安排在正北方,而正南方都是同盟軍,中軍都是主力軍。
梁贊軍右翼由格列布一世次子諾曼作指揮,左翼由姆斯季斯拉夫指揮前羅斯托夫軍。
中軍則由格列布一世親自指揮,前鋒由其三子伊戈爾擔任。
弗拉基米爾軍右翼由佩列亞斯拉夫爾王公弗拉基米爾二世擔任,波耶斯普武斯基為副,
中軍則是大窩弗謝沃洛德親自指揮,左翼是切爾尼戈夫的奧列格兄弟任指揮。
戰役爆發是由於姆斯季斯拉夫兄弟突襲大窩弗謝沃洛德陣地,但被敵軍弓箭迫退。切爾尼戈夫軍追趕敵人,並對敵軍形成半包圍狀態。弗拉基米爾弓兵先推進,並對梁贊軍前鋒排射,梁贊軍步兵推進,而弗拉基米爾步兵上前迎戰。中軍步兵進入了混戰狀態,弗拉基米爾軍的騎兵衝擊梁贊軍的波洛維茨騎兵隊,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梁贊騎兵右翼較遲作出反應,使弗拉基米爾軍的波耶和德沃希納環甲軍中央分斷梁贊軍的騎兵。梁贊重騎轉向南方沖入弗拉基米爾軍的缺口,波耶斯普武斯基再率一隊波耶騎兵衝擊梁贊騎兵側面。
騎兵陷入混戰後,中軍步兵由長矛兵擊破梁贊軍,伊戈爾逃走,導致軍潰。格列布一世長子安德烈接手指揮前鋒,並且指揮中軍第二陣上前,弗拉基米爾軍以斜陣向前推進。切爾尼戈夫軍步兵持續壓迫梁贊軍左翼,姆斯季斯拉夫被打下馬來,成了俘虜。其弟雅羅波爾克則成功在戰場上逃走,雖一度被抓,還是逃到了諾夫哥羅德。後來雅羅波爾克兩度反叛,一次是加入反弗謝沃洛德聯盟,另一次是陰謀行刺大窩。雅羅波爾克最後被處決,安德烈一世一脈絕嗣。
梁贊騎兵也不能支撐弗拉基米爾軍的攻勢,格列布一世次子諾曼要拔劍親自作戰。諾曼在作戰中換了兩匹馬,弗拉基米爾軍集中攻打諾曼的德沃希納衛隊。在混戰中諾曼被騎斧砍中幾乎戰死,在身中一支投矛後被俘。弗拉基米爾騎兵迂迴沖入中軍後方,對梁贊軍形成合圍。大窩弗謝沃洛德集中兵力壓迫中軍第二陣,並且派出重步兵攻入梁贊長矛兵的薄弱處。格列布一世拒絕逃走,堅持作戰到最後一刻,他分出一部分長矛兵阻截弗拉基米爾騎兵。在這場戰役的最後段,雙方混戰了相當長時間,最終格列布一世被俘,戰役結束。
梁贊潰兵被弗拉基米爾軍追殺數十俄里,直至河岸為止。是次戰役重創第一梁贊大公國,戰後克利亞濟馬河的河水亦為血所染紅。梁贊方四位王公被俘,七位王公被殺,十六位波耶被殺和被俘。而弗拉基米爾軍亦死傷慘重,超過1,000人陣亡。
大窩弗謝沃洛德強迫格列布一世去大公號,格列布一世不從,表示願意一死。
三子伊戈爾雖然逃回,但由於棄父兄獨逃,眾波耶推舉格列布一世四子弗拉基米爾攝政。勇者姆斯季斯拉夫為格列布一世說情,他請求大窩弗謝沃洛德釋放他,大窩有條件地同意。格列布一世不願忍受屈辱,最終在弗拉基米爾絕食時被庾死。格列布一世次子諾曼向大窩弗謝沃洛德稱臣,自去大公號,被大窩弗謝沃洛德釋放,稱梁贊王公諾曼一世。
大窩弗謝沃洛德成為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與此同時,南方的切爾尼戈夫也在崛起。
5.16 奧利戈維奇系霸業曇花一現切爾尼戈夫,古羅斯舉足輕重的城市,作為與基輔丶諾夫哥羅德和斯摩棱斯克齊名的城市,以她命名的公國也同樣強大。但是綜觀切爾尼戈夫公國整段歷史,她不斷受到入侵,而且還常常面臨政治分裂。切爾尼戈夫史上多災多難,而且疆域隨著時間過去而日漸收縮,但是他仍然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的主要公國。與其他由莫洛馬霍維奇家族統治的公國不同,切爾尼戈夫由留里克王朝奧利戈維奇支系所統治。
智者雅羅斯拉夫分封他的次子到切爾尼戈夫,他的孫子奧列格和達維德開創了奧利戈維奇支系。奧利戈維奇支系在長手尤里死後,幾乎一直都被莫洛馬霍維奇家族打壓。奧利戈維奇系王公伊賈斯拉夫三世舉兵挑戰斯摩棱斯克的羅斯季斯拉夫一世,更導致國都被攻陷。
同系的梁贊日漸強大,而且梁贊變法圖強後開始入侵,並鯨吞切爾尼戈夫西部的領土。在國內,波耶貴族與城鎮代表矛盾開始突顯,傳統的包地稅和人頭稅已經不合時宜。民眾耕種而吃不飽,轉而逃離家園,人口流失嚴重。梁贊丶斯摩棱斯克等鄰國屢屢挑釁,國家疲於應付。稅收收不上來,人口流失,強敵環伺,就是1160年代的切爾尼戈夫的寫照。
此時,切爾尼戈夫正因加利奇公位繼承戰爭落敗而受到斯摩棱斯克的管轄。基輔人和斯摩棱斯克人的管治引起切爾尼戈夫人不滿,他們開始策動擺脫羅斯季斯拉夫一世的管治。切爾尼戈夫人並不能以武力強行驅逐斯摩棱斯克軍,切爾尼戈夫衰敗多時,早已沒有這個實力。
切爾尼戈夫民風亦沒有梁贊人那麼強悍,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已經穩定控制國家,魯莽挑戰不是一個明智行為。因此民眾以消極抵抗的方式應對,向羅斯季斯拉夫一世保證忠誠,王公也將長子奧列格派去基輔做人質。切爾尼戈夫因此獲得一點點的自治權利,開始興修水利設施,疏通河道用以灌溉。
在政治和軍事方面仍然受到羅斯季斯拉夫一世的管制,但羅斯季斯拉夫一世甚少支援切爾尼戈夫軍。切爾尼戈夫在第三次切爾尼戈夫-梁贊戰爭中再次慘敗,又再割土求和。1164年,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封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任切爾尼戈夫王公,稱斯維亞托斯拉夫三世。
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四處尋求人才,本人也親自前往梁贊學習。
此時梁贊少王公格列布一世接見了他,基於古老的傳統,格列布一世是以迎接上位王公禮儀接待他的。兩人仍然保留了前一個世代的貴族風度,並不像弗拉基米爾和加利奇支系那種以力壓人,以詐謀敵的習氣。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在聽說了梁贊對於度量衡丶貨幣丶農業技術和道路的見解後,轉而學習梁贊的制度。但在切爾尼戈夫當地實行出了問題,那就是兩國體量不同,切爾尼戈夫變革的難度遠高於梁贊。由於此變法時長14年,篇幅所限在此略去,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利用波耶和城鎮代表的矛盾以推行改革。
對外方面,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盡量避免戰爭,如上文所提及,他甚至沒有參加基輔的攻城戰。但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脅迫下,切爾尼戈夫也只得加入弗拉基米爾陣營,對戰偉大者姆斯季斯拉夫的宗系。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死後,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開始擴張過程。1176年,他奪下基輔大公之位,整合了基輔和切爾尼戈夫等公國,同時向圖羅夫-平斯克地區出兵。第一次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內戰期間,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聯合米哈伊爾一世和大窩弗謝沃洛德。1179年以外交手段使沃里尼亞王公偉大者諾曼附庸,並且與加利奇的奧斯莫梅斯爾聯姻。
1180年,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以各王公最年長者身份直接或間接管轄了基輔羅斯的大半。且加利奇公國丶梁贊第一大公國丶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不服從號令,因此他下令征伐。此次戰爭被稱為斯維亞托斯拉夫北伐,令弗拉基米爾和梁贊結成聯盟抵禦,西部的奧斯莫梅斯爾公起初中立。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大敗,接下來大窩弗謝沃洛德開始反攻,而梁贊也開始入侵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趕忙組建第一次反弗謝沃洛德聯盟(Коалиция противников Всеволод)。
此時沃里尼亞王公偉大者諾曼公然叛亂,帶領2,400人的軍隊支援教父大窩弗謝沃洛德。
大窩弗謝沃洛德先控制了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再一直南下攻打基輔大公國。切爾尼戈夫全境陷於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元史上的密思赤老)指揮下的北方聯軍。在奧斯莫梅斯爾和偉大者諾曼也從西方迫近基輔,迫使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向大窩弗謝沃洛德投降。
奧利戈維奇系的霸業曇花一現,被大窩弗謝沃洛德扼殺在發展期,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僅得到基輔大公國作為領地。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在晚年一度稱霸,開創了奧利戈維奇系王公最大的疆域,但只維持了不到5年。1194年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去世,他死後,奧利戈維奇支系失去共同的領袖,各支系立即爆發內戰,使他死後隨即人亡政息。
奧利戈維奇諸公內戰中,各奧利戈維奇王公分成布良斯克丶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丶斯塔羅杜布/斯塔夫羅波爾(同地,譯名不同),以及切爾尼戈夫王公四系混戰,最終由勇者伊戈爾在1198年再次統一三公國,但默許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自治。
5.17 第一次反弗謝沃洛德聯盟(Коалиция противников Всеволод)
自遺囑內戰以來,這是第二場再次遍布基輔羅斯全土的戰爭。在開戰之初,西部各公國相對較和平,後來因沃里尼亞王公偉大者諾曼的征伐,先後加入了戰局。
此戰後大窩弗謝沃洛德奪得北方各公國的掌控權,並確立了新一代霸主的地位。
南方的基輔大公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對於大窩弗謝沃洛德不敬行為感到憤怒,因此發動北伐。此戰早期是第二次弗拉基米爾-梁贊同盟對抗大部分羅斯公國,由大窩弗謝沃洛德主導。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安排他的兒子弗拉基米爾繼承諾夫哥羅德的公位。同時拉攏大窩弗謝沃洛德之兄羅斯季斯拉夫,佩列亞斯拉夫爾王公弗拉基米爾·格列布維奇,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宣稱征討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以復興基輔羅斯的傳統。格列布一世之子諾曼一世娶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之女,雙方是親家,而且兩國同出一系。但是因利益和政治上的考量,促使梁贊倒向了弗拉基米爾一方。
5.17.1 斯維亞托斯拉夫北伐
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派兒子格列布勸說大窩弗謝沃洛德投降,大窩弗謝沃洛德拘禁其子。雙方爆發戰爭,南方各公國聯軍分四路開始北伐,大窩弗謝沃洛德也出兵南下抵擋。南方聯軍從庫爾斯克丶托爾若克和普龍斯克丶波洛維茨四路進攻;北二路主要用以對抗弗拉基米爾,南二路主要是對戰梁贊。諾曼一世任命波耶米辛斯基擔任將領,撃潰入侵的敵人。大窩弗謝沃洛德則不分兵,先打敗庫爾斯克的南方聯軍先鋒,佩列亞斯拉夫爾王公弗拉基米爾·格列布維奇決定撒退,等候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主軍。
諾夫哥羅德大公弗拉基米爾乘機入侵烏格里奇,擊敗王公雅羅斯拉夫的軍隊。大窩弗謝沃洛德命波耶迪米爾科夫北上抵擋諾夫哥羅德軍隊,他沿維恩河一帶布陣。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率兵到來後與大窩弗謝沃洛德隔河相對,他的部下勸他渡河偷襲敵軍,被否決了。於是雙方沿沃爾霍夫河支流的維恩河布陣,對峙了2周。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挑釁大窩弗謝沃洛德渡河作戰,但大窩弗謝沃洛德不理。由於北方進入冬季,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決定退兵,唯一的戰果是托爾若克軍燒了德米特羅夫。南方的梁贊倒是在諾曼一世帶領下,反攻入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公國。
5.17.2 諾夫哥羅德降服
大窩弗謝沃洛德立刻反攻,他尾隨諾夫哥羅德軍,攻入諾夫哥羅德公國。由於諾夫哥羅德自從其父長手尤里時代開始對弗拉基米爾構成重大威脅,其人力和物力在各主要公國中也是十分強大。1181年年初,大窩弗謝沃洛德攻入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是其兄安德烈自1170年以來,再次攻入諾夫哥羅德。在次年雪融之時,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才知悉大窩已經開始反攻,下令召開第二次柳別奇會議,組成第一次反弗謝沃洛德同盟。此同盟成員一開始也幾乎是除弗拉基米爾和梁贊外的所有公國,但沃里尼亞公國卻公然叛變,加入弗拉基米爾方。第一次反弗謝沃洛德聯盟就是一盤散沙,盟主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對其他王公沒有太大的權柄。他僅僅是一個名義上的首領,以及留里克諸王公之長而已。
諾夫哥羅德維徹困守多日不見南方聯軍支援,在托爾若克陷落後,決議向大窩弗謝沃洛德投降。他們綁縛了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之子弗拉基米爾,獻於大窩弗謝沃洛德,並請求大窩弗謝沃洛德寬恕。前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波爾克一世亦在此時被俘,大窩將他送回弗拉基米爾軟禁。大窩弗謝沃洛德任命堂侄雅羅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任諾夫哥羅德城的王公,總督諾夫哥羅德事務。大窩弗謝沃洛德本人也成為「諾夫哥羅德議會的仲裁者」(Медиатор Новгородское вече),將整個諾夫哥羅德議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造成了事實上(De facto)成為了諾夫哥羅德國的大公,而法律上(De jure)的王公,幾乎沒有什麼權力。大窩弗謝沃洛德多次表示他專重諾夫哥羅德的共和制,他是個保護者而不是統治者。
大窩弗謝沃洛德以軍力為後盾,實行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專制。諾夫哥羅德城鎮大會逐漸淪為橡皮圖章(Rubber stamp),直至1210年起義恢復共和才結束。
5.17.3 斯摩棱斯克階段
大窩弗謝沃洛德隨即南下進攻斯摩棱斯克,總動員兩大公國共60,000軍隊南下,斯摩棱斯克王公達維德二世出兵抵擋。大窩弗謝沃洛德任命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及斯普武斯基分兵左右二路,他自領中軍南下。斯維亞托斯拉夫之子勇者伊戈爾隨即從切爾尼戈夫率軍6,000北上救援。弗拉基米爾軍的戰力是壓倒性的,2個月就攻至斯摩棱斯克城下,莫吉廖夫丶葉利尼亞丶維亞濟馬丶和莫扎爾斯克等地相繼淪陷。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與南方聯軍在維亞濟馬地區會戰,圖羅夫-平斯克公國和維捷布斯克-波羅茲克公國沒有前進支援,守在山上觀看。勇者伊戈爾率親兵6,000人突入諾夫哥羅德民兵方陣的左側,又從中分出一隊步兵攻向弗拉基米爾軍的左後側,壓垮諾夫哥羅德軍左翼的民兵方陣。但雙方兵力差距過大,弗拉基米爾軍有將近20,000人,勇者伊戈爾只得邊戰邊退,此時圖羅夫和維捷布斯克兩軍叛變至弗拉基米爾方,下山追擊勇者伊戈爾。勇者伊戈爾最終退守一座山谷,沿山谷布陣,與弗拉基米爾聯軍對峙。
而達維德二世決定投降大窩弗謝沃洛德,向大窩弗謝沃洛德請求寬恕,大窩弗謝沃洛德以其抵抗多時為由,沒收公國東部和西部大片領土。勇者伊戈爾在聽聞達維德二世投降後,將他作為人質的幼子伊戈爾處決,以懲戒反叛者。同時間,偉大者諾曼北路也攻入平斯克,南路也攻入杜爾塔,多次大敗南方聯軍的西部公國。
5.17.4 第三次弗拉基米爾-梁贊戰爭開始
1182年,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與弗拉基米爾-梁贊同盟和談,以應對來自南方的波羅維茨入侵。梁贊由於不知名的原因,又再度叛變至南方聯軍一方對抗大窩弗謝沃洛德,雙方爆發第三次弗拉基米爾-梁贊戰爭。大窩弗謝沃洛德同意休戰,並專註於對抗梁贊。
5.17.5 第聶伯河畔階段
1185年,弗拉基米爾主軍南下直取基輔,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亦終止對波洛維茨人的征伐北返防守基輔。斯摩棱斯克軍前往西部會合維捷布斯克-波羅茲克公國奪取西部的領地。大窩弗謝沃洛德另外命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沿河南下,攻入切爾尼戈夫公國。偉大者諾曼攻入基輔公國的捷爾羅波爾地區,作為對基輔軍的牽制。弗拉基米爾軍多次想渡河,均被勇者伊戈爾順流而下摧毀舟楫,此時弗拉基米爾軍已遠征多日,糧食不繼。
而南方聯軍則兵員充足,糧食亦足夠,導致大窩意欲退兵北返,召開會議商討。其侄子雅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勸告絕沒有到了基輔門前而退兵的道理,指弗拉基米爾軍擁有基督的護佑,請求大窩弗謝沃洛德再堅持一段時間。大窩弗謝沃洛德決定再堅持二十日,二十日後再沒有辦法渡河就要退兵。
而勇者伊戈爾探知到弗拉基米爾軍缺乏物資,率兵上岸突襲,弗拉基米爾軍早就布好幾重木柵,勇者伊戈爾突擊不成,放火燒毀部分營地後退去,但勇者伊戈爾本人也身中三箭。南方聯軍50,000多人只有勇者伊戈爾一人率兵北渡攻打,而其他幾位王公仍然在河對岸緊守。而偉大者諾曼已經攻入日托米爾,身在聯軍的後方,並且處於基輔西南方。
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恐懼偉大者諾曼會乘機攻下基輔,回軍緊守基輔,就在他回軍之時,偉大者諾曼率領2,000兵力輕裝急行,在瓦西基夫爾一地突襲基輔軍。雅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則提議乘隙在雨天搶渡第聶伯河,大窩弗謝沃洛德下令全軍渡河。
另一方面,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亦全面佔領切爾尼戈夫公國,南方聯軍己經完全潰敗。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派使者訴說四十年前與偉大者諾曼祖父伊賈斯拉夫二世的情誼,請求偉大者諾曼手下留情。偉大者諾曼毫不憐憫他的請求,調動加利奇和沃里尼亞等地的軍隊攻破基輔軍的防線。第聶伯河左岸的南方聯軍已經被弗拉基米爾軍擊潰,南方聯軍只得退守基輔。
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決定向大窩弗謝沃洛德請降,戰爭結束。
雙方簽訂和約,雙方由基輔大公國和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為代表,代表兩邊陣營簽約。1185年的基輔和約並沒有第一梁贊大公國的參與,第三次弗拉基米爾-梁贊戰爭仍然繼續進行至1187年。
大窩弗謝沃洛德得利最大,他得到了對諾夫哥羅德的保護權,以及北方各王公的管轄權利。
圖羅夫-平斯克公國全土和加利奇公國部分領土成為偉大者諾曼的勢力範圍。
切爾尼戈夫分屬三份,分別由基輔大公丶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和切爾尼戈夫王公管治。
豪邁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仍然保有基輔大公位,且完整保留公國疆域。
對奧利戈維奇各王公寬大處理,奧利戈維奇各王公承認大窩弗謝沃洛德大公地位。
第一梁贊大公國必須撤去邊境城塞及歸還佔領的弗拉基米爾南方領地。
最後一條必須要等到梁贊投降才得以實現,由於超出本文範圍,在此略過。
大窩弗謝沃洛德至此才名實相符就任大公,成為各公國名義上的共主。
推薦閱讀:
※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是否已成定局?
※來貝加爾湖玩雪才是王道
※莫斯科的反擊將如雷霆而至
※蘇57即將服役?印度開心極了:終於可以趕上中國?
※徵求四本書的譯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