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海上旗語,如星辰大海—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14歲時離開他身邊去台北工作,卸任後安德烈已經18歲,變得冷淡而陌生,對母親「愛」但「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於是2003年至2006年,龍應台與安德烈決定共同開通專欄,用書信方式找到母子間的「連結」。其中36封家書集結成書,成為龍應台人生三部曲的第二階段——《親愛的安德烈》。
安德烈,1985年出生於台灣,八個月來到歐洲,在瑞士和德國長大。21歲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親愛的安德烈》記錄了18到21歲的安德烈與母親之間的關於世界,政治,人生,音樂等話題的探討。多國的生活經歷,與不同文化群體的接觸,以及父母的引導,賦予了安德烈獨立的思考和廣闊的視野。
19歲的安德列夫,他在思考些什麼呢?
1. 關於全球問題
- 全球化的貧富不均及利己又保守的一代
- 貧富差距以及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矛盾
2. 關於政治和社會
- 二戰後德國人對「國家」的羞恥感
- 德國中學教育的階級和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價值認同
- 對於」自由派「和「保守派」施政理念和政策思考
- 對禁煙的思考——政府是否有權力「指導」人民的生活方式
3. 關於香港
- 香港缺乏生活藝術
- 香港社會對於民眾遊行、爭取權利的冷漠以及對制度、政治的無所謂
- 香港媒體缺乏高度批評精神
4. 關於藝術
- 歌曲好不好的三要素——氣氛、歌詞、音樂
- 對百老匯劇的鄙視
作為母親和引路人,龍應台都和孩子探討些什麼問題呢?
1. 關於人生
- 安德烈這一代的終極關懷和「定錨」在哪裡
- 好的工作在於是否讓人自由,而非職業貴賤或金錢多寡
- 面對不欣賞不贊成的人,特別是領導老師等涉及自身現實利益的人,是與之抗爭或者妥協?
- 關於愛情和伴侶:「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2. 關於政治和社會
- 「德國」對於安德烈的意義,他是否為德國的歷史和名人而自豪,又會否因為納粹而感恥辱
- 「左」和「右」;理想主義是脆弱而易被腐蝕的,經過權力考驗的理想主義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
- 歐洲個人主義和台灣集體主義的對比;歐洲青年懂得玩、熱愛玩、拚命玩,自由自在無所畏懼,而台灣青年重「自強」和「救國」,在集體中尋求安全和快樂
3. 關於全球問題
- 人飢是否己任,面對貧富差距的兩種道德
- 全球青年失業和自殺問題
4. 關於教育
- 失敗啟蒙
- 孩子是完全獨立於父母的人
- 母子兩代人觀念和品味的差異;豐富的環境賦予新一代美感和品味,又剝奪了什麼?
5. 關於藝術
- 舒伯特的菩提樹——私己美學經驗
- 什麼是Kitsch
6. 關於香港
- 香港人文思想的匱乏以及背後原因的思考
- 香港民眾對於政治的「溫和理性」
7. 其他
- 香格里拉旅行——商業化對於自然美的破壞
20歲的安德列夫,「拒絕追求第一名」,肯定「凡俗的快樂」。「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對比20歲的我,還沉浸在對未來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相信事在人為,而自己可以無所不能。多年後在工作和生活里遇到曲折和波瀾,才開始漸漸理解人的局限,有了安德烈這樣現實的思考。
從大環境對個人的影響來說,正如書中所說,全球競爭讓每個人都變得拚命上進,爭取贏在起跑線上,爭取考得好成績,爭取早點進入工作市場。現代的人變得利己又保守,都在為保障未來安全拼搏,不再去思考根本的問題。而其實,對於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對自己所求所喜所惡的了解,學會合理自我定位,接受挫折和滿足現實,亦是人一生所求的重要課題。汲汲一生,最終只有內心的平靜滿足才能帶來幸福感。
回到書本身, 這本書在親子關係,孩子教育,以及關於世界和人類的思考上都能給人以啟發。無論是龍應台走過人生數十載給出的人生建議,還是安德烈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的觀察和思考,抑或是母子二人因為地域、文化、年齡的差異在某些問題上南轅北轍的看法,對於讀者都是星星點點的火光引導我們去思考。文中的讀者來稿更一步豐富了討論,有來自多種背景和經歷的人各抒己見,讓這本書成為一個大論場。不像市面上很多作者試圖在書里灌輸某種觀點,《親愛的安德烈》更著重於拋磚引玉,為讀者打開多層面的世界,給讀者空間去摸索去思考。
註: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 內觀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Notes on CSAPP, 20180218
※《槍炮、病菌與鋼鐵》
※《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讀書筆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