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關物聯網應用層,到底共享了什麼才是物聯網

物聯網應用層的探索,尤其是C端的探索始終沒有停下來,因為NB-IoT智能鎖在共享單車上的使用,共享單車就成了物聯網明星應用,也扯開了物聯網等不等於共享經濟的議題。

中國式創業最大的毛病就是跟風,但與其說是毛病,不如說是習慣,中國人更習慣務實。之所以海外沒出現過這種情況,是因為西方文化慣於推崇個人主義,以至於在兩邊的神話傳說里,西方世界的諸神都為個性鮮明的神祇,東方的仙人往往是群像的表現。

所以,當Airbnb在大洋彼岸屢出新聞,海岸這邊的人早就按捺不住了,那時節中國的短租房層出不窮,儘管最後殘餘者寥寥。但這種風氣始終活在人們的僥倖心理里,馬化騰隨便抄抄就能搖身一變馬首富,萬一這次我也抄好了,不也鯉魚躍龍門了嗎?

共享單車一經提出,隨即百家爭鳴。不光是街上五顏六色足夠湊出一副色相圖的單車,共享充電寶、睡眠倉也跟著接踵而至。

小黃車我們現在都認為其是物聯網明星應用,那麼其他也是嗎?一個提了二十年都沒有落地出來的項目,就這樣被今天的共享經濟划上了等號?

其實在這裡我們倒是可以把眼下這些比較熱門的看似「物聯網」的項目做個梳理(姑且不管他是否使用了感測器技術)。

形態升級類

「事實上,很多所謂的共享,不過是老舊商業形態的一次升級」

無人超市

說起無人超市,可能太多人有太多話要說,資本論在這裡選擇換一個角度,無人超市不過是無人售貨機的升級罷了。仔細想來,因為沒導購,無人超市目前只能出售高頻使用的快消品罷了,無人超市無法成為super market,眼下的無人超市只是一個空間更大、貨物更充足、可以快速付款的新型無人售貨機。

共享書店

雖然從概念上講,共享書店聽起來挺不錯,那實際上是因為大眾將共享經濟神話了,並且將共享書店和共享知識划了等號。事實上,共享書店給人的體驗多少有點眼熟,對,沒錯,那就是幾年前風靡於各大中小學門口的租書店。可租可買,按時計費。

資產共享類

「講道理,資產共享類還是有一定市場基礎的,畢竟有一定的資源獲取門檻在那裡擺著。」

房間/整屋

房子作為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的重資產代表典型,因為其不可移動的特性,是切實的存在共享市場的。共享房間在國內又稱為短租,有主打便宜差旅住宿的,也有針對背包客出行的。

汽車

同房間一樣,儘管輪子也是人類社會最基礎的發明之一,但其在80年代前,始終都是貴族財閥的象徵。但鑒於其相比房子更容易被破壞,在社會生活中規則更繁瑣(交規),自誕生伊始至今,都沒有得到太好的發展,因為其問題都圍繞在「車與道路」的關係上。

單車

同是輪子的近現代演進產品,共享單車的命運要比汽車好上很多,深究其因,還是在「車與道路」的關係上。單車沒有汽車那麼高的風險(易於破壞,造成/承受損失),更沒有受制於交規與道路規則(停車)。這使得用戶端的使用成本和學習成本大大降低,對於一個創業項目而言,顯然現階段單車是一個比汽車好上了太多的選擇。

公共場所下的個人需求

「這一類項目都是看準在一個具有普適性環境下,人們存在的隱性需求,老實說,這個分類里資本論認為還會有更多的機會誕生。」

充電寶

得益於智能手機的普及,才有了充電寶這個市場,因為王思聰的利好消息,使得共享充電寶被抬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真的說起來共享充電寶應該先感謝誰,講道理還應該是先感謝市場,尤其是小米,小米的質優價廉一舉取代了山寨機的市場,徹底地在底層普及了智能手機。(無歧視,勿過度解讀)

雨傘

這倒是個近期熱議的共享項目,同樣也是看準了公共場所下特定情境的需求。與其他共享經濟項目一樣,雨傘也沒能逃過「樁」的束縛。這也許會成為共享雨傘發展的最大問題。

說了那麼多,我們隱約發現,「樁」是個共享經濟里挺大的事

其實不光是共享經濟,大多數物聯網應用里,都存在一個「樁」。這個樁是物與物交互發生的連接點,是信息置換的重要環節。有一些看似沒有「樁」的項目,其實仍然存在這個環節,對於共享單車、共享時裝而言,這個「樁」就是手機。

不管是物聯網,還是共享經濟,信息置換與交互是絕對不可能繞得開的環節。

對於物聯網而言,更多的會考慮發出信息的雙方是否存在移動的能力,而對於共享經濟而言,發出信息的兩方之間的「樁」能否移動,成本是否足夠低也許會更重要。

是不是用了感測器就是物聯網?

這在我們的前文里,列了一個表格,在這個表格里,很多共享經濟項目是沒有感測器的,那麼感測器的存在是否是鑒別一個項目是否是物聯網的標準呢?

物聯網的定義是Internet of things(IoT),指的是物體可以連接在網路上交換信息,因此只要滿足這個標準,都可以算作是物聯網(竊以為滴滴出行同樣也算是物聯網,滴滴把數以萬計汽車信息在雲端交互,也同樣是共享經濟,不過共享的不是汽車,而是車座)。

那麼誰是物聯網,就一目了然了。那些能夠讓物體的信息在網路上交互、記錄、寫入的就是物聯網產品。而「樁」也好,感測器也好,都不過是我們受限於現階段技術水平的形式罷了。

最後,從一個物聯網產品經理的角度去講一講,一個真正有靈魂的物聯網產品,一定是可以改變人的認知,並重構與物體之間的聯繫的。共享單車改變了人對單車的認知,並重構了人與單車的相處方法;智能家居改變了人對居家生活的認知,並重構了人在居家生活中的角色關係;說句不好聽的,共享雨傘或者充電寶,不會改變陰雨天氣給人們帶來的困擾;也不會改變人對手機使用方法。


推薦閱讀:

挑戰物聯網碎片化-上 (芥子說物聯 第三期)
物聯網NB-IoT技術商用正全面鋪開 競爭日趨激烈
物聯網發展:國內物聯網產業規模逼近萬億元
晶元成IoT戰略制高點,YunOS押寶雲晶元勝算幾何?
Workshop 報名 | 阿里雲 IoT & Ruff 物聯網開發體驗

TAG:物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