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練習的一十二個壞習慣
壞習慣一:
只看手不看譜。
這個是大部分初學者的通病。許多人一旦感覺能把譜子背出來以後,就不再看譜子彈,雖然看著手有助於找到琴鍵的位置,但看著手卻彈很難發現自己哪兒彈錯了。
尤其是初學者,剛開始學琴,而且對五線譜還不是很熟悉,一直看著手彈,即有可能彈錯,又不益於學習五線譜。
壞習慣二:
彈琴時坐姿不正。
「站如松,坐如鐘」是一個人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現。彈琴時也要坐端正。弓著背彎著腰翹著二郎腿彈琴,既不雅觀,也影響手臂手指的發力。
壞習慣三:
盲目追求所謂的「標準手型」。
這個概念說起來比較費力,大家可以參考「打倒手型派」的一些帖子,他有些地方解釋得還是很到位的。確實近年來國內通用的所謂的「標準手型」存在許多的弊端,推薦大家可以看下卡爾·萊默爾著的《現代鋼琴演奏技巧》,這本書對彈琴的各種技巧動作做了很詳細的詮釋。
壞習慣四:
盲目追求速度。
這點我在《練琴的一十六個好習慣》一貼里已經提到過,說來說去還是這句話:慢練是王道。
壞習慣五:
盲目追求完成曲子的進度。
很多人拿到個新譜子就想馬上把它彈得像錄音里一樣,從而忽略了曲譜上的許多表情記號,甚至還會有大量錯音,雖然聽起來也許還不錯,但實際上漏洞百出。要知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揠苗助長」式的彈琴只會適得其反。與此相同,不要同時練習很多曲子也是這個道理。
壞習慣六:
彈熟了便不肯再放慢。
一個曲子彈熟以後許多人就再不肯放慢彈,認為沒這個必要,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大多數曲子彈熟以後,必須要經過無數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要以「慢」為基礎。如果彈熟以後就不在慢練,就很有可能把曲子彈「油」掉。
壞習慣七:
練一個曲子永遠是「從頭到尾」。
換而言之,就是不會分段練習。許多只會「從頭到尾」練得人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首曲子里總有那麼些錯音改不掉、每次彈到那麼幾段總會有停頓,不論練了多少遍,還是改不了。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沒有把難點、錯段拿出來單獨練。
所以練琴時一定要學會分段練習,這樣才利於改正錯音,也便於解決曲子中的技術難段。
壞習慣八:
盲目選彈難曲。
這個與我寫的《練琴的一十六個好習慣》一貼里的「習慣九」意思大致相同。 這裡我就補充一句,諸如《幻想即興曲》、《鍾》、《革命》等經典曲目,在選彈前請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
壞習慣九:
過多彈奏練習曲,尤其是《哈農》。
練習曲只是鍛煉技術的一個手段,但並不是個完全的方法,尤其是彈《哈農》。雖然我贊成練習哈農,但不主張把它當作是練習基本技術的「聖經」,畢竟其中的內容過於機械化,連多了重複的東西相當於是浪費時間。其實把一些樂曲中的難斷抽取出來練習,也不失為鍛煉技術的一個好方法。
壞習慣十:
過度追求技術。
這點相信所有都能理解,被標榜為所謂「中國人練琴的通病」,望大家能驅而避之。雖然對沒有技術做基礎,空講感情只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彈琴的是人,不是機器人。沒有情感的音樂相信是沒什麼人會接受的。
壞習慣十一:
留著長指甲彈琴。
帶著長長的指甲彈琴是比較危險的一件事,畢竟鋼琴琴鍵不是海綿般軟軟的,甚至琴鍵之間還有縫隙。指甲被彈斷或掰斷的疼痛倒為其次,如果影響到了平日的練習,只怕得不償失。
壞習慣十二:
練琴時不專心。
不單是小孩子,許多成年人練琴也有這個問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所以練琴最好選擇自己持續空閑時間最多的時候。
推薦閱讀:
※the one 鋼琴產品對比其他鋼琴有什麼不同?
※淺談巴赫鋼琴組曲:C小調帕蒂塔 BWV 826
※簡單易上手小白裝逼用鋼琴譜分享
※孩子彈了一年的鋼琴,現在不想彈了,鋼琴都買了,怎麼辦?
※彈好一首鋼琴曲有哪些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