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貧窮的讀書人,擁有上千本藏書是什麼體驗?

我是個貧窮的讀書人,擁有上千本藏書。

收納困難,查找困難,保養困難等等這些,我跟別人一樣有,不過這並不是我最為感觸的地方,這些藏書帶給我最大的體驗是貧窮。

是的,跟很多人認為的「藏書滿架猶如坐擁百城」,「書中自有黃金屋」不同,這些藏書令我強烈地感受到貧窮。

不是因為購買它們,管理它們的花銷大得令我難以接受,而是閱讀它們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忽然讓我感到衰老了。

我的藏書大概可以分為這麼幾類:中國古書和相關研究,中外歷史著作,醫學著作(其中不少中醫著作),還有一些科普、哲學和文學作品,它們基本上都是我自己逐漸積累下來的。

我小時候缺乏高明的指引,一方面由著好奇心讀了很多「未解之謎」類的爛書,另一方面又看了很多「殭屍道長」之類的電影電視劇,因而對古代產生了嚮往,覺得古人神秘又厲害。也因為這樣的緣故,我開始接觸一些古書。

首先接觸的是《周易》和《黃帝內經》,這兩本書在各種神秘故事裡面的「出鏡率」最高。

當然,這兩本書不可能就這樣讀懂了,所以順藤摸瓜又讀了一些書。當時新聞媒體正在大刮中醫風,一本《思考中醫》被數不清的報刊雜誌介紹、討論,我也就稀里糊塗地跟風進了這個坑。

同時期讀的另一本書則是跟當時熱播的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Ⅲ》有關,這部戲裡面有個象徵命運的道具,叫做《皇極經世書》,據說裡面記載著過去未來的一切人和事。很偶然地,我在一家倒閉促銷的商場里看到了一套叫這個名字的書。

這本書的內容大體分為四部分:歷代年表、大事記、聲音圖、觀物內外篇。其中能看懂的是大事記和觀物內篇——它們的內容更像是歷史書,這彷彿埋下了我對歷史書感興趣的根源。然而當時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卻是觀物外篇,因為裡面很多數字和陰陽的討論,而且以語錄體行文,看起來稍微輕鬆一點。

這些內容和《思考中醫》所引入的五運六氣一起,將我引導到了術數的領域。在進入這個領域期間,我不僅去一本一本地翻《古今圖書集成》,也讀了很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普及讀物。這個過程主要發生在圖書館,自己積累下來的書並不多,只是當時養成了讀《科學世界》等科普雜誌的習慣罷了。

真正正正經經涉足於諸如《論語》、《老子》等書是從徐復觀先生的《中國人性論史》開始的,後來一本接著一本地買,後來居上地佔據了各類藏書裡面的大頭,我想,這是在成長過程中對社會日益增長的關注和徐復觀先生強烈的現實關懷產生共鳴了。

然而,正是這種現實關懷使我開始覺得貧窮和蒼老。

在學生時代我就開始覺得中國古代的醫書普遍被大量玄談和黑話籠罩著,而且這些黑話和玄談還被人們當做保護色繼承下來了,裡面從實踐中來可到實踐中去的真知灼見被淹沒其中。

參加工作後我認為自己之前還是樂觀了,因為在乎裡面可能隱藏的真知灼見的人十分少見,雖然大家表面上還在鼓吹祖國醫學的偉大,但也往往限於借用這個「偉大」了。

這種失望的情緒從技術層面蔓延到了思想領域。古代的那些聖人們跟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嗎?古代的那些天才設想有機會用在生活里嗎?我會因為服膺某位聖賢而得到別人的支持嗎?這些問題反覆出現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有時候我想,那些精妙的構思光是知道就夠讓人喜悅呀,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光是聽著就很有趣啊。

假如我衣食無憂安安生生地過日子,大概可以一直這麼認為下去吧?

然而我是個貧窮的讀書人,我要為自己的生活奔波,要為自己遇到的困難想辦法,會為自己和親人朋友,乃至周圍不太熟悉的人而喜怒哀樂,而且還試圖為這些情緒做點事。

我不能將自己割裂成兩個人,一方面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手足無措,另一方面又沉浸在閱讀的體驗里樂不思蜀。

當煩憂愁苦粗暴地闖進生活中的時候,我會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不知向誰呼告;當所讀所學的文字在胸中激蕩的時候,我又無法將其施展。

古人說乏於材就是貧,在生活中我就是這樣;又說不達於道就是窮,在思想上我就是這樣。

對著上千本藏書,我愈加感受到這種貧窮。

不知道怎樣看待這上千本藏書,是要束之高閣,或是送人賣掉,還是繼續在裡面尋求指引,甚至繼續擴大容量?

我還想不清楚。這就是我這個貧窮的讀書人擁有上千本藏書的真實感受。


推薦閱讀:

生而貧窮
貧窮不是愛情
周朝陽:我的後半生
窮人如何才能過的開心?
富貴男與貧窮女第一集講了什麼?

TAG:藏書 | 貧窮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