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幾個案例來講解流量思維與用戶思維的區別
精準用戶,用心經營
一看到用戶思維和流量思維的區別,首先想到的是廈門中山路擁擠的人群,店開在那裡,圖的就是流量。那裡的回頭客基本上只是廈門本地的和常住的居民,遊客類型的回頭客並不多。
流量思維,就像互聯網,要靠點擊率來盈利,而用戶思維,就是把精準的用戶當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去認真對待。
就像我們群里賣土雞的,雖然他的流量並不多,但是因為用戶精準,所以也做的很好。
流量小,不一定就做不好。
用戶精準,用心經營,這才是最重要的。
前段時間風靡一時的「小茗同學」,原本定為在90後的消費人群, 「賤騷浪」的形象定位,再加上各種「小明滾出去」的廣告詞等等,讓小茗同學火了一陣子。
可是為什麼後來又走下坡路了呢?
其中一點就是他把用戶思維拓展到流量思維了。改為線下鋪貨的路線,這讓喜歡獨具一格的90後和00後不屑一顧,而80後又覺得太幼稚拿不出手…..
這就是流量思維和用戶思維定義不清楚而造成的悲哀,真是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贏得用戶,才是王道
流量思維和用戶思維最大區別:
流量思維反映的是一種獸性,他是站在自己角度考慮問題的;
用戶思維反映的是一種人性,他是站在對方或用戶角度考慮問題的。
現分別說明如下:
一、流量思維是以往互聯網行業採用的一種方法。
他是站在自己角度考慮問題,不管對方和你是什麼角色,強制把一批有用的或無用的信息發給你或虛擬的東西,他不會注重你的感受和反饋,他注重的就是流量。
二、用戶思維是站在用戶角度考慮問題的,怎樣和用戶建立聯繫,怎樣服務好他們才是考慮的重點。
只要你擁有了龐大的用戶數,所有的用戶都在你手裡,你這個公司肯定會值錢,全世界優秀人才都會為你打工,最優秀產品都會匯聚到你這裡。
三、今天的微信為什麼牛B,是因為他有十幾億的用戶。
在微信中隨便弄個遊戲,像《王者榮耀》就能賺很多錢。但到別人手裡這個遊戲就倒閉,因為你沒有用戶。
很多用滴滴打車都是從微信端打開的,因為他有用戶,你說打車打了100元微信能不能賺點錢?
6月18日京東收了1千個億,用不用給微信分一點錢。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微信現在就變成了一個這樣的公司,它擁有的龐大用戶數和入口,所有路過他這裡就得給他付費。
互聯網發展的初期,幾乎都是做流量思維的生意,因為那時候的流量很便宜,幾乎免費。
很多的站長也都靠流量賣廣告增加收入,早期用流量思維的確收益頗豐,但是現在的發展如果你還用流量思維做生意那就註定做不大,我不能否定一定是失敗。
案例1:火車站餐飲
成功的流量思維最簡單的例子是火車站,因為他是壟斷市場,你不能否定他的模式。
對比一下,火車站的餐飲,現在怎麼樣?現在還有多少人進站才就餐?有也大部分是陌生旅客,其實心裡都明白這是一鎚子買賣。有多少人說某某站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好用?完全沒有。
而且現在的流量費用不菲,其實很多做天貓的商家或其他平台上的商家,流量都是有償的,高付出的流量帶來的效益卻不容樂觀,因為都在競價,聽到的都是生意難做,很多都退出了。
案例2:推廣告的微信群
還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存在的微信群,時不時來一條滿就送的廣告。他們的思維就是流量思維,他們的生意能好到哪?你信嗎?
還有一點小小的建議,如果你看到這,還指望在這樣的群里發現什麼商機,我覺得你的微商之路無法革新,無法成就什麼。趕快清理吧!
免費的都是垃圾,學會為價值付出,給自己做減法。
流量思維是可以賺到快錢,但不能持續,也沒法沉澱用戶,這是最大的痛苦。
那麼如何讓生意持續,是個很現實問題。那正是我們秦王會商學院一直提倡的用戶思維模式,互聯網也一樣,所有的成交背後都是人,活生生的人。
我們要具備用戶思維的基礎和本質,尊重用戶,奪取用戶的心智,以用戶為核心,滿足用戶需求。
案例3:三隻松鼠
我是安徽人,拿一個特別出名的好吃的來舉例子,三隻松鼠。
也許大家都吃過或聽過,2012年創立,雖然帶著互聯網的光環和契機走到全國乾貨第一,在我看來還是他們的用戶思維運用的非常棒。
我們都是松鼠的主人,多麼尊貴的身份,每一次收到貨,親切的問候心裡都是暖暖的。
從下單那時收到簡訊提醒起,到收到「鼠小箱」上的生動對話,打開包裹驚喜的發現體驗品及一系列附屬產品(濕紙巾、果殼袋、核桃夾等),整個消費行為的過程都與「用戶體驗」密不可分。
三隻松鼠與用戶的「交易」實則是真情的交流,完整的情感互動貫穿於個性化、生動化的用戶體驗,這是他們成功的最大砝碼。
從用戶出發,把用戶的問題解決了,多麼簡單而又走心的設計。
推薦閱讀:
※手機流量多得用不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什麼原因導致糗事百科、暴走漫畫、捧腹網流量近期暴跌?
※哪個瞬間讓你有【超流量也要做的】衝動?
※免流是否真的存在?
※Eptonic 曹遠強:8年,沉澱了對流量的深度理解
TAG: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