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中的職場潛規則,起碼你應該知道20條

文/跟誰學

近兩年播出的都市劇,講故事有從家庭轉移到職場的趨勢,比如《歡樂頌》《飄洋過海來看你》《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辣媽正傳》等,話題度也極大地提高了。

正在如火如荼地熱播的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暫且不管它看上去不是那麼「亦舒」,但男一號賀涵作為公司的合伙人說起話來每一句都是職場至理名言,有的時候聽上去略顯冷酷、略顯無情,可無論是職場菜鳥還是職場老司機,其實都是一碗碗的「心靈雞湯」,有人甚至稱賀涵為「職場金句王」。

比如,子君第一次上班,乘地鐵被擠掉了高跟鞋,她打電話求助賀涵,卻被他拒絕了。賀涵晚上吃飯的時候解釋了為什麼不幫助子君。他說:「實戰之前,必須預演,以排除一切意外的可能,沒有人在乎你所謂的特殊情況,更沒有人有心情有時間去聽你解釋,如果出了問題,那麼就一定是你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好。」

的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禮記?中庸》里有一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說無論做什麼事,事先做好準備才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事先的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的設想有個預判,不僅可以大大節省我們的寶貴時間,重要是提高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實驗:組織3組學生分別進行不同方式的投籃技巧訓練。第一組學生堅持在20天內每天練習實際投籃,並把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投籃成績記錄下來,中間的練習不提任何要求,順其自然。第二組學生也記錄下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練習投籃的成績,但在此期間不再做任何投籃練習。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投籃成績,然後每天花20分鐘做想像中的投籃。如果投籃不中時,他們便在想像中做出相應的糾正。實驗結果表明,第二組的投籃技巧在20天里沒有絲毫長進,第一組進球率提高了24%,第三組的進球率上漲了26%。心理學家由此得出結論:行動前進行頭腦熱身,構思要做的事情的每個細節,然後銘刻於心,當你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

那麼,《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知道上班高峰地鐵擁擠,就應該換一雙結實不容易被擠掉的鞋,並且,避免遲到,還要提早出門。

在上級看來,任何意外都是借口,最終是自己的計劃性不強。所以,做事一定要做好萬無一失的準備。

下面整理了「賀涵職場金句20條」:

1.不要去做客戶沒有要求你去做的事情,不要給客戶免費的午餐。你是計時收費的,而且還不便宜。

2.現在做到韜光養晦很重要,做好自己的業績,任人評說。你自己的業績做好了,自然會有人來成為你的合伙人。

3.每一個買過東西的客戶,你都要記住他們的特點喜好,留下電話和電子郵箱,然後根據他們的特點給予他們精確的諮詢,而不是無差別的群發對待。

4.你有沒有想過?所有的技術層面你都考慮到了,那他們為什麼不照著去做呢?因為人,你記住,所有諮詢的問題,說到底,就是人的問題。想一想這整個項目鏈條上的人,你動了誰的乳酪,問題就出在誰的身上。

5.用最少的時間賺最多的錢,這就是高效。

6.對待客戶有有張有弛,要去體會他們,為他們考慮,但是要恰到好處的考慮。

7.你手上的案子不是我一個人在搶,我能搶走,說明你還沒有做到滴水不漏。死的明白,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8.工作的目的是賺錢,不要想著和同事做朋友。能交到朋友,就是驚喜,交不到很正常,應該韜光養晦。

9.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

10.人與人之間,在同一時間同一件事情上,只能保留一種關係,否則就會感情用事。

11.一旦你開始工作了,就相當於開啟了闖關遊戲的大門。遇到問題、面對問題,並且要學會處理問題。否則,你就會被別人打死,要從頭再來。

12.你怎麼還是不明白呢?人家要我們是來幹什麼的,就是要得出一個高於3%的結論,他們好去公司申請資源和費用投入。你現在給了人家2%,你讓人家怎麼做。如果公司投不出錢來,我們接下來的工作也就無從談起了。

13.如果只是輸了一場你認為勝券在握的比賽,沒有關係。但是如果你連輸在哪裡都不清楚,那麼接下來的幾十年,你恐怕要一輸到底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4.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15.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工作經驗,其次態度。

16.新入職場我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你要去找到你的同伴,同伴你可以信任他,但是不能依賴他,因為你的同伴很有可能會先被調離或者跳槽。

17.說過的話,就不能收回,不能讓步。否則,你就是一個可以被討價還價的人,後患無窮。

18.首先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後再考慮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19.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我們要時刻心系客戶,體驗他們的悲觀和快樂情緒,並且與他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20.菩薩心腸,金剛手段,才是對待朋友和你在意的人應該有的態度。


推薦閱讀:

初入職場的人該如何選擇工作?
怎麼做銷售,如何找工作?
職場中,若想升遷,這3個軟技能不可不知
做決定
職場哪兒來那麼多公平啊?

TAG:職場新人 | 職場心理 | 潛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