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愛輕鬆的是喜歡,比愛艱難的也是喜歡。
朋友E和她相戀了三百天有餘的男友分手了。見到她時,她把蒼白的臉和尚未淌乾的淚痕藏在了身上寬大的「男友風」衛衣里。
分不清是我牽著她,還是她拉著我走向了她常和前男友約會的地點。
我們在兒童樂園旁的長椅上坐下,她又開始了哭泣。
「我有預感,再也不會遇到像他一樣對我這麼好的人了。可是他也不再是以前的他了。他分手的理由是自己無法將全部給予我了」。
我從她的斷斷續續的哭腔里勉強拼湊出了完整的一段話。
儘管與對方交往了將近一年,E和前男友的相戀起初並不被朋友們看好。只相識了短短一周,共進了一頓晚餐,對方便牽起了她的手。她就這樣稀里糊塗地與他走了。然而當時的E坦然又豁達,如此現代的高效戀愛,即使分手了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反正我也沒有很喜歡他」。
但連E自己都沒有料到,體內的少女心逐漸逐漸被男友各種浪漫的舉動催發,那顆心不斷膨脹,她對男友的依賴愈來愈強。朋友們眼中的E,本就是易對現狀滿足甚至沉溺於小確幸的小女生。然而這對情侶確定關係前幾乎跳過了深入了解的環節,所以男友預設的E,是一位獨立自主並且極富上進心的女生。這樣的她讓男友產生了幻滅感,對方直言靈魂再難以相通,並因此萌生了分手的念頭。
日劇《四重奏》中,阿卷與丈夫的婚姻走向盡頭亦是如此。丈夫想像中的卷,是一位極富生活情趣的藝術愛好者,而不是囿於廚房,在飯桌上與他分享鄰里八卦的主婦。所以——
「雖然愛她,但不喜歡她」。
相比起「我喜歡你」,人們往往將更多重量給予「我愛你」。
不知是語言還是文化的緣故,用中文說出「我愛你」好像總是很難。哪怕是父親節或母親節的特殊日子,孩子們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和力量才能對父母說出「我愛你」。「愛之深,責之切」。愛和責任緊緊相連,因此情人之間若非經歷過風雨,將對方作為自己的家人來看待,確實很難做出「愛」的保證。
但人們卻能輕易地吐露「喜歡」,以此來展開一段戀愛。
「我喜歡你」,「我想一直見到你」,「我想看你笑」——「請與我交往吧」。
支撐「喜歡」這一情感的,是歡欣,是激情。不需要進退兩難的淚水,捨我其誰的佔有,喜歡來源於簡單的荷爾蒙。
戀愛與婚姻不同,後者是需要維繫的「有形關係」,而前者自由地開花結果。灌溉它的從來都只是純粹的喜歡。
如果我喜歡你,眼中和掌心全都是你,我要隨時隨地親吻你,夢裡我都依偎著你。
如果我喜歡你,是因為我的雷達偵測到了你的特質,後來我從頭到腳的引擎無一倖免地被啟動。
現在我就要飛向你。
但當這些奪目的特質在交往過程中減少或是改變,那些最初的喜歡同步地被消耗最終殆盡。幸運的情侶或許能夠在這段關係中捕捉到新的閃光點,繼續廝守得之不易的感情。但放棄掙扎的人,從來不在少數。
比愛輕鬆的是喜歡,比愛艱難的也是喜歡。
E沿著欄杆跌坐下來,方才止住的眼淚又落了下來。我伸手輕拍她因哭泣而抖動著的背脊,一時無言。
遠方還閃爍著星星點點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嫵媚的晚風挑逗著那故作淡定的樹。這樣的夜晚本該教人喜歡的。
推薦閱讀:
※請說人話亮傢伙,勿再以愛之名
※有人在偷偷愛著你
※贈我愛的人 《親愛的,別跨過那條江》:關於愛你,我準備用了一生
※Say something Im giving up on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