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生大學:身在職場,如何利用空餘時間提升自己?

網路發展日漸迅猛,市場動態變化萬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於是,出現了許多這樣的觀點:

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了你能走多遠;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

雖然我並不認為人生是由每天這幾小時決定的,可還是會想:下班後的時間,我能做些什麼呢?

每件事開始之前,我都會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這麼做?原因是如果不問清楚做事的初衷,就很容易半途而廢,或者根本不知從何開始。顯然,充分利用下班時間是為了:

更快速地提高自己。

但 「提高自己」 的範疇太廣了,我需要進一步拆分,即:

提高什麼?

怎麼提高?

具體來說,由於實際情況不同,每個人想要提高的技能也不一樣,但思路是通的:

1. 理想狀態是怎樣的?

2. 現實情況是怎樣的?3. 因為什麼產生差距?4. 如何消除這些差距?

具體來說就是:

首先,你需要想像自己最理想的狀態。這一點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身材、英語、讀書、寫作等。儘可能地把自己想像得完美一些,因為這是你最理想的狀態。接著,寫出自己目前的真實情況。寫出現狀,是為了與完美的自己作對比。所以,請盡量按照實際情況來。如果你覺得沒有特別大的把握,還可以向身邊的朋友求助。

再來,我們需要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為了更全面地思考,凡是能想得到的原因就都列出來。列完之後,通讀一遍,想一想哪個更重要,找到最關鍵的一個。

最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一步,與分析原因類似,需要把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全部列出來。列完之後,同樣挑選一個最關鍵最有效的方法來實施。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身體健康,體形健美的人。然而,現實情況是身體比較糟糕,經常噼啪作響。

兩者之間產生差距的原因在於:

1. 工作需要長期坐班。

2. 公司離家遠,回家之後太累,不願意鍛煉。

除非換工作,不然原因 1 是無法改變的,而換工作又不太現實。因而只能改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原因 2 是可變的,恰好當時要換房子,一狠心就租了離公司 2 站路的小區。再結合實際情況:

正常 6 點半下班,7 點半至 10 點看書、讀英語,之後乘地鐵回家,11 點睡覺。

留給健身的時間其實非常少。

於是,我開始思考把健身與生活結合起來的方法:

1. 早起 10 分鐘做健身操

2. 上下班用騎車代替地鐵3. 上班期間多喝水,多走動

體驗之後才發現,早起健身不但不會更累,反而會神清氣爽。我尤其喜歡在健身後洗個熱水澡,一出門就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我的!

有趣的是,騎單車這件事兒,偶然間又驗證了另一個道理: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浪費其他資源。

共享單車有好幾種價位,為了省錢,我選了最便宜的,可是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這一款便宜,但是沒有定位系統。

於是,每天晚上回家都要花很長時間找單車。有一次,我一路上連續換了 7 輛車。它們不是前輪沒氣,就是後輪沒氣,要麼少一個踏板,要麼乾脆連車座都沒有。後來一狠心,換了帶定位的那一家,還能提前預約,特別方便。長期伏案工作,讓我發現了一件事兒:

喝水的次數與去洗手間的次數成正比。

多喝水,在無形中增加了起身倒水和上廁所的次數,每次起身又會下意識地伸懶腰舒展一下,活動筋骨。

到這裡,我覺得自己距離理想狀態又近了一步。

同樣的方法,你可以列出很多的框架,不過我建議從對你最重要的那一個開始,一個一個來。

另外,這裡還有幾個我在努力過程中的心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選擇最重要的事情

時間管理中有個四象限法則:

緊急且重要

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緊急

其中,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是必須做的,一般都與工作相關。

下班之後,我們就需要重點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簡單說,就是短期內不容易看到收益,需要長期投入才能看到成效的事。比如寫作、健身、讀書。

? To do list我習慣在前一天晚上列出第二天的工作清單,並按照重要性排列,這很重要。一方面,清單可以幫我們更快地進入狀態,不必再糾結需要做什麼。另一方面,清單可以幫助我們預估完成時間,如果覺得任務完成起來比較困難,就及時調整。工作如此,下班後的事情也是一樣的。? 從最容易的開始做拖延症是很要命的事情,而造成拖延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能開始。只要開始做了,就很容易進入 「根本停不下來」 的狀態。所以,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從最小、最簡單、最容易的部分著手。看到清單,就告訴自己:

必須馬上去做XX!

當這件小事很快被完成,內心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恰好又是你繼續做事的驅動力。

進入狀態之後,再去做一些不那麼簡單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 整理你的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 「虛假的勤奮」 所迷惑,以為自己做了很多事,其實效率並不高。除了工作清單,我們還要對自己的時間進行整理,理清楚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在了什麼地方。其中,最關鍵的點在於:

你擁有碎片化的時間,還是你主動把時間碎片化?

時間的彈性非常大,我們擁有比想像中更多的整塊時間。只是,這些時間很容易就會被手機、電腦分割開來,成為碎片化的時間。

因此,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安排具體的時間,而不是讓跳出的消息決定你的時間。

? 找到合適的方法

在調整過程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是:

不要迷信任何人提供的任何方法!(包括這一個)

比方說,番茄工作法就不太適合我。

因為我的主要工作是閱讀和寫作,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專註狀態,番茄工作法反而會打斷我的節奏。畢竟,沒有哪個人的方法是完全適合另一個人的。你需要在借鑒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嘗試,再不斷修正,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成長不是下班後的事,而是一整天的事。

有句話說得好:你過去的經歷成就了現在的你。也就是說,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會在身上留下印記。因此,不能只想著用下班的幾小時去改變人生。上班和下班一定要割裂開嗎?上班時培養的能力,對下班後要實現的夢想真的毫無幫助嗎?我覺得,上班時表現出的狀態,直接決定了下班後的狀態。一個連本職工作都無法全情投入的人,又怎麼要求 TA 在其他領域內做出成績呢?就像養成一個習慣,不是僅僅堅持 21 天就夠了。

成長,畢竟是一輩子的事。


推薦閱讀:

職場自由之路:一招克服好逸惡勞的天性,輕鬆成為最優秀的1%
閑言少敘,開始正題 without further ado
微軟MOS認證考試教材PowerPoint2016(77-729)正式上線
職場新人初入職場應具備怎樣的競爭力?
春天,種下你的蘋果樹—女性領導力培養(2)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