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秘密,你已經暴露了自己

「音樂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精神的最奇妙、最精細的手段。」

——蘇霍姆林斯基

我們為什麼要聽音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聽音樂大概不是為了刻意去尋求善良或道德。

研究表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聽音樂最主要的動機是情緒誘發。

有的音樂予人安寧,專註工作;

有的旋律霸佔大腦,一聽則揮之不去。

音樂使人平復,讓內心衝動慢慢退卻;

卻又能讓壓抑許久的人,一瞬間淚流滿面。

音樂與情緒之間的聯繫密切而複雜。

不同音樂會帶給人不同的情緒,而且音樂誘發的情緒與聽者之間有很高的一致性。

You are what you listen to.

此時此刻的你,在聽什麼?

不好意思,你暴露了。

"音樂與情緒"研究回溯

1.你的音樂偏好反映了哪些秘密?

音樂偏好(某種程度上,也即音樂情緒的偏好)能反映出怎樣的個人特徵?

早期研究指出了年齡等因素與音樂偏好的關係。比如成年人愛聽令人快樂的音樂,不太喜歡悲傷的;

但對孩子來說,快樂悲傷卻不是主要的評判標準。孩子們喜歡那些情緒喚醒度高(high-arousal emotions)的音樂,如快樂或憤怒的;情緒喚醒度較低的音樂,不論是安寧或悲傷的,都不太受到青睞。

① 人格與音樂偏好

人格與音樂偏好的關係研究則由來已久。研究者測量了被試的大五人格和對不同音樂風格的評價,並在美國、荷蘭、德國等地得到重複驗證。結果顯示:其中兩項人格特質的偏好最為一致:外傾型和開放型。

外傾型人格往往偏愛通俗、充滿能量或情緒喚醒度高的曲風,如流行歌、舞曲或硬搖滾;開放型人格喜愛的音樂風格則較為廣泛,但他們可能更偏愛不太主流的曲風,如爵士樂或古典樂。

你的大五人格評分如何?點擊 The Big Five 大五類人格測試可轉至測試鏈接。試試看這項研究成果靠譜嗎:)

② 認知風格與音樂偏好

不同的認知風格也與音樂偏好密切相關。什麼是認知風格呢?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也稱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在認知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習慣化的行為模式,這和智力無關,大多是自幼所養成的在知覺、記憶、問題解決過程的態度和表達方式(請自行腦補童年記憶)。

2015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音樂偏好在E-S型認知風格之間有何差異。

所謂E型即共情型(Empathizing)。共情是一種能合理地識別、預測他人心理狀態並作出反應的能力。這類人喜歡感知音樂內容、作出情感和身體反應。

S型是系統化型(Systemizing),是一種通過分析操作規則來識別、預測系統行為,並作出反應的能力,涵蓋自然(如天氣)、抽象(如數學)、組織(如分類)和技術(如汽車)等。這類人喜歡解釋音樂內容,分析和解構音樂元素。

在音樂偏好上,E型個體偏好相對溫和的音樂(如R&B/靈魂樂、軟搖滾等),喜歡體驗低度刺激(柔和,溫暖,感性)、負面情緒(壓抑和傷心)、情感深度(詩意,放鬆,思考)。S型則更偏好激烈的曲風(如朋克、重金屬、硬搖滾等),體驗高度刺激(強烈、緊張、興奮),正面情緒(活力)和思考深度(複雜性)

③ 誰更愛聽悲傷的歌?

人們總是本能地規避帶來負面情緒的情景(如前所述,成年人趨於偏愛那些令人快樂的音樂),這使得「喜愛悲傷音樂」成了一個讓人困惑的現象。但研究表明,確實有一部分人(在「共情」、或「開放型」、或「內傾型」上得較高)容易喜愛聽悲傷的音樂。

對此的解釋可能是存在一種「心情一致效應」。與那些處於快樂或中立心情的人相比,處於悲傷中的人更不願去聽快樂的歌,因為音樂情緒與此刻感受不匹配;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論是快樂或悲傷,聽音樂時體驗到任何一種情緒都是愉悅的。從審美上看,感知到悲傷也被認為是一種美。 這點類似我們素常聽聞的「悲劇美學」。魯迅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儘管這句話教化與解脫的意義比較重,但是大家可以類比回憶自己聆聽苦情歌時的感受,或是感同身受的宣洩,抑或「生活在他處」的回望,悲傷的審美體驗離我們並不遠。

2.音樂為何會影響情緒?

情緒是維繫人類存在的一種生物進化反應;而音樂卻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態,剝離了我們所關注的日常生活。這兩者看似不可相提並論,是如何彼此作用的?

Justlin一直致力於研究「音樂引發情緒的內在機制」,他梳理了過往研究提出的種種假說,並融入個人發現,形成了一個宏大的解釋架構——BRECVEMA。每個字母均代表一種可能的作用機制,從生理層面的腦幹反射(Brain stem reflex)一直到美學層面的審美判斷(Aesthetic judgment)。

讓我們來舉幾個栗子!

節奏共鳴(Rhythmic entrainment)

節奏共鳴機制認為,聽音樂時,強有力的外部音樂節奏影響了內部身體節律(如心率、呼吸、脈搏),於是身體節律會根據音樂節奏而調整,並最終形成一個穩定周期。在聽進行曲、科技舞曲或一些電影配樂時,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一過程將增強生理喚醒,同時也會產生一種「交流感」,讓我們感到與外界相連。

評價性條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

這一機制認為,音樂引起情緒僅僅是因為,音樂刺激總和其它正面或負面刺激同時出現。比如在你約見一個喜歡的朋友時經常聽到同一首歌。長此以往,單純是聽到這首歌就能使你快樂,即便沒有再見到那位朋友。恩?你想到了誰?(亂入主創們的壞笑臉)

情緒感染(Contagion)

認為我們感知到了音樂中的表達的某種情緒,然後內在「模仿」了這種情緒。這基於另一種認識:我們會被一些類似人聲的音樂所激發,因為大腦認為聲音確實來自一個在表達情感的人,從而產生了自動反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些音色接近人聲的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容易引起我們的悲傷。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認為音樂勾起了我們對生活中某些具體事件的回憶。當記憶被喚起,記憶相關的情緒也被喚起了,這類情緒可能會很強烈。研究表明,情節記憶機制常常引發懷舊情緒。此外,我們可能會為此感到自豪,因為音樂中包含了一種自我認同和歸屬感。

音樂期待(Musical expectancy)

認為我們在聽音樂時,心裡時常會有一種聲音提示我們下一句可能的旋律(來源於對同類音樂的過往經驗)。當音樂發展印證或顛覆了原先的預期時,就會產生某種情緒。違背預期可能造成不合心意的焦慮,也可能因為新奇而帶來的驚喜。無論如何,我們心中的小情緒會被音樂期待勾起。

3.能否用音樂管理情緒?

音樂既能引發情緒,通過音樂可以用來管理情緒嗎?這個Part,我們希望能給我們的讀者小夥伴們一些實用的技能。

我們搜集了知乎、果殼、愛問知識人上的高評貼,就「什麼音樂讓人心情大好」、「什麼音樂能宣洩情緒」、「什麼音樂讓人冷靜」進行了梳理,主創們結合自身的感受,做一點並非全然科學與合適的推薦,希望對大家有點小幫助~~

聽什麼音樂能讓你心情大好?

關於心情大好,怎麼樣才算心情大好?我們的界定是能讓一個哭泣的女孩破涕圍(為)笑。推薦一種很神奇的唱法,Franzl Lang是世界上公認最好的高山 Yodel 歌手,被稱之為「約德爾大帝」。《Auf und auf voll Lebenslust》,聽聽看就知道了。

聽什麼音樂來宣洩情緒?

首先我們要了解壞情緒產生的由頭是什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但是人生總有些時候是什麼都不想做。推薦一個當你難過、低落或者想要發泄情緒時聽的音樂,一個叫做《我就沒見過你們這麼賤的專輯》的豆列。大概,會有一些神奇的事情要發生吧。

做什麼事情,聽什麼音樂

上圖認為當從事一些簡單工作時,我們應該聽些讓人開心的歌曲,當我們在解決一些難題時,應當聽寫每秒50-80beats的音樂,但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就聽聽古典、弦樂或者什麼都不要聽了。

上了地鐵或者到了公司以後,發現沒帶耳機的時候,會有那麼一點小小恐慌,今天的一天我要如何度過?沒有音樂的世界,真的難以想像。

你喜歡聽什麼?音樂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音樂會怎麼影響貴寶寶的情緒?你對音樂與情緒的關聯有什麼自己的猜想和理論?都請留言告訴我們吧!

有意思的留言我們將在下期將在後期的節目中播出。當然了,如果您對「互聯網與音樂」專題研究感興趣,也請在留言處與我們聯繫,提出有趣的問題,或者提供有價值的資源,我們會為我們的熱心讀者們送出S-Tech第一批專屬小禮物哦,期待你的參與!

===========================美好的分割線=============================

我們是騰訊研究院旗下的社科研究品牌S-Tech,致力於互聯網時代的社會與人類研究,以上只是我們研究的其中一小部分,如果你跟我們一樣,對「互聯網與社會」有思考、見解、或僅僅想來看看我們在幹什麼,歡迎關注S-Tech公眾號嗷!!

推薦閱讀:

互聯網簡訊-20180311
外媒評2017年最佳手機的TOP10,評選有哪些標準?
6到飛起——玩轉 KVM 虛擬機
吃雞實戰之破片手榴彈
猥瑣發育,別浪【往下一系列文章的序言】

TAG:音樂 | 互聯網 | 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