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到內容生態的設計(下)
本文是「碎片化內容生態」這一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我會著重寫一下碎片化內容生態的局限性與軟肋,將剩下的坑填完。
本文分為三部分。第I部分介紹內容形態與內容生態,第II部分回顧內容生態的歷史軌跡,第III部分分析碎片化內容生態的局限性與未來。
I 內容形態與內容生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內容形態都可以歸入到兩類生態系統里:
由上圖可以得到三個推論:
1. 輕量、簡短,只需少量時間便可完成消費的內容形態歸屬於碎片化內容生態。
2. 厚重、冗長,需要大量時間才能完成消費的內容形態歸屬於整塊化內容生態。
3. 移動設備中的內容形態大多數屬於碎片化內容生態,PC中的內容形態大多數屬於整塊化內容生態。
II 內容生態的歷史軌跡
生態是什麼?生態就是一個有了初始動能之後便可以自行發展壯大的循環。所有需要外力才能保持運轉的循環,都不是生態。
生產、傳播、消費、反饋是生態維持自行運轉的四個要素。缺失了任何一個要素後,循環便被打破。
電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它們都有著內容生態,但又截然不同。
電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碎片化內容生態從無到有、逐漸成長的過程。內容生產門檻不斷降低、內容傳播速度不斷提高、內容消費群體不斷擴大這三個因素如催化劑一般加速了碎片化內容生態的成長。
然而,碎片化內容生態的成熟,並非意味著整塊化內容生態的消亡。碎片化內容並未奪走人們消費整塊化內容的「線上時間」,它佔用的是人們曾經的「線下時間」。在7、8年前,地鐵上看報紙的人還屢見不鮮,而現在無一例外都是埋著頭的手機黨。就是這些「線下時間」滋養了碎片化內容生態。
如今,碎片化內容生態正在野蠻生長,它如同黑洞一般貪婪地吸收著人們的碎片化時間。甚至,它將人們的整塊時間也撕成了碎片——在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窩在床上刷朋友圈。
III 碎片化內容生態的局限性與未來
我們每天的24小時可以簡單地劃為三部分:線上時間、線下時間、睡眠時間。碎片化內容生態在發展的初期吸收了線下時間,在發展的中期擠壓了睡眠時間,在發展的末期則將試圖爭奪線上時間(消費整塊化內容的時間)。
碎片化內容生態之所以讓人們如痴如醉、不免不睡,本質上是因為人們厭惡無聊的生活,才使得豐富的線上內容打敗了單調的線下內容。那麼,面對同樣擁有著精彩內容的整塊化內容生態,它有必勝的把握么?
完全沒有把握。無論是內容的深度還是內容的廣度,「整塊化內容生態」都更勝一籌。只不過,整塊化內容需要人們投入大把的時間才能達到良好的消費效果,所以留給了碎片化內容一定的生存空間。使用碎片時間初步了解內容,使用整塊時間全面理解內容,這是利用時間的最好方式。
這裡我使用兩家風格迥異的飯店來打一個比方:
「碎片化內容生態」是一家用碟子盛菜的飯店,菜量小,多點幾道菜才能吃飽,顧客們常常點各種口味的菜嘗鮮。
「整塊化內容生態」是一家用盤子盛菜的飯店,菜量大,少點幾道菜就能吃好,顧客們常常點特色鮮明的菜品味。
「碎片化內容」是試吃,「整塊化內容」是享受。換句話說,「碎片化內容」應該為「整塊化內容」服務。它們的關係就像索引與正文之間的關係。索引永遠無法戰勝正文,只能服務於正文,這就是「碎片化內容生態」的特性,也是它的局限性。
正是這個特性,為我們指出了「碎片化內容生態」未來的發展方向:
為人們提供良好的「試吃體驗」,幫助人們快速地找出自己偏好的「整塊化內容」大餐,進而迎來「雲內容生態」時代——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終端上都可以持續消費同一個內容。
無論是輕應用、應用號、Instant App、App Indexing、流式傳輸,它們都是在努力提供良好的「試吃體驗」,為「雲內容生態」時代做準備。這將是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
至此,關於「碎片化內容生態」 的話題便已全部完結。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
從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到內容生態的設計(上)
從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到內容生態的設計(中)
推薦閱讀:
※用戶體驗詞條-51.通用設計
※你為什麼會放煙花?——直播間送禮物思考
※做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是什麼?
※濟南桃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品牌營銷
※《人類簡史》中的互聯網跳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