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中國,教育所能帶來的改變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帶給普通人的改變是擁有選擇的能力。

先從昨天的一個現象說開來:

昨天我發布了一篇文章叫《高考後:寫給同學們的話》(藍色的意思是你可以直接點擊就能查看),截止目前,閱讀數不到500,直接打開人數174人,也就是說,我寫了一篇文章,在沒有分享到朋友圈的情況下,有174個人從所有關注的公眾號列表裡找到我的公眾號,然後點開我那個蹩腳的標題,再然後點擊閱讀。

如果你沒經歷過高考,還讀這篇文章,那基本可以斷定你是我公眾號的死忠粉,就像和菜頭即使一天寫三篇文章,胡亂取什麼標題,我都會點進去看一樣,他雖然寫了12年文字,我關注他才不到三個月而已,但我是死忠粉,我就喜歡他寫的東西,哪怕是對別人的吐槽和牢騷,我不但喜歡看,我看完還會給錢。

如果你經歷過高考,我猜該篇文章被打開看的概率在80%以上,但我這次猜錯了,因為現在看到的事實告訴我,主動打開公眾號的只有174個人,而我的總用戶數是近10000人(不用數了,就4個0)

從這個現象,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

我公眾號的讀者里,經歷過高考,上過大學的人,少之又少。

換言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

再去回顧下,我做公眾號一年來被關注的群體對象:微商。

如果按照組成微商的基礎數來講,我所吸納的讀者還主要以忙得不可開交的寶媽群體為主,全職家庭主婦次之。

我只能推測,這部分微商群體少有人受過高等教育。

這可能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微商會被誤解,為什麼做微商的人容易被洗腦,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熱衷於加群學習而不是獨立思考,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的朋友圈被人討厭,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陷入迷茫。

如果去追根溯源,我認為事情的根本在於你受過怎樣的教育。

我認為,教育所能帶給人的不是卷子上的分數,而是我們在被教育的路上,你選擇成為怎樣的人,你選擇接觸怎樣的信息,你選擇給世界製造怎樣的信息,你選擇用怎樣的心態看待身邊的人和物,你選擇用怎樣的心態面對動蕩、面對不公、面對不安,面對一切讓你不爽的事兒和人,甚至這個世界。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叫《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羅永浩在文中說"我們自打生下來就是在改變世界的,這個改變不是說一定要創造什麼產品把世界變成什麼樣,而是你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時候,你選擇行善,不做苟且之事,那你就能把世界變得好一點點,你選擇苟且,做齷齪事,那你就把世界變得齷齪了一點點"

所謂的結果,都是你選擇的結果。

而選擇,取決於你接受的教育,你在教育的環境中學習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從思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法則。

如果,有能力,我認為讓孩子上大學是很有必要的,無論他是逃課打遊戲,還是努力學習年年當學霸,你都無需干涉和擔心,只需要按照他們的意願把他們扔到大學的環境中,讓他自由成長即可。畢業走出社會,社會會再替你教育他一次,那時候他的思考和選擇能力,比你想的可能要強大很多。

如果家裡實在負擔不起,那就給孩子一個自由選擇的環境,我們也不要覺得不能讓孩子上大學是對不起他們,家庭的大環境是無法一瞬間就被改變的,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放飛他,不要用娶妻生子拴住他,這會讓他喪失選擇的能力。

我一直都在思考和做選擇,現在寫的公眾號內容,其實是在洗粉,我以前特別在意有多少人關注我,生怕有人取消關注,所以寫過一些迎合大眾消費需求的文章,雖然是迎合需求,但我還是站在中立、客觀的角度上來闡述事實,這可能也是一年來我公眾號粉絲一直只增不減的人格魅力所在。

現在我的選擇是:

我不再在意關注人數,我只保證每篇寫的文章都是我認真思考的結果,就像我現在的簡介一樣:

文字只為更新自己,不為說服別人。

標題取的儘可能跟我寫的內容有關,你想看就點進來。

你更可以直接置頂我的公眾號,就像我置頂和菜頭的公眾號那樣,只要有推送我立馬就能點進去。《微信新功能get√:公眾號置頂 不錯過信息》

另外,我最近經常出差,公眾號對話的消息,我一般兩天不看就沒法直接回復了,所以有啥事兒,請寫在評論里,這個會一直留著,我能看到,也能直接回復。

晚安

村長

2016年6月7日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羅永浩
推薦閱讀:

課堂展示型ppt如何做?
學校里成績後30%的學生是否應該被放棄?怎樣才能做到「不拋棄」?
教師如何上好開學第一堂課呢?
加盟高端幼兒園品牌,助民辦園成功轉型
如果取消體育課,你意下如何?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