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後,你為什麼不讀書了

當我們談到「不讀書」這個問題,原因無非就三點:

no need!

no time!

no money!

關於no need

感覺讀書沒用是促使我們不讀書的最重要的原因

也許你在上學期間還有時間讀讀書,但是當你踏入職場,發現,你讀的書對你的工作一點用都沒有!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

別說自己讀的書用不上,就是自己在大學裡學的專業知識,甚至在工作中也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比如,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同學畢業之後從事文字材料工作,本以為會如魚得水,沒想到自己寫的材料還不如一個土木工程的A同事寫的好!

比如,我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發現工作中,對面連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都搞不清的B同事卻情商極高,在人際關係處理上,比他都差遠了!

對於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兩點—專業技能和人際關係處理,讀書都不能直接促使我工作能力的提高,讀與不讀,都一個樣,我還讀什麼書!

關於no time

我覺得我自己是個讀書人,也很愛讀書,但是我真沒時間讀書啊!

平時周一到周五工作非常忙碌,根本沒時間,下班回家之後就很勞累,有時候還有應酬,結婚生子了的還有小孩、家務,我哪有時間讀書!周六周日有時候還得休息休息,出門走個親戚,朋友小聚一下,有時候還得加班,真是抽不出空來!

關於no money

在大學裡,圖書資源豐富,我想看的書圖書館都有,借書也很方便,但是工作了之後,尤其是在小地方,根本沒個像樣的圖書館,而且現在書感覺都挺貴的, 也不值那個價,一本書很快就看完扔哪兒了,還得自己掏二三十塊錢去買,是不是太虧了啊!還不如上微信上看看朋友圈、公眾號上的文章,也一樣。

貌似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關於不愛讀書這件事,所有的原因都歸於一個:

你根本就不會讀書!!!

讀書是要分三步走的:閱讀-思考-實踐,缺少任何一步,你讀書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也就不讀書了。

閱讀

很多人僅僅停留在閱讀這一步上,拿到一本符合自己口味的書,一口氣讀完,像幹了一杯老酒或者喝了一瓶可樂,體會一飲而盡的快感,讀完了,覺得寫的真好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或者是經別人推薦,拿到一本熱門書,看了看,覺得也不過如此,或者確實挺有道理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書,不是這麼讀的!要帶著目的去閱讀!

既然我們想讓讀書有點用,那麼我們必須要在讀書之前有個目標,通過看這本書你想達到一個什麼目的?

如果是看虛構類的,我想你在獲取情感體驗的同時,對於文中的一些描寫、段落應該很有感觸,不得不說,能寫小說的,文字駕馭能力都很強,很多成語,名詞的使用讓人眼前一亮,如果能用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寫作中,那麼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而且有些情節,有些人物,很能闡發一定的道理,拿出來引用也比較有說服力,比如說魯迅的孔乙己、祥林嫂之類的。

因此,讀虛構類的書,你必須目標明確:

1、我想獲得情感體驗

2、我想積累一些好詞好句,應用在溝通交流、寫作中

3、我想在某些人物、情節上獲得啟發,能指導我的生活

如果是看非虛構類的書籍,那麼目的性就更強了,直奔主題而去,比如閱讀提高效率的書,你必須要在閱讀之前明確自己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指導書中傳授給你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如果閱讀一本如何溝通的書,你必須要在閱讀之後知道與人溝通的小tips!

因此,帶著明確的目標閱讀,會讓你獲得更多。

思考

思考這一步是讀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可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步,儘快讀完了一本書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沒有思考,讀書根本不會變成你自己的東西。對你的用處也就不大。

讀書貴有疑。這個疑,就是思,在讀書的過程中,時時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個人經歷去思考、驗證書中的內容到底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啟發,對你有沒有用處和幫助。

經歷了這個重要的思考過程,你還需要做最重要的一步——記錄!

有些思考在腦子裡想想就過去了,留不下任何痕迹

但是通過記錄,無論是紙筆的還是在電腦、手機APP上記錄,會讓你理清思緒,引發你更深入的思考,鍛煉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文字表達能力,這些對於從事任何職業、任何崗位的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你不得不承認,有時候腦子裡想的東西轉化文字,這個過程,不是那麼簡單的。能想出來的,不一定能清晰的表達出來,所以,更要練,更要寫。

至於摘錄優美的、富有哲理的句子的更是必不可少,連小學生都知道要做的工作,這就叫素材積累.

」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哪天你要寫個材料,做個演講,突然想起了自己看到一本書上的話,但是想不全了,如果你不記錄,不積累,可能就失去了一次表達中的亮點。從長遠考慮,筆記是必須要做的。

行動

知行合一,如果你把自己的思考僅僅落在紙上,也就成了紙上談兵,你必須把你讀的書,你思考的東西應用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

尤其是那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書,比如說理財類的書,很多人抱著很大的熱情買了暢銷的理財書,實踐後發現效果不怎麼好,也就棄之不用了,覺得此書徒有其名。

一本書大熱總是有原因的,裡面說的方法可能不適用與每一個人,但是理念是好的,這時候我們應該堅持使用一段時間,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反思,使之適合自己,轉化成為我所用的東西。

一些虛構類的書揭發的人生道理,或者啟發之類的,應用性就更強了,實踐起來也比較難,需要不斷反省、思考。

譬如《紅樓夢》,你也許會在林妹妹身上看到自己敏感的影子,也許會在王熙鳳身上感覺女人太剛強的害處,那麼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問題,你就得調整,就得反思,讓自己進化成更好的人。

獨學而無友,擇孤陋而寡聞!行動的過程中,分享很重要!

你應該真誠的把自己的讀書感悟,間接,疑惑,收穫等統統分享給大家,在分享的過程中,你又理清了一遍思路,又加深了印象,最關鍵的是你會得到反饋

這就是分享交流的作用,別人會對你的分享做出評價,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你又發現了很多問題,你又學到了很多,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分享之後,秒變兩個蘋果呦!

別跟我說你沒人分享,互聯網時代不會上網,不會去社區網站,不知道豆瓣、知乎,不會搜索有用的信息,那麼我也是愛莫能助了。

做不到以上幾點,別和我說你不愛讀書,別和我說你也是個讀書之人!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所謂的沒用,沒錢,沒時間這三無問題也就自然而然解決了,只要你覺得讀書有用你就會捨得花錢買書,你就會抓住」馬上、枕上、側上」如饑似渴的閱讀。

這「三無」咱們以後還會細細討論,且聽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日本人把讀書這件事情,研究到了極致!
有哪些很薄很精鍊卻很值得一讀的書?
「我一年讀500本書,你呢?」
魏小河:讀書之時,獨立之日
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的讀書人?

TAG:閱讀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