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轉發錦鯉了嗎

今天你轉發錦鯉了嗎?

我有一個朋友,她微博的畫風是這樣的:

當然了,在錦鯉面前,這些都算小意思。常上微博的各位沒少體驗被錦鯉支配的恐懼吧?微博上的錦鯉大王,靠發錦鯉圖片粉絲過千萬,最火的一條微博被轉發了859萬次,評論達到258萬條。

更有人開玩笑構建了一整條「好運食物鏈」:

生活中的迷信信念和行為層出不窮,為什麼我們會對玄學和迷信樂此不疲呢?

也許,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1.偷換概念和問題:人雖然擁有最智慧的大腦,但人並不願意做複雜的思考,哪怕面臨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人們也喜歡快速地靠直覺來回答(Morewedge & Kahneman, 2010),常見的一種做法是把一個難的問題替換成相似但更容易的問題。比如在判斷一個人職業的時候,把 「這個人有多大可能是教授」替換為「這個人是教授嗎」。當我們為考試成績焦慮,看到錦鯉的時候可能就會把 「期末考怎麼才能過」替換成「轉發錦鯉能幫我過了期末考嗎?」,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萬一呢?」。

2.相似性啟發式:人在做判斷時會走一些捷徑,比如當我們看到兩個事物的表徵具有相似性時,更容易相信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這一啟發式常見於養生迷信中,比如看到核桃像大腦就認為多吃核桃會變聰明;孕婦吃了兔肉,孩子會變兔唇;印度北部的人相信吃了貓頭鷹的眼珠子可以讓人也具備夜視能力;澳大利亞的人相信吃了袋鼠可以提高彈跳力,等等。

相似性啟發式還有一個表現是標籤效應。心理學家Rozin(1986)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要求被試把糖倒入一個容器中,然後貼上「氰化鈉-有毒」的標籤,研究發現,被試雖然是親手把糖裝進去的,但依然不願意使用裡面的糖。標籤引發的迷信俯拾皆是,很多小區里的電梯都不設18層,因為暗指「18層地獄」;而4因為跟「死」諧音,也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而富商大賈為了討個彩頭,不惜花大價錢上個諧音「發發發」的8888車牌號。

3.消極偏好:相對於積極的信息,人們會更多地注意消極信息,並且會更多地受到消極信息的影響。比如淘寶上的一個差評對我們的影響可以抵消掉十個好評,明星的一條黑料就足以敗光路人緣。研究也發現,負性預期也更容易被我們捕捉,作為我們日常推理和判斷的依據(Risen & Gilovich, 2008)。進化心理學認為,消極偏好有助於我們保證自己的安全。但這也會被迷信利用。比如老黃曆或者星座運勢的「忌XX」,就更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從而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去照做。

4.因果直覺:人們發自內心地喜歡推斷兩個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Michotte, 1963),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因果直覺佔用的認知空間極小,不需要有意識的加工(Hassin, Bargh, & Uleman, 2002)。這成為了迷信思想和行為的溫床。比如《陰陽師》大火時流行的各種抽SSR的迷信。

5.證實性偏見:人們總是傾向於證實而不是證偽一個想法,或者傾向於重複相應的行為而不是嘗試新的行為。這也讓我們更容易迷信。當你看到一堆許願錦鯉的人成功還願,你還能淡定嗎?

至此,我們可以做出一個總結:

我們的大腦很喜歡偷懶,在做出判斷時喜歡走捷徑(相似性啟發式),當我們遇到相對複雜的問題時,還會尋求簡化(偷換概念和問題),看到負面信息時,還容易被消極偏好帶節奏,它還很喜歡把不相干的事情聯想在一起(因果直覺)。當看到迷信消息時,它還喜歡順著走(證實性偏見)。

我一邊這麼想,一邊轉發了條錦鯉,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點贊。

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

為什麼我明知道不該相信錦鯉,但還是轉發了?

未完待續……

相關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惡意揣度/惡意質疑他人?這是什麼心態?zhihu.com/question/5913

如何在《陰陽師》中畫出SSR?zhihu.com/question/5080

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證實性偏見」現象?zhihu.com/question/2060

參考文獻:

Morewedge, C. K., & Kahneman, D. (2010). Associative processes in intuitive judgmen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 435–440.

Rozin, P., Millman, L., & Nemeroff, C. (1986). Operation of the laws of sympathetic magic in disgust and other domai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703–712.

Risen, J. L., & Gilovich, T. (2008). Why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tempt fat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 293–307.

Michotte, A. (1963). The perception of causality.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Hassin, R. R., Bargh, J. A., & Uleman, J. S. (2002). Spontaneous causal infer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515–522.

Kahneman, D.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New York, NY: Farrar, Strauss, Giroux.


推薦閱讀:

得了強迫症怎麼辦?
幾個很有意思的進化心理學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可能是污衊,健身舉鐵能讓人更聰明
聽見自殺未遂倖存者的勇敢發聲 | Live Through This
《怎樣愛自己?》——紅茶紫煙女人慧三八專題活動

TAG:迷信 | 心理學 | 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