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要活在當下,放下自己的執著
當下的力量,也就是放下的力量。
放下,說來容易,身為一個人,很多事情是放不下的。
我們有責任,即便舍掉自己這一身,還有家庭。每個人都處於複雜的社會關係之中。
放下不是扔掉事情,而是扔掉對事情的執著。
所以,要想能夠放鬆地活在當下,我覺的,有可能的道路如下:
1.拆解「成功」的重要性——能夠接納:即便不成功,也行。
2.拆解「後果」的恐怖性——能夠接納:即便那樣了,也成。
3.擁有一套能夠確保未來一定成功的體系。
4.擁有一套能夠確保未來絕對不敗的體系。
為了實現前面兩個目標,佛陀教導了無常、無我。
無常,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變化是必然的。用現代科學來解釋,萬事萬物都是由更小的元素,或更低層級的子系統組合而成的。它們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而且往往是非線性的,所以在混沌的作用下,長期性狀不可預測。
知道了無常,就能體會到絕望的滋味:你再怎麼努力,也不是萬無一失,很有可能是徒勞的。
成功不是一個線性公式:如果你付出了足夠多,如果你做了這個或者那個,就一定能成功……不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人人都是創業大佬了。
所以,做不成,是正常的。
以上對應前文所述第一條。
無我是從無常而來。因為萬事萬物都是和合而成,而「自我」也是事物,自然不會例外。在事物中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單極的、獨立的主宰。還是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協同學指出,在自然界里有競爭,也有協同。差異是競爭之源,競爭能導致更大差異,也有可能導致協同。大系統下面的子系統自發地聯合起來,佔據了上風,並成為一種無形的、能夠引導大系統運作的力量,這就是序參量。以人腦為例,在大腦中沒有一個單獨的區域負責思考、情緒、記憶,任何一項大腦的功能,都涉及到多個模塊的協同運作。科學家說,這就像一個沒有總指揮的樂隊在自發地演奏。
所以,自我,這種主體性的的概念(自我感),是系統的自組織過程中產生的。
如果沒有大腦的協同運作,精神就不會產生,而它一旦產生,又成了統御大腦的力量。
單只螞蟻是愚蠢的,而蟻群是擁有智能的。這個智能又不能分割成微小的單位,均分給每隻螞蟻。智能是蟻群自組織的產物。當我們一隻一隻地挨個兒處死螞蟻時,這個蟻群就從智能變成低能,最後變成無能了。
無我,就是要認識到,高大上的自我感,並不是天神的恩賜,不是神奇的超自然之物。它就根植於每一顆細胞之中,確切地說,根植於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之中。
所以,我,乃是後天的產物。有了足夠多的細胞,細胞之間有信息交流,有反饋,有互動,然後就產生了對客體的反映和反應,即主體意識。沒有絕對的客體,在自我誕生之前,無所謂主客之分。陰影是伴隨著光明一起來的。
意識對萬物做區分,區分即命名,命名即造物:「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萬物之母,乃是有名,也就是「被賦予名稱」。誰賦予的?意識啊。
第一,先於意識存在的物質經過自組織,生成了高等生物,具有意識。
第二,意識對其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做了區分和描述,定製了屬於自己的個性化世界。
第三,在這個世界中,意識要遵守客觀的自然規律,如力學、熱力學定律。
所以,從第一個層面說,物質決定意識。從第二個層面說,意識決定物質。從第三個層面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有了這樣的認識,對自然,對宇宙,對我,對物,都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與其說,我們處理的是事物,不如說,是我們自造的概念。
人是活在概念中的動物。《人類簡史》說,人是唯一一種會用語言且擅長虛構的動物。
作者指出,金錢,是迄今為止人類創造出的最廣為接受的概念。
國家、公司、幸福,都是一個概念。
無我,就是要認識到,所有事物都是名相,表面堅硬確實,下面其實沒有實體。你打開一棟房子,裡面是空的,沒有主人。孫悟空。孫,小子也。悟,我心也。
小人兒明白我的心是空的。這就是取經成功了。
人這輩子,就是取個經。
重不重要,看環境,在遊戲的環境下,確實很重要。但跳出來以後,就虛無縹緲了。
無我,乃是教人以超然的角度看待人生,就好像以不沉迷網遊的人去看待遊戲幣。
本來無我,有了我,有了造作,有了對造作的迷夢。
迷夢破裂,造作結束,我沒了。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以上對應前文所述第二條。
然而,這兩種境界可能確實很好,我們卻都不喜歡。即便世界真的是幻化而成,即便人生僅僅是一次遊樂場的旅行。我們還沒有玩夠!——我並不想離開,只想玩的舒服一些。倒不見得一定要贏,最起碼,不要玩的那麼辛苦。
人生智慧呢?——有時候覺得,古人比我們想的更清楚呢。
關於第三條:開發出一套能夠確保一定能成功的體系。
這個好像真的很難。對於簡單的事情,應該說沒問題,比如煎個雞蛋餅。
對於複雜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比如說,我們現在都能往太空發射宇宙空間站。
但是,對於一些超複雜的事情,我們還是無能為力,比如說:明天上證的收盤價多少?
發射空間站和預測大盤指數,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雖然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無數的一級二級三級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又包含複雜的運算和控制。但是,彼此之間仍然有清晰的邏輯關係。所以,是可控的。
而大盤指數這東西,不但包羅萬象,而且,相互之間的作用是非線性的。
市場這類東西是活的,是處於演化和創生過程的。他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活在當下的。
而且,每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的。僅此一次,一眼永恆。
市場是活在當下的,而與之互動的我們,卻不能夠與之協調,給自己徒增痛苦。
所有的痛苦,歸納起來,三種表現:沉湎過去、逃避現在、憂慮未來。
如果能夠在交易中做到:信號沒來不想,來了就做,做完就忘。那應該是OK了。
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人的異化。
從市場身上,我們應該獲得一些啟發:活在當下,得有能活在當下的底氣。
市場敢這麼活,為什麼?因為他不會死。
或許不能確保成功,但是,絕對不會失敗——他採取的是前文所述第四條。
自金融市場創立以來,到現在,也有好幾百年了吧?經歷過各種匪夷所思的大崩盤,但還是活的好好的,總是能緩一口,再活過來。
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誰能從動蕩不安中慢慢沉靜下來,誰又能從死氣沉沉中慢慢玩出生機來?
這是永生術啊——老子說,只有在道的統御下,才可以做到。
秘訣就是不欲盈。別老是想著更多、更好、更快!
你自己那麼強了,啥好事兒都是你一家的,別人怎麼活?別人沒法活了,大系統死了,你也活不下去。所以,給別人的活路,就是給自己生路。
不欲盈,所體現的是一種和諧共生的世界觀。
對於類似市場這種牛逼的事物,想要制伏它、控制它,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合理的相處之道,就是不對抗,攜手合作。
所追求的,不是戰勝市場,而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主動調頻自己的小系統,投身到與大系統協調運作的永恆之中去。
古人叫順勢而為,今人借題發揮,叫趨勢跟蹤。
採取趨勢跟蹤的方式與市場共舞,作為交易者而言,就是活在當下的不二法門。
為了給投資朋友更好的體驗 我們的公眾號由艾可思空間更換到最新ActionTrade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一個交易系統的實戰案例
※DDM 模型為何可以用來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
※海南板塊大爆發,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成為下一個雄安概念?
※為什麼滬港通開通以後,AH 股折價反而擴大了?
※股票入門(18):食杯麵搵兩蚊│梁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