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武神緊握的長戟——阿倫戴爾近現代步兵武器略史(四)
4.衝鋒槍
1.湯普森衝鋒槍
1917年後期,以湯普森上校為首的一群美國軍人和槍械設計師開始設想一種能「一人一把,發射.45柯爾特手槍彈」的機槍來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湯普森打算將其當作「塹壕掃把」來將戰壕里的敵軍清除,用來代替已被證明不適合的勃朗寧自動步槍,該項目當時名為「殲滅者1號」(同時,這一概念德國軍隊也有提出,他們使用伯格曼MP18衝鋒槍來配合他們的「滲透戰術」)。到了1918年,其設計的大部分問題已經解決,但在其運到歐洲戰場之前,戰爭就已結束。
湯普森為了與使用步槍彈藥的機槍區別,創造了「衝鋒槍」這一術語,在1919年的自動軍械公司董事會會議,其中討論了「殲滅者」在戰爭結束後的營銷,最後決定更名為「湯普森衝鋒槍」。雖然當時有其他武器亦有類似的想法,但湯普森仍是第一款被貼上「衝鋒槍」標籤的武器。1921年湯普森衝鋒槍最終定型為M1921,但隨著戰爭的結束,美國陸軍取消了大筆對於這款武器的意向訂單,僅僅少量購買了一些作為安慰。為了保住來之不易的企業,湯普森竭力向美國國內的執法機構,民間和外國軍隊推銷這款武器。在第二年,阿倫戴爾陸軍購買了2200支M1921衝鋒槍並將其定型為MP 22,主要用戶是按照一戰時各交戰國的經驗組建的突擊工兵(Stormingeni?rer)部隊,此外海軍陸戰隊要塞守備隊也有使用。
當1933年納粹在德國上台之後,阿倫戴爾為了防備不知何時會到來的下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有計劃的擴充軍備強化軍事投資,特別是當1938年德國吞併蘇台德區後,這一進程進一步加速。1939年1月阿倫戴爾又訂購了15000支M1928A1衝鋒槍,編號MP 22M1,他們先是被分配給偵察兵、士官(下士、中士或更高)手中,隨後大部分的步兵班都裝備了2-3支衝鋒槍。
但MP 22M1在一線單位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到了1945年就被StK 42徹底替代,1950年代後期在鄉土防衛隊中的MP 22也都被衝壓件製造的便宜貨MP 54淘汰了,受限於阿倫戴爾國內涉槍法律它們也無法出售給民間,於是大部分都賣回給了美國軍火經銷商,然後又賣到了南越和南美。
2.麥克米蘭MP 54衝鋒槍
在1941年,陸軍裝備辦公室注意到在西歐戰場使用的幾種衝鋒槍都相當簡單有效,尤其是德國的MP40和英國的司登,相比之下,即使是已經簡化的MP 22湯姆森衝鋒槍仍然是成本較高、生產較費時。於是,在9月份阿倫戴爾設法進口了20支MP40衝鋒槍用於測試和分解研究。在測試後陸軍認定MP40在用途上和即將服役的StK 42突擊步槍相衝突,於是就沒有進一步研究下去。新的衝鋒槍的設計概念轉向「機關手槍」,也就是能用單手握持射擊。
1943年,麥克米蘭工業按照陸軍的要求自籌資金開發了一種完全由衝壓件構成的單手衝鋒槍。全槍除槍管外,其餘部件都是採用衝壓、鉚接工藝,就連擊針也是衝壓件,整把槍看上去就像是兩個長方形鐵盒子被焊接在一起。自動方式為槍機自由后座式,採用前衝擊發。拉機柄位於機匣頂部,上面有U形缺口以便於通過瞄準視線。無論槍機在前方位置(閉鎖)還是在後方位置(待擊),只要將拉機柄側面轉動90度,槍機就被鎖住不動,同時瞄準線也被拉機柄所遮斷,射手由此可知槍處於保險狀態。
1943年3月,國防部軍械局訂購了少量麥克米蘭的EV-10原型衝鋒槍用作測試,結果令人失望透頂——.45子彈加上單手握持結構讓整把槍變成了一批難以馴服的烈馬,基本上到第四或者第五發子彈發射出去時就不會打在50米外的靶紙上。於是麥克米蘭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槍身前方內部增加了一個后座延遲裝置,當槍彈擊發時,彈殼在火藥燃氣的作用下推動槍機,槍機首先要克服平衡配重塊上的一個延遲開鎖的斜面,然後開始水平向後運動,與此同時平衡配重塊在復進簧導桿的引導下向前下方運動,平衡槍機的後坐力。據稱在麥克米蘭的內部試驗中,這一設計衝鋒槍使可感後坐減少40%,槍口上跳減小72%。但最終阿倫戴爾陸軍沒有採用EV-12衝鋒槍,可能是認為結構過於複雜擠占產能,也可能是認為新設計的降低後坐力效果還是不夠好。幾年後隨著StK 48短卡賓槍的列裝,衝鋒槍退出了阿倫戴爾國防軍的制式裝備長達三十多年。
轉機發生在50年代初。冷戰初期阿倫戴爾國防部萌生了開發一種「人民防衛武器」(Folks forsvarsv?pen)的想法,由於IG 50突擊步槍的生產,訓練,維護各方面都比較複雜,國防部決定生產廉價能夠短時間製造,便於上手的麥克米蘭衝鋒槍,作為人民防衛隊(Folksforsvarsgruppe,和鄉土防衛隊Heimevernet是兩回事,兩者的差別大致相當於民防組織和國民警衛隊,後者甚至有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裝備。經過改善細節(加裝高效消焰器,更換新的摺疊槍托)的EV-14衝鋒槍在1954年定型為「54式衝鋒槍」(Maskinpistol 54)開始由麥克米蘭工業軍械分部從當年6月量產,此後生產一直持續到1960年代末,在80年代有過幾次斷斷續續的恢復生產,總產量超過24萬支,至今仍然能在人民防衛隊的演習照片中看到這些老當益壯的冷戰先鋒。
3.TPC精密MP 81衝鋒槍
在1972年,位於利勒斯特倫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武器公司TPC精密開始自籌資金開發一種介於手槍和短卡賓槍之間的武器,當時這家公司的設計人員通過統計意識到手槍和衝鋒槍如果不經嚴格訓練,命中精度很低,而摺疊槍托的短突擊步槍仍是偏大偏重,自動射擊時的後坐力也不好控制,因此必須研製一種全新的武器。新槍的內部代號被定為PFV(挪威文「個人防衛武器」的首字母)。在設計的早期階段,他們嘗試過9x24毫米手槍彈,強裝葯7.62x25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間戰期開發的6.5x25毫米子彈,但效果都不能令人滿意——這些子彈的動能和後坐力太大,對於缺少訓練的射手來說,控制還是有困難,因此TPC精密決定請求國內最大的彈藥製造商勞福斯彈藥公司開發全新的槍彈。新的子彈採用了小口徑細長彈頭和瓶頸形彈殼,口徑為5.08x29mm,射擊時後坐力低、彈頭初速760m/s,射程和穿透力都比手槍彈大。用改裝過的UZI衝鋒槍發射5.08x29mm彈,30m距離上可以穿透北約標準的厚低碳鋼板,300m距離上依然可以對穿M1鋼盔。
由於慣性閉鎖槍機本身重量太大,所以在設計的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如果保留自由槍機原理,由於受系統的限制,在5.08mm彈的能量轉換效應上,能量儲備太少。為此,公司決定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當然也並不是直接照抄現有的槍機結構,而是經過嚴格試驗後才決定的。。在8年的研發後TPC PFV在1980年投入生產,並在次年開始被阿倫戴爾皇家國防軍採購以填補SP 11手槍和StK 48卡賓槍之間的空白並部分取代二者,並有了一個正式的名稱——MP 81(Maskinpistol 81)。MP 81和原型PDW的外觀區別最明顯的是槍托底板的外形,此外原來的反射式瞄準具被取消,代之以廉價的三點式準星和照門,但從一些海灣戰爭中阿倫戴爾空軍特種部隊的照片來看,少量的MP 81還是被改裝了紅點鏡。在1989年4月16日,北約組織發布的AC225文件中明確表示需要在北約各國軍隊中裝備個人防衛武器。
從1998年開始生產的MP 81M2增加了類似於格洛克手槍的扳機保險,另外機匣頂部多了一條M1913導軌;最新的M3型取消了固定握把改為三條導軌,此外增加了四發點射功能。MP 81還有一種只能半自動射擊的警民兩用型號,稱為MP 81SA。因為歐洲一些國家或地區禁止警察使用全自動武器,MP 81SA就是面向這些執法機構而設的。
除了阿倫戴爾國防軍正規軍及其特種部隊外,已經有了十幾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了MP 81,主要是其他國家的一些特種部隊,包括德國、奧地利、愛爾蘭、丹麥、日本和荷蘭,而英國一些軍事單位也有採用MP 81,還有美國三角洲部隊也使用了安裝有一體式消聲器的MP81M1作為摸哨武器,代替MP5SD。
推薦閱讀:
※千年帝國的最後武器——人民衝鋒隊的輕武器
※再好的防彈衣也難逃退役的命運
※千年帝國的最後武器(中)
※協約國的輕武器--步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