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審美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
我已加入「維權騎士」(維權騎士_領先的原創內容監測、保護及快速授權平台)的版權保護計劃。轉載請聯繫本人。
寫在前面的廢話:
前兒評論某場演出被狠狠diss了。其實我也就事論事,就演出呈現的狀態,對音樂教育的現狀,發了一通牢騷,發完了,還不是要老老實實回來寫帖子答題嗎?
《音樂審美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這個問題特別好,涉及到心理學,美學,音樂心理學,音樂認知心理學等多個範疇,特意寫文章來回答一下。本人才疏學淺(真的看書太少了慚愧),就著一些淺薄的觀察和手頭的幾本書翻一翻,然後來亂說一通,各位看官請輕拍。
以下為正文
作為審美主體的人,在音樂活動中,無論角色為何,其個性如何,他們的審美個性形成都是建立在人類共同的生理——心理素質基礎之上。
首先,最基礎部分是人類共有美感,來自於人類的生理特性,如我在《音樂的節奏節拍》第一章中講到,凡是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動物都有節奏感,節奏的平衡感是人類節奏生活的生理基礎。人類共同的美感包括協和感、平衡感等基本感覺。
這種基本感覺幾乎不因人類的進化而有太大的改變。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類,在某些審美場景中,審美的感覺是相通的。例如我們會欣賞非洲人的鼓樂,欣賞歐洲的民歌,儘管外國人聽不懂京劇唱什麼但是也會有審美感受。
除了生理特性以外,人具有的社會性,又使人類自遠古時代就積累起一些心理經驗,例如正義必將戰勝邪惡,追求自由與光明等等,這類共同的文化,使人類有別於動物的特徵,而具備理想性、創造性、親和性等共同的審美意趣。
這樣,那些協和的,光明的,平衡有序的音樂,就會超越時代超越文化,容易引起人類的共鳴,例如巴赫的平均律,舒伯特的小夜曲等等。
其次,不同的民族在認知和意向上的區別,造成了各民族特色的審美文化。如中國人喜歡喜慶的音樂,俄羅斯的音樂以小調大調交替,法國的優雅又凝重的音樂風格,以及德奧音樂有力深厚的風格等等。
我認為上述因素大部分算是先天的審美感覺。
接下去是後天審美觀的形成。
時代及經濟文化背景,也會影響人的審美觀。物質貧乏的時候,人們往往喜歡精緻閃亮的東西,而當大家都很富裕的時候,卻又開始收集古董。然後,審美也會受到強力的影響,例如青少年都喜歡追星,明星的品味會直接引導大眾的審美。
最後,審美個性的形成,來自於每個人個體的成長經歷,也是最鮮明,最快變的因素,造成了每個人個體千差萬別的審美觀。審美個性與個體的人格、體驗、理想都有關,體現了個體對藝術符合的偏好以及對審美理想的追求。
綜上所述,音樂審美首先來自於天生,包括人的動物性以及人類長期發展文化發展的價值判斷,個人出生的民族背景,這些部分可以算作是天生的;
時代經濟條件,以及個人成長經歷,造成了個體最終的審美個性,這部分算作是後天培養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