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風雲錄】羅馬尼亞 1916

曾幾何時,我也會像大多數人認為一戰只是塹壕戰並無太多吸引之處,然而感謝我之前的論壇好友和如今的戰史同僚們,讓我重新認識到事實並非如此。此文獻給前線論壇的昔日好友,以及這數年來風風雨雨陪伴我的戰史愛好者們。

布魯西洛夫攻勢,除了讓得勝方的沙俄軍隊遭受到重大傷亡之外,隨之也產生了另一個致命影響,將一個極不可靠的盟友拉進了協約國。布魯西洛夫攻勢的成功說服了羅馬尼亞政府,自從1914年起羅馬尼亞政府就在小心謹慎地打著如意算盤,瞅准對自己最佳的有利時機行動,而此時其加入協約國正是確信奧匈帝國氣數將盡,政權即將分崩離析。羅馬尼亞軍隊數量有60萬之眾,如此龐大的數字也吸引著同盟國陣營,與此同時同盟國陣營里的各國也在極力拉攏羅馬尼亞政府,而羅馬尼亞卻向沙俄證明了,它的加入並非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羅馬尼亞政府加入協約國陣營後,除了急需大量的勞工之外,這條新構成的羅馬尼亞防線讓沙俄原本的防線頓時延長了數百英里,而且沙俄軍隊的36個步兵師必須駐防其中。

1914年之前,羅馬尼亞的外交政策就已經產生了分歧,在文化領域上與法國保持親密關係而與德國繼續維持共同的實際政治利益。在此期間,羅馬尼亞的精英高層是親法派,於是大力支持協約國,而卡羅爾一世國王是德國人,因此則傾向於與同盟國合作。羅馬尼亞有充分的理由對沙皇俄國和奧匈帝國懷有敵意。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結束之後,沙俄吞併了比薩拉比亞,當地大部分居民是羅馬尼亞人;除此之外奧匈帝國的匈牙利人在特蘭西瓦尼亞推行同化羅馬尼亞農民的侵略政策。羅馬尼亞政府及其君主政黨不顧民眾對奧匈帝國的憎惡,秘密地加入了同盟國,與德奧意三國結盟。儘管如此,在戰爭前夕,法國和沙俄仍然致力於拉攏羅馬尼亞,讓其轉變陣營,積極支持與羅馬尼亞首相揚·約內爾·布勒蒂亞努的合作。當戰爭爆發時,協約國獲得了足夠的成功,阻止了羅馬尼亞加入德奧同盟,讓其政府保持中立。從1914年開始,羅馬尼亞開始實施一項謹慎的平衡措施,因為威脅隨時來自於任何一方陣營的崩潰。然而,從根本上來說,羅馬尼亞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獲得由奧匈帝國統治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該地區羅馬尼亞人口稠密,而正由於此,羅馬尼亞政府日益傾向於同盟國陣營。1914年10月卡羅爾一世國王駕鶴西去,王位傳給了其侄子斐迪南一世國王,他的妻子是英國人,國王懦弱的性格時常被妻子管教(或許可以傳神地翻譯成「妻管嚴」)。於是,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加之沙俄軍隊在加利西亞地區的戰役中獲勝與眼看奧匈帝國的政權大廈將傾,這幾點相結合後,由此為羅馬尼亞的政客們提供了更多的政治空間,將自己的國家推向了協約國一方。奧匈帝國在加利西亞地區戰役的失敗以及在塞爾維亞地區戰役中其軍隊無能的表現,似乎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奧匈帝國看上去已成了案板上分外誘人的魚肉。然而,極度務實和謹慎的首相揚·約內爾·布勒蒂亞努並沒有參戰的意圖,因為他並沒有得到明確、具體的利益。時間到了1915年,首相布勒蒂亞努說服協約國同意將大量的奧匈帝國領土劃歸羅馬尼亞所有,以作為其參戰的酬勞,儘管沒有簽署正式協議。

1916年的夏季,布魯希洛夫攻勢的成功所創造出的有利態勢更加讓羅馬尼亞政府為之矚目。德國的兵力資源變得捉襟見肘,只留下奧匈帝國在義大利和烏克蘭地區單獨與協約國軍隊陷入苦戰。如果奧匈帝國解體,似乎已是指日可待了,羅馬尼亞在和平談判桌上的地位取決於自己是否參戰,然而結局卻依舊撲朔迷離。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發動任何攻勢都旨在奪取的本質目標,如今駐守該地區的奧匈帝國軍隊已經被派往他處承擔攻防任務,僅有數個地方民兵部隊駐紮於此。經過數個月時間的艱苦談判,最終羅馬尼亞政府加入協約國陣營,羅馬尼亞不僅能夠獲得領土上的利益並且還能得到來自於協約國的援助,其援助程度相當於同盟國陣營的。為了保證羅馬尼亞軍隊的進攻順利進行,阻止保加利亞軍隊從南部進攻羅馬尼亞,協約國軍隊在塞薩洛尼基(希臘北部城市,即薩洛尼卡)地區發起了牽制性攻勢,首相布勒蒂亞努於8月17日簽署了一項軍事協議,協議中規定沙俄軍隊出動5萬兵力進駐多布羅加(Dobruja)地區並且英法聯軍從塞薩洛尼基地區發起進攻。

1916年8月27日,羅馬尼亞對奧匈帝國宣戰並派部隊進駐特蘭西瓦尼亞,此舉猶如晴空霹靂頓時讓德國和奧匈帝國陷入危機,在西線方面已成失敗定局的凡爾登戰役,德軍因此中止了繼續派兵進攻作戰。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參戰,對於同盟國來說似乎是一場災難:協約國軍隊額外多出了60萬兵力,奧匈帝國的南部側翼防線延長了數百英里。1915年奧匈帝國的30%糧食來自於羅馬尼亞。奧匈帝國駐羅馬尼亞的大使,據其職務來說他能夠了解羅馬尼亞的軍事動員情況,他預計「從數字上可以推斷出,同盟國陣營內的盟邦必遭徹底失敗」,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期望儘快找到和談的條件。德皇威廉二世本人認為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將會帶來失敗的厄運。由於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參戰,導致德國國內的危機不斷滋生蔓延,尤其是沙俄軍隊發起布魯希洛夫攻勢大獲成功之後,從根本上徹底改變了德國人對這場戰爭的處事態度。埃里希?馮?法金漢(又譯埃里希?馮?法爾肯海因)從他作為總參謀長(原文將此職位稱為「軍閥」,或許是作者的戲謔之詞)的位置上被人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兩位在東線戰場上名聲鵲起的人物:埃里希?魯登道夫和保羅?馮?興登堡。德皇威廉二世非常羨慕興登堡的名望。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虛榮心作祟,但德皇威廉二世依舊忌憚興登堡的群眾訴求所引發的民主化浪潮並因此而隨之破壞其自身的權威性。法金漢在凡爾登的失利,布魯希洛夫攻勢的壓力,然後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迫使國家的政府高層改組,特別提到的是法金漢在先前強烈駁斥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的可能性。法金漢冷酷而又粗獷的個性風格讓他在軍隊中罕有追隨者。8月28日,德皇威廉二世深感自己已別無選擇,於是召集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參加對戰事的私下協商,從而表示法金漢已不再受歡迎。受此暗示,法金漢提交了辭呈。1916年8月29日,坦能堡戰役勝利兩周年紀念日,興登堡擔任總參謀長一職而魯登道夫擔任軍需總監一職,在這場戰爭中成為了真正的指揮官。事實證明這是災難性的:當魯登道夫轉向大戰略時,他在軍事行動上不可否認的天賦在此處風馬牛不相及;他缺乏真正的戰略意識並且他那反覆無常的情緒更加嚴重。

如果德皇威廉二世能更好地掌握羅馬尼亞軍隊現狀的話,他就不會因為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而寢食難安。在布魯希洛夫攻勢之前,沙俄就對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持相當懷疑的態度,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時任沙俄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一職)本人也表示如果沒有羅馬尼亞這位盟友,我們的日子會更好過一些。在戰爭爆發的兩年間,羅馬尼亞的軍隊基本處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狀態之下,部隊閑置的狀況非常糟糕。在此期間,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已經領略到現代戰爭的殘酷本質,而羅馬尼亞軍隊卻對這門戰爭課程缺乏寶貴的經驗。雖然羅馬尼亞的軍隊避開了這兩年間的戰鬥,避免了空前慘烈的人員傷亡,然而一旦捲入戰爭,軍隊又忽略了大炮、機槍以及彈藥的儲備情況。此外,軍隊的指揮官似乎也相當缺乏:在戰場上參加指揮部隊作戰的羅馬尼亞軍官中僅有220名校官(相比之下將官人數為145人)。王室青睞和宮廷政治在軍官晉陞中的作用遠大於其自身的指揮才能。士兵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文盲,於是很難在軍隊中挖掘出優秀的士官隊伍。在軍隊動員方面,羅馬尼亞陸軍大約有80萬兵力,但是實際上的戰鬥力非常有限:擁有23個師約40萬兵力。鑒於羅馬尼亞極其有限的工業基礎,沒有一支部隊配備符合現代國家標準的機槍和大炮,僅僅是處於一線作戰的10個師擁有少量的現代裝備。

此時協約國陣營內,對於羅馬尼亞獨特的戰略前景,同樣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英國和法國希望羅馬尼亞對特蘭西瓦尼亞發起攻擊,最終實現奧匈帝國的崩潰;沙俄卻堅持另一主張,從羅馬尼亞的多布羅加地區往南以及從塞薩洛尼基地區的英法聯軍據點向北,南北夾擊保加利亞,促使保加利亞尋求和談退出戰爭,隨後是奧斯曼土耳其。事實上,沙俄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派出了一支5萬兵力的遠征軍進駐多布羅加地區。然而,羅馬尼亞的領土野心只有通過瓜分奧匈帝國才能滿足。情況更糟糕的是,羅馬尼亞的戰爭計劃是在1914年之前基於其自身與德意奧三國同盟的關係而制定的,因此設想是與奧匈帝國並肩作戰對抗沙俄。羅馬尼亞要想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發動攻勢,就需要在根本上重新調整其戰略和戰術思維,對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山地作戰,其部隊毫無準備。山炮供應不足,與沙俄接壤的邊境線防禦工事要遠遠強於與奧匈帝國接壤的。因此,地理環境決定了羅馬尼亞的戰略部署。喀爾巴阡山脈巨大的曲線給羅馬尼亞軍隊提供了發起聯合進攻的有利機會,山區人跡罕至,必然是軍隊發起攻擊的前進通道。羅馬尼亞軍隊中三分之二的兵力致力於進攻特蘭西瓦尼亞地區,而剩餘的兵力則保衛其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及南部與保加利亞接壤的邊境線地區。

羅馬尼亞軍隊入侵特蘭西瓦尼亞

1916年8月26日,4個羅馬尼亞集團軍中的3個集團軍,包括15個步兵師和支援騎兵,接到指令於次日越過邊境線對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發起攻擊並攻佔此地。地理上的地勢優勢為羅馬尼亞軍隊提供了真實有效的條件。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在羅馬尼亞的版圖上形成一個突出部,為羅馬尼亞軍隊能夠發動一場集中攻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越過喀爾巴阡山脈,從數個據點同時發動攻擊,一舉擊潰不堪重負的奧匈帝國部隊。然而,羅馬尼亞軍隊在入侵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同時,其南部邊境線的防禦就會變得格外脆弱,岌岌可危。儘管奧匈帝國和德國有大量的情報顯示羅馬尼亞正在積極備戰,但眾所周知,布加勒斯特,其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讓包括德國和奧匈帝國大使們在內的許多人都相信,戰爭是不可能爆發的。雖然如此,同盟國軍隊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計劃對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進行防禦,同時向保加利亞輸送奧匈帝國的架橋設備和派遣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為強渡多瑙河做好行動準備。早在羅馬尼亞參戰之前,精力充沛的奧古斯特?馮?馬肯森被任命為總司令指揮大部分保加利亞軍隊,同時還得到了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補充,為了懲罰羅馬尼亞軍隊入侵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行為,他將指揮部隊從保加利亞由南向北進攻羅馬尼亞。8月17日,在塞薩洛尼基地區,通過一場猛烈而成功的破壞性打擊,擊潰了協約國聯軍,於是同盟國軍隊即可騰出兵力進行對羅馬尼亞的作戰行動,同時英國、法國及塞爾維亞聯軍由南向北攻擊保加利亞的危險性也大大降低了。

羅馬尼亞的攻勢存在固有的風險。羅馬尼亞軍隊從山谷中數個狹窄的隘口處突進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如果羅馬尼亞軍隊能夠擴大戰果,能夠向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縱深處挺進並且與匈牙利一方建立起橫向聯繫的話,羅馬尼亞軍隊的陣地就會變得更加無比強大。否則,羅馬尼亞的軍隊就會極易受到攻擊並被牽制,更糟糕的是,通往羅馬尼亞的退路將會被掐斷,軍隊隨即就會成為瓮中之鱉。在發動入侵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最初階段,儘管作戰計劃如此倉促且部隊軍官們相對缺乏經驗,羅馬尼亞軍隊卻進展得極為順利。杜米特魯?伊利埃斯庫(Dumitru Iliescu)被布勒蒂亞努選中,擔任軍隊實際意義上的總指揮官,儘管他在羅馬尼亞的最高統帥部中地位卑微,但是無論如何,從數量優勢及地理優勢上來看,羅馬尼亞軍隊比哈布斯堡王朝(指奧匈帝國)的防禦部隊更具有取得成功的優勢。在正式宣戰的前數周時間,羅馬尼亞士兵被秘密動員起來,他們有條件迅速突破奧匈帝國的邊境防線,從東部和南部完成對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合圍進攻。沙俄的第9集團軍,這支部隊剛好部署在羅馬尼亞北部的邊境線上,然而戰爭打響時,羅馬尼亞軍隊並未與之取得聯繫,於是從北部地區參與合圍奧匈帝國軍隊的任何機會都失之交臂了。隨著羅馬尼亞軍隊不斷挺進,成千上萬的德國人和馬扎爾人淪為難民逃離了故土,同時哈布斯堡王朝的羅馬尼亞居住者則在慶祝著他們自己的解放。

在最初的兩周時間裡,羅馬尼亞軍隊輕鬆取得了勝利,奧匈帝國的預備役部隊由因年邁而退伍的軍人所組成,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零星地對抗著羅馬尼亞的軍隊,似乎連上天都在支持羅馬尼亞的這場豪賭。羅馬尼亞最高統帥部曾假定,在喀爾巴阡山脈複雜多變的地形上,攻擊薄弱且防禦措施並不完善的奧匈帝國防禦陣線,若要取得決定性勝利,必須要趕在兩件不可避免的事態發展之前:身經百戰且老練的德軍和奧匈帝國軍隊抵達戰場將羅馬尼亞軍隊趕出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保加利亞軍隊攻入多布羅加地區並且很有可能橫渡多瑙河突入羅馬尼亞的心臟地帶。

羅馬尼亞進攻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阿列克謝·布魯希洛夫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

埃里希·馮·法金漢

同盟國軍隊的反攻

羅馬尼亞軍隊最初成功的光芒不會閃耀太久。沙俄第9集團軍,在布魯希洛夫攻勢發起後的整個夏季里幾乎一直在持續不斷地作戰,部隊疲憊不堪無法得到足夠的休整,無法對奧匈帝國的防線構成巨大的威脅,從而為奧匈帝國軍隊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集結兵力發動反攻提供了良好的迴旋餘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東線戰場上,德軍在戰爭中的應變能力及在行動速度方面上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羅馬尼亞軍隊的攻擊,這樣的優勢越發顯而易見,同盟國中經驗豐富的部隊和軍官們開始發動對羅馬尼亞的反擊。德軍最高統帥部率先開始組織同盟國軍隊的反擊,對敵反擊計劃分為兩個部分。由德軍、保加利亞軍和奧斯曼土耳其軍組成的多國集團軍被部署於多瑙河南岸地區,由奧古斯特?馮?馬肯森指揮向東北方向進攻突入多布羅加地區,然後部隊橫渡多瑙河向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攻擊前進。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前德軍總參謀長埃里希?馮?法金漢,他有機會指揮一個集團軍群下轄德軍第9集團軍和奧匈帝國第1集團軍,目的是將羅馬尼亞軍隊驅逐出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並藉此挽回自己的尊嚴。同盟國反擊部隊的兵力與羅馬尼亞軍隊的兵力,其數量上的對比接近2比1,然而在部隊經驗、武器裝備和指揮官才能方面,羅馬尼亞軍隊要遠遠劣勢於同盟國的反攻部隊。

沙俄最高統帥部向羅馬尼亞提供了儘可能多的軍事援助。從1916年10月開始,羅馬尼亞政府向沙俄政府施壓,要求其軍隊提供直接性的軍事援助,除此之外,羅馬尼亞軍隊還進一步延伸了沙俄軍隊的前線,以覆蓋更多的喀爾巴阡山脈邊境防線,用來對抗奧匈帝國軍隊。沙俄第9集團軍總指揮官是普拉東?列奇茨基(Platon Leczicki)步兵上將,先前是對抗奧匈帝國軍隊位於最南端的一支沙俄集團軍,如今戰線已經向南延伸,因為其左翼已經與羅馬尼亞北方集團軍的右翼相銜接。同年的晚些時候,隨著羅馬尼亞部隊的戰事惡化,沙俄第4集團軍從西線調離並且沙俄第6集團軍也從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調至南部防線,兩支沙俄集團軍同時加強羅馬尼亞軍隊的防線。然而,從短期來看,沙俄的軍事援助僅限於新編的第47軍,沙俄最高統帥部將這支軍隊派遣至多布羅加地區沿羅馬尼亞黑海沿岸防守。第47軍下轄三個師,由沙俄步兵、哥薩克騎兵以及從沙俄戰俘營中招募的塞爾維亞步兵組建的混成遠征軍,其戰鬥力可想而知。羅馬尼亞一旦失利,沙俄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於是在戰事的初期階段,更加果決地投入大量的部隊可能會帶來巨額的回報。然而,目前為止,沙俄最高統帥部只能將此重託託付給第47軍,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安德烈?扎伊翁奇科夫斯基(Andrei Zayonchkovski)中將,接到任務時他極其不情願並且義憤填膺,他把救援羅馬尼亞視為難逃一死的任務,對該項任命一再提出抗議,戰後在其軍事史著作中持續進行了一系列的報復行為(十月革命爆發後,安德烈?扎伊翁奇科夫斯基加入蘇俄紅軍)。恰恰相反,阿列克謝耶夫則指責扎伊翁奇科夫斯基違抗軍令,不服從援助羅馬尼亞的調遣,故意讓自己的遠征部隊兵力不足。扎伊翁奇科夫斯基視察了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部隊的局面令人產生反胃的印象。部隊對於現代戰爭的了解完全缺乏,令人生畏的恐慌在部隊蔓延,官方報告中大多數可怕的傳聞都具有恐嚇性質,然而卻總是與我們空中的偵察報告大相徑庭。」

馬肯森的部隊最先開始行動。他首先動用的是保加利亞軍隊,尤其是斯特凡?托舍夫(Stefan Toshev)指揮的保加利亞第3集團軍。在政治領域上,馬肯森在很大程度上信賴保加利亞王儲鮑里斯三世,鮑里斯三世的德國血統以及豐富的軍事經驗,讓他成為了非常出色的中間人,最終讓馬肯森的作戰計劃付諸於保加利亞軍隊的作戰行動。羅馬尼亞參戰僅幾天之後,馬肯森便率部隊在多布羅加地區進行反擊。多布羅加地區?這片平坦的土地,其位於多瑙河流域的西部和北部地區,東臨黑海,與保加利亞有著綿延漫長的南部邊境線,沒有任何天然屏障。由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羅馬尼亞於1913年從保加利亞手中奪取了這片土地,因此這是保加利亞部隊攻勢中一個誘人的目標。鑒於羅馬尼亞軍隊將其注意力集中在向北進攻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駐守多布羅加地區的羅馬尼亞軍隊僅保持被動防禦態勢,於是將這主動權拱手讓給了德軍和保加利亞軍隊。保加利亞軍隊有兩個半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輔以少量的德軍分遣隊,而駐守在北部多布羅加地區的有三個羅馬尼亞師和沙俄第47軍,從軍隊數量對比上來說,保加利亞軍隊和德軍並不佔絕對優勢,但他們享有選擇進攻點的優勢並且大量的德軍重型裝備也遠遠超過羅馬尼亞軍隊的水平。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負責捍衛羅馬尼亞南部邊境線,同時另外三支集團軍則負責進攻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然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僅由二線部隊組建而成,且下轄的各個師裝備匱乏。

早在8月30日,保加利亞非正規部隊越過邊境防線進入多布羅加地區,散布恐怖氣氛並讓當地保加利亞人民反抗羅馬尼亞的統治。1916年9月2日,真正的戰役正式打響,保加利亞軍隊大舉進攻圖特拉坎(Tutrakan)。這個堡壘建築群坐落於多瑙河東岸,從保加利亞陸地邊境線的西端橫穿多布羅加南部地區。圖特拉坎堡壘群並未對戰鬥做充分地準備。防禦工事缺少重型火炮且缺乏防禦縱深,防禦工事都集中在單一主要的防禦據點上。儘管其目的是作為羅馬尼亞在多瑙河南岸的防禦體系,但是該堡壘建築群卻與多瑙河北岸和布加勒斯特之間缺乏永久性的連接點。當攻擊開始時,羅馬尼亞軍隊就表現得幾乎毫無鬥志並且保持消極防禦狀態,讓德軍和保加利亞軍隊為發起最後的攻擊做好了精心準備。9月5日,羅馬尼亞的大部分防禦據點被保加利亞軍隊所拔除,而堡壘建築群剩下的防禦工事於9月6日淪陷,大部分羅馬尼亞防禦部隊無法橫渡無橋的多瑙河逃離戰區:25000名官兵淪為戰俘。9月9日,錫利斯特拉(Silistra)城,剛好位於圖特拉坎以北地區,攻佔該城幾乎兵不血刃。同盟國軍隊攻佔圖特拉坎帶來的勝利意義遠比單場戰鬥深遠得多。羅馬尼亞軍隊糟糕的戰鬥表現打擊著協約國軍隊的士氣:首相布勒蒂亞努公然在內閣會議上哭泣。正如沙俄軍隊,協約國聯軍,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新任指揮官亞歷山德魯?阿維雷斯庫(Alexandru Averescu)上將,所有人都在敦促,進攻特蘭西瓦尼亞南部地區的羅馬尼亞軍隊必須立刻調回,防守多瑙河沿河防線。羅馬尼亞軍隊與保加利亞軍隊作戰的無能表現,這讓德軍最高統帥部對羅馬尼亞發動一場閃擊攻勢的可能性有了極大的信心,這場攻勢需要冒更大的風險,比其他謹慎周密的部署更快、更遠地延伸擴展後勤運輸補給線和通訊傳遞。

多瑙河南部地區的羅馬尼亞軍隊殘部抵抗和戰鬥的意志已經蕩然無存,而是與扎伊翁奇科夫斯基的沙俄軍隊協同,通過多布羅加地區向東北方向撤退。扎伊翁奇科夫斯基指揮了一場戰術性撤退,他麾下經驗豐富的沙俄軍隊和塞爾維亞軍隊,其作戰表現遠勝於他們的羅馬尼亞盟友。1916年9月中旬,扎伊翁奇科夫斯基終於穩定住了戰線,從多瑙河流域至黑海沿岸,從東至西防線為70公里,剛好位於康斯坦察港的南部。斯特凡?托舍夫,如今得到了兩個奧斯曼土耳其師的增援,由於未能清除多布羅加地區的敵軍殘部,給了扎伊翁奇科夫斯基喘息之機,等待更多的援兵到來。

隨著羅馬尼亞的戰前計劃淪為泡影,亞力山德魯?阿維雷斯庫正在尋求新的戰機。然而,令沙俄部隊驚恐萬狀的是,他制定出了一項計劃,重新奪回主動權以及奪回多布羅加地區丟失的領土,然而這樣的行動計劃,其大膽程度近乎於愚勇。阿列克謝耶夫給他拍了封電報「遙遠而悲涼,宛如秋霜降」,請求他三思而行。保加利亞第3集團軍在多布羅加北部地區遏制住了扎伊翁奇科夫斯基的進攻勢頭,阿維雷斯庫打算率領著他的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向西最遠處橫渡多瑙河,向位於多瑙河上游的保加利亞軍隊集中用兵。這項作戰計劃旨在切斷保加利亞的通訊,並且自己的軍隊和扎伊翁奇科夫斯基的沙俄軍隊可以對保加利亞軍隊形成夾擊之勢。9月17日,阿維雷斯庫收到指示,皇室批准了該作戰計劃,其選擇了福蘭姆達(Fl?manda)村作為攻擊點。儘管在多瑙河上此處攻擊點距離布加勒斯特最近,並且適合搭建浮橋,但是他們缺乏任何設備來滿足數量龐大的部隊需要,更何況他麾下有5個師。考慮到原始的基礎設施並且阿維雷斯庫先前完全沒有規劃,這是一項偉大的後勤壯舉,在9月30日夜晚,他仍然設法完成了渡河準備。

阿維雷斯庫取得了近乎於完美的成就。次日,他使用小船,將兩個步兵師送至了多瑙河對岸。與此同時,他的工兵部隊架起了一座允許炮兵部隊通過的浮橋。德軍和保加利亞軍隊在這片區域幾乎沒有兵力部署,因此羅馬尼亞軍隊最初的挺進速度,至少僅限制於浮橋和船隻的通行能力。然而,在這個攻擊點上,羅馬尼亞軍隊體會到了何謂禍不單行,在上天安排的厄運和德奧聯軍反應迅速的對策下,其一切努力化為了泡影。10月1日,甚至在浮橋架設完畢之前,德軍的空中轟炸不停地騷擾著工兵部隊和等待過河的軍隊,雖然這些轟炸對浮橋並未造成嚴重損壞。這天夜晚,惡劣的天氣和暴漲的河水毀壞了浮橋。次日,奧匈帝國出動了炮艇,炮艇上的機槍向浮橋上的渡河部隊掃射,並對浮橋造成了一些破壞。雖然渡河計劃仍然可以照常進行,但是這些天的不良影響持續發酵,已經摧垮了羅馬尼亞軍隊的士氣並且阿維雷斯庫,這位指揮官也失去了膽量,到了10月2日夜晚,羅馬尼亞軍隊橫渡多瑙河向北撤退,之前艱辛萬苦取得的成就全部付諸東流。自多布羅加地區的慘敗之後,福蘭姆達村作戰行動中的潮濕和槍炮聲進一步打擊著羅馬尼亞軍隊的士氣。扎伊翁奇科夫斯基對羅馬尼亞盟友的深惡痛絕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馬肯森動用保加利亞軍隊在羅馬尼亞南部地區發動的這場攻勢,讓羅馬尼亞軍隊不得不對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停止進攻。法金漢率領新編的德軍第9集團軍與阿爾茲?馮?施特勞森伯格(Arz von Straussenburg)率領的奧匈帝國第1集團軍一起,粉碎先前羅馬尼亞軍隊所取得的戰果,並將戰線推回喀爾巴阡山脈末端。到了9月中旬,羅馬尼亞軍隊的攻勢已經停止,德奧聯軍也準備好發動自己的攻勢。法金漢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是個作戰技術熟練且作戰指揮靈活的指揮官,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擊潰了羅馬尼亞軍隊並且迅速指揮德奧聯軍追擊潰兵,將羅馬尼亞軍隊趕出了喀爾巴阡山脈。到10月8日,羅馬尼亞軍隊被迫放棄他們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佔領的所有城鎮。

福蘭姆達攻勢,羅馬尼亞軍隊正在橫渡多瑙河

馬肯森和鮑里斯三世(右起第二位)正在檢閱保加利亞軍隊

沙俄第47軍指揮官安德烈·扎伊翁奇科夫斯基

奧匈帝國第1集團軍總指揮阿爾茲·馮·施特勞森伯格

保加利亞第3集團軍總指揮斯特凡·托舍夫

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總指揮亞歷山德魯·阿維雷斯庫

羅馬尼亞軍隊的崩潰

羅馬尼亞軍隊終於是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嘗。沙俄幾乎沒有提供什麼援助,而羅馬尼亞軍隊現在是面臨著兩條戰線上的攻擊:奧匈帝國軍隊通過喀爾巴阡山脈的山道追趕撤退中的羅馬尼亞軍隊;南部則是馬肯森率領的同盟國多國聯軍。馬肯森現在準備大舉橫渡多瑙河之前,掃清位於多布羅加地區的羅馬尼亞和沙俄軍隊。他動用了兩個奧斯曼土耳其師,五個保加利亞師以及相當於一個半師的德軍部隊。由羅馬尼亞軍隊、沙俄軍隊和塞爾維亞軍隊組成的協約國多國聯軍在兵力上與之對等,然而卻幾乎沒有做好防禦準備,也沒有任何裝備能與德軍的重型火炮相匹敵。10月19日,協約國聯軍在馬肯森的攻勢下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潰敗。10月22日至23日,同盟國聯軍攻佔黑海港口康斯坦察港,迫使沙俄艦隊從該港口撤離。10月25日,在切爾納沃德,馬肯森奪取了橫跨多瑙河的受損鐵路橋。由於多布羅加南部地區已經掌控在馬肯森軍隊的手中,於是他現在將一些部隊從更遠的北部戰區調至多瑙河流域,準備橫渡多瑙河。正當馬肯森正在削弱他的進攻部隊對多布羅加北部地區的攻擊之時,士氣低落、裝備不足且缺乏作戰經驗的羅馬尼亞軍隊撤出了防線,沙俄部隊的三個軍駐防在多布羅加狹窄的腰部地區:扎伊翁奇科夫斯基指揮的第47軍以及目前由弗拉基米爾?薩哈羅夫全權指揮的兩支新抵達的沙俄軍。正當馬肯森的部隊在多布羅加地區作戰之時,法金漢的軍隊正在設法突破喀爾巴阡山脈。經過一系列的偵察之後,其部隊突破了羅馬尼亞軍隊西端的日烏河(Jiu River)防線。至11月中旬,法金漢所屬的各個師從喀爾巴阡山脈攻擊至瓦拉幾亞平原地區。羅馬尼亞軍隊不可能將希望寄托在開闊平原上與德軍乃至奧匈帝國軍隊對決。法金漢的部隊向東繼續挺進,目標直指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當部隊正在向前挺進之時,喀爾巴阡山脈的南部斜坡上出現了羅馬尼亞軍隊的防禦工事。11月22日,德軍騎兵部隊佔領了一座橫跨奧爾特河(Olt River)的橋樑,這是橫在布加勒斯特城之前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次日,馬肯森的部隊實施了一次精心策劃的渡河行動,橫渡了多瑙河,其恰好位於奧爾特河羅馬尼亞防禦部隊的後方。11月27日,羅馬尼亞的偵察騎兵分別由兩翼與同盟國聯軍遭遇。羅馬尼亞最高統帥部,低估了他們所面對的敵軍數量,從11月29日至12月1日,四個羅馬尼亞師倉促組建而成,發動了一場協調不良的反擊。儘管困難重重,在法金漢和馬肯森的部隊組織起有效的應對措施之前,這一場反擊在早期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功。至12月3日,筋疲力盡的羅馬尼亞各個師撤退至布加勒斯特。瓦拉幾亞平原有組織的抵抗瓦解,布加勒斯特城開始進行人員疏散。12月6日,馬肯森的部隊進駐布加勒斯特城,同日,石油中心普洛耶什蒂也宣告淪陷。

德軍對潰兵的追擊從未鬆懈,數以萬計的羅馬尼亞官兵淪為戰俘。至12月中旬,羅馬尼亞第1集團和羅馬尼亞第2集團幾乎徹底瓦解。北方集團軍,其北翼有喀爾巴阡山脈,有利的地形能更好地保護該部隊,並且沙俄的第9集團軍也在該部隊的北翼進行策應,這是唯一一支能夠維持良好秩序的軍隊。大約僅有7萬名羅馬尼亞戰鬥部隊仍然保持有組織的編隊。如此多的羅馬尼亞部隊被殲滅或被打散,剩下的可戰鬥部隊被整編為獨立的第2集團軍。德軍只有在精疲力竭的情況下才停止了追擊,於是羅馬尼亞軍隊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並在沙俄軍隊的援助之下,於12月中旬構建起了一道新的防禦陣線,該防線位於勒姆尼庫瑟拉特(Ramnicu S?rat)的西部和南部地區。事實上,羅馬尼亞軍隊處於被接管狀態。最初,沙俄並不願意向羅馬尼亞投入重要的兵力資源,然而現在除了在羅馬尼亞戰線上投入自己稀缺的兵力資源外,沙俄也別無選擇。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陣營參戰,讓沙俄防線延長了數百公里。正如扎伊翁奇科夫斯基在後來所說的「整個沙俄第9集團軍都在為我們的羅馬尼亞盟友服務,並且還有其他軍隊跟著(擦屁股)。」三支齊裝滿員的沙俄集團軍——第9集團軍駐守喀爾巴阡山脈,第4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沿黑海防守——如今來支援羅馬尼亞的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政府現在仍然掌控在手的領土只剩下摩爾達維亞這片殘山剩水。現在只有沙皇尼古拉二世同情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允許其保持名義上的統治,沙俄弗拉基米爾?薩哈羅夫(Vladimir Sakharov)上將擔任總參謀長和實際上的戰區總指揮官。

12月下旬,德軍開始對勒姆尼庫瑟拉特(Ramnicu S?rat)防線發動攻擊。儘管沙俄軍隊在喀爾巴阡山脈地區作戰相當頑強,然而在12月27日,德軍發起了一次直接攻擊就攻佔了勒姆尼庫瑟拉特城。隨著後勤補給交通樞紐被德軍掐斷,尤其又是惡劣的冬季環境,沙俄軍隊別無選擇只能再次撤退,再次退守至錫雷特河(原文將該河與塞雷特河搞混了,錫雷特河為多瑙河支流,塞雷特河為德涅斯特河支流)後方防線。與此同時,沙俄第6集團軍撤出位於多布羅加地區的防守據點,將多瑙河三角洲沼澤地帶成為阻擋同盟國軍隊進一步向前推進的天然屏障。在新年的月初,德軍發起最後一次重大規模的攻勢攻佔了福克沙尼(Foc?ani)戰略要塞,這是沙俄和羅馬尼亞聯軍在錫雷特河南部據點的最後希望。1917年1月上旬,前線大致上沿著多瑙河和錫雷特河穩定下來,然後進入喀爾巴阡山脈的山麓地帶,在接下來的7個月時間裡,這條防線基本保持不變。羅馬尼亞三分之二的領土被同盟國軍隊攻佔。1916年年底,沙俄與羅馬尼亞的結盟帶來的只有災難。沙俄軍隊所要承擔的防線已經延伸至黑海一帶,而僅有40公里的防線被羅馬尼亞軍隊所控制。羅馬尼亞動員起來的軍隊中已然損失了五分之三。三支沙俄集團軍——第9集團軍、第4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如今這些部隊所要防禦的地區,在羅馬尼亞還未參戰之前並不存在,防禦這些地區需要36個步兵師和12個騎兵師。

羅馬尼亞軍隊的崩潰,讓沙俄軍隊的兵力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幾乎不可能再集中起大量的部隊。甚至在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破壞了沙俄的戰爭成就之前,集中部隊發起攻勢就更加難以想像了。儘管如此,羅馬尼亞的崩潰對於東線兩大陣營中的各國都產生了深遠的政治影響。對於沙俄來說,由布魯希洛夫攻勢的勝利而創造出的微弱希望,因羅馬尼亞的崩潰而被摧毀的蕩然無存。對於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沙俄精英們來說,1916年夏天的成功是令人振奮且鼓舞人心的,而1916年的秋冬卻是極度痛苦且懊惱的。沙俄脆弱的政治以及治安日益變得搖搖欲墜。然而,對於同盟國來說,對羅馬尼亞的戰爭勝利並沒有指出一條明確的前進道路。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似乎打開了談判解決的大門,承認德國和奧匈帝國取得的戰果。在奧匈帝國的敦促下,德國首相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在1916年12月12日通過美國和梵蒂岡發表了一項和平提議,呼籲交戰各方在德國和同盟國顯示出不可動搖的軍事力量和堅持勝利意願的原則基礎上進行談判。對其他人來說,它打開了無限制戰爭的大門。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新近被賦予德國最高權力的兩位人物,對羅馬尼亞的勝利轉變為過度自信和盲目樂觀。1917年2月1日,德國政府開始執行無限制潛艇戰。在這個問題上,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忽視了他們的行為可能會促使美國加入對德戰爭,或者假設美國確實加入對德戰爭,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美國的經濟實力和人力將會碾碎德國。

羅馬尼亞1916態勢圖,取自Prit Buttar東線四部曲第三部作品《Russias Last Gasp》

譯自《The Russian Army in the Great War 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第11章 作者:David R. Stone

文章中照片均來自於維基百科


推薦閱讀:

終局——薩洛尼卡戰役
轉捩點——分裂的日本
戰前準備——走向現代化的印度軍隊
戰前準備——再起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軍隊
歐亞世界簡史(45) 第一次世界大戰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 德國軍事 | 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