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深刻地詮釋了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好的教育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兩口子就面臨著如何教育孩子的困惑和掙扎。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博學者,任何階層、地位的人,只有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時候,才能讓自己下決心虛心學習如何做父母。因為在與孩子「鬥智斗勇」的過程中,大多數父母每天都會被孩子折騰得筋疲力盡。
一直想推薦一本親子教育方法的書籍,能夠針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然而很多親子教育的書,總是侃侃而談、長篇說教、不堪卒讀。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這本《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我終於忍不住想要大喊:這就是我想要的!
清晰易懂、切實可行、合情合理、層次分明,是這本書的特點。作者靈活運用理論講解、實踐操作、原則、小貼士之類的內容,幫助父母們循序漸進地學習。讓父母學會建立在平等互愛、相互尊重基礎上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技巧。
書中提供的溝通方法和技巧,不僅適用於教育孩子,而且也適合用於日常生活中與家人溝通,甚至包括與外界各色人等之間的溝通交流。
讀這本書可以瀏覽漫畫了解大概內容,然後再從第一章慢慢讀起,並且一邊讀,一邊認真做書中的練習。在做練習的時候,寫下你自己的答案,做一份學習記錄。每讀完一章,給自己留出充足的時間來刻意練習,然後接著讀。通過刻意練習把理論變成行動,並且記錄下結果,才能使學到的技巧真正內化。
我總結了這本書中的精華內容:
一、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孩子們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聯繫。好的感受會帶來好的行為。接納孩子的感受,才會讓孩子有好的感受。
這一幕你是否熟悉?
媽媽:天天吃水果啦,多吃水果長得漂漂亮亮的。吃個蘋果吧。
天天:蘋果不好吃。媽媽:不會吧,蘋果多好吃啊。天天:蘋果就是不好吃。
媽媽:不行,不好吃也得吃。天天:不要,我不吃。媽媽:不許你這麼說,你不吃蘋果的話,連飯都不要吃了。天天:哇~~嗚嗚嗚……….
看出問題了嗎,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對話最終都變成了爭吵?
因為父母在一遍一遍告訴孩子們不要相信她們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大人的判斷。這往往就是爭吵的根源。
最有幫助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她們。
父母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感知系統,都有各自真實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自己的感受常常被別人忽略,那麼我們自己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幫助孩子面對她們感受的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地傾聽。
很多父母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往往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心不在焉,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到氣餒。
如果父母能夠真正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她們面臨的困境。有時候,孩子需要的僅僅是我們能夠理解她們。
2、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她們的感受。
當孩子被提問、責備、建議的時候,很難有清晰的思路和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問題。
父母應當以關心的態度,使用「哦……」「嗯……」「這樣啊……」這樣簡單的話來回應孩子。孩子就能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自己找到解決辦法。
3、說出她們的感受。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怪事:我們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跟你講道理。我們想讓孩子擺脫不好的感受,不管我們的態度多好,往往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過。
其實,簡單說出孩子的感受並不會讓孩子更難過,而是會讓孩子感到安慰,會感覺到有人理解她們內心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她們的願望。
當孩子想要一件我們沒有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從邏輯上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能給她們,結果是我們越解釋,孩子越不聽。
其實有時候,用幻想的方式誇張地表演給孩子看,孩子們會感到自己對某種東西的渴望心情得到了理解,她們反而會比較容易接受現實。用幻想的方式最關鍵的一點是,讓你自己放開,天馬行空地區想像。
所有年齡段的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都不在乎別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們正在經歷的事情。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認真傾聽孩子們說話,回應她們的感受,就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接納孩子的感受,就能讓孩子積極地思考問題。
我們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對他人的感受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請注意,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我看得出來你很生弟弟的氣。用嘴巴告訴他你將怎麼做,而不是用拳頭。」
二、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很多時候把精力放在教導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然而,這往往是衝突爆發的導火索。原因在於我們和孩子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我們的需求是外表整潔、講程序、懂禮貌、按流程辦事。可孩子們不在意這些,她們不想洗澡、不想刷牙、不想洗臉、不想換衣服,想在沙發上和床上跳來跳去、想咬手指頭、想摸好玩的髒東西……
我們花很多精力來教導孩子,讓她們的行為符合規範。但是,我們的態度越強烈,她們越反抗。
孩子的態度變成:「我就要干我想乾的。」
我們的態度則變成:「按我說的去做!」
這就是矛盾的所在,爭吵的導火索。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五個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見的,或者描述問題。
錯誤做法:
天天!你真不負責任,你沒看到浴缸的水都流出來了嗎?又不關水龍頭,你想發大水啊?正確做法:天天,浴缸里的水快流出來了。當人們不斷指出你做錯的時候,你往往會有抵觸情緒,而不大願意去做你該做的。如果只是向你描述問題,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問題本身。
2、提示。
錯誤做法:
真噁心!你怎麼又把蘋果核扔桌子上?你看桌子上一團糟,簡直就成垃圾桶了!正確做法:天天,蘋果核應該扔到垃圾桶里。接受提示比接受譴責容易得多。
3、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錯誤做法:
天天,我每天都要跟你吆喝多少次讓你穿上拖鞋,你怎麼又不穿拖鞋在屋裡跑?你答應我在家裡要穿上拖鞋,我每天都要提醒你無數次。真受不了你,那是你的拖鞋又不是我的拖鞋,你怎麼就是記不住!正確做法:天天,拖鞋!孩子們不喜歡說教和長篇大論。對他們來說,越短越容易記住,越有效。
4、說出你的感受。不要評價孩子們的個性和人品。
錯誤做法:
別拽我,你咋這麼煩人,你手臟不臟,我衣服都被你揪爛了!正確做法:天天,我不喜歡別人拽我衣服!孩子們願意聽父母的真實想法,通過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會變得更誠懇,同時也不會傷害別人。
5、寫便條。
一個上班族媽媽在家裡電視上貼了張便條:
「在開電視之前,想一想,我做完作業了嗎?」有時候,文字比口頭說教更有效果。
☆注意,說話的態度和所說的話一樣重要。
請比較以下兩種說話態度:
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溝通態度:
「總的來說,你是個可愛能幹的孩子。只是現在出了些問題,需要注意一下。你自己一旦認識到這些問題,你就能負起責任來。」詆毀孩子的溝通態度:「你是個招人討厭又無能的人,總做錯事情,最近發生的這件事情,再一次證明你又錯了。」
有人問:「我們使用了這些技巧,孩子們就會一直聽我們的嗎?」
作者的回答是:
「我們希望不是這樣。孩子不是機器人。我們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為,好讓孩子言聽計從。
我們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進取心、主動性、責任心、幽默感以及體諒他人需求的能力。找到一種語言,培養孩子的自尊,讓他們心靈不受傷害。建立一種情感的氛圍,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因為她們關心自己,也關心我們。樹立一個榜樣,在互相尊重的平台上與人溝通。無論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還是長大成人以後。」
三、代替懲罰的方法
我們有很多關於懲罰教育的古話:
「三天不打,上房子揭瓦」、"賞罰分明"、"棍棒之下出孝子"......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要讓他吃點苦頭,這樣能夠讓他記住,以後不會再犯。
然而,隨著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的種種研究表明,有時候"懲罰"並不那麼奏效,反而漸漸讓我們感覺到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難帶;有時候"懲罰"的確是把局面控制住了,然而孩子變得讓我們更捉摸不透,更看不明白。
懲罰孩子,我們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層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代替懲罰的七個技巧:
1、請孩子幫忙。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提供選擇。5、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6、採取行動。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設想一個場景,你帶孩子在超市買東西,孩子到處跑來跑去不聽話。
你也許會懲罰:大聲呵斥他、罰他不準看電視、打屁股……
或者試試採用代替懲罰的方法:
1、你來幫我拿3個蘋果。(讓孩子幫忙)
2、我不喜歡你這樣在超市裡跑來跑去,你會干擾到別人購物!(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3、天天,別跑!給你個選擇,你是好好走路,還是坐在購物車裡?(提供選擇。)4、假如孩子選擇好好走路,但是過了一會又跑起來了。那就及時制止他,並帶他離開。(採取行動)5、第二天,媽媽出門購物,不帶上孩子。並且告訴他,因為他昨天在超市亂跑,今天不帶他去超市。(讓孩子體驗不當行為帶來的後果)
☆注意區別懲罰和承受行為結果的不同。
懲罰:教訓孩子,故意剝奪他們的時間或者追加他們的痛苦。 比如:體罰、呵斥、關禁閉。
承受行為結果:讓孩子承受自己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結果。比如:不帶他去超市、讓他把弄髒的牆面擦乾淨、讓他把弄壞的玩具修好、寫保證書保證按時歸還工具等等。
四、鼓勵孩子自立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能夠自立的人,所以我們讓她們嘗試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做作業。讓孩子保持獨立,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我們的目標。當孩子一點點長大,能夠自己獨當一面,而不是我們的翻版或者延伸。
如何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答案是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親自經歷各種問題帶來的掙扎,讓他們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他們才能成為充滿責任、獨立自主、懷揣夢想、樂觀自信的個體。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個技巧: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試試這麼問:
你是穿佩奇衣服還是穿小熊衣服?你是吃蘋果還是吃桔子?你是先學英語再吃飯,還是先吃飯再學英語?這些選擇給孩子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練習作決定的機會。如果從小沒有經歷過自己作選擇,將來對職業、生活方式、伴侶的選擇就會變得困難,患上「選擇困難症」。
2、尊重孩子的努力。
錯誤做法:
系個鞋帶都要這麼久,笨死了!正確做法:系鞋帶是很考驗手指的靈活度的,加油,慢慢來不著急。當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就會集中精力去自己解決問題。
3、不問太多問題。
錯誤做法:
同學聚會玩的咋樣?都誰去了?你們吃什麼了?你和誰在一起玩?正確做法:回來了。問太多問題會讓人感覺私人生活被侵犯。孩子們想說的時候,自然會和你說。尤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
4、別急著告訴答案。
錯誤做法:
「爸爸,雨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因為水蒸氣蒸發後遇到冷空氣又凝固了。」正確做法:「爸爸,雨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個好問題,你是怎麼想的?」當孩子提問時,首先應該讓他們自己尋找答案。
5、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媽媽,我的孔雀魚看起來生病了。」
試試這麼回答:「嗯,我覺得可以去問問水族店老闆。」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她們不能凡事都完全依靠我們。家庭以外的外部資源(水族店老闆、醫生、學校老師、同學、專業的正規網站)都可以幫助她們解決問題。
6、別毀掉孩子的希望。
錯誤做法:
「媽媽,我想試試在學校演出中當主持人,你覺得能讓我當嗎?」「就你那麼膽小,連話都說不清,還是算了吧。」正確做法:「媽媽,我想試試在學校演出中當主持人,你覺得能讓我當嗎?」「哦,你想試試當主持人,這會是一段非常棒的經歷。」不讓孩子失望,就是在保護她們的希望、夢想和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
上面這六個技巧並不是所有的鼓勵孩子們學會自立的方法。父母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傾聽她們的感受、分享我們的感受、邀請她們和我們一起解決問題,所有這些都是在鼓勵她們能自立。
☆注意,不管孩子多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她們。孩子們聽到家人的議論,她就會覺得自己像家人的私有財產。
五、學會讚賞孩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幼時在家裡經常得到讚賞的孩子,比起那些得不到讚賞的孩子,她們的自我感覺會更好,更樂於接受生活的挑戰,也更願意為自己設立較高的目標。
納撒尼爾·布蘭特在《自尊心理學》一書中寫到:
「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是否有積極的心態,自我評價還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情緒、希望以及人生目標,同時也影響他的行為。」
既然孩子的自尊這麼重要,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真實的自我形象呢?
答案是:讚賞他們!
古希臘神話里有這麼一個故事: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里的一位國王,他曾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女像。他每天看著這座理想中美女化身的雕像,竟然對其產生了愛慕之情。
痴情的國王祈求神賦予雕像生命,神被他感動了,就真的讓這座美女雕像活了。於是國王便娶她為妻子。
人們從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總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和讚美能產生奇蹟。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是,讚賞並不是簡單的誇:「你真棒!」「你真聰明!」
這樣膚淺的「評價性」讚賞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真正有益的讚賞是「描述性」讚賞。
描述性讚賞的三個技巧:
1、描述你所看見的。
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比如:孩子第一次自己學會穿鞋了。
「評價性」讚賞:
「天天,你真聰明。」「描述性」讚賞:「我看見天天自己穿上了鞋子,兩隻鞋的標誌都在外側。看到你自己會穿鞋我很開心。你試了很多次,非常有耐心!」
怎麼樣?是不是描述性的讚賞更好一些?
再舉個例子:孩子自己把玩具收拾起來了。
「評價性」讚賞:
「太棒了,你都會自己收拾玩具了。」「描述性」讚賞:「茶几上很乾凈,沙發也平整了,你的玩具都整整齊齊放在玩具箱里了。」(描述你所看見的)「走進屋子裡,我感到很舒服。」(描述你的感受)「你把小動物們都分了類,小狗們在一起,小熊們在一起,佩奇一家也在一起。這就叫做有條理!」 (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注意,不要只會誇「聰明」,總結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還可以用這些詞語:
有決心、耐心、有毅力、有自制力、靈活、有適應能力、友善、勇敢、有條理、好客、有愛、說話算話……
六、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這孩子真犟!」
「我家的老大最像我,最小的總讓我頭疼。」「XX天生就淘氣。」「XX從小都挑食。」「XX學啥都學不會,他就是個笨蛋。」「你看你的同學都會算數了,就你是個榆木疙瘩。」「XX從小都笨手笨腳,反應遲鈍。」……
你對家人的這些評價吃驚嗎?是不是很熟悉?
這些「標籤」會不斷地告訴孩子,他是個又遲鈍又討厭的人。
你把「標籤」貼在孩子們的身上,孩子們就會變成「標籤」上所說的這樣!
人的本質都是自戀的,一旦你說了一句話,出於對自己自戀的需求,你會愛上這句話,會千方百計把事情向你說的這句話推進,以此證明你說的是對的。
比如:你給孩子貼上「挑食」的標籤,一旦你說出「挑食」這個詞,出於對自己自戀的需求,你就會「愛上」這個詞,一旦孩子因為某些原因不吃某種食物,你就會把「挑食」這個詞拿出來講,證明你是對的。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僅影響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你給孩子貼上反應慢的標籤,他便開始認為自己是反應慢。如果你覺得孩子淘氣,他總會有機會向你顯示出他有多淘氣。如果你給孩子貼上挑食的標籤,他會變得像你所說的那樣「挑食」……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避免給孩子貼「標籤」。
如果你不幸已經給孩子貼上了某些「標籤」,孩子也已經慢慢陷入這個「標籤」角色,那麼下面這六個技巧可以幫助孩子從角色中釋放出來。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出來的六個技巧:
1、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你從3歲就開始玩這個玩具,現在看起來還和新的一樣。」
2、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XX,你能用螺絲刀把椅子的扶手固定一下嗎?」
3、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們的正面評價。
「我今天上午帶XX去打針了,雖然打針的時候很疼,但是他還是一直舉著胳膊。特別勇敢。」
4、以身作則。
「下棋輸了是不好受,但我還是要輸得起。祝賀你。」
5、記住孩子那些特別的時刻。
「我記得你5歲的時候已經學會騎自行車了,你是你們班上第一個不用輔助輪就學會騎車的。」
6、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我不喜歡你這樣,輸了雖然很難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夠大度一些。」
☆ 注意,所有的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教育的真相是:愛和自由。
父母們在為孩子的進步感到驕傲,並為他們的成長感到欣慰時,也會為他們不再需要我們而感到失落。
每個父母都在經歷一次「痛並快樂著」的旅行。一開始,我們獻身於一個弱小無助的生命,多年後,又經歷為他們擔心、給他們安慰和理解、為他們做人生計劃的規劃。把我們的愛、我們的體力、我們的智慧和經驗都給了孩子們,為的是有一天能讓她們有內在的力量和信心離開我們。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新學到的原則和技巧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需要注意的是,就像書中提到的那樣,我們也不必給自己貼上「好媽媽」、「壞爸爸」、「溺愛型媽媽」、「權威型爸爸」的「標籤」。我們都是普通人,仍然有成長的空間和改變的潛力。
和孩子一起生活,我們不僅需要耗費精力、體力和財力,更需要付出愛心、智慧和耐心。即使我們不能夠完全做到這些,也不必苛責自己,正如我們不必苛責孩子一樣。多給孩子一次機會,也就多給自己一次機會。
推薦閱讀:
※說什麼「為了孩子不離婚」,真相是,你太弱!
※想你們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四十)
※孩子們長大後,依然清晰記得有關父母的細節,有哪些?
※與本能力量和解——《冰雪奇緣》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