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孤獨——做學術的品性
社會學作為一門學術性很強的學科,但凡讀到碩士,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夠讀完博士的。既然說到博士,就是今後大部分很可能會走一條學術的道路,我想在走這條道路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那這個心理準備,就是關於對孤獨的理解。
以前常常聽人家說,學術是孤獨的,是一個人的修行。資質平庸且膚淺盲目的我頗不以為然——學問需要交流,為何要刻意營造孤獨,閉門造車呢?
經過了三年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儘管我幾乎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保持每周至少六天每天不少於8個小時的自習後,儘管我在形式上努力向學霸靠攏,最終免不了承認自己是學渣的事實時,儘管我在形式上保持孤獨努力的奮鬥狀態,但內心並不充分享受這種孤獨的煎熬,我才意識到,說做學術的孤獨,是真正必要,且應當放在首位的。
而這種孤獨,經過了我三年「假孤獨」、「假學霸」的努力狀態之後,我幡然醒悟——何謂所謂的學術的孤獨。
第一層孤獨。應當是儘可能排除世俗的干擾。當然不是說做吃齋念佛的聖人,而是應當對於一些沒有必要的娛樂活動儘可能減負為好。這裡的意思不是說不能有學術之外的愛好,可以喜歡跑步、享受跳舞攝影、熱愛旅行,但是一些無謂的社交、消遣,可能還是儘可能減負為好。另外很不贊同社會上對於女博士的「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的這種說法,如果真正喜愛學術,享受思考的樂趣,可能首先第一關就是應當認識到婚期、姻緣可能受到影響,這裡的意思不是說博士就多清高、多淡泊、多志存高遠似的,只是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人把精力放在一些宏觀的有趣的問題的思辨上的時候,一些瑣事就不應當成為佔據太多時間的範圍。至少,本來感情這種事,愁也是愁不來的,學術本來就是耗費大量腦力的活動,如果還要讓「愁嫁人」這件事佔據太多腦力,還是奉勸不讀博的好。
第二層孤獨。應當是立場的孤獨。如果沒有創新,博士就不能成為博士,博士的存在對這個社會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佔據一項光芒四射的符號,但是這個符號後面的實體是虛幻的。那麼創新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孤獨。好比是現在商界所流行的創業,你去創造一個新的理論,提出一個新的觀點,這件事類似於在事業上開闢一片新的疆土,如果你不做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心理準備,不做好觀點提出被人打擊質疑反對的心理準備,那麼你可能一直只是在重複而已。當然這是一種理想境界,有人會說,如果博士都這樣讀,學術都這樣搞,那這個世界上可能也就沒有那麼多博士或者教授了,但是如果人總是向現實妥協,不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怎麼就知道自己可能不會擁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種孤獨但充分體現人生價值的人生呢?
總結起來,這兩層孤獨,一是形上的孤獨,即坐得住,二是神上的孤獨,即有創見。這既是我的一些看法和理想,也是未來我對自己所做的一些要求。作為一個平庸的普通人,我不要求自己一定做到結果怎麼樣,但是我希望我有著正確的方向的,堅定自己的立場,才不至於度過渾渾噩噩自己都不知所以的人生。
推薦閱讀:
※在情人節結束前,我送了自己一盆花
※殺死那些留學生的不是壓力,而是孤獨
※無所謂,我比較酷。
※你都出國了,一定過得很好吧
※特別愛生活孤獨的人。
TAG: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