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來177歲的日本老夫妻,用餐食、耕種和寫繪,向我們描繪了一種理想卻平凡的生活
如果你也對日本紀錄片著迷,那麼收藏list里一定少不了這部。由日本影后樹木希林擔任旁白的《人生フルーツ》(2017年上映)敘述的,是一對平凡而有趣的老夫妻晚年的自然生活。而早在2013年5月刊,我們就曾在專題《蔬食主義》中寫下了津端夫婦的四季菜園故事…
風が吹けば 枯葉が落ちる。
枯葉が落ちれば、土が肥える。
土が肥えれば、果実が実る。
コツコツ、ゆっくり。
(譯文:風吹枯葉落。枯葉生肥土。肥土豐果香。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2015年6月,修一先生因病去世。兩年後,關於他們晚年平和生活的故事上映了,就一起來看看這部紀錄片里更新了哪些津端夫妻的日常。
一個人想要好好生活
不能遠離樹木
身為建築師的津端修一與太太英子,生活在日本愛知縣春日井市高藏寺新村。每天清晨,英子推開房門,修一拉開窗戶,二人一天忙碌的生活便拉開序幕。
1975年,修一先生在買下一塊300坪的地皮時這樣想著:
「如何讓夷為平地的地方再次恢復成山林?這是一個艱巨的問題。我把買下的地皮種植出一片小規模的雜樹林,因此,我在種植綠植幼苗的同時,也是想做個實驗,用行動告訴大家每個人都能為重建山林做出貢獻。」
由於曾任日本住宅公團首席建築師,1960年代修一便提出希望新的建案都該與自然共生,卻並不為當時注重經濟高速發展的政策採納。
直到1975年,他購買了高藏寺新村中300坪的土地,模仿自己最尊敬的建築師安托寧·雷蒙德的家建造了一座房子,並且種了許多樹木。
他常說:「城市需要森林。一個人想要好好生活,不能遠離樹木。」
就這樣,他們在一手打造的家中耕種、學習與生活,並親耕親烹,從縫紉到木工。隨著時間,也漸漸讓房屋隱匿到了一片樹苗長成的 「小樹林」 中。
這朝朝暮暮、日日夜夜
幾十年來,他們儘可能地用天然的方式耕種:
不施農藥化肥,而是用園子里的落葉和蔬菜殘渣自製堆肥;循環利用垃圾廢料;花時間去培育更肥沃、健康的土壤,再慢慢等待土壤去孕育更豐美的果實。
英子負責培土,
她將沙子泥土、
與雞糞、堆肥攪拌在一起。
她和丈夫一樣都希望
能在兩人用一生培育的土地上,
用時間積存的『果實』,
並留給子孫後代。
早春,菜園裡的球根類樹木開花了,
土豆的芽破土而出。
4月初,櫻桃樹便開滿了粉色小花,
5月下旬,老兩口忙得滿頭大汗,
採摘了滿滿三大盆櫻桃。
立夏,到了做艾草餅的好時節,
夫妻倆將做完的餅裝盒打包,
寄給東京的女兒和外孫女。
草莓蛋糕更令人嘴饞。
秋天,菜園開始為冬天保存食物,
他們收集落葉鋪在土地上。
此時,柿子和柚子最可口。
能做的事,自己動手
影片中還有一處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孫女想買娃娃屋,修一說塑料的不好,於是親手製作了超大版的木質娃娃屋。
修一始終堅持:
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
他說慢慢做,不用急,總會做好的。
做的過程中,也總會有啟發和收穫。
有點固執的修一,
還拒絕金屬餐具,只用木質勺子,
一口吃下英子做的櫻桃酸奶時,
立馬露出了迷之微笑。
雖然修一看似任性冷漠,
實則比誰都珍惜樸實的情誼。
他幾乎每天都會手寫 10 封信,
再自己騎車去郵局寄出。
寫給誰呢?
寫給一些甚至沒見過面的人。
這是建築師出身的修一
在2015年逝世前,為當地精神病院
畫的一整套細緻入微的設計圖紙
在他的規劃里,這間醫院會有讓病人自己動手做東西的手作坊,會種上四季不同的水果,當然,也會有散落栽種的雜樹林。
每一處設計,都是為了一件事:讓那裡的人們,獲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尊嚴,像 「人」 一樣地生活。
考慮再三,劇組決定避開帶有主觀色彩的煽情,僅用屏幕文字來告訴觀眾這一事實。
因為能客觀地描繪死亡,也是人生極為重要的部分,畢竟我們只有極短的一生。
認真而堅持地活著、去愛、去生活,也許還能拂照他人,便是生命的意義。
編後記
/
希望看完這部紀錄片
你也能從中體味到
平和人生的果實
有任何領悟與感想,歡迎留言~
http://weixin.qq.com/r/onUSCmDEbj0RrSRp9yCw (二維碼自動識別)
環保|自然|簡單|健康
微信公眾號:LOHAS樂活雜誌
推薦閱讀: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並把它堅持下去?
※李白和杜甫誰活得更痛苦?
※覺得自己沒有夢想或理想的時候該怎麼辦?
※敢不敢寫下你的願望,看以後能否堅持去實現?
※你的職責是什麼?比別人多勤奮一點、多努力一點、多一點理想,這就是你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