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善變易

道雖由無數的分屬四種不同類型的真(就我們能認識到的而言)所組成,但所有的真都不是別的,而只是太極,它們屬於不同類型僅僅緣於在我們看來,它們是處在不同方面的東西,也就是根據它們相互間關係的遠近來分的,實際上它們都是一樣的真、一樣的形勢、一樣的陰陽。它們是一樣的,也是統一的,是能夠彼此一致和互相映照、指向彼此的,是和諧的。既然真是太極而且是和諧的,那麼它們之間的不同和變動也必然是諧調的。太極即陰陽,太極的變化即陰陽的變化,陰陽的變化在總體上也一定是和諧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以為和」。道的變化只能是太極的變化,也只能是陰陽的變化。

陰陽何以有變?咱之前說過,主觀上的概念是可變的,因為那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意識,所以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對它們進行重視、忽略或扭曲、重組,主觀概念也因此而產生了形勢上的變化。客觀現實也差不多是一樣的,因為太極本身是有和無所組成的,這兩種東西除了彼此不同之外再沒有其它的任何規定了,所以如果它們組成的事物能永遠保持同一形態不變,那才是件值得奇怪的事情呢。我們很早就意識到了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過程中,變化的不一定是假,不變的也不一定是真,真與不真看的是形勢的大小,而不是變與不變。形勢本身是不變的,因為有和無永遠會保持不同,所以陰陽、太極、真,它們本身也都是不變的,但是形勢的狀態、陰陽的相對比例、太極的真值都是隨時可變的。形勢狀態的變與相的變的區別在於,形勢狀態的變是連續的、是能夠形成趨勢的、是遵循因果律的,相的變則是突然出現的、無中生有的、可以完全消失而不對接下來將要出現的相有任何影響的。就像同樣一塊布,無論上面印著怎樣漂亮的花紋或是被裁剪成了怎樣的形狀,一把火燒掉之後留下的都是同樣的灰燼,而假如更換一塊畫著同樣花紋和同樣形狀的石片,過火後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可如果把石片碾碎了的話,石粉和灰燼的區別就是二者的形勢區別,外觀、外形、可毀壞性都是相的區別。認識的根本在於抓住形勢,並在形勢和相之間建立起合適的聯繫,不是僅僅感受到相就算了的,我們管這叫「略其精神」,就是說要能夠領略到其形勢的變化規律,這才是「認識」,這才叫「學習」。

陰陽間相對比例的變化,其實就是作為無的界限兩邊作為有的混沌的相對變化,由於界限的存在,原本無法區分的混沌此時便被分成了不同的兩部分,它們便能夠產生相對的變化了。當然,這變化是相對於太極而言的,因為陰陽兩部分雖是不同的混沌,可它們彼此都沒有多和少的限制,因此它們相互不能產生任何比例關係,只有在太極的規定中,它們有了是非,也就成了有限的混沌,兩個有限的不同部分是可以有大小的比例關係的。

就算太極內部陰陽間的相對比例是一刻不停地變化著的,由於最基本的太極的規定非常貧乏,其真值也非常小,對於現實中無限形勢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最基本的太極的變化雖然是最頻繁、最快的,可在現實中產生的影響也是最小的,小到我們根本不能覺察的地步。現實中的很多真形勢都是由無數基本太極組成的極其複雜的形勢,但無論它們多麼複雜,它們的基本結構總是一樣的,即都是太極(在你們看來可以說都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形式實體)。所以我們只要考察一下最基本的太極能夠有哪些變化,大概也就能掌握一點有關大道的變化之法——天道的精神——因果律的造化綱領了。

這綱領非常簡單,總體來說不外乎四種可能:陰損及陽、陽損及陰,陰極生陽、陽極生陰。至於陰陽為何會有損益,咱前面已經說了,是因為陰陽的不同並不包含保持這種不同的相對比例不變的規定。不過這只是對最基本的太極而言,對於較複雜的太極真命題而言,也許就有了這樣一條規定,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真實是永恆不變的。可是就客觀的真實來看,好像就不存在永恆不變的事物了,也許正是這一點使客觀的時間和力的傳遞成為了可能,否則宇宙就無法存在了。即便是對客觀真實而言,陰陽的損益程度也是有極限的,超過這一極限則整個太極都將不復存在。對主觀來說,太極的崩潰意味著概念定義的喪失,也就意味著此概念不再具有一個真值,陰陽將會合成混沌,整個概念也就只剩下一個虛名了。但在主觀世界裡,只有半個真值單位的虛名也是可以存在的,由於意識的督經(理性邏輯)作用,只要整體的邏輯架構需要,我們就可以一直把這個虛名保留在意識中。然而即便是被保留下來的虛名,也已經不再具有陰陽劃分和被討論的價值了,我們稱這種變化為「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咱先前考察過了,單一的界限在客觀上是無法存在的,因為無論是混沌還是無皆無法感受,無法感受的東西似乎不能被認為是實在的事物,所有能被認知的客觀之物(基本粒子)至少要包含兩條界限。因而在客觀上,最基本的太極好像必須要有一個限制,那就是陰陽的損益不允許超出某個極限,或許主觀上的是非規定在客觀上表現為極限規定吧,否則整個客觀世界難免會像一堆泡沫一樣逐漸破滅掉。儘管物質是一堆泡沫的觀點在你們的物理學上不是不可接受的,你們的物理學同時並不反對認為這些「泡沫」是不太容易破滅的,原因在於它們內部有種種起到束縛和支撐作用的「基本力」。我們的觀點沒那麼科學,我們只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宇宙並沒有在我們面前像泡沫一樣破滅掉,也不曾有過類似的趨勢或表現,所以我們很容易想像當客觀太極中的陰陽損益變化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會發生「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情況,以維持宇宙的真值總量不會慢慢減少。

以上就是我們對於因果造化的基本規律的認識,任何現象在其呈現之初便孕育著消亡並同時為下一現象的出現做好了準備,不同的只是每一現象呈現時間的長短和持續影響力的深遠與否,形勢越大的現象呈現時間越長,影響也就越發深遠。生命作為一種特殊的現象與道共存,人類則是生命現象中特殊的一支。哲學是人類頭腦中的智慧功能對現實形勢的映射,我們希望它能夠成為我們通向永恆大道的龍門,可是我們通過思考卻只是更加認清了自己作為個體只能是暫時現象的本來面目,我們中有些人釋然了,有些人迷茫了,有些人仍不甘心。無論如何,我們不會放棄自己的基本使命,作為人類一員的使命——將生命和文明的形勢傳承下去,直到天道令其壽終正寢的那一天。為完成這一使命,我們將主要努力的方向定在了哲學的倫理方面。而西方的智者們顯然有另外的考慮,他們多數對上帝有一定的信仰,個人靈魂的永恆不滅使他們放下了不小的思想包袱,為了讓每個人在有生之年儘可能地過上好日子,他們選擇了向改變生存條件的方向前進。選擇了某個主要方向,就必須多少放棄些向另一方向的探索努力,這就是無處不在的造化之功。

推薦閱讀:

五行應用雜例
氣的生滅
財富權力
真值的坐標系

TAG:哲學 | 中國哲學 | 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