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法律審判與真相無關?
作為是枝裕和的中國院線首秀,《第三度嫌疑人》上映9天票房336萬,且當前排片佔比可憐到只剩0.2%。
懸疑片類型搭配如《羅生門》一般一波三折、謎團重重、反轉不斷的故事似乎本可以打造如《嫌疑人X的現身》般的故事體驗,卻生生被是枝裕和的弱敘事策略沖淡。原本專註於家庭情節與日常生活個性化表達的是枝裕和此次對類型片的嘗試,使得原本鍾情於他的影迷也似乎並不十分買賬,豆瓣評分目前停留在7.1分。
在孟老師看來,《第三度嫌疑人》蘊含著是枝裕和商業化的嘗試,從故事本身的講述和視聽語言的運用上呈現出與以往作品較大的差異。但是枝裕和並沒有放棄並且如以往一樣注重深刻的主題探討,甚至仍以軟性的敘事形式來講述一個強情節的故事內容。
是枝裕和坦言,自己十分注重「實驗」。孟老師相信,這也是一個藝術家不斷創新的一種方式和途徑。《第三度嫌疑人》的實驗結果頗富爭議,但是枝裕和對懸疑/偵探類型的另類呈現以及對「法律審判」謎題的解讀仍彌足珍貴。
是枝裕和+懸疑/偵探類型
有犯罪前科的中年男子三隅因將自己的老闆殺害焚燒而面臨審判,律師重盛前來為其辯護。大家對辯護重點達成一致:承認殺人行為,動機是仇殺。
案件進展過程中,三隅卻向重盛稱自己殺害老闆,是老闆妻子買兇殺人,老闆妻子才是幕後真兇。他提供了他與老闆妻子的簡訊往來記錄,表明兩人間似乎有著不能公開的金錢交易。
而老闆的女兒咲江則向重盛講述了自己一直被爸爸性侵多年的經歷,正是因為三隅得知此事,才在咲江對父親充滿殺意的怨恨的感染下,將她的父親(即老闆)殺死,結束了咲江的夢魘。而三隅稱老闆妻子買兇殺人的指證實際是構陷與嫁禍,是對她縱容丈夫性侵女兒的懲罰。
兇案似乎真相大白,咲江表示願意出庭,講述這段夢魘,以期法庭對三隅從輕處罰。而就在此時,三隅突然對重盛否認殺人事實,叫重盛對自己做無罪辯護。而重盛則稱,他如此更改自己的口供,恐怕難以令法庭信服,從戰略上來說,於辯護無益,最後可能滿盤皆輸。但三隅仍堅持「真相」,重盛應允。
法庭最終駁回三隅否認殺人的陳述,判其死刑。重盛再訪三隅,才知道所謂的無罪辯護是三隅設的一個局。他知道若是做有罪辯護,咲江將當眾說出自己的夢魘,並因此受到重創,而他知道若是謊稱自己並未殺人,則會激怒法庭,直接判死自己。他藉由法庭之手殺死了自己,使得咲江不必剖開她的傷口。
從故事內容來看,似乎不乏看點。但故事內容終究要通過敘事形式來最終呈現,而是枝裕和的講述方式與懸疑/偵探類型片擦出了什麼樣的火花呢?
強情節與弱敘事
從兇手的殺人動機到誰是真兇,故事從三隅牽扯出老闆妻子,後來又牽扯到老闆的女兒。謎題不斷被建構,又隨後被不斷破解,直至最後似乎真相大白,卻又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反轉。雖然從懸疑/偵探類型來看,這個故事遠不是最複雜精巧的,但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絕對是最迂迴輾轉的了。但是枝裕和卻極力弱化敘事,不讓觀眾專註於殺人動機及真兇是誰的追尋,而是著力呈現著在真相的求索中法律審判能夠抵達的位置。
最初重盛對於三隅的辯護重點是,殺人動機是仇殺而非搶劫殺人。仇殺在先,盜竊財物在後。將仇殺設置為辯護重點的理由是,相較於搶劫殺人,法庭對於仇殺更為寬恕。對於法律審判的某種主觀性在這裡首先被拎出來引人思考。而最終三隅決定表明自己並未殺人,致使法庭從重處罰,卻因此而成全了三隅保全咲江的「陰謀」則使得法律審判這一決定人生死的設施更顯諷刺。
法律審判可以決定人的生死,卻又可以被各種因素和力量操縱。所謂的真相和公允在這裡似乎變得兒戲和草率了。法庭審判場景中一直重複的大俯拍鏡頭如上帝般俯視著「神聖的審判」,無不帶著悲憫且嘲弄的意味。
《第三度嫌疑人》採用了情節性很強,內容頗有看點的故事,卻採用了一種弱化敘事的形式將其講述出來。這使得觀眾必須集中精力,努力捕捉那些暗浮於生活流般瑣碎之中的高潮,才能抓住故事的錨點和脈絡。而這種敘事策略則與懸疑/偵探類型有著天然的衝突:偵探片本就是依靠懸念、轉折、解謎的手段講故事,該片卻將這些手段弱化。以懸疑/偵探的類型給觀眾營造出強烈的審美期待,卻以反類型的敘事來做以回應,難怪路人和粉絲都不買賬了。「懸疑/偵探類型+是枝裕和」沒有創造出可能出現的張力,很難說不是一次失敗的實驗。
是枝裕和風格的延續與全新嘗試
如前所述,是枝裕和的敘事風格一直是反類型的。
在如《步履不停》這樣的家庭片中,是枝裕和的故事總是被看似瑣碎、無意義的生活細節填充,一些似乎毫無戲劇作用的「過場戲」卻被認真的呈現,用以展示人物似乎毫無目的的生活狀態。而正是這種貌似如流水賬一般生活流的細節積累起是枝裕和電影中豐厚的情感積澱,也使得他的電影更接近生活本身,也因此更感染人心。《第三度嫌疑人》中律所律師們的日常以及三隅房東太太的啰嗦都構成了電影中生活瑣碎細節的常態。
一方面是細節豐沛的「過場戲」拖慢了經典敘事中重要的「節奏」,一方面是對於重要的情節轉折與高潮戲的弱化處之、「草草收場」,從外觀上絲毫看不出高潮戲的賣相。《比海更深》中那個風雨交加的雨夜,家人重新聚合在一起,彼此之間的關係卻由此悄然轉變,而這種轉變卻被處理得波瀾不驚,一切衝突與高潮都被內化在角色的心中,需要觀眾自己去探尋與捕捉。《第三度嫌疑人》中,幾場轉折與高潮同樣被處理得看上去十分平淡,三隅最終被判死刑之時,導演沒有運用感染性的剪輯,景別亦是中立旁觀,也沒有任何配樂,一切都稀鬆平常,但因此而營造的內在張力卻令觀眾內心洶湧。
《第三度嫌疑人》在整體延續了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但也呈現出導演不同以往的全新嘗試。
影片的開篇幾個鏡頭就呈現出是枝裕和試圖遮蔽自己「作者身份」的類型片策略,透露出《第三度嫌疑人》對商業化的顧及。全片的連續性剪輯取代了是枝裕和最得心應手的長鏡頭,通篇的運動鏡頭(除了監獄會見室中的對峙鏡頭)取代了導演以往電影中禁錮的、穩定的、平衡的鏡頭構圖,近景與特寫的頻繁使用更是突破了導演以往與角色保持相當距離的慣例,直面人物內心。
然而,是枝裕和商業化的全新嘗試說到底,是不徹底的。他本質上仍不重視故事的節奏、無視類型片的規則,仍專註於深刻的主題表達與個人風格。在是枝裕和的內心深處,《第三度嫌疑人》無意於打造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懸疑/偵探類型片,而只是藉助這樣一個故事,探討關於法律審判的主題。
《第三度嫌疑人》無意抨擊人類的法律制度與體系,只是傳遞了一種關於法律神聖性的思考。法律審判是否真的能夠辨別是非、探求真相,到底是什麼人決定(審判)了其他人的生死?在《第三度嫌疑人》的故事中,法律審判的權威性搖搖欲墜、如履薄冰。對此,我們如同是枝裕和一般沒有答案,在電影終結的那一刻,我們和律師重盛一樣,彷彿站在一個迷宮般的十字路口,茫然無措。
http://weixin.qq.com/r/wzr_5k7EQBM-rQqF92-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啊」
※是枝裕和的超越及其不滿
※他殺人的時候,我們都在現場
※這11部口碑爆表的家庭電影,最適合春節期間全家人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