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一個時代的落幕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你相聚在「雜人影評」說電影。

華語影壇,個人認為有五部峰塔之作,算上上一期的《卧虎藏龍》,我打算用五周的時間,來聊聊這五部經典。

本期就帶來第二篇,華語電影的巔峰--《霸王別姬》!

1994年,是個很神奇的年份,東西方都出現了一大批足以寫入電影歷史的偉大作品,西方有《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紅》等,華語影壇,也貢獻了《霸王別姬》、《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飲食男女》等作品。尤其前三部,都出現在了我認為的「華語五強」名單之列,而其中,尤以《霸王別姬》最為優秀!

《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程蝶衣和段小樓兩位京劇名伶,從民國初到「四人幫」粉碎,經歷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故事,表達了小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的滄海涌動,感慨了命運的無常可泣

《霸王別姬》的製作,彙集了那個時代最精英的一批電影人。主演張國榮、鞏俐,編劇蘆葦,攝影顧長衛,作曲趙季平,錄音陶經,藝術指導陳懷皚,出品人徐楓,都是各自行業的第一名。這麼算下來,只有導演陳凱歌「本事最小」。

陳凱歌是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是華語導演里最具備「詩人氣質」的。他的作品,意境都很美,畫面構圖也比較鮮艷、浪漫,但故事性都不強,而且說教性質嚴重,像極了汪國真的詩,渾身是勁,就是沒啥意思。所以在一些抒情類的,情感外放的電影里,他才能發揮的很好,比如《大閱兵》和《黃土地》。

其實《霸王別姬》最開始陳凱歌是看不上的,認為故事太「庸俗」,沒有「意境」,還是在徐楓的堅持之下才勉強接受的。而且在片場,每場戲的拍攝,都是由他、顧長衛、蘆葦三個人投票決定,誰也沒有擅自拍攝的權力。再加上陳凱歌父親--一代名導--陳懷皚的監督,《霸王別姬》全片呈現難得的厚重感,每一個鏡頭都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內核,使得陳凱歌的「詩人氣質」沒有流於表面。

《霸王別姬》的畫面,意思深遠。比如最開始段程二人在體育館排練的鏡頭。黑背景下,一束光照射兩個「小人」,似乎在訴說著歷史背影里個人的渺小。

再如批鬥這場戲,火苗騰著鏡頭,表達了那段人不人鬼不鬼的年代,人與人關係的扭曲,個人行為的無可奈何和個人信念的崩塌。

在顧長衛的拍攝下,《霸王別姬》的色彩始終保持褪色般的黃舊感,個人彷彿歷史洪流裹挾泥沙,管你是大腕、名人,都與這時代一同匯入江海。

而《霸王別姬》故事性最強的地方,也正是程蝶衣一輩子的「天」(京劇),在歷史裡不過滄海一粟的矛盾感。痴迷的人總是有成就的,但生錯了時代,也就沒有了生命。

《霸王別姬》的小說很言情,拍成電影的話,一般人都會向瓊瑤那個路子靠,頂天了,就是徐克《梁祝》那個水準。但是蘆葦在編劇的時候,將時代背景的因素擴大,並上升為主要衝突點,加入了大量的回顧與反思,使《霸王別姬》脫離了言情的範疇,成為了史詩劇,程蝶衣的結局也從結婚,變成了不可逆的死亡,極具震撼力。

在談《卧虎藏龍》時,我曾說過,好電影的格局一定是很大的。這一點,在《霸王別姬》劇本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沒有蘆葦的改編,相信《霸王別姬》也僅僅是一部平庸之作。蘆葦的特點就是始終對歷史懷有敬畏和反思,他的作品往往史詩性強,視角廣闊。是蘆葦奠定了《霸王別姬》成功根基。這裡我很為《白鹿原》和《赤壁》叫冤,好好的兩部作品,因為沒有用蘆葦的劇本,全糟蹋了。

有了好的本子,好的攝影,和優秀的班底,一部電影其實也才成功了一半。因為電影也好,戲劇也罷,最能表現張力,傳達思想的,其實是演員,是演員的表演,撐起劇本,串聯技術!這一點,《霸王別姬》劇組很幸運,因為他們有張國榮!

《霸王別姬》的選角很有意思,段小樓方面,最理想的人選是成龍,但其不願接演同性戀作罷,之後中意姜文,可老薑頭執意演程蝶衣(???),又作罷。最後才選擇了中規中矩的張豐毅。

程蝶衣這邊就更熱鬧,一開始張國榮因為檔期拒絕了,而後敲定尊龍,可尊龍又與劇組鬧不和而解約,然後劇組又找了張衛健和蔡國慶(?????),最後還是張國榮公司的老闆--黃百鳴出面,將張國榮其他片子的檔期推後,才促成了這對天作之合。要不然,程蝶衣沒準真就唱《三百六十五個祝福了》!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不僅是中國電影史的巔峰,即使放在世界電影範疇,也是頂尖的。張國榮詮釋這麼好的原因,就在於《霸王別姬》的戲眼--「瘋魔」,他是真正的把自己當作了程蝶衣,「人戲不分,雌雄同體」。

「瘋魔」是《霸王別姬》人物關係衝突方面的文眼,菊仙瘋愛著段小樓,程蝶衣瘋愛著虞姬,袁四爺瘋愛著京戲,小四瘋愛著新時代,但是段小樓卻不瘋,但因為他是人物關係的連接點,所以也就和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最終釀成一出出悲劇。

「瘋魔」例子最突出的是程蝶衣的身份認同,在戲中小豆子的成長軌跡中可以佐證。小豆子的出生很慘,妓女所生,送到戲班,斷了指頭(象徵著男性器官),從段小樓處找到了依靠,對自己的性別有了模糊認識。

之後,就是對「男兒郎」的執念,但是很快,被戲班班主和段小樓抹殺掉了。從這一刻起,「男兒郎」從他身體一點點流去,代替的靈魂,是「女嬌娥」。

再後來,被太監強姦,段小樓逛窯子吃醋等情節都加重了這種女性的身份認同。

其實程蝶衣並不是同性戀,而是與「虞姬」成了一體,她想要的是那個時時可以保護他,頂天立地的,與他的精神世界融為一體的「楚霸王」。

所以他才會和袁四爺唱戲,才會為日本人唱堂會,才為段小樓被批鬥時的軟弱而崩潰。

歷經滄桑後的程蝶衣希望找回真實的自己,於是驚喜地念著「又不是女嬌娥」,但段小樓連最後的希望也不給他,於是,他只能繼續做虞姬,而虞姬的結局,就是自刎。

正是因為這種「瘋魔」的狀態成就了張國榮,雖然因為資質問題,沒有獲得任何表演的獎項,但誰敢說,在華語影壇中,哪個角色能夠超越程蝶衣呢?

《霸王別姬》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獲得了華語電影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座「金棕櫚」獎。成為了華語電影永恆的經典。

《霸王別姬》的成功是第五代影人厚積薄發的代表,它與《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作品都誕生在了1994年,從歷史來看,雖然是一種巧合,但也造成了一個時代的落幕。

撥亂反正之後,國內的思想文化界出現了空前的自由氣氛,《芙蓉鎮》、《紅高粱》以及94年這幾部作品,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尺度相當的大,放在今天,別說放映,立項過審都是問題。但在當時,這確是思想解放潮流里自然而然衍生的產物。在那之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意識形態需要統一在一條跑道上。所以思想變得保守,電影界再沒有相同高度的作品出現。

而且1994年,一部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的引進,徹底拉開了國產電影抗擊好萊塢大片的序幕。電影朝著商業化、市場化的方向狂奔。藝術與思想,在盈利的前提下,變得微不足道。

另外,第五代電影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創作的巔峰期也漸漸退去。張藝謀開始涉及現實題材作品,格局變小。而陳凱歌,則因為《霸王別姬》的成功,開始在電影製作上獨攬大權,應了徐楓那句話「他選擇題材有問題」,再無拿出手的像樣作品。

縱觀中國電影史,很奇妙。巔峰來得如此之快,但也消逝地如此之快。

政策開放和解放思想,是歷史的大趨勢,雖然有回落,但總會回來,因為經濟的發展節奏不可逆,而伴隨的創新思想解放趨勢也不可逆。

經常有人問我,國內的電影市場會分級嗎,會有下一部《霸王別姬》出現嗎?我的回答一向是,這是肯定的,只是時間早晚。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靜候風來!

好了,這一次的影評到此結束,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討論。喜歡的朋友可以微信搜索「雜人影評」(zarenyingping),我會每周更新兩篇影評,一篇是對經典的分析,一篇是目前院線上映的影片賞析。

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下期見。拜拜!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電影《死侍》的負面評價?
《洛麗塔》的劇照是什麼?
天淚傳奇之鳳凰無雙誰喜歡聶無雙?
《米蘭達》是由米蘭達可兒出演的嗎?
《九品芝麻官》老鴇怎麼沒指正周星馳?

TAG:電影推薦 | 電影 | 每周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