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就是給每一個時間管理者的警告!

給每一個時間管理者的警告

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切切實實的一句至理名言,我寫這樣的一篇文章也沒有要毀你三觀,而是真的想要給你一個警告……!

放棄時間管理吧

真的

時間不可能被管理

知識的更新迭代,讓我們這個時代愈發的出現恐慌的狀態!

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新書約有67400000*365本、有統計學家估計全球共有20000億本書!

而騰訊的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的消息超過80萬條!

國際出版協會(IPA) 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出版商在 2015 年一共發行了超過 160 萬種讀物,前 25 個最大的圖書市場里,中國貢獻了 47 萬種新書,佔總數的 29%,美國為 33.9 萬種,佔比為 21%。(PS:只找到2015年的數據了,……)

今天的我們而言,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是一個日益需要我們提升的時代,生理因素限制了我們對於身體的開發,空間上的因素也限制了我們對於對於時間的開拓,請記住,不管我們變得多麼厲害,有多少錢,掌握多麼大的權力,我們的未來的每一天都只會是有24個小時。

我們只有24個小時!

想想我們已經過去了的時光,時光老人依舊固執的走著,從來沒有停下過他的步伐,他的腳步聲,甩開了一個又一個時代,也甩開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的人。每個人生下來之後,就是在一條單行道上走向死亡。生命是一場偉大的悲劇。在這場偉大的悲劇之中,我們都在不斷的抗爭著,也有人在不斷的抗爭著。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方法,回到現代,這些方法的匯總就是時間管理,但是時間真的可以被管理嗎?

至始至終,時間都是在按它自己的規則走著,我們不過是這些規則的接受者而已。反觀這些方法,我們不由得慨嘆人們到底為此做了多少的努力。

正如《奇特的一生》所講的一樣

但是我們出於我們的自食不凡,深信古人的時間綽綽有餘。古人只有日晷、水漏、沙漏,連計算時間都不象個樣子,還談得上什麼珍惜時間。按照實於家的見解,進步不就是在於替這位實幹家節約時間嗎?

為了節約時間,實幹家下了馬車坐上火車,下了火車坐上飛機。發明了電報和電話來代替書信,電視代替了劇院,拉鏈代替了扣子,圓珠筆代替了鵝翎。電梯、計算機、百貨公司、電傳打字機、電動制刀——這一切發明,都是為了替人節省時間。

然而,不知道為什麼,人越來越感到時間不夠用。實幹家加快了速度,推廣了電子計算機,把百貨公司翻修成自動售貨公司,採用照相製版法來印報紙。連說話都盡量說得簡潔些,也不動手寫了,而是利用錄音機口授。但時間卻越來越緊張。不僅是實幹家,人人都感到時間的匱乏。

沒有時間看朋友

沒有時間寫信

沒有時間照料孩子

沒有時間去想

沒有時間到秋天的樹林里去站一會

什麼也不想

光去聽聽飛舞的落葉颯颯作響

沒有時間吟詩

沒有時間去給父母上墳

小學生也好,大學生也好,老頭兒也好,大家都沒有時間。時間不知哪裡去了,越來越少。

手錶再也不是奢侈品,每個人手腕上都戴的有,走得很准,校正過,還防水;人人都有一座鬧鐘滴滴答答走著。但是時間並沒有因此而增加。

時間的分配幾乎同兩千年以前賽納卡時代一摸一樣:「我們一生的時間,大部分用於錯誤及種種惡行;很大一部分虛拋浪擲,無所事事。我們整個一生,幾乎都沒有用來干應當乾的事。」

在現實中,除了我們在科技上的突破,我們對抗時間的方法也在不斷的改進,從番茄鬧鐘、到高效todo、再到四象限管理法、一切的方法都在不斷的問世,我們不由得慨嘆,他們真的有用嗎?

對於這些如小馬過河的我們而言, 到底什麼才是真的合適我們的呢?

很顯然, 在我們確認並且願意使用這其中的一個方法之前,沒有經過實踐的洗禮, 我們是沒有任何的發言權的。

但是, 我確實是將一切方法都用過了, 我想要表達的就是, 當我們面臨各個方法並且沉溺與其中的時候, 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 時間是不可管理的, 管理時間需要有極大的勇氣, 超絕的毅力, 頑強的意志, 還有堅持一生的恆心……

但是這些能力,很顯然,是神的能力,我么作為一個芸芸眾生的一個,是不可能擁有這些的,我們能做的只有時間記錄,也只能是時間記錄。

談到如何做時間記錄的話題,有一個人是有著足夠的發言權的,可惜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已經撒手人寰,作為一個時間記錄者,也作為一個時間統計法的執行者,小鍵今日在此想要為此柳比歇夫立言,讓這一種時間統計法,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在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中,他每天以記錄自己的學習時間,並對此進行分析,分析一天中在那些事情上花了多少時間,那些時間是應該的,那些是虛度的,下一次應該作何改進,以增加對於時間的利用效率。

他是如何使用這樣的一種方法的?

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法具體可以由四個步驟來概括,記錄、統計、分析、反饋。

⑴記錄。

運用各種各樣的耗時記錄卡準確地記錄時間耗費情況。工作記實表,真實準確。

⑵統計。

每填完一個時間區段後,對時間耗費情況進行分類統計,看看用於開會、聽彙報、檢查工作、調查研究、走訪用戶、讀書看報等項目的時間比例有多大,並繪成圖表。

⑶分析。

對照工作效果,分析時間耗費的情況,找出浪費時間的因素。浪費時間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做了不該做的工作;做了應該由別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費別人時間的工作;犯了過去犯過的錯誤;開會和處理人事關係時間過長等等。

⑷反饋。

根據分析結果制訂消除浪費時間因素的計劃,並反饋於下一時段。

其實,大多數人都只是做了第一步記錄的工作,這是他們時間統計法失敗的主要原因。

對於此,我想說的是,堅持下去,你會有越來越多的收穫!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找到生活中的時間黑洞,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不知道時間去哪兒了的狀況,往往不知不覺間,一個星期,一個月就那麼過去了

而問起我們的收穫的時候,往往什麼都沒有,一個月,744個小時。

就如同我們現在正在度過的這個寒假一樣,依舊會有時間飛逝而毫無收穫的感覺。(事實上可能真的毫無收穫!)

如果呢一開始就有對於時間分析的訴求,並對自己的時間開銷做了記錄的話,你就不會對於自己的生活毫無知覺。你的生活就會是一種可以觸控的狀態。最厲害的境界就是達到傳說中的「時覺」。

時覺,顧名思義就是對於時間的感覺

在格拉寧的《奇特的一生》中有這樣的介紹;

多年來經常看錶的結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

在我們機體深處滴答滴答走著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為一種感覺兼知覺器官。我作出這樣推斷的根據是:我同他見過兩次面,在他日記中都有記載,時間記得十分準確——「一小時三十五分&」、「一小時五十分&」;

然而當時他自然沒有看錶。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著他;

他藉助於一種內在的注意力,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面上移動——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彷彿置身於這一急流之中,覺得出來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這是一種近乎於神奇的感覺,其實我們所期望的也許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當一個人可以觸碰到某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對於它的控制也許才剛剛展現出來。

所以在文章的最初,我提出來時間不可管理的概念,實際上我們對於時間的管理,更多的是在這樣的一個執行過程中對自己的控制而來的,這才是時間管理的真正的結局。

如果不能夠讓時間作用於自己的生活之中有意義的事情的話,那麼時間管理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柳比歇夫之所以做到了,對於時間精確感知的地步,不是他的內在的注意力的結果。更多的是養成了一種關注時間的習慣。這種習慣才是他控制自己的生活的唯一工具。

所以,時間統計法也只是一個工具,對於適用它的人自然會知道它的好處,而對於不適用的,請趕快找到那個屬於你也最合適你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奇特的一生》

【2】 搜狗百科

【3】《把時間當做朋友》李笑來

關注一下吧!

weixin.qq.com/r/cSpxaW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情?我只給你3個建議
在菲律賓潛水,記一次終身難忘的經歷!
讓你快樂地完成目標的時間管理法
時間不夠用?

TAG:時間管理 | 時間 | 時間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