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衚衕 | 從史家衚衕到內務部街,盡享絢爛秋日
提筆寫史家衚衕,TO君的內心是忐忑的。這兩年,這條衚衕太出名,24號的史家衚衕博物館,除了平時周末的高質量講座和接連不斷的展覽,在設計周期間更是重要的會場,更有不少行走史家衚衕的主題活動層出不窮。美好的深秋,TO君想和大家一起逛逛,從史家衚衕到內務部街,聽故事、看展覽,抓住秋天的尾巴。當然,文末還有手繪地圖供你參考。圖/文 王大冬
閑聊史家衚衕
燈市口地鐵站出來往北,史家衚衕安靜地坐落在這裡,已經700多年。這條衚衕長度不過700米,可是卻有種說法:「一條衚衕,半個中國」。這話從何而來呢?
有一種說法是,史家衚衕得名於史可法的祠堂建在這裡。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文人名將,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後,為了保住大明的半壁江山,史可法退居揚州,為南京城的南明政府鎮守江北防線。可是朝廷依舊揮霍無度,甚至內訌,最終史可法和守城的揚州軍民不敵兵強馬壯的清軍,史可法被俘虜,最終就義,那年史可法45歲,沒有任何子嗣。
據說,史可法祠堂就在今天史家小學校園的位置,雖然蹤跡難尋,但是史家衚衕的名字卻留存下來了。
可是,也有不同說法,在明嘉靖年間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中,史家衚衕的名字已經出現在裡面。在萬曆、崇禎年間的北京,已經有了史家衚衕,所以有人認為是因為這裡住了一位姓史的大戶人家,因而得名。
不論是哪種說法,這條衚衕的悠悠歷史和住過其中的名人貴胄,都絕對讓人為之驚嘆。
史家衚衕,從西逛到東
史家衚衕不算長,幾乎每走兩步就有一段傳奇故事。跟著TO君從史家衚衕西口的史家衚衕小學開始,一路逛一路聽故事。現在衚衕裡面除了博物館和文創社,大部分院落都是民居或者私人場所,所以想要一窺真容,就拿起手機掃一掃掛在牆壁上木板的二維碼,裡面可以看到內景哦。
史家衚衕55號
說起來55號院,和它有關的人,一個個都來頭不小。
首先來看一首詩: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陽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為能祛暑,功因養正宣。顧立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據說這首詩就題寫在55院的影壁之上,作者是和親王弘晝,是雍正皇帝的兒子,乾隆皇帝的弟弟,這位和親王是出了名的荒唐王爺,不參與爭奪王位這些傷腦筋的事情,就喜歡辦喪事、吃祭品。
不過,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八世孫正是鼎鼎大名的書法家啟功。
清朝時,55號院住過軍機大臣、贊襄政務大臣——焦佑瀛,不過在和慈禧太后、恭親王奕?政治集團的鬥爭中失敗,最後被革職,歸隱天津。
史家衚衕53號
看過了55號,繼續走兩步就來到了53號院大門門口。牌匾上寫著「好園」兩個字,正是鄧穎超的手筆。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全國婦聯下屬的賓館,不過常年大門緊閉,難得一窺真容。只能從這棟宅子的故事裡感受往日榮光。
傳說晚晴時候,這座院子是慈禧太后面前的紅人——大太監李蓮英的外宅。但是真假已經無從考證。比較確鑿的是,後來,53號院被同治年間的狀元洪鈞買了下來。
比這位清朝末年的狀元,更加為人所知的,是他的三姨太洪夢鸞——著名的賽金花。說起來,為什麼賽金花可以在外國人之間遊刃有餘,也是因為她在15歲嫁給洪鈞之後不久,就跟隨洪鈞遊歷歐洲。
因為洪鈞被任命為駐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以及荷蘭王國的四國公使,賽金花在這段時光里增長了見識,周旋在歐洲的上流社會。至於洪鈞這位狀元,除了出色的外交才能,同時還考察了歐洲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整理了眾多資料,寫成《元史譯文增補》一共三十卷,成為今天人們研究西方蒙元史的案頭書,洪鈞也被稱之為「元史之祖」。
讓人唏噓不已的是,洪鈞任滿回國,買下史家衚衕53號院不久就去世了,而留給賽金花的5萬銀元遺產,也被洪家族親給侵吞掉了,賽金花不得已,才重操舊業,輾轉各地,八大胡同的風流往事已是後話了。
如今,好園賓館則是這個時代的見證,所謂「好」,正是得名於「女子」。這裡一度是全國婦聯的辦公地點,今天則是充滿了榮光的好園賓館了。
史家衚衕51號
繼續向前幾步,就來到了史家衚衕51號(別急,雖然這些院子進不去,但是可以掃門口的二維碼看內景,或者去後面要介紹到的博物館裡看看模型構造)這處院子就是章士釗故居(下圖為51號院的模型)。
章士釗的身份很難用一兩個標籤定義清楚,他的一生太豐富多彩(下圖為章士釗)。
從參加反清運動,到留學海外,講學北大,後任職於段祺瑞執政府的秘書長兼司法和教育總長,甚至還在上海當過律師……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一段歷史是,當年毛澤東為了募集新民學會赴法國勤工儉學的資金,到上海拜見章士釗,求予資助,章士釗傾囊相助,發動各界名流捐款,一部分基金後來還成為革命的啟動資金。後來的國共和談、湖南和平解放等等,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有章士釗在其中的重要推動作用。
有個小插曲是,章士釗的養女章含之,還是毛澤東的英文補習老師呢。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上,那位面容和藹的白髮老人,正是章士釗。
最開始,章士釗一家在朱啟鈐家裡借宿,這件事被總理知道後,立刻協調幫忙給這位老人安排住處,就是現在的史家衚衕51號。後來章含之一家也在這裡居住。據說洪晃以前還在這裡生活過呢。
24號:史家衚衕博物館
參觀史家衚衕博物館是一件非常賞心悅目的事,小院里的迴廊里掛著鳥籠,高大的楊樹灑下綠蔭,後院還栽種著花草,讓人眼前一亮。
24號院原來是凌家大院。這個「凌」指的是凌福彭,也是凌叔華(上圖)。
先來說說凌福彭,這位大眾並不熟知的清朝末年官員,其實做了一系列厲害的事情。考取進士之後,凌福彭結識了一位廣東同鄉——康有為,又慷慨相助為康有為引薦了當時的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這才打開了後來康有為接觸到翁同龢與光緒皇帝的道路,繼而有了著名的「百日維新」事件。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是清政府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於是凌福彭被慈禧太后派去了天津,成為了天津知府。藉助袁世凱在天津操練的新軍,這位新上任的幹練的天津知府迅速打開了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巡警制度,籌辦了公益學堂,成立商務公所,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
可惜的是,雖然在天津這塊試驗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還是沒能扭轉清政府的頹勢。灰心喪氣的凌福彭於是回到史家衚衕,過起了醉心書畫的歸隱生活。
繼續來說說凌叔華。剛才說到凌福彭退出政界,歸隱衚衕生活,甚至還組織了「北京畫會」,所以那時候的凌家大院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凌叔華是凌福彭的掌上明珠,她在這樣的書卷氣息中成長起來,繪畫老師是慈禧的宮廷女畫師繆素筠,英文老師是一代鴻儒辜鴻銘,從小就生活這樣的環境中,考上燕京大學之後,更是受到了周作人在寫作上的指點,開啟了她源源不斷的文學創作之路。
至於這位民國才女的愛情故事,也非常美好。她的小說在雜誌《現代評論》上發表,因而結識了雜誌的編輯陳西瀅,兩個人從書信往來鴻雁傳情開始,慢慢開始交往,後來在胡適的主持下,進行了婚禮。而24號院子正是父親凌福彭為女兒準備的嫁妝。
所以,今天我們在提到史家衚衕博物館的時候,一般會介紹說,這裡是民國才女凌叔華的故居,雖然只是當年住處的一小部分花園,但是也已經讓我們足夠品味這段故事了。
再多聊一句,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在北總布衚衕的「太太的客廳」,史家衚衕24號這裡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是京城文化界名流舉辦文化沙龍的地方啦,被稱為凌叔華的「小姐大書房」。也是在這裡,凌叔華還接待過著名詩人泰戈爾,甚至泰戈爾還為凌叔華畫了一張畫兒!
今天的史家衚衕博物館是我們國家第一家以衚衕為主題並且命名的博物館,展廳非常清晰地介紹了這條衚衕的前世今生,還有兩間屋子展示了老北京人在衚衕里的生活用品,懷舊氣息濃厚,值得好好一逛。
多提一句,主廳的史家衚衕模型旁邊,有一個伸出去的小隔間(上圖),就是四合院中的「老虎尾巴」,以前的文人會把書房設置在這裡,因為採光比較好,想想天氣晴朗的午後,在這裡看書寫字,實在是一樁愜意的事。更多的有趣地方,還要你自己來探索找尋。
(史家衚衕博物館:周二-周日,9:30-16:30)
史家衚衕文創社
朝陽街道近兩年的動作真不少,除了聯合CHP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各種高水平的講座,和機構合作舉辦衚衕尋訪主題的城市定向活動,還創辦了一家衚衕主題的文創產品商店,和一家新鮮有趣的社區活動舉辦地(後面會介紹到的27院)。這些,讓逛衚衕變成一件更加妙趣橫生的事情。
緊挨著史家衚衕博物館的就是這樣一家有趣小店——史家衚衕文創社。裡面的商品非常獨特,都是根據附近衚衕開發出來的衍生品。
更好玩的是,在這裡,你可以動手製作一塊屬於自己的瓦片哦,逛衚衕逛累了,可以在這裡坐下來,動手製作一件有趣的小物件,也是一個對衚衕的獨特紀念(不過人多的話這裡可能裝不下,TO君探訪時,社長說位於不遠處的禮士衚衕的更大空間就要開門迎客啦)。
(社長微信:musi215,手工製作參考價格:68元)
20號人藝大院
之前在史家衚衕博物館的展廳里會看到介紹:史家衚衕20號院現在是人藝的宿舍大院。
這處院子和北京人藝的淵源,還要細細梳理一番。1950年的時候,「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了,也是現在我們常說的「老人藝」,那時候,史家衚衕56號(現在的20號)是演員的集體宿舍,不少演員年紀都非常年輕,比如後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于是之,那時候才22歲。
到了1951年要建立專業化劇院的時候,「老人藝」就和原來的中央戲劇學院附屬話劇團合併,成為了新的更專業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也是後來大家常說的「新人藝」。
新人藝的成立大會,就是在現在20號這個院子里召開的,雖然只是搭了幾張桌子,非常簡單地舉辦了成立大會,可是陣容絕對都是中國話劇領域的頂尖人物,曹禺是院長,副院長是焦菊隱和歐陽山尊,還有北京文聯主席老舍,中央戲劇學院院長歐陽予倩……小小的院子里,星光璀璨。
建院初期的院部,也設立在20號院內。可以說,史家衚衕20號,與北京人藝的淵源,頗為深厚了。後來因為提升話劇舞台的需要,周總理又做出了批示,於是現在王府井大街22號的首都劇場破土動工了。
今天,不論我們看「首都劇場」四個大字,還是整體的建築風格,都有濃濃的蘇聯風格,那也毫不奇怪,因為在新人藝建立之初,幾位奠基人都非常熱愛和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並且學習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優秀經驗,這也是新人藝初始受到的重要影響。
推薦一下,位於首都劇場配樓4層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上圖),裡面的展覽非常詳細地講述了人藝的發展歷史,不妨在等話劇開場之前去逛逛。
史家衚衕其他好逛
當然除了上面介紹的一些重頭戲,史家衚衕還有不少好逛的,走在其中的時候可以注意看看,比如:
史家衚衕小學所在的位置,在清朝雍正皇帝時期,是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子弟的學校,叫做左翼宗學。
後來幾經變化,到了1912年的時候,改為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就是後來搬遷到內務部街的北京二中的前身。
到了清末,庚子賠款的一部分用來設立「留美預備學堂」——這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許多大師級人物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比如胡適、梅貽琦、竺可楨……
關於胡適和留美預備學堂,還有一段小插曲。當年篩選考試結束後,在史家衚衕放榜,胡適非常不自信地從後往前找自己的名字,結果在未通過的名單里看到一個姓胡的和自己名字很像的人,以為是自己,差點喪氣地坐倒在地。又從前往後看名單,發現自己通過,才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後背已經全是冷汗!
史家衚衕的47號曾經是國民黨的愛國將領傅作義的宅院。後來又住進來榮毅仁,榮家從無錫發家,榮氏兄弟從麵粉廠和紡紗廠逐漸做起來,是中國有名的紅色資本家,榮毅仁搬到47號院居住的時候,是國家副主席。
史家衚衕41號曾經是丹麥公使館,後來一分為二,東邊部分成為著名的紅牆花園酒店,西邊的紅色磚樓則由協和醫院使用。
往東走,18號曾經住著著名的詩人艾青。
史家衚衕13號,是一家手工作物的公平貿易商店,叫「細活里」,除了衣物、擺件,還有不錯的茶葉,值得逛逛……
史家衚衕周邊好逛推薦
逛完史家衚衕,TO君推薦小夥伴們繼續逛逛北邊的內務部街,這條與史家衚衕平行的衚衕也相當精彩。
從東往西來數數看,內務部街11號是固倫公主府,民間也稱為六公主府。因為這裡曾經的主人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六女兒,固倫壽恩公主的府邸。今天這裡已經成為一個大雜院的樣子,可是在裡面還是能尋覓到假山,以及雕刻非常精美的木雕花。如果要探訪其中,要記住大概的方位,因為裡面彎彎繞繞,很容易迷路,同時不要打擾在裡面生活的住戶,保持輕聲和禮貌哦。
內務部街15號是北京二中,這所中學的淵源在史家衚衕部分已經聊過,可以看看雕花門。
繼續向西走,就來到了27院。被稱為27院,是因為這是內務部街的27號。這是一處讓人驚喜的院落,雖然承擔著類似「社區活動委員會」的工作,可是卻全是由年輕人來打造和打理,非常有藝術范兒,好像一個小型衚衕展覽館。
這裡舉辦的活動也非常有趣,比如吳荻老師來說評書《聶隱娘》,古琴雅集,《留住一座城市》攝影展,「城市裡的故鄉」特色手作以及音樂會,復古的民國派對……每場活動都好玩極了!當然坐在院內的樹下看看書,吹吹風,也非常舒服。(微信號公眾號:yard-27)
再往前的39號,就是梁實秋故居,今天已經是民居,不能入內參觀。但是民國大家梁實秋的童年卻是在這裡度過的,院內的棗樹依舊,但是梁實秋從陶氏學堂下課回來後,在衚衕口買一個香噴噴的烤白薯的日子卻是再也找不回來了。
漫步在短短的史家衚衕,喜歡建築的人,會注意觀察各種不同等級的大門和門口的石墩;喜歡歷史故事的人,會為這條衚衕的風雲變幻而驚嘆;喜歡文創手工的人,會喜歡文創社的小物件以及動手活動;喜歡博物館的人,國內第一家衚衕博物館的展陳值得好好品味……這一年的秋天就快要結束,金黃的樹葉,朱紅的大門,還有灰色的磚牆,交融著無數傳奇的老故事,都在史家衚衕了。
推薦閱讀:
※咱老北京的這些地名,只有1%的北京人全部認識!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
※【南鑼鼓巷地區】住衚衕,停車問題很關鍵!
※百街千巷|清晰衚衕定位,提升衚衕生活品質。
※用一杯咖啡,重新記住京城的白塔紅牆
TAG: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