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業鏈介入,網易嚴選打造的重模式是負擔還是革新?
雙十一在即,阿里和京東蓄力許久的重頭戲很快便拉開帷幕,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兩大巨頭對陣的盛況值得關注,今年實力相較的戰場必然要加入一個新的對手,那就是網易嚴選。
據網易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凈收入為33.50億元,同比增加68.9%,在季度總營收中佔比25%左右,其中網易嚴選是當之無愧的主要貢獻者。
而且除了酒店、物流及電商活動的頻頻動作,使網易嚴選不斷躍入消費者視野,更為矚目的是,騰訊、小米、阿里的跟風,實際上是將網易嚴選推上了電商革新者的高度,這才是最重要的商業信號。
實力只是一方面,網易嚴選登上雙十一舞台的根本還在於差異性。不同於各種紅包、滿減、直減、先漲後降的複雜規則,嚴選的主題是「簡單生活」,簡潔明了的全場八折、退換貨免費上門取件,而且與嚴選合作的線下品牌服務也包括在八折範圍之內。也許對於眾多消費者來講,嚴選的簡單玩法才是回歸購物本身,而不是一場商家和平台的獨自狂歡。
當然,外界對嚴選模式的質疑並沒有隨著網易嚴選的初步告捷而完全消失,不過經由嚴選最近剛剛公開的全產業鏈信息,或許我們可以解讀更多。
全產業鏈介入是重模式,但也可能是電商的商業壁壘
網易的產品設計在業內可以算得上是自成一脈,從遊戲、音樂、閱讀到教育,既沿襲著網易向來獨具一格的調性,又總能踩中被市場忽略的用戶需求點,令其產品體驗難以取代,網易嚴選也是如此。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將大牌製造商引入供應鏈,藉此在大牌製造商和品質之間劃歸等同,對消費者而言,也就意味著獲得了和高檔品牌同等質量的產品。這其中的心理轉換,恰好迎合了新中產階層的消費理念。
所以網易嚴選不僅僅是電商,同時也是一個品牌。不過也正因為嚴選模式的特殊性,很多人質疑網易嚴選是在借用知名品牌及其製造商的影響力「偷換概念」,畢竟不同生產工藝、生產標準、原材料之下,產品自然不可相提並論,也就是說大牌代工並不代表著大牌品質。
顯然網易也考慮到了這點,因而相比嚴選模式的基礎構架,其實網易嚴選所真正要做的是全產業鏈介入,這在任何其他電商平台都無法實現,所以更能為一個後來者建立起強硬的防禦體系。
正如網易嚴選此前公布,平台對於商品的進入是從最前端、最前沿到最後端,甚至產品賣出後的售後服務,都會以最直接的方式參與和控制。具體到各個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設計層面的選定品類、篩選工廠、細節溝通,生產層面的小樣產出、質檢、保障進倉,然後再到上架銷售、物流、退換貨以及售後服務。
從以上業務流程可以看出,嚴選扮演的角色其實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兩種—品控人和監管者。單單就品控來講,我們可以發現嚴選所要做的是一種宏大而細緻的體系,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跟隨流程而走。
以內部控制指標為例,高於國標和行業標準只是門檻,致力於後期的一個企業標準才是長遠目標。在這方面,嚴選經常從後台數據分析顧客的產品需求,將其放置到品控的過程之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的開發、生產要求,實際上更是對品質的完善。另外,嚴選還加入了風險預判的產前控制方式,可見介入產業鏈的程度還比較深入。
而作為一個監管者,嚴選基於對品質的把握設置了相對較高的門檻。比如在選擇代工廠方面,商務團隊和質檢團隊需要對工廠的技術專利、開發能力、質量管理能力,做一個細緻的考察。其中環保要求尤為重要,就像這次嚴選公布的案例—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不僅被佛山市評為「超潔凈排放」企業,還在綠色供應鏈的指數報告中排名第四。
由此可見,網易嚴選的全程把控和業務戰線都顯得超乎所長,可這也意味著重模式發展對於一個電商來講,無異於是負重前行,且不說以後業務量大增帶來的挑戰,目前成本壓力下低價高質的產品也是個難題。
重模式下,強調品質的網易嚴選還能實現低價好物嗎?
網易嚴選想要實現全產業鏈監測和控制所耗費的成本顯而易見。僅僅是品控團隊、採購員工、產品開發者等人力資源,就不得不經常面臨擴充的「成長」壓力,更何況嚴選還想要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構建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其中消耗可想而知。所以嚴格上講,網易嚴選就是一種重模式的品牌運營。
在這種性質界定相對明晰之後,有關平台成本控制、盈利前景的具體狀況就成了外界所關心的重要話題,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如何能在全產業鏈投入後,維持品質和價格的平衡。
其實關於這點,網易嚴選的相關負責人已經給出了解釋。據陳潔所述,未來的盈利產生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則取決於嚴選在各個環節能做到的精益管理程度,二則是根據用戶群的具體情況,將定價設在一個合適的點上。網易嚴選傾向於前者。
不得不說,雖然全產業鏈介入意味著更多的投入,但另一面也代表網易嚴選可以實現全程式控制制。長遠來想,如果未來隨著業務熟練程度的提升,平台可以在任何一個環節做到精益管理,那麼縮小成本其實並不如想像般複雜。
舉幾個例子來講,在獲客成本上,一方面網易本身積累的用戶量,是嚴選能一舉成功的重要助力。2016年嚴選第一次內測,團隊發出250封內部郵件後,便拿到了30萬的銷售額,可見郵箱的支持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流量成本。另一方面,除了郵箱提供的宣發渠道,社交媒體上的營銷一直是網易的拿手戲,還有網易其他產品的相互引流,都在為嚴選提供流量支持,而這種運營其實消耗的成本並不高。
再者,大數據分析是嚴選一直強調的重點,應用於品控、監管、開發等過程的直接效果就是效率提升,而這也意味著成本縮減。比如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目前嚴選在和質監局合作,其中系統裡面的產品信息反饋,會被加以應用在前期的開發設計。同時嚴選系統的一些信息可以分享到整個供應商。
為此,網易嚴選設有一個專門的VOC團隊來負責問題的分析應對,同時來推動後續的一些產品整改。
總而言之,成本精細控制,到最後給消費者帶來的其實並不是溢價後的產品,而是品質商品,或許這才是網易嚴選想要達到的最終品牌形象。更何況不得不承認,背後靠著網易,嚴選暫時並沒有太大的盈利壓力,它現在的階段任務是構架模式和填充基礎。
國內製造業訂單迴流,供應商正成為電商行業的變革力量
縱觀網易嚴選的孵化和成長過程,其實可以發現,時機在其成功的背後產生了重要作用。不僅僅是消費升級和新中產階層崛起,還有一點就是國內製造業訂單迴流。
供應商過去大多隻接受國外訂單,並不看重國內電商小批量、高頻次的訂單。而最近幾年全球經濟下滑使得國外訂單量大量減少,國內製造業因此面臨轉型壓力,此時網易嚴選的模式,不僅對製造商來講是一個嘗試突破的機會,而且也是網易進軍電商的創新點。只是這種新開闢的商業模式最終能實現雙方共贏嗎?
從製造商的角度出發,一方面是代工利潤。丁磊曾在嚴選供應商大會上表示,每次和供應商合作都會維持三年至五年,並給所有合作的供應商按照銀行定期利率支付壓款利息。《第一財經》曾經援引一位耐克供應商的說法:「給國際品牌代工的毛利在10%-15%左右,給嚴選供貨毛利能達到 20%」。
這是嚴選給予製造商的實際利潤,除此之外,其實更為長遠的利益還是嚴選提供的扶植和合作。比如很多製造商在轉型壓力下,正在著手進行中下游的業務探索,其中線上品牌一直是嘗試方向,但顯然製造方和消費者之間的遠距離,使得這項業務艱難異常。在這方面,網易可以通過數據共享、營銷策略以及一些反向產品開發等方式幫助製造商。
對網易嚴選來講,經過重重標準進行製造商的篩選,本身是品質保證的一個重要環節,而製造商的硬實力可以說更好地詮釋了嚴選的做法。
以溢達集團為例,除了全自動化生產和環保水準之外,嚴選其實同樣看重它成熟的開發能力。據了解,溢達集團的專利數申請是1550件,授權的有9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有200多件,這在整個佛山市專利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當然製造商的價值還不止於此,據嚴選負責人表述,嚴選能做的就是去推動產品質量的改善,實際上是一個助力,但變革的力量仍然在於廣大的供應商當中。若是藉由嚴選模式為製造商提供一個走出「幕後」、商業轉型的機會,那嚴選也會隨之實現共贏。
網易嚴選是電商品質升級的產物,雖然相比其他傳統電商巨頭,現在還體量微弱、前路難測,但所幸它還有很多時間。
歪道道,科技媒體人,互聯網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歪思妙想(wddtalk)。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推薦閱讀:
※網易嚴選:我要是不抄襲了,你還會喜歡我嗎?
※網易嚴選蛻變:從ODM到原創設計 「黑鳳梨」有什麼意義?
※網易嚴選2周年:新的故事和不變的套路
※有人覺得嚴選好?但我的體驗很糟糕
※最適合年輕人的第一款頭層牛皮靴
TAG:網易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