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五)

親子關係的溝通技巧

作者 / 張榮豪老師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沒有了解就沒有辦法保持和諧的良好的關係。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人。父母對自己有多了解,就有可能對孩子有多了解。

二十五、親子溝通的冰山理論

在薩提亞理論中,常常把人比喻成一座冰山,對人的影響就是對人的冰山的每一層造成影響。個人內在的冰山共分為七個層次,依次是: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我們看待一個人的行為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而要同時看到導演這一切後面的心理需求和形成原因。下面我們來看看冰山揭露的人的內在是怎麼樣的。

1.行為:行為、故事內容

行為這一層表示,我們五官所直接接收到的,來自他人和環境的信息。如你的孩子在大聲哭鬧,你在愉快的欣賞孩子的表演錄像,你和孩子在靜靜的讀書等等。

2.應對方式:姿態

每個人面對不同的事件,會有不同的反應方試。這種反應方式相對固定,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練就的生存姿態。在薩提亞的體系中,這種生存姿態主要有四種形式,之前的第23篇章我也詳細描述過,分別是:討好式、指責式、超理智式、打岔式。

3.感受:喜悅、興奮、著迷、憤怒、傷害、恐懼、悲傷

感受是普遍的人類情感經驗,比如愛、生氣、害怕、輕視、疼惜、嫉妒、惶恐。在每個人身上引發這些感受的因素,則因人不同,因家庭、環境而異。內心感受是一種內在的心理反應,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在我們內在實實在在的發生著。比如,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的邊玩邊吃早飯,絲毫不考慮時間的快速流逝,你在心裡可能十分著急,並因此非常憤怒。或者當你看到孩子晚飯後主動收拾碗筷,去洗碗,你的心裡會泛起一絲欣慰。

4.觀點:信念、假設、預設立場、主觀現實、認真

就是製造感受後面的那個腳本,使我們信念價值系統。看到孩子磨蹭,我感到著急,可能內在的觀點:人就應該抓緊時間,孩子應該能夠體諒父母緊張的時間,應該主動配合父母快快完成自己的事情,以免大家都遲到。

5.期待:對自己的、對他人的、來自他人的

就是一種具體的需求。如:我需要快快的完成工作,以便有時間好好享受生活。

6.渴望:被愛、可愛的、被接納的、被認同、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自由

這是一種深層的需求和期待。比如需要被愛,被接納,被理解,安全感,被讚美,被肯定,被尊重等等。是人類成長過程中,所渴求的共同的心理營養。重點來自於小時候我們父母的給予。

7.自我:生命力,精神,靈性,核心,本質

一種生命的真實狀態。我們在情感上完全活在當下;能完整的兼顧我、他人和情境;能讓生命在自然狀態下不斷成長,內心充滿了喜樂與意義感,同時,又能很順暢的和任何人連接。

冰山的層次之間的關係是,層層深入,後者統御前者。舉個例子來幫助理解這7個環節環環相扣的冰山隱喻:

如果有了一個行為,比如承擔了自認為比較重要的工作,我就會有一個感受,也許這個感受就是擔心。再深一點是我對我的擔心會有一個感受,這就是對感受的感受,也許當我感受到擔心的時候就會生氣,因為我並不希望自己擔心,我認為這種擔心是缺乏能力的表現。

缺乏能力就會擔心,這是我的觀點。如果我不能表現良好,就會讓老闆覺得我能力有限,這也是我的觀點。在觀點之下是期待,我的期待就是能夠表現很出色,得到認同,得到老闆賞識。

這種期待同樣影藏著我急於表現自己價值的渴望,被接納被尊重的渴望。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強烈的渴望,是因為我對自己價值認同感不強。除非我做出讓別人認為我優秀的事情,否則我並不會真的覺得自己是優秀的。

由於我的這種小小的自卑,急於表現的優秀的渴望,致使我十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很多時候,我的被認可的期待未被滿足的情況下,就會把怨氣撒在別人身上。於是就表現出和別人發生衝突的行為。

就像上面層層分析的那樣,我和別人發生衝突的冰山最底層,是我對自己的價值認同度不高的自卑的事實。

家長讀後思考:

思考1:現在對冰山理論理解了嗎?可以自我思考一下。

上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四)

下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六)

作者介紹

張榮豪老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金牌顧問,專註於親子關係調解,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參與並輔助與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等青少年素質課程的開辦教學,為上萬的學生家長解決親子,家庭素質教育的難題。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手機訂閱號太多,想第一時間看我們更新怎麼辦?置頂「芒果三冥治」,一鍵輕鬆搞定!


推薦閱讀:

被忽略的事實:真正的霸凌者,是學校!!!
雙雅記.格格兩月
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錢消費,怎麼教育?
你都在混,孩子憑什麼拼?
教孩子養成這個生活習慣比考試成績還重要

TAG:溝通技巧 | 親子關係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