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用戶完全的創新?其實他們只喜歡「舊瓶裝新酒」而已
還是依然美國人的例子。下面請看圖:
想吃了嗎?但是其實是我想說明的一種人們接受新事物的過程的演化過程。
故事從1970年的美國開始說起,那時候沒有人吃壽司。而紫菜只是用來裝飾的,你用來吃?
更重要的是吃生魚肉,人家覺得你腦子瓦特了。
據說(好多種說法)在1970年洛杉磯日本城(類似華人街)的一家日本餐館發現魚肉沒人吃呀,有一個日本大廚就發明了加州卷。用壽司米飯、紫菜、青瓜、牛油果和蟹肉裹在一起變成類似壽司的食物。
這些都是美國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他們看到了,就說說:咦,這樣都行,就跑來嘗一嘗。
不嘗不知道,一嘗不得了。加州卷開始流行到美國,費城卷,西雅圖卷等各種山寨卷都出來了。
然後美國人想,幹嘛咱們吃這些山寨貨呀,怎麼不去嘗嘗日本正宗的壽司呢?
接下來的故事就不用說了。
最後不僅壽司,連刺身這種純生肉的食品也變得非常流行。從小鎮當地飯店、機場、到各大超市都擺滿了壽司。
美國現在一年消費壽司就有23億美元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很難接受全新的東西,「舊瓶裝新酒」反而更容易打響市場。
評論:所以說破壞性的創新的普及是需要時間的。比如汽車剛發明的時候,人們抵抗了40年才慢慢接受。
蘋果在07年推出iPhone的時候,一下子多少罵名,甚至那個虛擬鍵盤,就已經讓業界罵了足足3年,罵聲直到iPhone 4後期才慢慢式微。
同一個道理,在IT領域上
加州卷的故事,出現在各種地方,比如電腦的圖形界面。
個人電腦是從圖形界面開始之後開始普及的,蘋果是首先發明這個東西的公司,但是普及工作主要是由微軟和IBM兼容機實現的。
擔心用戶不能理解電腦裡面的新概念,他們給很多概念加入了擬物設計,也就是說電腦的東西只是3D世界的2D投影,比如文件夾、窗口、回收站等等,在現實世界都是存在的。
因為有這些擬物設計,個人電腦可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般普及了。
從PC說到手機,喬布斯時代的iPhone充滿了擬物的設計,下面這個麥克風算是典型之一了。
蘋果設計總監Jony發布了iOS 7的設計,頂住所有人的罵名2年,銳意要把扁平化帶到手機上。
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加州卷到到壽司的舉措?
為什麼?
當人們覺得一個不熟悉的不是日常生活的的物品,傾向於覺得它很複雜。
人們習慣重複他們以往做過的事情,在同一個加油站加油,即使它比別的地方貴。
當然了,我們都喜歡「全新改良配方」,就像新款麥片和洗髮水。但我們絕對不會買那些我們聽沒聽過的東西,比如洗碗顆粒、洗髮粉。
「人們越來越抗拒學習,因為很累啊。無論那個產品有多有用。人類都很懶,所以結果是那些要人們學習新東西的產品都會失敗」,一個斯坦福實驗室的負責人說。
評論:這也就是說明書越來越薄,慢慢變成了一個「快速指南」,還有產品甚至什麼說明書都沒有。
現在人們的需求都慢慢實現了,即使科技在不斷加速,人們的行為和習慣決定了這些新產品會成功或者是失敗。如果新產品或新服務想要給我們的生活產生有益的影響,那麼他們必須找到通往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門。
「舊瓶裝新酒」,或者說「同樣的配方,更好的味道」會是一條羅馬大道。
推薦閱讀:
※各位項目經理&產品經理正在用哪些管理工具?
※認真聊產品
※你的廣告為什麼沒人看
※產品設計規範與關乎「秩序和混亂」的人生演算法
※為產品引流,你需掌握流量推廣的三個「相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