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大數據給《清明上河圖》估個了價,你看值嗎?
當年故宮展出《清明上河圖》時,觀眾最多需排隊6個小時才能一睹芳容。於是有人問了:「如果一定要給《清明上河圖》定個價的話,它到底值多少錢?」
在中國歷史上,的確記載過《清明上河圖》的交易記錄。明嘉靖年間,《味水軒日記》曾@王忬,說他以「八百金」購買了《清明上河圖》,不過可惜是贗品。後來江蘇崑山顧夢圭以「千二百金」購得真跡,這發表在當時的微博《鈐山堂書畫記》中。
無論何時,書畫定價都並非易事。米芾曾說過:「書畫不可論價。」 但文化的東西放在市場上,所有的筆法情懷總要物化為銀子以衡量高下。像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在世時,他的書法作品就是按字數多少來定價的,「一字白銀五分」。《戒齋老人漫筆》中也記載了文徵明的定價策略:「王羲之的行書《二謝帖》,每字當得黃金一兩。其後三十一跋每跋當得白銀一兩。」
該帖共76個字,31跋,合計價格應該是76兩黃金又31兩白銀。
同樣是書法,楷書、行書、草書三兄弟,哪個更貴?張懷瓘在《書估》中寫道:「如大王(王羲之)草書,一百五十字做一行行書,三行行書做一行真書。」
這一方面是因為王羲之的楷書(真書)存世量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楷書書寫比行書、草書更耗時。這說的是說法,那麼繪畫呢?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書畫道殊,不可渾詰。書則遑巡可成,畫非歲月可就,所以書多於畫,自古而然。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自漢魏三國為上古,以晉宋為中古,以齊梁陳周為下古。」
這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繪畫比書法貴,二是年代越久遠,書畫越貴。
繪畫價格也因題材不同而不同。明代高濂說過:「山水為上,人物次之,花鳥竹石又次之,走獸蟲魚又其下也。」 像錢選的畫,一幅山水,一幅花鳥,尺幅大致相當,山水賣了30兩銀子,花鳥只賣了10兩銀子。
畫作的尺幅大小也會影響它的價格。《元明事類鈔》中說:「王冕善畫梅,求者相望,以短長為得米之差。」
有了上面這些標準,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給《清明上河圖》明碼標價了:第一,它是宋畫,夠年份。按照張彥遠的三古標準,它比元代畫、明代畫更稀缺;第二,它是人物畫。按照高濂的標準,它的價值僅次于山水畫;第三,它是一幅長卷,按照王冕的標準,它比小幅畫作更貴重。
此外,《清明上河圖》的題跋不少於十,宋徽宗曾點贊轉發,也為它的價值增色不少。綜合以上種種,如果一定要給《清明上河圖》估一個價,我覺得大致可能也許約等於王健林的小目標:一個億。
如此說來,我們吃瓜群眾只能可遠觀不可褻玩了,還是收一套2004年中國郵政發行的《清明上河圖》郵票吧。對了,買賣郵票,就上一枚郵幣,專業郵票收購平台。
推薦閱讀:
※如何自學CG繪畫做一名職業概念設計師?
※第一屆世界超逼真繪畫大賽|正在悄然進行
※馬格利特:一場理性世界的繪畫冒險
※原來素描有這麼多的風格,張張震撼!
※每日一畫:工筆畫經典筆法,實用!